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深对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18113发布日期:2021-03-12 10:5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测深对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机构;

升降组件:安装在支撑机构上,包括:绞盘机构;

比对盘:包括盘面板主体,沿盘面板主体两侧对称安装有第一缆绳和第二缆绳,第一缆绳和第二缆绳均缠绕至绞盘机构;

计深机构:包括安装在支撑机构上的轮式计米器,所述第一缆绳及第二缆绳均与计米器滚轮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深对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绞盘机构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绞盘和第二绞盘,所述第一缆绳缠绕至第一绞盘,所述第二缆绳缠绕至第二绞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深对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缆绳包括:第一缆绳主体段,及由主体段分支出的第一缆绳第一子段及第一缆绳第二子段,所述第一缆绳第一子段和第一缆绳第二子段连接至比对盘第一侧;

所述第二缆绳包括:第二缆绳主体段,及由主体段分支出的第二缆绳第一子段及第二缆绳第二子段,所述第二缆绳第一子段和第二缆绳第二子段连接至比对盘第二侧;

所述第一侧和第二侧呈轴向对称。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测深对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延伸管段,所述延伸管段包括互连的第一延伸管和第二延伸管;

第一延伸管与第二延伸管的配合端呈角度设置有三个安装孔,第二延伸管与第一延伸管的配合端设置有两个安装孔,通过第一延伸管上的安装孔与第二延伸管上的安装孔配合安装第一延伸管和第二延伸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深对比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第一延伸管上间隔设置有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第一滑轮、第二滑轮、轮式计米器、绞盘机构顺次排列;所述第一滑轮设置在第一缆绳端,第一缆绳绕过第一滑轮,所述第二滑轮设置在第二缆绳端,第二缆绳绕过第二滑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深对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管段进一步包括第三延伸管,与第二延伸管连接;沿第二延伸管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安装孔,相应的,沿第三延伸管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安装孔,通过第二延伸管上安装孔与第三延伸管上安装孔配合实现二者安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深对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进一步包括配重块,安装在第三延伸管的末端。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深对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进一步包括支撑管段,包括支撑座及设置于支撑座上的支撑管,所述支撑管与延伸管段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测深对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包括第一支撑管和第二支撑管,第一支撑管安装至支撑座,第二支撑管安装至延伸管段;

沿第一支撑管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安装孔,相应的,沿第二支撑管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安装孔,通过第一支撑管上安装孔与第二支撑管上安装孔配合实现二者安装。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深对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比对盘盘面板主体上设置有通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测深对比装置,包括:支撑机构;升降组件:安装在支撑机构上,包括:绞盘机构;比对盘:包括盘面板主体,沿盘面板主体两侧对称安装有第一缆绳和第二缆绳,第一缆绳和第二缆绳均缠绕至绞盘机构;计深机构:包括安装在支撑机构上的轮式计米器,所述第一缆绳及第二缆绳均与计米器滚轮接触。可用于测深设备作业前的比对校准,尤其适用于无人船。设备可拆卸,运输方便、操作简便;采用电动绞盘控制升降,可降低作业劳动强度和作业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栾天;聂仁奇;栾学科;赵亚波;李志刚;闫鲁雁;常顺达;李效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0.07.08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