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马达的浮动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03981发布日期:2021-08-17 13:46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压马达的浮动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浮动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压马达的浮动环。



背景技术:

浮动环可在壳体内自由浮动,因此轴高速旋转和产生振动时对密的影响较小,摩擦、磨损也很小,浮动环密封是一种高速密封,可用以密封气体和液体。密封气体时,浮环装中应充满润滑油,以利密封和润滑。为了提高密封效果减小泄漏,在浮动环和轴套间通有密封冷却水,密封液体的压力略高于被密封液体的压力。

现有的浮动环缺乏对轴配油进行过滤,当浮动环在液压马达内部高速转动时,由于浮动环表面光滑,浮动环油压不稳定导致浮动环易晃动,浮动环对平衡液压马达内部液体的支撑力不够,且浮动环长时间运转及时与轴同心的灵敏度会有所降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液压马达的浮动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马达的浮动环,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液压马达的浮动环,包括浮动环主体,所述浮动环主体的前外表面开设有通油孔,所述通油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浮动环主体的内表面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内部插接有插接杆,所述连接管的内部插接杆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插接杆的上端浮动环主体的内侧连接有气圈,所述气圈的外表面连接有充气孔,所述气圈的内表面连接有弹性垫,所述浮动环主体与气圈之间连接管的外侧连接有第二弹簧。

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为圆形阵列排布的四个,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插接杆的下端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在连接管的内部底端。

优选的,所述插接杆与第一弹簧大小相适配,所述插接杆通过第一弹簧与连接管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插接杆的上端外表面与气圈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的下端外表面与浮动环主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外表面与第二弹簧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气圈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与浮动环主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气圈通过支撑机构与浮动环主体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气圈与充气孔为一体连接,且气圈的内部填充有真空气体,所述气圈为橡胶材料。

优选的,所述弹性垫通过胶黏剂固定在气圈的内侧,所述通油孔贯穿于浮动环主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一种液压马达的浮动环,通过充气孔向气圈的内部加入真空气体,通过气圈能使整个浮动环主体的压力大小一致,有效的提高油压的稳定性,操作比较方便,且真空气体能使气圈撑开与弹性垫相贴合,通过弹性垫能防止气圈与输出轴直接接触产生摩擦,可以对气圈有效保护,将气圈通过支撑机构固定在浮动环主体的内侧,通过将浮动环主体放置于液压马达的内部,启动液压电机能使浮动环主体在输出轴的作用下高速转动,通过通油孔内部的过滤网能对配油机构输出的油进行过滤,有效的降低输出轴的摩擦受损,通过第一弹簧能使插接杆固定在连接管的内部,进而能使气圈通过插接杆、第二弹簧固定在浮动环主体的内侧,且气圈的固定比较牢固,通过弹性垫、气圈、支撑机构能使浮动环主体平稳运转,有效的平衡浮动环主体对液压马达内部液体的支撑力,减震效果较好,且弹性垫、气圈、支撑机构可以对浮动环主体自动调整环心的灵敏性起到辅助作用,延长浮动环主体的使用寿命,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压马达的浮动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压马达的浮动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压马达的浮动环的支撑机构剖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压马达的浮动环的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浮动环主体;2、通油孔;3、过滤网;4、支撑机构;41、连接管;42、插接杆;43、第一弹簧;44、第二弹簧;5、气圈;6、充气孔;7、弹性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一种液压马达的浮动环,包括浮动环主体1,浮动环主体1的前外表面开设有通油孔2,通油孔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3,浮动环主体1的内表面设置有支撑机构4,支撑机构4包括连接管41,连接管41的内部插接有插接杆42,连接管41的内部插接杆42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弹簧43,插接杆42的上端浮动环主体1的内侧连接有气圈5,气圈5的外表面连接有充气孔6,气圈5的内表面连接有弹性垫7,浮动环主体1与气圈5之间连接管41的外侧连接有第二弹簧44。

本实施例中,支撑机构4为圆形阵列排布的四个,第一弹簧43的上端与插接杆42的下端表面固定连接,第一弹簧43的下端固定连接在连接管41的内部底端。

插接杆42与第一弹簧43大小相适配,插接杆42通过第一弹簧43与连接管41滑动连接。

插接杆42的上端外表面与气圈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连接管41的下端外表面与浮动环主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连接管41的外表面与第二弹簧44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第二弹簧44的上端与气圈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第二弹簧44的下端与浮动环主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气圈5通过支撑机构4与浮动环主体1活动连接。

具体的,通过第一弹簧43能使插接杆42固定在连接管41的内部,进而能使气圈5通过插接杆42、第二弹簧44固定在浮动环主体1的内侧,且气圈5的固定比较牢固,通过弹性垫7、气圈5、支撑机构4能使浮动环主体1平稳运转,有效的平衡浮动环主体1对液压马达内部液体的支撑力,减震效果较好,且弹性垫7、气圈5、支撑机构4可以对浮动环主体1自动调整环心的灵敏性起到辅助作用,延长浮动环主体1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气圈5与充气孔6为一体连接,且气圈5的内部填充有真空气体,气圈5为橡胶材料。

具体的,通过充气孔6向气圈5的内部加入真空气体,通过气圈5能使整个浮动环主体1的压力大小一致,有效的提高油压的稳定性,操作比较方便。

本实施例中,弹性垫7通过胶黏剂固定在气圈5的内侧,通油孔2贯穿于浮动环主体1。

具体的,通过弹性垫7能防止气圈5与输出轴直接接触产生摩擦,可以对气圈5有效保护。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液压马达的浮动环,使用者通过充气孔6向气圈5的内部加入真空气体,通过气圈5能使整个浮动环主体1的压力大小一致,且真空气体能使气圈5撑开与弹性垫7相贴合,将气圈5通过支撑机构4固定在浮动环主体1的内侧,通过将浮动环主体1放置于液压马达的内部,启动液压电机能使浮动环主体1在输出轴的作用下高速转动,通过通油孔2内部的过滤网3能对配油机构输出的油进行过滤,通过第一弹簧43能使插接杆42固定在连接管41的内部,进而能使气圈5通过插接杆42、第二弹簧44固定在浮动环主体1的内侧,通过弹性垫7、气圈5、支撑机构4能使浮动环主体1平稳运转,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