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智能减压馏程分析仪的泄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63768发布日期:2021-07-23 14:08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智能减压馏程分析仪的泄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泄压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智能减压馏程分析仪的泄压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公开号为cn206057225u一种用于减压馏程测定仪的可调节回收量筒高度的装置,包括量筒机构和底座机构,量筒机构包括锁片、铝桶和底座、底座机构包括弹簧挂架、多个弹簧和弹簧支撑座,弹簧支撑座与弹簧挂架之间通过多个弹簧连接,铝桶的两个半圆桶臂通过铰接与底座连接,铝桶的顶端安装有锁片,所述铝桶内部安装有加热棒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的铝桶内部的桶臂上设置有开槽,该实用新型的可以保证蒸馏装置接口的密封性和准确的控制量筒的温度,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扩展了减压馏程测定仪的测定对象范围;但该新型无法进行泄压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智能减压馏程分析仪的泄压装置,可以进行泄压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智能减压馏程分析仪的泄压装置,包括管体、密封塞、底座、薄壁ⅱ、立架、单向塞、杆、压缩弹簧和连接管,所述管体的上端滑动连接密封塞,管体的下端固接底座,底座的上端固接并连通薄壁ⅱ,薄壁ⅱ上端的内侧与单向塞下端的边端贴合密封,立架固接在底座上,单向塞的上端固接两个杆,两个杆均与立架滑动连接,两个杆上均套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底座和立架接触。

该用于智能减压馏程分析仪的泄压装置还包括薄壁、螺杆和连架,所述密封塞的上端固接薄壁,螺杆的下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薄壁内,连架固接在管体的上端,螺杆与连架螺纹连接。

该用于智能减压馏程分析仪的泄压装置还包括活管、通气口和橡胶密封环,薄壁ⅱ的内端固接橡胶密封环,活管滑动连接在橡胶密封环的内端,活管的上端设有通气口,活管的上端与单向塞的下端接触。

活管上固接有垫环,垫环位于通气口的下侧,垫环与通气口衔接,垫环的下端面与橡胶密封环的上端面贴合。

所述连接管的右侧设有肩部。

该用于智能减压馏程分析仪的泄压装置还包括方腔和板塞,连接管上设有方腔,所述方腔内滑动连接板塞,板塞用于连接管与管体之间的密封,方腔位于所述肩部的右侧。

该用于智能减压馏程分析仪的泄压装置还包括贴环、漏孔、环状凹壁和填料管,所述贴环上周向均匀设有多个漏孔,环状凹壁固接在贴环的外端,环状凹壁贴环形成容腔,填料管与环状凹壁固接并连通,填料管上螺纹连接有盖子。

所述螺杆和板塞的上端均设有防滑结构,所述防滑结构为橡胶材料。

该用于智能减压馏程分析仪的泄压装置还包括支撑架,管体的下端固接在支撑架上。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智能减压馏程分析仪的泄压装置的有益效果为:

螺杆利用螺牙升角产生自锁性,防止密封塞因对管体抽气时产生位移下降,转动螺杆调节密封塞的高度,进而改变管体可容纳的气体体积量,从而精准调节泄压量。环状凹壁与贴环内用于存放密封油,当环状凹壁与贴环连接管上左右滑动或旋转时,密封油通过漏孔涂抹在连接管上,环状凹壁与所述肩部贴合处为起始位置,在该位置保持不运动利用连接管的外壁密闭漏孔。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智能减压馏程分析仪的泄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三;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四;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五;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六;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七。

图中:管体1;密封塞2;薄壁201;螺杆202;连架203;底座3;薄壁ⅱ301;立架302;单向塞303;杆304;压缩弹簧305;活管306;通气口307;垫环308;橡胶密封环309;连接管4;方腔401;板塞402;贴环5;漏孔501;环状凹壁502;填料管503。

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所示,一种用于智能减压馏程分析仪的泄压装置,包括管体1、密封塞2、底座3、薄壁ⅱ301、立架302、单向塞303、杆304、压缩弹簧305和连接管4,所述管体1的上端滑动连接密封塞2,管体1的下端固接底座3,底座3的上端固接并连通薄壁ⅱ301,薄壁ⅱ301上端的内侧与单向塞303下端的边端贴合密封,立架302固接在底座3上,单向塞303的上端固接两个杆304,两个杆304均与立架302滑动连接,两个杆304上均套有压缩弹簧305,压缩弹簧305的两端分别与底座3和立架302接触。管体1可以采用玻璃材质,连接管4用于与待减压容器或设备连通,将单向塞303顶出薄壁ⅱ301,此时单向塞303不再密封薄壁ⅱ301,可以使用市场上常见的真空抽气泵,对管体1内抽气实现真空,抽气时应使连接管4密闭,密封塞2用于密封管体1的上端。抽气后不再对单向塞303施加向上的力使其复位重新实现密封。当需要泄压时,使连接管4与管体1导通,进而泄压量可以控制在管体1可容纳的气体体积量。

实施例二:

如图所示,该用于智能减压馏程分析仪的泄压装置还包括薄壁201、螺杆202和连架203,所述密封塞2的上端固接薄壁201,螺杆202的下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薄壁201内,连架203固接在管体1的上端,螺杆202与连架203螺纹连接。螺杆202利用螺牙升角产生自锁性,防止密封塞2因对管体1抽气时产生位移下降,转动螺杆202调节密封塞2的高度,进而改变管体1可容纳的气体体积量,从而精准调节泄压量。

实施例三:

如图所示,该用于智能减压馏程分析仪的泄压装置还包括活管306、通气口307和橡胶密封环309,薄壁ⅱ301的内端固接橡胶密封环309,活管306滑动连接在橡胶密封环309的内端,活管306的上端设有通气口307,活管306的上端与单向塞303的下端接触。利用活管306的上升顶起单向塞303,此时通气口307能使管体1与活管306连通,利用活管306作为连接管与真空抽气泵连接进行抽气,操作方便快捷。活管306向上导通抽气,活管306向下使单向塞303利用压缩弹簧305迅速复位实现重新密封。

实施例四:

如图所示,活管306上固接有垫环308,垫环308位于通气口307的下侧,垫环308与通气口307衔接,垫环308的下端面与橡胶密封环309的上端面贴合。活管306向下运动直至垫环308与橡胶密封环309接触后,活管306无法继续下降,此时单向塞303复位实现重新密封,利用触感提示操作者密封成功。

实施例五:

如图所示,所述连接管4的右侧设有肩部。所述肩部便于连接管4与其它管路进行配合,将其他管路与所述肩部卡合,便于安装。

实施例六:

如图所示,该用于智能减压馏程分析仪的泄压装置还包括方腔401和板塞402,连接管4上设有方腔401,所述方腔401内滑动连接板塞402,板塞402用于连接管4与管体1之间的密封,方腔401位于所述肩部的右侧。向上或向下移动板塞402用于使连接管4与管体1实现导通或密封。

实施例七:

如图所示,该用于智能减压馏程分析仪的泄压装置还包括贴环5、漏孔501、环状凹壁502和填料管503,所述贴环5上周向均匀设有多个漏孔501,环状凹壁502固接在贴环5的外端,环状凹壁502贴环5形成容腔,填料管503与环状凹壁502固接并连通,填料管503上螺纹连接有盖子。环状凹壁502与贴环5内用于存放密封油,当环状凹壁502与贴环5连接管4上左右滑动或旋转时,密封油通过漏孔501涂抹在连接管4上,环状凹壁502与所述肩部贴合处为起始位置,在该位置保持不运动利用连接管4的外壁密闭漏孔501。

实施例八:

如图所示,所述螺杆202和板塞402的上端均设有防滑结构,所述防滑结构为橡胶材料。

实施例九:

如图所示,该用于智能减压馏程分析仪的泄压装置还包括支撑架6,管体1的下端固接在支撑架6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智能减压馏程分析仪的泄压装置,其工作原理为:

管体1可以采用玻璃材质,连接管4用于与待减压容器或设备连通,将单向塞303顶出薄壁ⅱ301,此时单向塞303不再密封薄壁ⅱ301,可以使用市场上常见的真空抽气泵,对管体1内抽气实现真空,抽气时应使连接管4密闭,密封塞2用于密封管体1的上端。抽气后不再对单向塞303施加向上的力使其复位重新实现密封。当需要泄压时,使连接管4与管体1导通,进而泄压量可以控制在管体1可容纳的气体体积量。螺杆202利用螺牙升角产生自锁性,防止密封塞2因对管体1抽气时产生位移下降,转动螺杆202调节密封塞2的高度,进而改变管体1可容纳的气体体积量,从而精准调节泄压量。利用活管306的上升顶起单向塞303,此时通气口307能使管体1与活管306连通,利用活管306作为连接管与真空抽气泵连接进行抽气,操作方便快捷。活管306向上导通抽气,活管306向下使单向塞303利用压缩弹簧305迅速复位实现重新密封。活管306向下运动直至垫环308与橡胶密封环309接触后,活管306无法继续下降,此时单向塞303复位实现重新密封,利用触感提示操作者密封成功。所述肩部便于连接管4与其它管路进行配合,将其他管路与所述肩部卡合,便于安装。向上或向下移动板塞402用于使连接管4与管体1实现导通或密封。环状凹壁502与贴环5内用于存放密封油,当环状凹壁502与贴环5连接管4上左右滑动或旋转时,密封油通过漏孔501涂抹在连接管4上,环状凹壁502与所述肩部贴合处为起始位置,在该位置保持不运动利用连接管4的外壁密闭漏孔501。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