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命特征探测雷达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92519发布日期:2021-05-11 14:38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命特征探测雷达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探测雷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命特征探测雷达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生命特征探测雷达是融合雷达技术、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于一体的生命探测设备,它主要利用电磁波的反射原理制成,通过检测人体生命活动所引起的各种微动,从这些微动中得到呼吸、心跳的有关信息,从而辨识有无生命,雷达生命探测仪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生命探测仪,它主动探测的方式使其不易受到温度、湿度、噪音、现场地形等因素的影响,电磁信号连续发射机制更增加了其区域性侦测的功能,超宽谱雷达生命探测仪是该类型中最先进的一种,它的穿透能力强,能探测到被埋生命体的呼吸、体动等生命特征,并能精确测量被埋生命体的距离深度。

现有的生命特征探测雷达在高低不平的废墟地面上不方便工作,适应范围小。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生命特征探测雷达支撑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生命特征探测雷达在高低不平的废墟地面上不方便工作,适应范围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命特征探测雷达支撑装置,包括雷达本体,所述雷达本体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底部设有调节机构;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两个第二支撑板,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顶端均与底座底端通过活动铰座活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内部两侧壁均开设有多个插槽,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内部均设有第一支撑板,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两侧均设有插块,四个所述插块分别位于相应位置的插槽内部,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远离底座的一端均设有橡胶吸盘,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底端分别贯穿相应位置的第二支撑板底端并与橡胶吸盘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内部均设有第一螺纹杆,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分别与相应位置的第一支撑板螺纹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顶端分别贯穿相应位置的第一支撑板顶端并与第二支撑板内部顶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顶部均设有第一锥齿轮,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分别固定套设在相应位置的第一螺纹杆外周面。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相背的一侧均设有第二锥齿轮,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分别与相应位置的第一锥齿轮相啮合。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转轴,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相背的一侧均设有第一把手,两个所述转轴相背的一端分别贯穿相应位置的第二支撑板一侧并与第一把手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顶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设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一端与底座内部侧壁通过轴承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螺纹杆外周面套设有两个螺纹板,两个所述螺纹板均与第二螺纹杆螺纹连接,且两个所述螺纹板内的螺丝分别为正丝与反丝,两个所述螺纹板位于雷达本体两侧。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螺纹板相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橡胶软垫,两个所述橡胶软垫分别与雷达本体两侧相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一侧设有第二把手,所述第二螺纹杆远离轴承的一端贯穿底座一侧并与第二把手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第一把手,从而带动转轴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由于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故第二锥齿轮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由于第一螺纹杆与第一支撑板螺纹连接,插块限制第一支撑板转动,故第一螺纹杆转动带动第一支撑板移动,从而带动橡胶吸盘移动,按压橡胶吸盘使得橡胶吸盘吸附在地面上,从而对底座进行固定,根据高低不平的废墟地面,调节两个第一支撑板伸出第二支撑板的长度,使得底座处于水平状态,从而使得雷达本体处于水平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方便在高低不平的废墟地面上工作,适应范围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结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螺纹板立体图;

图中:1雷达本体、2橡胶软垫、3螺纹板、4底座、5转轴、6第一支撑板、7第一螺纹杆、8橡胶吸盘、9第二支撑板、10插槽、11第一把手、12第二把手、13第二螺纹杆、14滑槽、15第一锥齿轮、16第二锥齿轮、17插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说明书附图1-5,该实施例的一种生命特征探测雷达支撑装置,包括雷达本体1,所述雷达本体1底部设有底座4,所述底座4底部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两个第二支撑板9,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9顶端均与底座4底端通过活动铰座活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9内部两侧壁均开设有多个插槽10,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9内部均设有第一支撑板6,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6两侧均设有插块17,四个所述插块17分别位于相应位置的插槽10内部,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9远离底座4的一端均设有橡胶吸盘8,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6底端分别贯穿相应位置的第二支撑板9底端并与橡胶吸盘8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6内部均设有第一螺纹杆7,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7分别与相应位置的第一支撑板6螺纹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7顶端分别贯穿相应位置的第一支撑板6顶端并与第二支撑板9内部顶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6顶部均设有第一锥齿轮15,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15分别固定套设在相应位置的第一螺纹杆7外周面,方便带动第一螺纹杆7转动。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15相背的一侧均设有第二锥齿轮16,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16分别与相应位置的第一锥齿轮15相啮合,方便带动第一锥齿轮15转动。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16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转轴5,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9相背的一侧均设有第一把手11,两个所述转轴5相背的一端分别贯穿相应位置的第二支撑板9一侧并与第一把手11固定连接,方便带动第二锥齿轮16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4顶端开设有滑槽14,所述滑槽14内部设有第二螺纹杆13,所述第二螺纹杆13一端与底座4内部侧壁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方便第二螺纹杆13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螺纹杆13外周面套设有两个螺纹板3,两个所述螺纹板3均与第二螺纹杆13螺纹连接,且两个所述螺纹板3内的螺丝分别为正丝与反丝,两个所述螺纹板3位于雷达本体1两侧,方便带动橡胶软垫2移动。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螺纹板3相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橡胶软垫2,两个所述橡胶软垫2分别与雷达本体1两侧相接触,方便对雷达本体1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4一侧设有第二把手12,所述第二螺纹杆13远离轴承的一端贯穿底座4一侧并与第二把手12固定连接,方便带动第二螺纹杆13转动。

实施场景具体为:工作人员转动第一把手11,从而带动转轴5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锥齿轮16转动,由于第二锥齿轮16与第一锥齿轮15相啮合,故第二锥齿轮16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15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螺纹杆7转动,由于第一螺纹杆7与第一支撑板6螺纹连接,插块17限制第一支撑板6转动,故第一螺纹杆7转动带动第一支撑板6移动,从而带动橡胶吸盘8移动,按压橡胶吸盘8使得橡胶吸盘8吸附在地面上,从而对底座4进行固定,根据高低不平的废墟地面,调节两个第一支撑板6伸出第二支撑板9的长度,使得底座4处于水平状态,从而使得雷达本体1处于水平状态,方便在高低不平的废墟地面上工作,适应范围广,由于第二支撑板9与底座4通过活动铰座活动连接,故第二支撑板9可以左右移动,进一步提高底座4的适用性,通过转动第二把手12,从而带动第二螺纹杆13转动,由于第二螺纹杆13与螺纹板3螺纹连接,滑槽14限制螺纹板3转动,故第二螺纹杆13转动带动两个螺纹板3相背移动,从而解除雷达本体1与底座4之间的锁定,方便维修更换雷达本体1,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生命特征探测雷达在高低不平的废墟地面上不方便工作,适应范围小的问题。

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5,工作人员转动第一把手11,从而带动转轴5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锥齿轮16转动,第二锥齿轮16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15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螺纹杆7转动,第一螺纹杆7转动带动第一支撑板6移动,从而带动橡胶吸盘8移动,按压橡胶吸盘8使得橡胶吸盘8吸附在地面上,从而对底座4进行固定,根据高低不平的废墟地面,调节两个第一支撑板6伸出第二支撑板9的长度,使得底座4处于水平状态,从而使得雷达本体1处于水平状态。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