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减振器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344129发布日期:2022-08-31 11:21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旋转式减振器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旋转式减振器的制造方法以及适于该制造方法的旋转式减振器,该旋转式减振器具有封闭壳体的开口部的盖。


背景技术:

2.将多个零件例如壳体、盖以及转子等组合而构成旋转式减振器。但是,由于各零件的设计图体现出公差,所以即使按照设计图制造各零件,在批量生产的情况下,各零件也不少产生尺寸的偏差。各零件的尺寸的偏差影响成品的特性,因此难以获得均匀的特性。另外,难以在批量生产的所有产品中使机油的粘度均匀化。粘度的偏差也影响成品的特性,因此难以获得均匀的特性。因而,不得不将特性的公差的幅度设计为较宽。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782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6.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7.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成的,要解决的课题在于获得更均匀的特性。
8.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9.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提供一种旋转式减振器的制造方法,所述旋转式减振器具有封闭壳体的开口部的盖,其中,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以利用所述盖封闭所述开口部的方式将所述盖载置于所述壳体之上;在对所述盖施加了铅垂方向的压力的状态下测量所述旋转式减振器的特性;在测量结果满足设定值的情况下,在不使所述盖位移的前提下将所述盖固定;以及在测量结果不满足设定值的情况下,使所述盖位移,在对所述盖施加了铅垂方向的压力的状态下再次测量所述旋转式减振器的特性。
10.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式减振器,其中,所述旋转式减振器具有封闭壳体的开口部的盖、形成于所述盖以及所述壳体中的任一方的突起、和形成于所述盖以及所述壳体中的任另一方的弧状的槽,所述槽的底面具有坡度,所述突起与所述槽的底面接触并且在所述槽中移动,从而可以使所述盖位移。
11.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式减振器,其中,所述旋转式减振器具有封闭壳体的开口部的盖、形成于所述盖以及所述壳体中的任一方的突起、形成于所述盖以及所述壳体中的任另一方的凹陷、和形成于所述凹陷之中的小突起,所述突起与所述凹陷嵌合而支承于所述小突起,所述突起压扁所述小突起,从而可以使所述盖位移。
12.发明效果
13.采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以利用盖封闭壳体的开口部的方式将盖载置于壳体之上,在对盖施加了铅垂方向的压力的状态下测量旋转式减振器的特性,因此能在完成为产品之前知道完成时的特性。另外,在测量结果满足设定值的情况下,在不使盖位移的前提下
将盖固定,因此能够获得具有与测量结果大致相同的特性的完成品。另外,在测量结果不满足设定值的情况下,使盖位移,在对盖施加了铅垂方向的压力的状态下再次测量旋转式减振器的特性,因此能使特性变化为使测量值成为设定值。因而,即使存在各零件的尺寸以及/或者机油的粘度的偏差,也能获得更均匀的特性。另外,能使特性的公差的幅度比以往的设计窄很多。
14.采用本发明的旋转式减振器,弧状的槽的底面具有坡度,通过使突起与槽的底面接触并且在槽中移动,可以使盖位移,因此通过使盖或者壳体旋转,能够改变盖的位置。另外,由于槽的底面是斜面,所以能够进行盖的位置的微调。另外,突起可以在槽中双向移动,因此不仅能自最初的位置降低盖的位置,还能自最初的位置提高盖的位置。此外,由于突起与槽的底面接触,所以通过对盖施加铅垂方向的压力,能与完成时同样地使盖稳定,因此能够准确地测量特性。
15.采用本发明的旋转式减振器,通过使突起压扁小突起,可以使盖位移,因此通过以突起压扁小突起的方式对盖施加铅垂方向的压力,能够改变盖的位置。另外,盖的位置根据突起压扁小突起的程度而决定,因此能够进行盖的位置的微调。此外,突起嵌入凹陷而支承于小突起,因此通过对盖施加铅垂方向的压力,能与完成时同样地使盖稳定,因此能够准确地测量特性。
附图说明
16.图1是实施例1的旋转式减振器的俯视图。
17.图2是图1的a-a部剖视图。
18.图3是图2的b-b部剖视图。
19.图4是在实施例1中采用的壳体的俯视图。
20.图5是图4的c部放大图。
21.图6是图5的a点的剖视图。
22.图7是图5的b点的剖视图。
23.图8是图5的c点的剖视图。
24.图9是在实施例1中采用的盖的仰视图。
25.图10是图9的d部放大图。
26.图11是图9的d点的剖视图。
27.图12是图9的e点的剖视图。
28.图13是图9的f点的剖视图。
29.图14是表示图5的b点处的突起与槽的嵌合状态的剖视图。
30.图15是表示图5的b点处的突起与槽的嵌合状态的剖视图。
31.图16是实施例2的旋转式减振器的俯视图。
32.图17是图15的e-e部剖视图。
33.图18是图16的f-f部剖视图。
34.图19是在实施例1中采用的壳体的俯视图。
35.图20是图18的g-g部剖视图。
36.图21是图19的h部放大图。
37.图22是在实施例2中采用的盖的剖视图。
38.图23是图21的i部放大图。
39.图24是表示突起与凹陷的嵌合状态的剖视图。
40.图25是表示突起与凹陷的嵌合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41.以下,按照图中示出的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42.实施例1
43.首先,参照图1至图3概略地说明实施例1的旋转式减振器的构造。如图1所示,实施例1的旋转式减振器构成为具备壳体110、转子120以及盖130。如图3所示,壳体110具有圆筒形的周壁111。如图2所示,周壁111的一端被与周壁111一体地成形的底壁112封闭,周壁111的另一端被盖130封闭。通过将壳体110的端部铆接而将盖130固定。转子120收容在壳体110中,由壳体110以及盖130支承。如图3所示,在壳体110与转子120之间形成有由分隔壁113分隔出的油室140,在油室140内填充有机油。转子120具有配置于油室140的叶片121。如图2所示,在壳体110与盖130之间、盖130与转子120之间、以及转子120与壳体110之间,配设有防止机油的泄漏的o型密封圈150。实施例1的旋转式减振器利用叶片121因转子120的旋转而受到的机油阻力使转子120的转速减速。
44.接着,参照图4至图8说明在实施例1中采用的壳体110的特征。如图4所示,在实施例1中采用的壳体110具有弧状的槽114。为了水平地支承盖130,优选形成两个以上槽114,更优选形成3个以上槽114。在实施例1中,4个槽114等间隔地形成。如图5至图8所示,槽114具有l字形的截面。槽114的底面具有以如下方式倾斜的坡度,即,槽114的深度在槽114的一端115最浅而在槽114的另一端116最深。在图5中,作为槽114的一端115附近的a点、作为槽114的另一端116附近的c点、和作为a点与c点的中间的b点的槽114的深度为a》b》c。
45.接着,参照图9至图13说明在实施例1中采用的盖130的特征。如图9所示,在实施例1中采用的盖130具有与形成于壳体110的槽114的数量相同数量的突起131。突起131的形状例如可以为圆柱,但为了增大突起131的末端面与槽114的底面的接触面积,优选是与槽114相同的形状即弧状。在实施例1中,在盖130的反面等间隔地形成有4个弧状的突起131。如图10至图13所示,突起131的末端面具有以如下方式倾斜的坡度,即,突起131的长度在突起131的一端132最长而在突起131的另一端133最短。在图10中,作为突起131的一端132附近的d点、作为突起131的另一端133附近的f点、和作为d点与f点的中间的e点的突起131的长度为d》e》f。突起131的末端面的坡度与槽114的底面的坡度相同。因而,即使突起131在槽114中移动,也水平地保持盖130。突起131的一端132处的突起131的长度比槽114的一端115处的槽114的深度长,因此突起131可以在槽114的一端115到另一端116之间使末端面与槽114的底面接触并且在槽114之中移动。
46.另外,实施例1的旋转式减振器是具有封闭壳体110的开口部的盖130、形成于盖130的突起131、以及形成于壳体110的弧状的槽114的构造,但也可以取而代之是具有封闭壳体的开口部的盖、形成于壳体的突起以及形成于盖的弧状的槽的构造。
47.接着,说明实施例1的旋转式减振器的制造方法的一例。在本例中,首先将转子120收容到壳体110中,将机油填充到油室140中。接着,以利用盖130封闭壳体110的开口部(周
壁111的另一端)的方式将盖130载置于壳体110之上,将突起131插入于槽114(参照图14)。突起131的一端132的最初的位置可以任意地设定。在本例中,使突起131的一端132位于槽114的中央(图5的b点),但也可以使突起131的一端132位于槽114的一端115附近(图5的a点)或槽114的另一端116附近(图5的c点)。
48.接着,在对盖130施加了铅垂方向的压力的状态下测量旋转式减振器的特性。采用本方法,能在未固定盖130的状态即还未完成为产品的状态下知道完成时的特性。为了在未固定盖130的状态下在不使盖130位移的前提下更准确地测量特性,优选施加于盖130的压力的大小为可以抵抗测量时的内压的大小。测量的特性可以任意地设定,在本例中是转子120的动作时间。关于转子120的动作时间,例如使轴与形成于转子120的通孔122连结,对轴施加一定的转矩而使转子120旋转。然后,测量此时为了使轴以一定的角度(例如120
°
)旋转而所需的时间。另外,测量的特性也可以是扭矩。关于扭矩,例如使轴与形成于转子120的通孔122连结,测量使轴旋转的扭矩。实施例1的旋转式减振器由于突起131与槽114的底面接触,所以通过对盖130施加铅垂方向的压力,能与完成时同样地使盖130稳定,因此能够准确地测量特性。
49.即使将盖130放置于同一位置而进行测量,也会因各零件的尺寸以及/或者机油的粘度的偏差而使测量值有时不均匀。在测量结果不满足设定值的情况下,使盖130位移,在对盖130施加了铅垂方向的压力的状态下再次测量旋转式减振器的特性。设定值包含特性的容许误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即公差。使形成于盖130的突起131与形成于壳体110的槽114的底面接触并且使盖130旋转,从而进行盖130的位移。在本例中,通过使盖130沿一方向旋转,使突起131在槽114之中朝向槽114的另一端116移动,由此能够降低盖130的位置(参照图15)。另外,通过使盖130沿反方向旋转,使突起131在槽114之中朝向槽114的一端115移动,由此能够提高盖130的位置。另外,也可以在不使盖130旋转的前提下使壳体110旋转。在实施例1的旋转式减振器中,能够利用在盖130的表面形成的凸部134使盖130旋转(参照图1以及图2)。为了使盖位移,作为不同于实施例1的构造,也能够采用在槽底设置阶梯状的台阶的构造。在该情况下,能使突起沿台阶移动从而使盖位移,但由于盖的位置是阶段性地决定的,所以难以进行盖的位置的微调。在这一点上,实施例1的旋转式减振器的槽114的底面是斜面,通过使突起131沿斜面移动而使盖130位移,因此能够进行盖130的位置的微调。另外,突起131可以在槽114中双向移动,因此不仅能自最初的位置降低盖130的位置,还能自最初的位置提高盖130的位置。采用该方法,即使在最初的测量结果不满足设定值的情况下,也能使特性变化为使测量值成为设定值,因此即使有各零件的尺寸以及/或者机油的粘度的偏差,也能获得更均匀的特性。另外,能使特性的公差的幅度比以往的设计窄很多。例如,能将特性的公差的幅度设为以往的设计的1/3以下。
50.在测量结果满足设定值的情况下,在不使盖130位移的前提下(即,在测量时的盖130的位置)固定盖130固定。实施例1的旋转式减振器通过铆接壳体110的端部来固定盖130,但也可以利用焊接等方法固定盖130。
51.实施例2
52.接着,参照图16至图18概略地说明实施例2的旋转式减振器的构造。如图16所示,实施例2的旋转式减振器构成为具有壳体210、转子220以及盖230。如图18所示,壳体210具有圆筒形的周壁211。如图17所示,周壁211的一端由与周壁211一体地成形的底壁212封闭,
周壁211的另一端由盖230封闭。通过铆接壳体210的端部而将盖230固定。转子220收容在壳体210之中,由壳体210以及盖230支承。如图18所示,在壳体210与转子220之间形成有由分隔壁213分隔出的油室240,在油室240中填充有机油。转子220具有配置于油室240的叶片221。如图17所示,在壳体210与盖230之间、盖230与转子220之间、以及转子220与壳体210之间,配设有防止机油的泄漏的o型密封圈250。实施例2的旋转式减振器利用叶片221因转子220的旋转而受到的机油的阻力使转子220的转速减速。
53.接着,参照图19至图21说明在实施例2中采用的壳体210的特征。如图19所示,在实施例2中采用的壳体210具有圆形的凹陷214。为了水平地支承盖230,优选形成两个以上凹陷214。如图20所示,在实施例2中,两个凹陷214形成于与周壁211以及底壁212一体地成形的分隔壁213。如图21所示,在凹陷214之中形成有小突起215。
54.接着,参照图22以及图23说明在实施例2中采用的盖230的特征。如图22所示,在实施例2中采用的盖230具有与形成于壳体210的凹陷214的数量相同数量的突起231。在实施例2中,在盖230的反面形成有两个突起231。图23所示的突起231能够压扁小突起215。
55.另外,实施例2的旋转式减振器是具有封闭壳体210的开口部的盖230、形成于盖230的突起231、形成于壳体210的凹陷214、以及形成在凹陷214之中的小突起215的构造,但也可以取而代之是具有封闭壳体的开口部的盖、形成于壳体的突起、形成于盖的凹陷、以及形成在凹陷之中的小突起的构造。
56.接着,说明实施例2的旋转式减振器的制造方法的一例。在本例中,首先将转子220收容到壳体210之中,将机油填充到油室240中。接着,以利用盖230封闭壳体210的开口部(周壁211的另一端)的方式将盖230载置于壳体210之上,使突起231嵌入凹陷214(参照图24)。突起231的末端的最初的位置可以任意地设定。在本例中,在小突起215可被突起231稍微压扁的位置配置突起231的末端(参照图24)。
57.接着,在对盖230施加了铅垂方向的压力的状态下测量旋转式减振器的特性。采用该方法,能在未固定盖230的状态即还未完成为产品的状态下知道完成时的特性。为了在未固定盖230的状态下在不使盖230的位置位移的前提下更准确地测量特性,优选施加于盖230的压力的大小为可以抵抗测量时的内压的大小。测量的特性可以任意地设定,在本例中是转子220的动作时间。另外,测量的特性也可以是扭矩。实施例2的旋转式减振器使突起231嵌入凹陷214而支承于小突起215,因此通过对盖230施加铅垂方向的压力,能与完成时同样地使盖230稳定,因此能够准确地测量特性。
58.即使将盖230放置于同一位置而进行测量,也会因各零件的尺寸以及/或者机油的粘度的偏差而使测量值有时不均匀。在测量结果不满足设定值的情况下,使盖230位移,在对盖230施加了铅垂方向的压力的状态下再次测量旋转式减振器的特性。利用形成于盖230的突起231将形成于壳体210的小突起215压扁,从而进行盖230的位移。在本例中,通过对盖230施加比测量时大的铅垂方向的压力,使突起231进一步压扁小突起215,由此能够降低盖230的位置(参照图25)。盖230的位置根据突起231压扁小突起215的程度而决定,因此能够进行盖230的位置的微调。采用该方法,即使在最初的测量结果不满足设定值的情况下,也能使特性变化为使测量值成为设定值,因此即使有各零件的尺寸以及/或者机油的粘度的偏差,也能获得更均匀的特性。另外,能使特性的公差的幅度比以往的设计窄很多。例如,能将特性的公差的幅度设为以往的设计的1/3以下。
59.在测量结果满足设定值的情况下,在不使盖230位移的前提下(即,在测量时的盖230的位置)固定盖230固定。实施例2的旋转式减振器通过铆接壳体210的端部来固定盖230,但也可以利用焊接等方法固定盖230。
60.附图标记说明
61.110、壳体;111、周壁;112、底壁;113、分隔壁;114、槽;115、槽的一端;116、槽的另一端;120、转子;121、叶片;122、通孔;130、盖;131、突起;132、突起的一端;133、突起的另一端;134、凸部;140、油室;150、o型密封圈;210、壳体;211、周壁;212、底壁;213、分隔壁;214、凹陷;215、小突起;220、转子;221、叶片;230、盖;231、突起;240、油室;250、o型密封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