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塔式起重机钢丝绳涂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83750发布日期:2021-01-01 13:22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塔式起重机钢丝绳涂油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机维护领域,具体是一种塔式起重机钢丝绳涂油器。



背景技术:

起重机作为常见的工程设备,其使用频率非常高,对其零部件的检查维护是十分必要的。

对于起重机而言,在其通过曳引进行作业的基础上,其钢丝绳作为传动的主要组件,在起重机的作业中即为重要,正确检查和维护钢丝绳是确保起重机正常运行的基础。钢丝绳有很强的韧性和承载力,故更换的频率较低。其维护的主要内容是要定期对钢丝绳进行涂油。使其在运行中平稳耐磨,传动有效并减少能量损耗。同时,根据厂家及检测单位提供的实验,经过按时涂油处理的钢丝绳在试验后期发生断丝事故的概率约是不涂油的1/2。所以,对经常处于工作中的起重机的钢丝绳进行定期涂油保养是必不可少的。

在钢丝绳涂油操作中,有相关要求和规范,一般情况下,起重机钢丝绳应定期检查,并每隔一个月涂油一次,涂油前应将钢丝绳上的油垢杂物清除干净,把润滑油加热到(60℃)左右。现在涂油的方法包括人工手撸涂刷和喷油。人工操作劳动量太大,非常繁重。但是机器喷涂由于其操作方式是喷洒,而缺乏撸擦的辅助,从而导致喷油对绳股间隙浸润不良的问题,还使得润滑油常常过量喷涂而产生较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塔式起重机钢丝绳涂油器,它能够实现对钢丝绳清洁、滴油、涂刷的连续自动化维护,提高涂油效率和质量。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塔式起重机钢丝绳涂油器,包括:

擦刷模块,包括弧度是300度-250度的c型导轨,所述c型导轨的内圈沿其周向滑动配合有弧度是300度-250度的c型滑件,所述c型滑件内环形阵列有不少于3个擦刷件,所述擦刷件的里侧设有用于接触钢丝绳表面的擦刷部;

滴油模块,包括固定在c型导轨一侧的油桶,所述油桶的底部设有滴油嘴,所述滴油嘴的滴油位置与c型导轨的轴线上下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擦刷模块为两个且相对对称连接固定,所述滴油模块设置于两个擦刷模块之间。

进一步的,其中一个擦刷模块的擦刷部是刷毛、海绵块、棉布、无纺布、喷胶棉中的任一种,且另一个擦刷模块的擦刷部是刷毛、海绵块、棉布、无纺布、喷胶棉中的任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擦刷部的长度方向相对c型导轨的法线方向倾斜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滴油模块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端固定在c型导轨上,所述支撑架上设置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为金属件且其的周侧向上延伸,所述油桶设置于安装座内,所述滴油嘴设置于安装座的底部,所述安装座上接触固定有电加热片。

进一步的,所述c型导轨的侧壁上设有安装窗口,所述安装窗口的外部设有固定在c型导轨外圈的固定板21,所述固定板21上固定有步进电机,所述安装窗口内可转动的安装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的轮轴与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所述c型滑件的周面侧壁上沿其周向设有外齿圈,所述外齿圈与驱动齿轮相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c型导轨的两侧设有向下竖直延伸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端设有用于支撑在平面或地面上的底架。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涂油器能够将清理、涂油、浸润的钢丝绳涂油维护各环节全覆盖,实现自动化操作取代人工涂撸,彻底解脱人工。实现了全流程的稳定、连续处理,维护效率大大提高。

具体使用的时候,可以开启起重机使钢丝绳循环起来,将本装置架设在钢丝绳的转动行程上,让钢丝绳通过底部的开口,以及c型导轨和c型滑件底部的开口进入擦刷部中央,c型滑件的转动配合钢丝绳的前进,使擦刷部实现环绕钢丝绳转动行进为螺旋形的接触轨迹,有效顺应钢丝绳的麻花股,对其股间缝隙进行清洁除垢和涂油浸润,显著改善了钢丝绳涂油维护的质量,延长钢丝绳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滑动机构的内部结构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

1、底架;2、支撑柱;3、c型导轨;4、c型滑件;5、擦刷件;6、压片;7、轨道槽;8、弧形挡片;9、驱动齿轮;10、步进电机;11、弧形内板;12、l型卡件;13、滚轮;14、外齿圈;15、安装管;16、辅助板;17、支撑架;18、安装座;19、油桶;20、弧形外板;21、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在具体设计之前,对本申请提出的问题分析原因如下:

现在的喷油设备都是将油直接喷洒到钢丝绳表面,这种喷涂的方式,润滑油很难浸润渗入钢丝绳绳股间隙,造成涂油的维护作用不到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操作上只能通过过量喷涂润滑油在钢丝绳表面,以期降低上述问题的不良影响,但是从实际工作中可以验证,过量喷涂不但无法彻底解决钢丝绳喷油对绳股间隙浸润不良的问题,还更增加了润滑油的浪费。

此外,现在的设备都是喷涂设备,对于清除油垢的操作环节不能够覆盖,还需要人工进行清除杂物和油垢,而人工清垢比手撸涂刷的劳动量更大,如果不能覆盖这一环节,则不能够对涂油维护的工作量实现真正的减负。

再有,即便是通过人工涂刷润滑油,其手法如果不能较好的顺应钢丝绳的扭股进行擦刷,仍然对股间的浸润渗透效果不好。而且高劳动量的作业经常发生伤手问题,给钢丝绳维护带来很多的难题。现有的方法、设备都不能够较好的解决。

实施例1:一种塔式起重机钢丝绳涂油器

包括擦刷模组和滴油模组

本示例中,所述擦刷模组设置两个,

两个所述擦刷模组相对设置,包括底架1、支撑柱2、c型导轨3、c型滑件4、擦刷件5。

所述底架1的截面为l型,支撑在平面上较为稳定。所述底架1的一端与支撑柱2的底端垂直固定焊接。

两个擦刷模组的所述底架1远离支撑柱2的一端相对接,且通过如图所示的压片6,所述压片6为腰形垫片,且开设有腰形孔,方便在两侧使用螺栓。使用如图所示的压片6,结合标准螺栓将两个底架1的相邻侧固定,使底架1拼接为一个落于地面上,桌面或台面上,或者起重机吊臂上的任何平面上,用于固定本装置。

所述c型导轨3为弧度是270度的弧形轨道件,所述c型导轨3的开口向下设置,所述c型导轨3包括位于外层的弧形外板20和固定在弧形外板20内圈的弧形轨道,所述弧形轨道为居中固定在弧形外板20内圈,且凸起为凸台的结构,所述弧形轨道的两侧端面上沿其延伸方向设有v型的轨道槽7,所述弧形轨道的里侧设有用于加强配合结构,防止c型滑件4滑脱,提高承重保持稳定的弧形挡片8,所述弧形挡片8与弧形轨道一体成型且截面呈t型。

所述c型导轨3上设有安装窗口,所述安装窗口内设有与c型导轨3转动链接的驱动齿轮9,所述驱动齿轮9通过步进电机10驱动,所述步进电机10固定在弧形外板20外侧凸起的固定板21上。

所述c型滑件4为弧度是270度的弧形滑动块,所述c型滑件4与c型导轨3同轴,且所述c型滑件4在c型导轨3里侧滑动连接。所述c型滑件4包括弧形内板11,所述弧形内板11的两条周向侧边设有相对对称的l型卡件12,所述l型卡件12与弧形内板11共同形成型的c型滑件4的截面,所述l型卡件12沿着弧形内板11的边侧向外延伸并经过折弯后相对延伸形成l形,从而使所述l型卡件12插入弧形裆片与弧形外板20之间,所述l型卡件12的里侧侧面上延周向设有滚轮13,所述滚轮13为紧密相邻设置且沿着弧形内板11环形阵列,所述滚轮13的转动的轴线是c型导轨3及c型滑件4的径线,所述滚轮13与v型的轨道槽7相配合。

上述结构,为不闭合的弧形轨道结构,所述c型滑件4能够沿着c型导轨3实现圆周滑动,并结合各组件特征,使得在缺口位置能够滑动有效,衔接流畅,保持内部的c型滑件4的平稳的转动运行。且结合底部支撑结构为为两侧对称设置,整个装置从支撑到轨道件的中部都留有缺口,方便将钢丝绳从底部直接卡入擦刷件5之间,方便从钢丝绳的任何位置开始维护。且维护的时候不用拆卸钢丝绳,不用破坏其回路安装,直接将本装置架设在方便清理的钢丝绳上即可。

所述弧形内板11的外圈周面上沿周向设有外齿圈14,所述外齿圈14与驱动齿轮9啮合,从而使内部的c型滑件4的转动能够被步进电机10控制。

所述弧形内板11的内圈周面上环形阵列有五个安装管15,用于与擦刷件5实现灵活有效可调的配合。

所述擦刷件5包括擦板,所述擦板的外侧居中的设有与其垂直固定的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为螺杆,能够与安装管15内的内螺纹螺纹配合,并通过螺帽上紧固定在安装管15上,所述擦板为弧度是50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倾斜设置。

由于本示例使用了两个相对的擦刷模组,故分别定义为第一擦刷模组和第二擦刷模组,所述第一擦刷模组的擦板上设有刷毛,所述第二擦刷模组的擦板上设有海绵块,使用时使钢丝绳自第一擦刷模组进入自第二擦刷模组出来,先刷去表面的污垢杂物,然后经过滴油润湿表面后,经海绵块擦刷浸润,能够有效润湿和将润滑油涂抹到股间缝隙,大大提高涂油操作质量。

倾斜的擦板环形阵列一圈,其擦板里侧的刷毛或海绵块将钢丝绳围合,随着c型滑件4的转动,结合钢丝绳自第一擦刷模组到第二擦刷模组的不断移动,使得擦刷件5能够顺应钢丝绳扭转的麻花股,对钢丝绳的股间缝隙进行有效的擦拭清理,并对低落在钢丝绳上的润滑油进顺应其麻花股的扭转擦拭入股间缝隙。相比工人手动撸绳的清洁和涂油效果都要有显著的提高。更是实现了先清洁、后滴油、在擦刷的一体化操作,涂油效率高,步骤全,能够覆盖涂油操作的所有环节,实现全自动处理,彻底将人工操作解脱出来,且涂油维护质量大大改善,有效增加钢丝绳的使用寿命。

为了方便辅助固定的可靠性,所述弧形外板20上还左右对称的设有两个辅助板16,第一擦刷模组和第二擦刷模组的辅助板16相对对接通过标准螺栓固定,增加装置稳定性。

所述滴油模组包括支撑架17,所述支撑架17的外端分别固定在第一擦刷模组和第二擦刷模组的弧形外板20上。

所述支撑架17的中部设有安装座18,所述安装座18的底部设有滴油嘴,所述安装座18的上部设有油桶19,所述油桶19内用于灌注润滑油,所述安装座18为金属结构,导热良好,所述安装座18包括底部的金属底板和周侧的金属侧板,所述安装座18的下方安装有加热片,所述安装座18对油桶19内润滑油进行隔桶加热,并主要加热底部的润滑油,使其在60摄氏度以上的温度低落在钢丝绳表面,增加浸润效果。

具体使用的时候,可以开启起重机使钢丝绳循环起来,将本装置架设在钢丝绳的转动行程上,让钢丝绳通过底部的开口,以及c型导轨3和c型滑件底部的开口进入擦刷件5中央,运行后维护效率非常高,且运行稳定,连贯,对钢丝绳保养质量好。

实施例2:一种塔式起重机钢丝绳涂油器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装置采用轻量化设计,进一步节俭结构和组件,与实施例相比主要区别在于,本示例使用一擦刷模组和一滴油模组配合使用。

所述擦刷模组与滴油模组的主要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但是由于仅仅使用一个擦刷模组,故擦刷模组与滴油模组的连接结构具有一定区别。具体是:

所述擦刷模组的底架1相比示例1更加加长,提高装置的稳定性,由于不用连接,所述辅助板16被省略。

所述擦刷模组的擦板上设置刷毛。

所述滴油模组中,所述支撑架17的一端固定在擦刷模组的弧形外板20上,所述滴油模组的另一端用于固定安装座18,使油桶19能够悬空固定在擦刷模组的一侧。

本装置在运行中,与实施例1的方法不同,具体是:

先启动步进电机10,驱动c型滑件4转动,并使钢丝绳依次被拉拽通过c型滑件4中央的擦刷件5内,通过刷毛先对钢丝绳表面进行清洁去垢处理,由于如附图所示,擦板倾斜设置,随着转动和钢丝绳的抽拉而实现对钢丝绳麻花股间的有效彻底清污垢,效果很好。钢丝绳转动至少一圈,清理完成后,在开启滴油模组,让钢丝绳自具有滴油模组的一端向擦刷模组一端拉动,同步启动擦刷模组,实现滴油后的刷油入股间缝隙。

通过轻量化的设计,大大降低重量以及降低成本,同时如果操作位于起重机的吊臂上,需要将本装置带到高处的时候,本装置在体积和重量上的精简就尤为关键。通过多圈循环实现与实施例1同样的维护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