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止回阀的浮球疏水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40412发布日期:2020-12-11 15:09阅读:766来源:国知局
内置止回阀的浮球疏水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置止回阀的浮球疏水阀。



背景技术:

现有的浮球疏水阀都不具备止回功能,出现停机检修或负压情况时,排水通道内的凝液存在倒流情况,客户使用时需要另外安装止回阀,给使用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内置止回阀的浮球疏水阀,它很好的将止回阀内置于浮球疏水阀本体中,可有效避免凝液倒流形成水锤对浮球疏水阀本体内部的损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置止回阀的浮球疏水阀,它包括浮球疏水阀本体和止回阀,所述浮球疏水阀本体具有用于排出其内凝液的排水通道,所述止回阀安装在排水通道内以防止凝液回流。

进一步提供了一种止回阀的具体结构,所述止回阀包括:

密封安装在排水通道内的止回阀阀体,其设有排水孔和与所述排水孔相连通的止回阀阀腔,在排水通道排凝液的过程中,凝液自排水孔进入止回阀阀腔内;

止回阀片,其可沿止回阀阀体的轴向移动地滑配在阀腔内,其错开排水孔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出水口;

垫圈,其固定在止回阀阀腔内壁,并位于所述止回阀片的远排水孔端以防止止回阀片脱离止回阀阀腔。

进一步为了避免凝液直接冲击在浮球疏水阀本体上,降低了凝液长期冲涮对浮球疏水阀本体的腐蚀及磨损,所述止回阀还包括安装在止回阀阀腔内、且用于对自出水口流出的凝液进行导流的导流片。

进一步为了方便垫圈在止回阀阀腔内的固定,所述止回阀阀腔的侧壁设置有台阶,所述垫圈紧贴所述台阶固定在止回阀阀腔内。

进一步为了保持止回阀片在凝液冲击下各个部位的均衡,所述出水口沿所述止回阀片的周向设置均设有至少两个。

进一步为了减小止回阀片与止回阀阀腔侧壁的接触面积以减小滑动阻力,所述出水口呈缺口状。

进一步提供了一种浮球疏水阀本体的具体结构,所述浮球疏水阀本体包括:

疏水阀主体,其内设置有疏水阀阀腔,所述排水通道与所述疏水阀阀腔相连通;

安装体,其置于疏水阀阀腔内、且一端开口,其开口端密封罩在所述排水通道的进口端;

阀座组,其包括两个分别设置有进水口的阀座,一阀座密封嵌装于安装体的上壁,另一阀座密封嵌装于安装体的下壁;

阀杆,其穿过两个进水口;

排水阀芯组,其包括固定在阀杆上、与进水口一一对应、并用于密封相应进水口的排水阀芯;

横向杆,其中间部位铰接在疏水阀主体或安装体上,一端与阀杆的上端相铰接;

浮球,其置于疏水阀阀腔内,并与所述横向杆的另一端相连,以在其上浮时通过横向杆带动阀杆下行以使得排水阀芯脱离相应进水口;和在其下落时通过横向杆带动阀杆上行以使得排水阀芯密封相应进水口。

进一步为了在刚起机时可以排出疏水阀阀腔及与浮球疏水阀本体的进水通道相连通的管道内的空气及凝液,所述疏水阀主体设置有与所述疏水阀阀腔相连通的排气孔;

所述浮球疏水阀本体还包括安装在疏水阀主体上、且在其受热时用于密封排气孔的密封机构。

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密封机构的具体结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

排气阀芯,所述排气阀芯位于所述排气孔的远疏水阀阀腔端;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头部穿过排气孔、并与所述排气阀芯相连,所述连接杆的尾部固定有挡体;

双金属片组,所述双金属片组包括一个双金属片或至少两个并列设置的双金属片,所述双金属片组套装在连接杆上,其一侧直接或间接与疏水阀主体相连,另一侧与所述挡体相连,以便在双金属片组受热拱起后推动挡体移动以使得排气阀芯密封排气孔。

进一步为了缓冲双金属片组热涨拱起后对疏水阀主体的冲击力,所述双金属片组的一侧通过弹簧与疏水阀主体相连,所述弹簧套装在连接杆上,所述弹簧的一端与疏水阀主体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双金属片组相连。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将止回阀内置于浮球疏水阀本体中,使用方便,可有效避免凝液倒流,并防止因凝液倒流形成水锤损坏浮球疏水阀本体内部;在排水通道排水的过程中,凝液从止回阀阀体的排水孔进入止回阀阀腔内并推动止回阀片朝向垫圈方向移动以推开止回阀片,进而从出水口流出,如出现停机检修或负压情况时,止回阀片能很好的贴合在排水孔上,起到防止阀后凝液倒流进疏水阀阀腔的作用;导流片很好地在凝液输出时改变凝液流向,避免凝液直接冲击在浮球疏水阀本体上,降低了凝液长期冲涮对浮球疏水阀本体的腐蚀及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置止回阀的浮球疏水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止回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止回阀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5所示,一种内置止回阀的浮球疏水阀,它包括浮球疏水阀本体和止回阀1,所述浮球疏水阀本体具有用于排出其内凝液的排水通道22,所述止回阀1安装在排水通道22内以防止凝液回流。

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将止回阀1内置于浮球疏水阀本体中,使用方便,可有效避免凝液倒流,并防止因凝液倒流形成水锤损坏浮球疏水阀本体内部。

如图1、3、4所示,所述止回阀1包括:

密封安装在排水通道22内的止回阀阀体11,其设有排水孔12和与所述排水孔12相连通的止回阀阀腔13,在排水通道22排凝液的过程中,凝液自排水孔12进入止回阀阀腔13内;

止回阀片14,其可沿止回阀阀体11的轴向移动地滑配在阀腔内,其错开排水孔12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一个出水口15;

垫圈16,其固定在止回阀阀腔13内壁,并位于所述止回阀片14的远排水孔端以防止止回阀片14脱离止回阀阀腔13。

如图1、3、4所示,为了避免凝液直接冲击在浮球疏水阀本体上,降低了凝液长期冲涮对浮球疏水阀本体的腐蚀及磨损,所述止回阀1还包括安装在止回阀阀腔13内、且用于对自出水口15流出的凝液进行导流的导流片17。

具体地,所述导流片17位于垫圈16的远止回阀片端。

在本实施例中,在排水通道22排水的过程中,凝液从止回阀阀体11的排水孔12进入止回阀阀腔13内并推动止回阀片14朝向垫圈16方向移动以推开止回阀片14,进而从出水口15流出,如出现停机检修或负压情况时,止回阀片14能很好的贴合在排水孔12上,起到防止阀后凝液倒流进疏水阀阀腔21的作用;导流片17很好地在凝液输出时改变凝液流向,避免凝液直接冲击在浮球疏水阀本体上,降低了凝液长期冲涮对浮球疏水阀本体的腐蚀及磨损。

如图4所示,为了方便垫圈16在止回阀阀腔13内的固定,所述止回阀阀腔13的侧壁设置有台阶18,所述垫圈16紧贴所述台阶18固定在止回阀阀腔13内

如图4所示,为了保持止回阀片14在凝液冲击下各个部位的均衡,所述出水口15沿所述止回阀片14的周向设置均设有至少两个。

如图4所示,为了减小止回阀片14与止回阀阀腔13侧壁的接触面积以减小滑动阻力,所述出水口15呈缺口状。

如图1所示,所述浮球疏水阀本体包括:

疏水阀主体2,其内设置有疏水阀阀腔21,所述排水通道22与所述疏水阀阀腔21相连通;

安装体4,其置于疏水阀阀腔内、且一端开口,其开口端密封罩在所述排水通道22的进口端;

阀座组,其包括两个分别设置有进水口的阀座5,一阀座5密封嵌装于安装体4的上壁,另一阀座5密封嵌装于安装体4的下壁;

阀杆6,其穿过两个进水口;

排水阀芯组,其包括固定在阀杆6上、与进水口一一对应、并用于密封相应进水口的排水阀芯7;

横向杆3,其中间部位铰接在疏水阀主体2或安装体4上,一端与阀杆6的上端相铰接;

浮球8,其置于疏水阀阀腔21内,并与所述横向杆3的另一端相连,以在其上浮时通过横向杆3带动阀杆6下行以使得排水阀芯7脱离相应进水口;和在其下落时通过横向杆3带动阀杆6上行以使得排水阀芯7密封相应进水口。

如图1、5所示,为了在刚起机时可以排出疏水阀阀腔21及与浮球疏水阀本体的进水通道23相连通的管道内的空气及凝液,所述疏水阀主体2设置有与所述疏水阀阀腔21相连通的排气孔;

所述浮球疏水阀本体还包括安装在疏水阀主体2上、且在其受热时用于密封排气孔的密封机构9。

如图1、5所示,所述密封机构9包括:

排气阀芯91,所述排气阀芯91位于所述排气孔的远疏水阀阀腔端;

连接杆92,所述连接杆92的头部穿过排气孔、并与所述排气阀芯91相连,所述连接杆92的尾部固定有挡体93;

双金属片组94,所述双金属片组94包括一个双金属片或至少两个并列设置的双金属片,所述双金属片组94套装在连接杆92上,其一侧直接或间接与疏水阀主体2相连,另一侧与所述挡体93相连,以便在双金属片组94受热拱起后推动挡体93移动以使得排气阀芯91密封排气孔。

具体地,在双金属片处于常温状态时,排气阀芯91与排气孔之间还留有间隙,疏水阀阀腔21内的空气或凝水自间隙排出。

如图1、5所示,为了缓冲双金属片组94热涨拱起后对疏水阀主体2的冲击力,所述双金属片组94的一侧通过弹簧95与疏水阀主体2相连,所述弹簧95套装在连接杆92上,所述弹簧95的一端与疏水阀主体2连接,所述弹簧95的另一端与所述双金属片组94相连。

具体地,在刚起机的时候,管道内温度低,双金属片平展,排气阀芯91打开,可以排出疏水阀阀腔21及管道内的空气及凝水,正常工作时,疏水阀主体2温度较高,双金属片一直受热膨胀,排气阀芯91关闭。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整个密封机构9结构的稳固性,所述密封机构9还包括固定在疏水阀主体2上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

两个与连接杆92相平行、且分布于连接杆92两侧的横轴96,所述双金属片组94套装在横轴96上;

用于连接两个横轴96的连接板97,所述连接杆92的位于挡体93之后的部分可活动地插装在连接板97上。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