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测压漏气传感器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34291发布日期:2021-01-26 11:26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防止测压漏气传感器支架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测压漏气传感器支架。


背景技术:

[0002]
传感器支架中心是功能区域,使用过程中需要焊线、折弯、因在注塑后跟冲压框架配合不好,导致后工段在测试压力的时候产生漏气, 从而导致产品直接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测压漏气传感器支架,以克服目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防止测压漏气传感器支架,包括传感器支架本体、调节架、若干传感器引脚线、传感器和注塑配合区域以及背部顶针孔,所述调节架包括底部固定座、安装在底部固定座上的调节杆、固定在调节杆上部的传感器支架安装板以及安装在传感器支架安装板上的调节块,所述传感器支架本体固定安装在调节块上,所述传感器支架本体包括底部连接部、设于连接部顶部的基座,所述基座的周围设有围挡部,所述基座与所述围挡部之间夹持有若干传感器引脚线,所述传感器引脚线缩短pin脚长度,跟注塑的模具零件进行避位。
[0006]
优选的,所述调节块通过固定销固定在传感器支架安装板上,所述底部固定座和调节杆之间通过螺母固定。
[0007]
优选的,所述传感器和注塑配合区域设置在所述传感器支架本体中心。
[0008]
优选的,所述基座的一侧开设有进胶口。
[0009]
优选的,所述传感器引脚线均匀设置在基座两侧,且依次排列,最外侧传感器引脚线伸出传感器支架本体。
[001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传感器支架的传感器引线脚缩短 pin脚长度,跟注塑的模具零件多避位,使塑胶突出传感器引线脚,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注塑后跟传感器引线脚拉长距离,从而在后工段侧视气压的时候不会漏气。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止测压漏气传感器支架的俯视图;
[0012]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止测压漏气传感器支架的调节架示意图;
[0013]
图中:1、传感器支架本体;11、基座;12、围挡部;2、调节架; 21、底部固定座;22、调节杆;23、传感器支架安装板;24、调节块; 3、传感器引脚线;4、传感器和注塑配合区域;5、背部顶针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5]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16]
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案例是一种防止测压漏气传感器支架,包括传感器支架本体1、调节架2、若干传感器引脚线3、传感器和注塑配合区域4以及背部顶针孔5,所述调节架2包括底部固定座21、安装在底部固定座21上的调节杆22、固定在调节杆22上部的传感器支架安装板23以及安装在传感器支架安装板23上的调节块24,所述传感器支架本体1固定安装在调节块24上,所述传感器支架本体1包括底部连接部、设于连接部顶部的基座11,所述基座11的周围设有围挡部12,所述基座11与所述围挡部12之间夹持有若干传感器引脚线3,所述传感器引脚线3缩短pin脚长度,跟注塑的模具零件进行避位。
[0017]
所述调节块24通过固定销固定在传感器支架安装板23上,所述底部固定座21和调节杆22之间通过螺母固定。调节块24与传感器支架安装板23可以通过调节固定销来旋转调节块24的角度进行调节,底部固定座21与调节杆22之间通过螺母固定,通过松紧螺母来调节调节杆22的长度和转动调节杆22的位置,调节方便且灵活快速。
[0018]
所述传感器和注塑配合区域4设置在所述传感器支架本体1中心。
[0019]
所述基座11的一侧开设有进胶口;所述传感器引脚线3均匀设置在基座11两侧,且依次排列,最外侧传感器引脚线3伸出传感器支架本体1。
[0020]
本实施案例在实施时,将传感器支架的传感器引线脚缩短pin脚长度,跟注塑的模具零件多避位,使塑胶突出传感器引线脚,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注塑后跟传感器引线脚拉长距离,从而在后工段侧视气压的时候不会漏气。
[002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