薄膜拉伸链夹的驱动组件及薄膜拉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76034发布日期:2020-05-08 17:50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薄膜拉伸链夹的驱动组件及薄膜拉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薄膜拉伸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薄膜拉伸链夹的驱动组件及薄膜拉伸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薄膜拉伸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薄膜拉伸装置。薄膜在玻璃化温度以上、熔点以下的适当温度范围内(高弹态下),通过薄膜拉伸装置,在外力作用下,先后沿纵向和横向进行一定倍数的拉伸,从而使分子链或结晶面在平行于薄膜平面的方向上进行取向而有序排列,然后在拉紧状态下进行热定型,使取向的大分子结构固定,最后经冷却及后续处理便可制得薄膜。

传统的薄膜拉伸装置包括轨道、链夹与齿盘。轨道包括间隔设置的前轨道板与后轨道板。链夹包括前移动座、后移动座及可转动连接前移动座与后移动座的连杆。前移动座可滑动地设置于前轨道板上,后移动座可滑动地设置于后轨道板上,前移动座上设有前驱动轮,后移动座上设有后驱动轮。齿盘包括快速运转的快速齿盘与慢速运行的慢速齿盘,给前驱动轮及后驱动轮施加动力,用于驱动前驱动轮及后驱动轮沿着轨道板移动。其中,在链夹宽度不变的情况下,拉伸装置的标称纵向拉伸倍数决定了连杆的长度:标称纵向拉伸倍数越大,则需要越长的连杆。对于不断增加的薄膜拉伸倍数的应用场合,其连杆的长度需相应加长。然而,长度相对较长的连杆在慢速齿盘的工作区域运行时容易出现机械装置变形损坏的不良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薄膜拉伸链夹的驱动组件及薄膜拉伸装置,它能够提高机械受力协调性,避免机械装置变形损坏。

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薄膜拉伸链夹的驱动组件,所述薄膜拉伸链夹的驱动组件包括:慢速齿盘,所述慢速齿盘用于驱动链夹的后驱动轮移动;及辅助齿盘,所述辅助齿盘与所述慢速齿盘同轴设置并同步运转,所述辅助齿盘位于所述慢速齿盘的上方,所述辅助齿盘的直径大于所述慢速齿盘,所述辅助齿盘的齿数与所述慢速齿盘的齿数相同,所述辅助齿盘用于驱动所述链夹移动。

上述的薄膜拉伸链夹的驱动组件,慢速齿盘运转驱动链夹的后驱动轮移动的过程中,由于辅助齿盘同步接触链夹并同步驱动链夹移动,这样在慢速齿盘所对应区域移动过程中的链夹的受力点不仅仅只是后驱动轮,而且同步受到辅助齿盘施加的驱动力,机械受力协调性得以大大提高,从而能避免链夹在慢速齿盘所对应区域的受力不平衡而影响其正常运行,同时避免机械装置因为长期受力不平衡而变形损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辅助齿盘用于与所述链夹的前驱动轮接触,以驱动所述前驱动轮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辅助齿盘用于与所述链夹的连杆上装设的辅助驱动轮接触,以驱动所述辅助驱动轮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薄膜拉伸链夹的驱动组件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慢速齿盘相连;所述辅助齿盘固定设置于所述慢速齿盘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辅助齿盘与所述慢速齿盘为一体化结构;或者,所述辅助齿盘与所述慢速齿盘可拆卸连接;或者,所述辅助齿盘的中部部位设有镂空口。

一种薄膜拉伸装置,包括所述的薄膜拉伸链夹的驱动组件,还包括轨道及设置于所述轨道上的链夹;所述轨道包括间隔设置的前轨道板与后轨道板;所述链夹包括多个第一移动组件、多个第二移动组件与多个连杆;多个所述第一移动组件用于依次可移动地设置于前轨道板上,多个所述第二移动组件用于依次可移动地设置于后轨道板上,所述第一移动组件与所述第二移动组件交替设置,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包括沿着所述前轨道板移动的前移动座、设置于所述前移动座上的薄膜夹持件及设置于所述前移动座上的前驱动轮,所述第二移动组件包括沿着所述后轨道板移动的后移动座,以及设置于所述后移动座上的后驱动轮;

所述连杆对应设置于相邻的所述第一移动组件与所述第二移动组件之间,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可转动相连,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移动组件可转动相连;

所述慢速齿盘与所述后驱动轮接触以驱动所述后驱动轮移动,所述辅助齿盘与所述第一移动组件或所述连杆接触以驱动所述第一移动组件或所述连杆移动。

上述的薄膜拉伸装置,慢速齿盘运转驱动链夹的后驱动轮移动的过程中,由于辅助齿盘同步接触链夹并同步驱动链夹移动,这样在慢速齿盘所对应区域移动过程中的链夹的受力点不仅仅只是后驱动轮,而且同步受到辅助齿盘施加的驱动力,机械受力协调性得以大大提高,从而能避免链夹在慢速齿盘所对应区域的受力不平衡而影响其正常运行,同时避免机械装置因为长期受力不平衡而变形损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薄膜拉伸装置还包括入口平台、出口平台及快速齿盘;所述入口平台、所述出口平台、所述轨道与所述链夹均为两个,所述快速齿盘为两个以上,所述慢速齿盘为两个;所述轨道为环形轨道,两个所述链夹一一对应设置于两个所述轨道上;其中一个所述入口平台与其中一个所述出口平台用于装设其中一个所述轨道,另一个所述入口平台与另一个所述出口平台用于装设另一个所述轨道;每个所述入口平台上均设有间隔的所述快速齿盘与所述慢速齿盘,每个所述出口平台上均设有快速齿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移动组件还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前移动座上的两个第一滚轮,两个所述第一滚轮分别设于所述前轨道板的两侧并能沿着所述前轨道板的侧面滚动;所述第二移动组件还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后移动座上的两个第二滚轮,两个所述第二滚轮分别设于所述后轨道板的两侧并能沿着所述后轨道板的侧面滚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移动组件还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前移动座上的第三滚轮,所述第三滚轮设于所述前轨道板的顶面并能沿着所述前轨道板的顶面滚动;所述第二移动组件还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后移动座上的第四滚轮,所述第四滚轮设于所述后轨道板的顶面并能沿着所述后轨道板的顶面滚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杆包括两个以上链板,所述链板的其中一端与所述前移动座可转动相连,所述链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后移动座相连;靠近于所述后轨道板的所述第一滚轮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所述链板,靠近于所述前轨道板的所述第二滚轮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所述链板。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薄膜拉伸链夹的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薄膜拉伸装置的入口平台处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的薄膜拉伸链夹的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的薄膜拉伸装置的入口平台处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薄膜拉伸装置的链夹装设于轨道上的其中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在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薄膜拉伸装置的链夹装设于轨道上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薄膜拉伸装置的链夹装设于轨道上且沿着前轨道板的方向的视角结构示意图。

10、慢速齿盘;20、辅助齿盘;30、辅助驱动轮;40、链夹;410、第一移动组件;411、前移动座;4111、凹口;4112、支撑板;4113、垫块;412、第一滚轮;413、薄膜夹持件;4131、夹持头部;4132、柄部;414、第三滚轮;415、前驱动轮;420、第二移动组件;421、后移动座;4211、凹口;4212、垫块;422、第二滚轮;423、第四滚轮;424、第五滚轮;425、后驱动轮;430、连杆;431、链板;50、轨道;51、前轨道板;52、后轨道板;60、限位件;70、入口平台;80、快速齿盘;90、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一般地,长度相对较长的连杆在慢速齿盘的工作区域运行时,由于链夹处于收缩状态,慢速齿盘的齿部仅仅与后驱动轮啮合,不会与前驱动轮啮合。即慢速齿盘的齿部仅对在慢速齿盘包角区域的后夹体实施作用力,并不能对连杆另一端的前夹体进行驱动。如此,连杆的长度越长时,将越发加大机构不平衡受力的负面作用,大量并排链夹处于该驱动状态被推动运行将大大增加了相关元件受力部位的承压负荷,极容易造成机械装置变形损坏。

参阅图1与图2,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薄膜拉伸链夹的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意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薄膜拉伸装置的入口平台70处的俯视图。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的薄膜拉伸链夹的驱动组件,包括慢速齿盘10及辅助齿盘20。所述慢速齿盘10用于驱动链夹40的后驱动轮425移动。所述辅助齿盘20与所述慢速齿盘10同轴设置并同步运转,所述辅助齿盘20位于所述慢速齿盘10的上方,所述辅助齿盘20的直径大于所述慢速齿盘10,所述辅助齿盘20的齿数与所述慢速齿盘10的齿数相同,所述辅助齿盘20用于驱动所述链夹40移动。

上述的薄膜拉伸链夹的驱动组件,慢速齿盘10运转驱动链夹40的后驱动轮425移动的过程中,由于辅助齿盘20同步接触链夹40并同步驱动链夹40移动,这样在慢速齿盘10所对应区域移动过程中的链夹40的受力点不仅仅只是后驱动轮425,而且同步受到辅助齿盘20施加的驱动力,机械受力协调性得以大大提高,从而能避免链夹40在慢速齿盘10所对应区域的受力不平衡而影响其正常运行,同时避免机械装置因为长期受力不平衡而变形损坏。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齿盘20用于与所述链夹40的前驱动轮415接触,以驱动所述前驱动轮415移动。具体而言,辅助齿盘20的齿口部位能套设于前驱动轮415的侧壁外,例如辅助齿盘20的齿口部位与前驱动轮415的侧壁相吻合,这样辅助齿盘20转动时同步带动前驱动轮415向前移动。此外,为了实现慢速齿盘10、辅助齿盘20分别同步接触后驱动轮425、前驱动轮415,由于辅助齿盘20位于慢速齿盘10的上方,也就是前驱动轮415的顶部位置高于后驱动轮425,这样才能实现辅助齿盘20能同步接触前驱动轮415。

参阅图3与图4,图3示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的薄膜拉伸链夹的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意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的薄膜拉伸装置的入口平台70处的俯视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助齿盘20用于与所述链夹40的连杆430上装设的辅助驱动轮30接触,以驱动所述辅助驱动轮30移动。具体而言,辅助齿盘20的齿口部位能套设于辅助驱动轮30的侧壁外,例如辅助齿盘20的齿口部位与辅助驱动轮30的侧壁相吻合,这样辅助齿盘20转动时同步带动辅助驱动轮30向前移动。此外,为了实现慢速齿盘10、辅助齿盘20分别同步接触后驱动轮425、辅助驱动轮30,由于辅助齿盘20位于慢速齿盘10的上方,也就是辅助驱动轮30的顶部位置高于后驱动轮425,这样才能实现辅助齿盘20能同步接触前驱动轮415。辅助驱动轮30相比于前驱动轮415而言,由于辅助驱动轮30位于连杆430上,相对于前驱动轮415更加靠近于后驱动轮425,从而辅助齿盘20的直径可以相对减小,尤其是在薄膜90拉伸比较大连杆430的长度较长时,在连杆430上设计辅助驱动轮30,能一定程度减小辅助齿盘20的体积尺寸,从而能节省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的薄膜拉伸链夹的驱动组件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慢速齿盘10相连。所述辅助齿盘20固定设置于所述慢速齿盘10上。如此,驱动电机驱动慢速齿盘10转动时,慢速齿盘10同步带动辅助齿盘20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动力输出轴可以与慢速齿盘10直接相连,也可以在动力输出轴与慢速齿盘10之间增加转动轴,也就是动力输出轴驱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再驱动慢速齿盘10转动。当然,动力输出轴与慢速齿盘10之间还可以设置齿轮组件,齿轮组件与慢速齿盘10相啮合,动力输出轴将转动力传输给齿轮组件,由齿轮组件驱动慢速齿盘10转动。

请参阅图1至图4任意一幅,图1至图4中为了能同时示意出辅助齿盘20及辅助齿盘20下方的慢速齿盘10,图1至图4中将辅助齿盘20的一部分隐藏以露出辅助齿盘20下方的慢速齿盘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辅助齿盘20与所述慢速齿盘10为一体化结构。或者,所述辅助齿盘20与所述慢速齿盘10可拆卸连接。或者,所述辅助齿盘20的中部部位设有镂空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及图2,一种薄膜拉伸装置,包括上述任意一实施例所述的薄膜拉伸链夹的驱动组件,还包括轨道50及设置于所述轨道50上的链夹40。所述轨道50包括间隔设置的前轨道板51与后轨道板52。

请再参阅图5、图6及图8,所述链夹40包括多个第一移动组件410、多个第二移动组件420与多个连杆430。多个所述第一移动组件410用于依次可移动地设置于前轨道板51上,多个所述第二移动组件420用于依次可移动地设置于后轨道板52上,所述第一移动组件410与所述第二移动组件420交替设置,所述第一移动组件410包括沿着所述前轨道板51移动的前移动座411、设置于所述前移动座411上的薄膜夹持件413及设置于所述前移动座411上的前驱动轮415,所述第二移动组件420包括沿着所述后轨道板52移动的后移动座421,以及设置于所述后移动座421上的后驱动轮425。

所述连杆430对应设置于相邻的所述第一移动组件410与所述第二移动组件420之间,所述连杆43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移动组件410可转动相连,所述连杆43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移动组件420可转动相连。

请参阅图1、图2及图5,所述慢速齿盘10与所述后驱动轮425接触以驱动所述后驱动轮425移动,所述辅助齿盘20与所述第一移动组件410或所述连杆430接触以驱动所述第一移动组件410或所述连杆430移动。

上述的薄膜拉伸装置,慢速齿盘10运转驱动链夹40的后驱动轮425移动的过程中,由于辅助齿盘20同步接触链夹40并同步驱动链夹40移动,这样在慢速齿盘10所对应区域移动过程中的链夹40的受力点不仅仅只是后驱动轮425,而且同步受到辅助齿盘20施加的驱动力,机械受力协调性得以大大提高,从而能避免链夹40在慢速齿盘10所对应区域的受力不平衡而影响其正常运行,同时避免机械装置因为长期受力不平衡而变形损坏。

具体而言,请参阅图1与图2,所述辅助齿盘20用于与所述链夹40的前驱动轮415接触,以驱动所述前驱动轮415移动。具体而言,辅助齿盘20的齿口部位能套设于前驱动轮415的侧壁外,例如辅助齿盘20的齿口部位与前驱动轮415的侧壁相吻合,这样辅助齿盘20转动时同步带动前驱动轮415向前移动。此外,为了实现慢速齿盘10、辅助齿盘20分别同步接触后驱动轮425、前驱动轮415,由于辅助齿盘20位于慢速齿盘10的上方,也就是前驱动轮415的顶部位置高于后驱动轮425,这样才能实现辅助齿盘20能同步接触前驱动轮415。

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请参阅图3及图4,连杆430上装设有辅助驱动轮30,辅助齿盘20与辅助驱动轮30相接触,以驱动所述辅助驱动轮30移动。具体而言,辅助齿盘20的齿口部位能套设于辅助驱动轮30的侧壁外,例如辅助齿盘20的齿口部位与辅助驱动轮30的侧壁相吻合,这样辅助齿盘20转动时同步带动辅助驱动轮30向前移动。此外,为了实现慢速齿盘10、辅助齿盘20分别同步接触后驱动轮425、辅助驱动轮30,由于辅助齿盘20位于慢速齿盘10的上方,也就是辅助驱动轮30的顶部位置高于后驱动轮425,这样才能实现辅助齿盘20能同步接触前驱动轮415。辅助驱动轮30相比于前驱动轮415而言,由于辅助驱动轮30位于连杆430上,相对于前驱动轮415更加靠近于后驱动轮425,从而辅助齿盘20的直径可以相对减小,尤其是在薄膜90拉伸比较大连杆430的长度较长时,在连杆430上设计辅助驱动轮30,能一定程度减小辅助齿盘20的体积尺寸,从而能节省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或图4,所述的薄膜拉伸装置还包括入口平台70、出口平台(图中未示意出)及快速齿盘80。所述入口平台70、所述出口平台、所述轨道50与所述链夹40均为两个,所述快速齿盘80为两个以上,所述慢速齿盘10为两个。所述轨道50为环形轨道50,两个所述链夹40一一对应设置于两个所述轨道50上。其中一个所述入口平台70与其中一个所述出口平台用于装设其中一个所述轨道50,另一个所述入口平台70与另一个所述出口平台用于装设另一个所述轨道50。每个所述入口平台70上均设有间隔的所述快速齿盘80与所述慢速齿盘10,每个所述出口平台上均设有快速齿盘80。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图6及图8,所述第一移动组件410还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前移动座411上的两个第一滚轮412,两个所述第一滚轮412分别设于所述前轨道板51的两侧并能沿着所述前轨道板51的侧面滚动。所述第二移动组件420还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后移动座421上的两个第二滚轮422,两个所述第二滚轮422分别设于所述后轨道板52的两侧并能沿着所述后轨道板52的侧面滚动。如此,在使用时,多个第一移动组件410依次装设于前轨道板51上,多个第二移动组件420依次装设于后轨道板52上,并通过多个第一移动组件410的薄膜夹持件413来同步分别对应夹持住薄膜90的其中一侧边的多个部位,薄膜拉伸链夹组件夹持住薄膜90沿着轨道50向前移动。当前轨道板51与后轨道板52之间的间距发生变化时,相邻的两个连杆430之间的夹角相应发生变化,进而导致相邻的两个薄膜夹持件413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从而起到拉伸或收缩薄膜90的作用。由于薄膜拉伸链夹组件在两个导轨上进行移动时,第一移动组件410的两个第一滚轮412分别设于前轨道板51的两侧并沿着前轨道板51的侧面滚动,第二移动组件420的第二滚轮422分别设于后轨道板52的两侧并沿着后轨道板52的侧面滚动,如此能够提高运行稳定性,运行故障率较低。

需要说明的是,前轨道板51与后轨道板52之间的间距例如变小时,相邻的两个连杆430之间的夹角相应变大,进而导致相邻的两个薄膜夹持件413之间的距离变大,两个薄膜夹持件413对于薄膜90起到拉伸作用;前轨道板51与后轨道板52之间的间距例如变大时,相邻的两个连杆430之间的夹角相应变小,进而导致相邻的两个薄膜夹持件413之间的距离变小,两个薄膜夹持件413对于薄膜90起到收缩作用。

具体而言,两个所述第一滚轮412分别对称地设于所述前轨道板51的两侧并能沿着所述前轨道板51的侧面滚动。两个所述第二滚轮422分别对称地设于所述后轨道板52的两侧并能沿着所述后轨道板52的侧面滚动。如此,能够提高运行稳定性,运行故障率较低。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6及图8,所述第一移动组件410还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前移动座411上的第三滚轮414。所述第三滚轮414设于所述前轨道板51的顶面并能沿着所述前轨道板51的顶面滚动。如此,薄膜拉伸链夹组件行驶于轨道50上时,第一移动组件410的第三滚轮414沿着前轨道板51的顶面滚动,第三滚轮414起到支撑前移动座411的作用,实现第一移动组件410能快速地运行于前轨道板51上,此外,第一移动组件410的两个第一滚轮412同步沿着前轨道板51的两个侧面移动,起到定位第一移动组件410的作用,能实现第一移动组件410稳定地运行于前轨道板51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移动组件420还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后移动座421上的第四滚轮423。所述第四滚轮423设于所述后轨道板52的顶面并能沿着所述后轨道板52的顶面滚动。如此,薄膜拉伸链夹组件行驶于轨道50上时,同样地,第二移动组件420的第四滚轮423沿着后轨道板52的顶面滚动,第四滚轮423起到支撑后移动座421的作用,实现第二移动组件420能快速地运行于后轨道板52上。此外,第二移动组件420的两个第二滚轮422同步沿着后轨道板52的两个侧面移动,起到定位第二移动组件420的作用,能实现第二移动组件420稳定地运行于后轨道板52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至图8,所述连杆430包括两个以上链板431。所述链板431的其中一端与所述前移动座411可转动相连,所述链板431的另一端与所述后移动座421相连。靠近于所述后轨道板52的所述第一滚轮412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所述链板431,靠近于所述前轨道板51的所述第二滚轮422的两侧面分别设置有所述链板431。如此,靠近于后轨道板52的第一滚轮412的两侧面均设有可转动的链板431,在受到巨大作用力时利用第一滚轮412的两侧的链板431的支撑力抵消单方向变形,从而大大提高了轴承的抗压能力。同样地,靠近于所述前轨道板51的第二滚轮422的两侧面均设有可转动的链板431,在受到巨大作用力时利用第二滚轮422的两侧的链板431的支撑力抵消单方向变形,从而大大提高了轴承的抗压能力。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移动组件410与第二移动组件420交替设置,也就是第一移动组件410相邻的有两个第二移动组件420,第二移动组件420相邻的有两个第一移动组件410,以第一移动组件410为例进行说明,第一移动组件410需要通过一个连杆430与其中一个相邻的第二移动组件420转动相连,第一移动组件410还需要通过另一个连杆430与另一个相邻的第二移动组件420转动相连,如此第一移动组件410连接有两个连杆430,从而第一移动组件410可转动地连接有四个以上链板431。同样地,第二移动组件420可转动地连接有四个以上链板431。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6至图8,靠近于所述后轨道板52的所述第一滚轮412的转轴中心线与所述链板431的一端在所述前移动座411上的转轴中心线共线设置;靠近于所述前轨道板51的所述第二滚轮422的转轴中心线与所述链板431的另一端在所述后移动座421上的转轴中心线共线设置。如此,第一移动组件410的一个受力点集中于第一滚轮412的转轴中心线,以及第二移动组件420的一个受力部集中于第二滚轮422的转轴中心线,这样能实现运行更加稳定可靠。

进一步地,所述前移动座411上的所述链板431与靠近于所述后轨道板52的所述第一滚轮412设置于同一个转动轴上。所述后移动座421上的所述链板431与靠近于所述前轨道板51的所述第二滚轮422设置于同一个转动轴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至图8,所述连杆430的链板431数量为两个,所述链板431的厚度、所述第一滚轮412的厚度及所述第二滚轮422的厚度均相同。其中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移动组件410中,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移动组件410的第一滚轮412的上下两侧分别布置的所述链板431的数量分别为两个,另一个所述第一移动组件410的第一滚轮412的上下两侧分别布置的所述链板431的数量分别为三个与一个;其中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移动组件420中,其中一个所述第二移动组件420的第二滚轮422的上下两侧分别布置的所述链板431的数量分别为两个,另一个所述第二移动组件420的第二滚轮422的上下两侧分别布置的所述链板431的数量分别为三个与一个。如此,能实现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移动组件410的所述第一滚轮412相互错位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移动组件420的所述第二滚轮422相互错位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至图8,所述前移动座411与所述后移动座421均呈“工”字形的主体,所述前移动座411面向所述后轨道板52的一侧的凹口4111装有叠置设置的两个所述链板431的一端,所述后移动座421面向所述前轨道板51的一侧的凹口4211装有叠置设置的两个所述链板431的另一端;所述前移动座411的底面的两个所述第一滚轮412处于同一高度位置,所述后移动座421的底面的两个所述第二滚轮422处于同一高度位置;所述前移动座411的底面叠置设置有第一滚轮412与两个所述链板431的一端,所述后移动座421的底面叠置设置有第二滚轮422与两个所述链板431的另一端。

其中一个所述前移动座411的底面的所述第一滚轮412位于两个所述链板431上方,相邻的另一个所述前移动座411的底面的所述第一滚轮412位于两个所述链板431之间。进一步地,为了实现另一个前移动座411的底面的两个第一滚轮412处于同一高度位置,前移动座411的底面远离于后轨道板52的一侧设有垫块4113,垫块4113的厚度与链板431的厚度相同,前移动座411上远离于后轨道板52的第一滚轮412可转动地装设于垫块4113上。

其中一个所述后移动座421的底面的所述第二滚轮422位于两个所述链板431上方,相邻的另一个所述后移动座421的底面的所述第二滚轮422位于两个所述链板431之间。进一步地,为了实现另一个后移动座421的底面的两个第二滚轮422处于同一高度位置,后移动座421的底面远离于前轨道板51的一侧设有垫块4212,垫块4212的厚度与链板431的厚度相同,后移动座421上远离于前轨道板51的第二滚轮422可转动地装设于垫块4212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至图8,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移动组件410的所述第一滚轮412相互错位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移动组件420的所述第二滚轮422相互错位设置。如此,当前轨道板51与后轨道板52的间距增大时,相邻两个连杆430之间的夹角相应变小,由于相邻的两个第一移动组件410的第一滚轮412相互错位设置,相邻两个连杆430之间的夹角可以变得更小,从而有利于相邻两个薄膜夹持件413的距离更小;此外,在一定的链夹40宽度空间下,可配置更大直径的第一滚轮412与第二滚轮422,使包括第一滚轮412与第二滚轮422在内的受力部件,如连杆430轴、第一滚轮412与第二滚轮422等的物理尺寸增大,从而有效提高了机构的机械强度。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6至图8,所述前轨道板51与所述后轨道板52均为板状,两个所述第一滚轮412的轮面分别与所述前轨道板51的两个板面贴合,两个所述第二滚轮422的轮面分别与所述后轨道板52的两个板面贴合。如此,第一移动组件410沿着前轨道板51移动时,第一滚轮412的轮面在前轨道板51的板面上转动行驶,同样地,第二移动组件420沿着后轨道板52移动时,第二滚轮422的轮面在后轨道板52的板面上转动行驶,从而能够提高运行稳定性,运行故障率较低。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6至图8,所述的薄膜拉伸装置还包括限位件60。所述第二移动组件420还包括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后移动座421上的第五滚轮424。所述限位件60沿着所述后轨道板52设置并位于所述后移动座421的上方,所述第五滚轮424的轮面与所述限位件60相接触或设有间隙,所述第五滚轮424能沿着所述限位件60滚动。如此,一方面,限位件60能避免第五滚轮424向上翘起而导致第二移动组件420脱离出前轨道板51,能保证第二移动组件420稳定地运行于后轨道板52;另一方面,第二移动组件420沿着后轨道板52移动过程中,第五滚轮424还能沿着限位件60滚动,整个薄膜拉伸链夹组件在后轨道板52上的运行稳定性较好。也就是,一旦薄膜拉伸链夹组件稍出现脱离导轨的顶面时,第五滚轮424将压向受限位件60并在沿着限位件60快速滚动,这时可保证薄膜拉伸链夹组件按既有轨迹安全运行。具体而言,限位件60为设置于后轨道板52的正上方的限位条,并与后轨道板52相应设置。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6至图8,所述薄膜夹持件413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前移动座411上,所述前移动座411设有凸出到所述前轨道板51外的支撑板4112,所述薄膜夹持件413的夹持面与所述支撑板4112的板面配合夹持待加工处理的薄膜90。具体而言,薄膜夹持件413包括夹持头部4131及柄部4132,所述柄部4132可转动地设置于前移动座411上,柄部4132与夹持头部4131相连,柄部4132转动时带动夹持头部4131转动,夹持头部4131转动时能实现与支撑板4112的板面配合夹持住待加工处理的薄膜90或者松开薄膜90。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