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向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47811发布日期:2021-04-13 16:00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向阀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单向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向阀。


背景技术:

2.当今汽车行业的大环境下,汽车燃油系统、制动系统等多个涉及或采用管路连接的系统中,单向阀的应用十分普遍,而随着国六法规的颁布,以及汽车行业各种新型技术的发展,对单向阀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单向阀,其目的在于控制管路中的气体只能单向流动。同时要保证当有足够大的气流量通过单向阀时有较小的流动阻力。单向阀一般需要既能及时开启,也可以及时关闭的功能,所以一般在单向阀内部都会有一个阀片结构,来满足开和关的功能,针对这个阀片开和关的结构,有很严格的寿命(耐久)测试要求,单向阀在经过一定次数的开启和关闭后,单向阀的功能不可以失效,同时内部的阀片结构也不能有破损,断裂等缺陷。
4.现在市场上有多种单向阀,但经过研究测试发现,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问题。有的单向阀设计采用“蘑菇状”阀片结构,但其为了满足正向通气时的流阻要求,一般阀片做的都比较大,就会导致每次阀片开启时有较大的开启压力;有的单向阀设计采用“铰链式”的阀片结构,把阀片的一端限位压紧,但这种结构阀片在每次开启关闭时,阀片压紧部位根部应力比较集中,会受到较大的应力,在经过长时间的开启关闭后阀片的根部会有很大的断裂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单向阀,以解决现有单向阀阀片易断裂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7.本发明的一种单向阀,包括:进气壳体、出气壳体和密封单元;
8.所述进气壳体连接于所述出气壳体,且配合形成一密封通道,所述密封通道两端分别连通所述进气壳体和所述出气壳体的气道;
9.所述密封通道内设有一密封结构;
10.所述密封单元转动连接于所述密封通道的内壁面,并配合所述密封结构开启或密封所述密封通道。
11.本发明的单向阀,所述密封结构为设于所述进气壳体上的延伸环,且所述延伸环套设于所述进气壳体的气道并延伸至所述密封通道,用于与所述密封单元配合并关闭所述密封通道。
12.本发明的单向阀,所述密封单元包括密封片和第一连接单元;
13.所述密封片用于盖合于所述密封结构以打开和关闭所述密封通道;
14.所述第一连接单元设于所述密封片上;所述密封通道的内腔内设有第二连接单元,所述第一连接单元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单元。
15.本发明的单向阀,所述第一连接单元为连接于所述密封片的球形定位块,所述球形定位块上开设有一定位孔;所述第二连接单元为一设于所述密封通道的内腔内的定位柱,且所述定位柱的直径小于所述定位孔;所述球形定位块的定位孔套设于所述定位柱,并通过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定位柱之间的空隙实现所述密封片与所述定位柱之间的相对转动。
16.本发明的单向阀,所述第一连接单元为连接于所述密封片的转动轴;所述第二连接单元为设于所述密封通道的内腔的转动槽;所述转动轴插入并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槽。
17.本发明的单向阀,所述密封通道的内腔内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单元相匹配的转动容置槽,用于对所述第一连接单元的转动进行避位;所述第二连接单元设于所述转动容置槽内。
18.本发明的单向阀,还包括第一背撑,所述第一背撑设于所述出气壳体内且延伸至所述密封通道,用于对开启状态的所述密封单元的转动角度进行限位。
19.本发明的单向阀,还包括第二背撑,所述第二背撑设于所述进气壳体的气道内,并延伸至所述密封通道,用于与所述密封结构配合对所述密封单元的形变进行限制。
20.本发明的单向阀,所述密封通道内设有若干限位筋条,用于限位所述密封单元的转动方向。
21.本发明的单向阀,所述进气壳体的进气端和所述出气壳体的出气端设有管路接头,所述管路接头为竹节接头或快插接头或标准接头。
22.本发明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23.本发明一实施例通过在进气壳体与出气壳体配合形成的密封通道内设置密封结构和转动连接的密封单元,由密封单元配合密封结构对所述密封通道进行开启和关闭,实现单向阀的功能。转动连接于阀体的密封单元,在开启和关闭的过程中,转动的位置均不会出现折弯的情况,连接处所受的应力较小,不易出现断裂等情况,解决了现有单向阀阀片易断裂的问题。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发明的单向阀的爆炸图;
25.图2为本发明的单向阀的剖视图;
26.图3为本发明的单向阀的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说明:1:进气壳体;2:出气壳体;3:密封单元;301:定位孔;4:密封结构;5:定位柱;6:第一背撑;7:第二背撑。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单向阀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
29.参看图1至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单向阀,包括进气壳体1、出气壳体2和密封单元3。进气壳体1连接于出气壳体2,且配合形成一密封通道,密封通道两端分别连通进气壳体1和出气壳体2的气道。
30.密封通道内设有一密封结构4。密封单元3则转动连接于密封通道的内壁面,用于
配合密封结构4开启或关闭密封通道。
31.本实施例通过在进气壳体1与出气壳体2配合形成的密封通道内设置密封结构4和转动连接的密封单元3,由密封单元3配合密封结构4对所述密封通道进行开启和关闭,实现单向阀的功能。转动连接于阀体的密封单元3,在开启和关闭的过程中,转动的位置均不会出现折弯的情况,连接处所受的应力较小,不易出现断裂等情况,解决了现有单向阀阀片易断裂的问题。
32.下面对本实施例的单向阀的具体结构进行进一步说明:
33.密封通道具体为进气壳体1和出气壳体2在连接位置开设的两个腔室配合形成的。
34.在本实施例中,密封结构4为设于进气壳体1上的延伸环,且延伸环套设于进气壳体1的气道并延伸至密封通道,用于与密封单元3配合并关闭密封通道。延伸环设于进气壳体1的连接位置的腔室上,该腔室与气道连通,延伸环套设于气道并成为气道的延伸,密封单元3盖设于延伸环上即可实现对气道的关闭。
35.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单元3包括密封片和第一连接单元。密封片用于盖合于密封结构4,即延伸环,以实现单向阀的打开和关闭。
36.第一连接单元设于密封片上。密封通道的内腔内则设有第二连接单元,第一连接单元转动连接于第二连接单元,以实现密封片相对于密封通道的转动。
37.进一步地,第一连接单元可为连接于密封片的球形定位块,球形定位块上开设有一定位孔301。第二连接单元则为设于密封通道的内腔内的定位柱5,且定位柱5的直径小于定位孔301。球形定位块的定位孔301套设于定位柱5,并通过定位孔301与定位柱5之间的空隙实现密封片与定位柱5之间的相对转动。
38.同时,密封通道用于安装定位柱5的位置也可设置一转动容置槽,具体可为一球形槽,该球形槽的形状与球形定位块的形状相适应,用于对球形定位块的转动进行避位。定位柱5则设置在该球形槽内,球形定位块套设于定位柱5并转动连接于球形槽内。
39.进一步地,定位柱5也可以是分别设置在进气壳体1和出气壳体2上的两个柱体,两者同轴线,分别插入球形定位块的定位孔301中。
40.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单元也可为连接于密封片的转动轴。第二连接单元则为设于密封通道的内腔的转动槽。转动轴插入并转动连接于转动槽,同样也可实现密封片相对密封通道的转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转动连接的方式有很多,只要可以实现密封片相对密封通道的转动即可,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41.在本实施例中,单向阀还可包括第一背撑6和第二背撑7。第一背撑6设于出气壳体2内且延伸至密封通道,用于对开启状态的密封片的转动角度进行限位,以保证在大气流量时密封片不会被无限制吹开摆动。
42.第二背撑7则设于进气壳体1的气道内,并延伸至密封通道,且不伸出与延伸环,用于与密封结构4配合对密封单元3的形变进行限制,防止在有负压,反向压力时,密封片变形过大。
43.在本实施例中,密封通道内设有若干限位筋条,用于限位密封片的转动方向,保证密封片不会随意转动,同时,密封通道内可设置对应防止转动的结构,以确保密封片每次安装位置的唯一性。
44.本发明的单向阀,进气壳体1的进气端和出气壳体2的出气端设有管路接头,管路
接头为竹节接头或快插接头或标准接头。
45.在本实施例中,进气壳体1与出气壳体2装配好后,可通过焊接使两者紧密连接,使单向阀不会通过进气壳体1与出气壳体2之间形成外泄漏。焊接工艺可以是激光焊接,也可以是超声波焊接或者是其他焊接工艺。
46.本实施例的单向阀,在使用时,所述密封片会限位在进气壳体1与出气壳体2之间,密封片的密封区域会和延伸环贴合,形成密封,当气流通过进气壳体1的气道时,密封片会被吹起并转动,并从出气壳体2的气道流出,当气流截止后,密封片则转动会回至原位与延伸环的密封面贴合,重新形成密封。
47.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即使对本发明作出各种变化,倘若这些变化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仍落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