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动件、组件及其组装和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712900发布日期:2022-07-11 04:47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提动件、组件及其组装和使用方法与流程

1.一般来讲,本公开涉及在包括阀的多个组件中使用的提动件,以及它们的使用和组装方法。
2.各个行业依赖阀和其他类似组件内的提动件以接触组件的另一个部件,以提供针对流体运动的屏障。例如,提动件可以设置在阀中以控制流体(例如在半导体行业中分配的腐蚀性组分流体)在入口端口与至少一个出口通道(例如呈三通提动件样式的阀组件设计)之间的流动。传统上,为了组装此类阀和其他类似组件,提动件以及阀或其他组件的基座被加热,并且塑料提动件穿过基座被机械压入(

压配合

)至阀组件中,然后将两个部件安装至阀或其他类似组件的其余部分中。由于不同的热特性和加热情况,这可能使得基座或提动件的变形不一致,这可能导致组件的提动件与其他部件之间的不对准和不完全密封。因此,需要在阀和其他类似组件内提供经改善的密封性能的提动件设计。
附图说明
3.通过参考附图,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让本公开的众多特征和优点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
4.图1a包括根据多个实施例的包括提动件的示例性三通阀的剖视图的图示;
5.图1b包括根据多个实施例的图1a的示例性三通阀中使用的模块化基座的剖视图的图示;
6.图1c包括根据多个实施例的图1a的示例性三通阀中使用的提动件的剖视图的图示;
7.图1d包括根据多个实施例的图1a的示例性三通阀中的提动件和隔膜的剖视图的图示;
8.图2a包括根据多个实施例的图1a的示例性三通阀的阀体的顶视平面图的图示;
9.图2b包括根据多个实施例的图1a的示例性三通阀的阀体的剖视侧视平面图的图示;
10.图2c包括根据多个实施例的图1a的示例性三通阀的提动件、模块化基座和阀体的侧视平面图的图示;
11.图3包括根据多个实施例的图1a的示例性三通阀的激活状态的剖视图的图示;
12.图4包括根据多个实施例的图1a的示例性三通阀的去激活状态的剖视图的图示;
13.图5为根据多个实施例的图1a的示例性三通阀中使用的第二阀座的顶部透视图;并且
14.图6为根据多个实施例的图1a的示例性三通阀中使用的第二阀座的底部透视图。
15.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为简单和清楚起见,图中示出的各元件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例如,图中一些元件的尺寸可相对于其他元件进行放大,以帮助增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理解。在不同附图中,使用相同的参考符号来表示相似或相同的项。
具体实施方式
16.提供结合附图的以下描述以帮助理解本文所公开的教导内容。以下论述将集中于本教导内容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提供该重点是为了帮助描述教导内容,并且不应该被解释为是对本教导内容的范围或适用性的限制。然而,其他实施例可基于本专利申请中所公开的教导内容而使用。
17.术语

由...构成
″″
包含
″″
包括
″″
含有
″″
具有
″″


或它们的任何其他变型旨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之意。例如,包含特征列表的方法、制品或装置不一定仅限于那些特征,而是可以包括未明确列出的或这种方法、制品或装置固有的其他特征。另外,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



是指包括性的



而非排他性的



。例如,以下任何一项均可满足条件a或b:a为真(或存在的)而b为假(或不存在的)、a为假(或不存在的)而b为真(或存在的),以及a和b两者都为真(或存在的)。
18.而且,使用

一个



一种

来描述本文所述的元件和部件。这样做仅是为了方便并且给出本发明范围的一般性意义。除非很明显地另指他意,否则这种描述应被理解为包括一个、至少一个,或单数也包括复数,或反之亦然。例如,当在本文描述单个实施例时,可使用多于一个实施例来代替单个实施例。类似地,在本文描述了多于一个实施例的情况下,单个实施例可以取代多于一个实施例。
19.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术语和科技术语都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材料、方法和实例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关于本文未述的方面,有关特定材料和加工方法的许多细节是常规的,并能在提动件和阀或类似组件领域内的教科书和其他来源中找到。
20.出于说明的目的,图1a包括根据多个实施例的包括提动件的示例性三通阀组件(整体标记为100)的剖视图的图示。阀组件100为示例性的并且不意味着限制提动件可用于其中的潜在组件。阀组件100可在相对于中心轴线3000的轴向方向上延伸。中心轴线3000取向成沿着阀组件100的长度纵向延伸。在多个实施例中,阀组件100包括壳体110。壳体110可以包括致动器组件128。壳体110可进一步包括阀体112。阀体112可以具有外墙表面113,该外墙表面在水平横截面中观察时被构造成多种不同的形状,诸如圆柱形、正方形、六边形、八边形等。阀体112可具有靠近阀体112顶部的开口顶端114和靠近阀体112底部的闭合底端116。阀体112可包括上部部分112a和下部部分112b。在多个实施例中,阀体112的上部部分112a和下部部分112b可以形成机械接口。机械接口可以通过榫槽布置将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联接形成机械接口。在多个实施例中,机械接口可以通过榫槽布置来完成,如图1a所示。机械接口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完成,包括但不限于螺栓、板条、搭扣、夹钳、卡箍、凸缘、挂环、索环、钩眼扣、闩锁、栓、钉、铆钉、锚栓、按扣、缝线、螺纹紧固件、系杆、肘节栓、楔形锚中的至少一者,或者可以以不同方式附接。
21.阀体112可限定具有入口通道119的入口端口118和具有至少一个出口通道121的至少一个出口端口120。在一些实施例中,阀体112可进一步限定具有至少一个出口通道123的第二出口端口122。阀室124可以位于阀体112的中心区域并且可以穿过它们相应的通道与入口端口118、第一出口端口120和第二出口端口122连通。在多个实施例中,入口端口118以及第一出口端口120和第二出口端口122中的至少两者分别可以围绕阀体112的外围彼此径向间隔开,并且可以基本上定位在靠近阀体112中心的轴向平面中。入口通道119和出口
通道121、123可以与入口端口118以及第一出口端口120和第二出口端口122的轴向平面不同并且在高度上有所变化,如图1a所示。在多个实施例中,第一出口通道121和第二出口通道123中的至少一者可以基本上在相同的轴向平面中。在多个实施例中,入口通道119可以与第一出口通道121或第二出口通道123中的至少一者基本上在相同的轴向平面中。
22.图2a包括图1a的示例性三通阀的阀体的顶视平面图的图示。图2b包括图1a的示例性三通阀的阀体的剖视侧视平面图的图示。如图2a和2b所示,入口端口118和第一出口端口120可以定位在阀体112的径向相对侧处,即间隔180度,并且第二出口端口122可以定位在入口端口与第一出口端口之间,即相对于入口端口和第一出口端口两者成90度。应当理解,如果需要,可以使用入口部分以及第一出口部分和第二出口部分的其他间距和位置。例如,阀体可以构造成具有定位在径向相对位置处(即间隔180度)的第一出口端口120和第二出口端口122,其中入口端口118插置在出口端口120、122两者之间,即与出口端口120、122两者成90度。入口端口118和出口端口120、122可以各自构造成具有螺纹壁部分以适应与管道或管件的螺纹连接,以用于将液体或气体运载至阀组件100和从该阀组件将其运载走。
23.重新参考图1a,在多个实施例中,提动件126可以轴向设置在阀室124内。提动件126可以通过设置在阀组件100的壳体110内的致动器组件128而在阀室124内轴向位移或致动。在多个实施例中,致动器组件128可以安装至阀体112的顶端114。致动器组件128、其与阀体112的连接以及其用于实现提动件126的轴向位移的操作将在下文更详细讨论。
24.入口端口118可穿过入口通道119流入阀室124。阀室124可以具有垂直于入口端口118的轴线并且可以从顶端114延伸至靠近阀体112的底端116的位置。如上所述,入口通道119可以以与沿着入口端口的轴线相比略微向上的偏离角经过阀体112。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入口通道119可以在入口端口118的轴线上方的位置处进入阀室124。入口通道119可以穿过阀室124的中心部分134的侧壁132而进入。
25.在多个实施例中,阀室124的中心部分134可以具有圆柱形构造并且可以包括在其顶部的开口端部136和在其底部的部分闭合端部138,其中顶端和底端可以由侧壁132分开。第一阀座140可以围绕中心部分134的部分闭合端部138周向延伸并且面向阀体112的顶端114。
26.第二出口端口122可以连接至阀室124的下部部分142,该下部部分可以从中心部分134的部分闭合端部138延伸至与阀体112的底端116相邻的位置。下部部分142可具有大致圆柱形构造。如图2中最清楚地示出,第二出口通道123可以延伸穿过阀体112并且将第二出口端口122连接至阀室124的下部部分142。第二出口通道123可以以与沿着第二出口端口122的轴线相比略微向下的偏离角经过阀体112。因此,第二出口通道123可以在第二出口端口122的轴线下方的位置处进入阀室124的下部部分142。第二出口通道123可穿过底部壁146进入阀室124,该底部壁在下部部分142的中心处、在中心部分134的部分闭合端部138与阀体112的底端116之间限定下部部分142。
27.阀室下部部分142可以包括下部阀杆开口149,该下部阀杆开口在与阀体底端116相邻的下部部分142内竖直延伸。下部阀杆开口149用于在室124内对齐提动件126的阀杆并在其中适应该提动件的可滑动轴向位移。下部阀杆开口149连接至第二出口通道123。
28.第一出口端口120可以穿过第一出口通道121连接至阀室124的上部部分150。上部部分150可以从第二阀座162竖直延伸至阀体112的顶端114。第一出口通道121可以延伸穿
过限定阀室124的上部部分150的侧壁154并且在第一出口端口120与阀室124的上部部分150之间提供流体流动连通。第一出口通道121可以以与沿着第一出口端口120的轴线相比略微向上的偏离角经过阀体112。因此,第一出口通道121可以在第一出口端口120的轴线上方的位置处进入阀室124的上部部分150。
29.如图1a和图2a至图2b中最清楚地示出,上部部分150可以包括由侧壁154沿着外表面并且由室壁158沿着内表面限定的通道156。室壁158可以轴向设置在阀室124内并且在中心134与上部室部分150之间竖直延伸。如图2a至图2b中最清楚地示出,通道156可以围绕阀室124同心地从包括第一出口通道121的位置朝向但不包括入口通道119延伸预定距离。现在参考图2b,在多个实施例中,与通道156径向相对的阀体124的部分(即从入口端口118同心延伸至第二出口端口122的剩余180度)可以包括阀体的实心部分112,该实心部分可以从阀室中心部分134竖直延伸至其上部部分150并且可以具有与中心部分134的开口端部136相邻的平坦顶部表面160。
30.重新参考图1a,阀组件100可进一步包括隔膜182。图1d包括根据多个实施例的图1a的示例性三通阀中的提动件和隔膜182的剖视图的图示。如图1d所示,隔膜182可以包括圆盘形顶部侧表面184,该圆盘形顶部侧表面具有可接触提动件126的位于中心的可变形部分186。隔膜182可以定位在阀体112的顶端114上方,其中底部表面188面向底端116。隔膜182可以包括唇缘190,该唇缘从周向围绕外围边缘的底部表面向下延伸,该外围边缘限定隔膜182的外径。唇缘190可构造成放置在凹槽192内,该凹槽围绕阀体的顶端114周向延伸。隔膜唇缘190在凹槽192内配合,以在阀室的上部部分150与阀体的顶端114之间形成气密和液密密封。
31.重新参考图1a,阀组件100可进一步包括模块化基座220。图1b包括根据多个实施例的图1a的示例性三通阀中使用的模块化基座220的剖视图的图示。如图1b所示,模块化基座220可以与阀体112的其余部分是非一体的和可移除的。在多个实施例中,模块化基座220可以设置在阀体112内并且插置在隔膜182的底部表面188与阀室124之间。模块化基座220还可以用于传递来自隔膜182的压缩力,以实现隔膜182与阀室124的上部部分150之间的气密和液密密封两者,并且防止隔膜182在活塞216的向上和向下运作期间的轴向运动以及由此导致的提动件126的轴向位移。模块化基座可以与活塞216轴向对齐。活塞216可以设置在壳体110内并且为致动器组件128的一部分,如下文进一步详细讨论的。模块化基座可以包括阀室124的上部部分150和/或中心部分134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形成与入口通道119、第一出口通道121或第二出口通道123中的至少一者的连接。
32.图2c包括根据多个实施例的图1a的示例性三通阀的提动件126、模块化基座220和阀体112的侧视平面图的图示。模块化基座220可以容纳第二阀座162。在图1a的示例性阀组件100中,第二阀座162可以设置在中心部分134的开口端部136周围并且面向阀体的底端116。模块化基座220和/或第二阀座162可以与阀体112分离并且不与该阀体成一体。
33.图5为根据多个实施例的图1a的示例性三通阀中使用的第二阀座的顶部透视图。图6为根据多个实施例的图1a的示例性三通阀中使用的第二阀座的底部透视图。如图5至图6中最清楚地示出,第二阀座162可具有大致圆柱形构造,其中在基座的一个端部处具有开口端部164并且在基座的相对端部处具有部分闭合端部166,其中开口端部164和部分闭合端部166可以分别由圆柱形壁168分开。如图6中最清楚地示出,部分闭合端部166可以包括
凹槽170,该凹槽在部分闭合端部内以预定深度进行周向设置,与壁168的外围边缘相邻。凹槽170可以构造成补充和适应在阀体112中形成的脊172的放置,从而形成榫槽型配合布置。脊172可以定位在阀室中心部分134的开口端部136处并且围绕那里周向延伸。第二阀座162的部分闭合端部166放置在阀室中心部分134的开口端部136上,这在阀室中心部分134的壁132与第二阀座162的部分闭合端部166之间形成气密和液密密封。如图5中最清楚地示出,第二阀座162的开口端部164可以包括穿过圆柱形壁168的多个开口165。第二阀座162可以具有第二开口或第二阀杆开口148。开口165用于容纳从入口端口118至第一出口端口120的气体或液体传输,这将在本文中更详细地讨论。
34.再次参考图1a,提动件126可以容纳在阀体112内。图1c包括根据多个实施例的图1a的示例性三通阀中使用的提动件的剖视图的图示。如图1c中最清楚地示出,提动件126可以是单件的整体式主体127并且包括竖直设置在阀室124内的阀杆176,即阀杆176可以定位成其轴线基本上平行于阀室124的轴线。提动件126和/或阀杆176可以包括在提动件126的顶部处的第一轴向端部180,该第一轴向端部邻近阀体112的顶端114定位;以及在提动件126的底部处的第二轴向端部178,该第二轴向端部可以邻近阀体112的底端116定位。第一轴向端部180可以包括机械附接件181和在第一轴向端部180处的提动件盖185。第二轴向端部178可以容纳在阀室124的下部部分142的第一阀杆开口149内,并且其尺寸可设计成有利于在第一阀杆开口149内轴向向上和向下位移。
35.提动件126和/或阀杆176第二轴向端部178可以包括底部边缘179和与阀杆176成一体的扩大直径段194,该扩大直径段径向远离阀杆176延伸预定距离并且可以定位在第一阀座140与第二阀座162之间。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扩大直径段194具有大约0.24英寸的直径并且具有大约0.10英寸的轴向长度。底部边缘179可以为平坦的并且在组装时垂直于阀组件的中心轴线3000。扩大直径段194包括多个离散密封表面。该多个离散密封表面可以包括邻近第二阀座162定位的上肩部196和邻近第一阀座140定位的下肩部198,以分别适应与相邻的第一阀座140和第二阀座162的密封接合。换句话讲,第一离散密封表面或上肩部196可以适于在第二阀座162处提供与模块化基座的密封接触,并且第二离散密封表面或下肩部198可以适于提供在第一阀座140处与阀体112的密封接触,其中离散密封表面196、198两者可以在轴向方向上彼此偏移。
36.第一离散密封表面和/或上肩部196可以与平行于中心轴线3000的线形成角度α,其中α可以为至少5
°
,例如至少15
°
、例如至少30
°
、例如至少45
°
或例如至少60
°
。在多个实施例中,α可不大于180
°
,例如不大于150
°
、例如不大于130
°
、例如不大于90
°
或例如不大于60
°
。第二离散密封表面和/或下肩部198可以与平行于中心轴线3000的线形成角度β,其中β可以为至少5
°
,例如至少15
°
、例如至少30
°
、例如至少45
°
或例如至少60
°
。在多个实施例中,β可不大于180
°
,例如不大于150
°
、例如不大于130
°
、例如不大于90
°
或例如不大于60
°
。底部边缘179可以进一步与该多个离散密封表面中的至少一个离散密封表面以与第二离散密封表面和/或下肩部198成θ的角度相交,其中θ可以为至少5
°
,例如至少15
°
、例如至少30
°
、例如至少45
°
或例如至少60
°
。在多个实施例中,θ可不大于180
°
,例如不大于150
°
、例如不大于130
°
、例如不大于90
°
或例如不大于60
°

37.重新参考图1a,致动器组件128可以邻近阀体112的顶端114定位。致动器组件可以由螺钉附接至阀体112,该阀体在壳体110内沿着阀体112的顶端114延伸。致动器组件128可
以包括致动器204,操作该致动器以使得阀室124内的提动件126在第一位置(其中下肩部198与第一阀座140压缩地接合)与第二位置(其中上肩部196与第二阀座162压缩地接合)之间轴向位移。致动器的类型可以选自常规操作的致动器的组,包括电动、气动或手动操作的致动器。
38.在一个实施例中,致动器204可以包括标准电磁线圈。电磁线圈204可以包括电磁体206和位于中心的腔208,该腔沿着电磁体的轴线从致动器组件128的顶部处的第一端部或顶端210延伸至致动器组件的底部处的第二端部或底端212,该致动器组件的底部与阀体112的阀体顶端114相邻。腔208可以包括靠近第一端部210的扩大直径段214,该扩大直径段适应活塞216在其中的可滑动放置。活塞216可以响应于经由导线向电磁体204施加电力而在扩大段214内轴向位移。盖213可以在第一端部210处附接至致动器组件128。在多个实施例中,提动件126可以包括在第一轴向端部180处的机械附接件181以机械地附接至活塞216。在多个实施例中,提动件126可以穿过机械附接件181在提动件126顶部的第一轴向端部180处螺纹附接至活塞216。在一个实施例中,提动件126和活塞216可以具有形成螺纹接口的联接螺纹附接件181、183。机械附接件181、183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完成,包括但不限于螺栓、板条、搭扣、夹钳、卡箍、凸缘、挂环、索环、钩眼扣、闩锁、栓、钉、铆钉、锚栓、按扣、缝线、螺纹紧固件、系杆、肘节栓、楔形锚中的至少一者,或者可以以不同方式附接。
39.活塞216可以包括活塞壳体218。活塞壳体218可以包括前沿表面217以接合压盖240。压盖240可以与活塞216轴向对齐。隔膜182也可以与活塞216轴向对齐。活塞壳体218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环形腔119,该环形腔可以包括密封件。弹簧226可以设置在活塞216的弹簧腔227内并且可以插置在活塞216与腔208的颈部部分228之间。弹簧226可用于将活塞216保持在扩大直径段214内的位置处,使得当电磁体未被激活时,活塞216的前沿表面217可以远离电磁体的相邻部分232。在该位置,弹簧226可以对提动件126施加足够的向上的力,以使得阀提动件上肩部196压缩地接合第二阀座162。如将在下文更详细讨论的,如图1a所示的活塞216的位置对应于提动件126相对于阀室124的第二位置。
40.在多个实施例中,压盖240可以插置在致动器204与隔膜182的顶部表面184之间。压盖240可以用于将来自致动器204的压缩力传递至隔膜182的盘形表面184上,以实现隔膜182与阀室124的上部部分150之间的气密和液密密封两者,并且防止隔膜182在活塞216的向上和向下运作期间的轴向运动以及由此导致的提动件126的轴向位移。因此,提动件126从活塞116延伸,穿过压盖240,穿过隔膜182,穿过模块化基座220并且进入阀室124。压盖240可以为限定中心孔的环形结构,活塞216延伸穿过该中心孔。压盖240可以包括头部242,该头部可以接合在活塞216与壳体110和/或致动器组件128之间并且可以通过压缩固定在两者之间。此外,压盖240可以包括环形腔244、246,密封件可以在该环形腔内与壳体110和/或致动器组件128接触而环形延伸。在一个实施例中,压盖240可以将提动件126抵靠壳体110、阀体112和/或致动器组件128中的至少一者进行轴向固定。
41.图3包括根据多个实施例的图1a的示例性三通阀的激活状态的剖视图的图示。当致动器204处于激活状态时,如图3所示,弹簧226对活塞216施加向上的压缩力,该压缩力可以传递至提动件126,将提动件126放置在其

第二位置

,其中上肩部196抵靠第二阀座162进行压缩地接合。在该第二位置,进入入口端口118的气体或液体流入阀室124的中心部分134并且可被引导至第二出口通道123和第二出口端口122以供分配至所需的流体处理装
置。上肩部196抵靠第二阀座162的动作阻止气体或液体从入口端口流入阀室24的上部部分150,从而防止该气体或液体被引导至第一出口端口120。
42.图4包括根据多个实施例的图1a的示例性三通阀的去激活状态的剖视图的图示。替代性地,当致动器204处于去激活状态时,如图4所示,可以将电力引导至电磁体206,使得活塞216的前沿表面217接合电磁体206的相邻部分232,并且使提动件126在向下方向上轴向位移以将提动件126放置在阀室124内的本文所称的

第一位置

,其中下肩部198与第一阀座140压缩地接合。在该位置,使得进入入口端口118的气体或液体流入阀室124的中心部分134,经过上肩部196和第二阀座162,穿过开口165,进入阀室124的上部部分150。气体或液体穿过通道156、第一出口通道121和第一出口端口120进入上部部分150,并到达所需的流体处理装置。
43.阀组件100的部件可以由表现出良好耐化学性和耐热性的材料制成。如果阀组件100将用于半导体制造行业,或者用于其中腐蚀性化学品将经过阀或者需要保持经过阀的工艺化学品的高化学纯度的任何其他行业,则需要此类特性。在半导体制造行业中,在蚀刻操作过程中使用高腐蚀性工艺化学品(诸如强无机酸、强无机碱、强溶剂和过氧化物),并且经常加热以增强化学品的蚀刻作用,从而增强蚀刻操作的效率。因此,非常重要的是,用于分配此类工艺化学品流的阀要既具有耐化学性也具有耐热性,以提供可靠的操作而不存在阀故障的可能性,该阀故障可能导致腐蚀性化学品和相关蒸汽从阀中泄漏,其中这可能对环境造成危害并且/或者对附近的操作员造成危险。
44.此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阀组件100要具有耐化学性,如此该阀组件在与工艺化学品接触时不会降解也不会将污染引入化学纯工艺液体中。此类污染物的引入可能对使用此类工艺化学品进行处理的一批半导体造成数十万美元的损失。
45.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阀组件100的部件可以由选自含氟聚合物组的含氟聚合物化合物构成,该含氟聚合物组包括聚四氟乙烯(ptfe)、氟化乙烯-丙烯(fep)、全氟烷氧基氟碳树脂(pfa)、聚氯三氟乙烯(pctfe)、乙烯氯三氟乙烯共聚物(ectfe)、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聚偏二氟乙烯(pvdf)、聚氟乙烯(pvf)等。特别优选的材料可以为由美国特拉华州威尔明顿的杜邦公司(dupont company of wilmington,del.)提供的特氟隆(注册商标)pfa或特氟隆fep。此类材料不会被腐蚀性、酸性或苛性液体损坏,并且不会将污染引入化学纯液体中。
46.在阀组件100的组装过程中,模块化基座220可以安装至阀室124中,并且提动件126可以插入穿过隔膜182并且机械地附接至活塞216,如此第二阀座162可以设置在隔膜182与提动件126的上肩部部分176之间。由于第二阀座中的第二阀杆开口148的相应直径(如图5和图6最清楚地示出)以及提动件126的扩大直径段194可以具有足够的尺寸,以适应在将提动件126安装至阀室124中期间穿过阀杆开口148放置扩大部分,因此穿过第二阀座162安装提动件126是可能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模块化基座220(包括第二阀座162)可以插入阀组件100中而无需任何加热过程。此外,提动件126可以插入穿过隔膜182并且机械地附接至活塞216,如此第二阀座162可以设置在隔膜182与提动件126的上肩部部分176之间而无需任何加热过程。
47.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润滑剂(例如异丙醇等)可以用在提动件126和/或第二阀座162上,以有利于穿过第二阀杆开口148插入扩大直径段194。无论上述哪一个实施例均可以
用于安装提动件126,第二阀杆开口148和扩大直径段194的相应直径可以使得强制安装能够得到实现,而不会在提动件126已经安装在阀室124内之后对第二阀座162在上肩部196与第二阀座162之间提供气密和液密密封的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48.尽管已在本文中具体描述和示出了阀组件100的有限实施例,但许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例如,阀组件100可以构造成容纳两个输入流并且控制流体穿过阀组件100从一个或另一个入口至单个出口的分散,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在此类实施例中,所述流将与所描述的相反,并且每个输入流均将经由相应的第一出口端口120和第二出口端口122进入阀体112。当提动件126在

第一位置

轴向位移时,流体将从第一出口端口120流出,穿过阀室126并且流入入口端口118。当提动件126在

第二位置

轴向位移时,流体将从第二出口端口122流出,穿过阀室126并且流入入口端口118。
49.需注意,并非所有上述一般说明或实例中的行为都是必需的,可能不一定需要具体行为的一部分,并且除描述的那些行为外,还可执行一个或多个进一步的行为。此外,所列行为的次序不一定是它们所执行的次序。
50.上面提到的此类组件都是示例性的,并不意味着限制提动件126在其他潜在组件(包括非阀组件)中的使用。例如,提动件126可用于容积式泵组件、歧管或具有密封和流体运动要求的其他组件应用。
51.组装阀组件或类似组件100的方法可以包括将单件的整体式提动件126平移穿过阀组件100的模块化基座220,而模块化基座220没有显著变形。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将提动件126机械地附接至阀组件100的活塞216。可以穿过阀室124的上部部分150和/或中心部分134中的模块化基座220将提动件126机械地附接至活塞216。可以穿过螺纹接口将提动件126机械地附接至活塞216。提动件126可以进一步包括多个离散密封表面,其中该多个离散密封表面中的至少一个离散密封表面可以径向设置在提动件126与模块化基座220之间,并且其中该多个离散密封表面中的至少一个离散密封表面可以径向设置在提动件126与阀组件100的阀体112之间。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将提动件126从与模块化基座220接触的第一密封位置轴向平移至与阀体112接触的第二密封位置。
52.根据本文实施例,提动件可以通过其坚固的构造来更好地简化组装过程。即,提动件可以穿过模块化基座来进行组装并且穿过隔膜来机械地附接至活塞,而无需加热或冷却过程。这可以限制提动件、模块化基座和阀组件的其他元件的变形,从而在提动件与阀组件的密封表面之间提供更多接触。因此,根据本文实施例的提动件和所得组件可以增加寿命并且改善组件、提动件、模块化基座及其另外的组件部件的有效性和性能。
53.许多不同的方面和实施例都是可能的。以下描述了那些方面和实施例中的一些。在阅读本说明书之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会理解,那些方面和实施例仅是说明性的,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可以根据下面列出的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
54.实施例1:一种提动件,该提动件包括:单件的整体式主体,该单件的整体式主体限定多个离散密封表面;和机械附接件,该机械附接件构造成使主体与阀组件的活塞接合。
55.实施例2:一种阀组件,该阀组件包括:壳体,该壳体限定中心轴线,该壳体包括阀体,该阀体包括入口通道和至少一个出口通道;活塞,该活塞设置在壳体内;模块化基座,该模块化基座设置在阀体内,与活塞轴向对齐;以及提动件,该提动件包括:单件的整体式主体,该单件的整体式主体限定第一轴向端部和第二轴向端部,该第一轴向端部包括适于机
械地附接至活塞的机械附接件,该第二轴向端部包括多个离散密封表面,该多个离散密封表面包括第一离散密封表面和第二离散密封表面,其中第一离散密封表面适于提供与模块化基座的密封接触并且第二离散密封表面适于提供与阀体的密封接触,其中两个离散密封表面在轴向方向上彼此偏移。
56.实施例3: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单件的整体式提动件平移穿过阀组件的模块化基座,而模块化基座没有显著变形;以及将提动件机械地附接至阀组件的活塞。
57.实施例4:根据实施例3所述的方法,其中阀组件进一步包括限定中心轴线的壳体,该壳体包括阀体,该阀体包括入口通道和至少一个出口通道。
58.实施例5:根据实施例3所述的方法,其中穿过模块化基座机械地附接提动件。
59.实施例6:根据实施例3所述的方法,其中提动件穿过螺纹接口机械地附接至活塞。
60.实施例7:根据实施例4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将提动件从与模块化基座接触的第一密封位置轴向平移至与阀体接触的第二密封位置。
61.实施例8:根据实施例7所述的方法,其中提动件包括多个离散密封表面,其中该多个离散密封表面中的至少一个离散密封表面径向设置在提动件与模块化基座之间,并且其中该多个离散密封表面中的至少一个离散密封表面径向设置在提动件与阀组件的阀体之间。
62.实施例9:根据实施例2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阀组件或方法,其中阀组件进一步包括与活塞轴向对齐的压盖。
63.实施例10:根据实施例2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阀组件或方法,其中阀组件进一步包括与活塞轴向对齐的隔膜。
64.实施例11:根据实施例2和4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阀组件或方法,其中该至少一个出口通道包括第一出口通道和第二出口通道,其中第一出口通道和第二出口通道基本上在相同的轴向平面中。
65.实施例12:根据实施例11所述的阀组件或方法,其中入口通道与第一出口通道或第二出口通道中的至少一者基本上在相同的轴向平面中。
66.实施例13:根据实施例2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阀组件或方法,其中壳体进一步包括致动器组件,该致动器组件适于使活塞在轴向方向上平移。
67.实施例14:根据实施例2和4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阀组件,其中模块化基座包括阀室的一部分并且在阀室、入口通道与该至少一个出口通道之间形成连接。
68.实施例15:根据前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提动件、阀组件或方法,其中提动件可以包括底部边缘,该底部边缘为平坦的并且与该多个离散密封表面中的至少一个离散密封表面以与中心轴线成θ的角度相交,其中θ为至少5
°
,例如至少15
°
、例如至少30
°
、例如至少45
°
或例如至少60
°

69.实施例16:根据前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提动件、阀组件或方法,其中离散密封表面中的至少一个离散密封表面与平行于中心轴线的线形成角度α,其中α为至少5
°
,例如至少15
°
、例如至少30
°
、例如至少45
°
或例如至少60
°

70.实施例17:根据前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提动件、阀组件或方法,其中离散密封表面中的至少一个离散密封表面与平行于中心轴线的线形成角度β,其中β为至少5
°
,例如至少15
°
、例如至少30
°
、例如至少45
°
或例如至少60
°

71.实施例18:根据前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提动件、阀组件或方法,其中提动件包含聚合物,该聚合物包括聚酮、聚芳酰胺、热塑性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聚苯硫醚、聚醚砜、聚砜、聚苯砜、聚酰胺酰亚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含氟聚合物、聚酰胺、聚苯并咪唑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72.实施例19:根据前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提动件、阀组件或方法,其中提动件包含金属。
73.实施例20:根据前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提动件、阀组件或方法,其中阀体包括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其中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通过榫槽布置形成机械接口。
74.需注意,并非需要上述所有特征,可能不需要特定特征的一部分,并且除了所描述的特征之外,还可提供一个或多个特征。此外,描述特征的顺序不一定是安装特征的顺序。
75.为清楚起见,本文中在单独的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征,也可在单个实施例中以组合的方式来提供。相反地,为简明起见,在单个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单独地提供或以任何子组合的方式来提供。
76.上文已经参考具体实施例描述了益处、其他优点及问题的解决方案。然而,益处、优点、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可使任何益处、优点或解决方案出现或变得更加显著的任何特征都不应理解为是任何或所有权利要求的关键、所需或必要的特征。
77.本文所述的实施例的说明书和图示旨在提供对各种实施例的结构的一般理解。说明书和图示并不旨在用作对使用了本文所述的结构或方法的装置和系统的所有元件和特征的详尽和全面的描述。单独的实施例也可在单个实施例中以组合的方式来提供,并且相反地,为简明起见而在单个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单独地提供或以任何子组合的方式来提供。进一步地,对以范围表示的值的引用包括该范围内的每个值和所有各值。只有在阅读本说明书之后,许多其他实施例对于技术人员才是显而易见的。通过本公开内容可以利用和得到其他实施例,使得可在不偏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进行结构替换、逻辑替换或任何改变。因此,本公开应被视为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