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小型管道支撑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32552发布日期:2022-01-12 01:24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式小型管道支撑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支撑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式小型管道支撑件。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管道管卡对其进行支撑,参见附图1,管道管卡一般包括底座1、与底座1固定连接的立杆2以及与立杆固定连接的下半箍10,和与下半箍10通过螺杆11连接的上半箍9。
3.其中,设置的下半箍10和上半箍9的尺寸不可调整,对应不同管径的管道需要根据实际尺寸大小进行选择,适应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式小型管道支撑件,其解决了现有技术采用管卡进行支撑时,尺寸不可调整导致管卡适应性较差的问题。
5.根据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可调式小型管道支撑件,其包括底座、立杆和卡箍,所述立杆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卡箍包括以所述立杆为对称轴对称设置的一对弧形卡件;
6.所述立杆的一端设置为相离的第一分叉和第二分叉,且两所述弧形卡件的下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分叉和所述第二分叉固定连接,所述立杆上还套设有对所述第一分叉和所述第二分叉进行紧固的紧固螺栓,所述立杆上设置有外丝螺纹,所述紧固螺栓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外丝螺纹配合的内丝螺纹。
7.上述实施例中,设置的立杆上端分为第一分叉和第二分叉,分别连接一个弧形卡件,在进行支撑时,将两个弧形卡件拉开,即可卡入管道,管道管径大时,拉开程度大,管径小时拉开程度小,适应性得以提升,在装入管道后,通过紧固螺栓的上下移动实现对第一分叉和第二分叉的紧固,从而使得两弧形卡件将管道卡紧。
8.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连接筒,所述立杆远离所述第一分叉和所述第二分叉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筒螺纹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外丝螺纹从所述连接筒一端延伸到所述第一分叉和所述第二分叉上。
10.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卡件从其与所述第一分叉或所述第二分叉连接的一端到另一端其厚度逐渐减小。
11.进一步地,两所述弧形卡件的上端相离设置。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叉和所述第二分叉等长度且它们的长度为所述立杆长度的1/4~1/2。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叉和所述第二分叉之间设置有间隙且该间隙宽度从下至上逐渐变大。
14.进一步地,两所述弧形卡件正对的一侧壁上均覆盖设置有弹性垫层。
15.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垫层等厚度设置且所述弹性垫层的厚度小于所述弧形卡件的
上端的厚度。
16.进一步地,两所述弧形卡件的下端相离设置。
17.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将立杆的上端设置为第一分叉和第二分叉,分别连接对管道进行左右夹持的两个弧形卡件,通过两弧形卡件的拉开程度不同即可将不同管径的管道卡入两弧形卡件之间,然后通过紧固螺栓的上下移动,即可实现对管道的紧固,从而实现对管道的支撑。
附图说明
19.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管卡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杆和卡箍连接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座和连接筒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2.上述附图中:
23.1、底座;2、立杆;3、弧形卡件;4、第一分叉;5、第二分叉;6、紧固螺栓;7、管道;8、连接筒;9、上半箍;10、下半箍;11、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6.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调式小型管道支撑件,其包括底座1、立杆2和卡箍,所述立杆2与所述底座1连接,所述卡箍包括以所述立杆2为对称轴对称设置的一对弧形卡件3,两弧形卡件3围成圆形供管道7穿过,底座1立于地面,实现支撑件的立放;
27.所述立杆2的一端设置为相离的第一分叉4和第二分叉5,且两所述弧形卡件3的下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分叉4和所述第二分叉5固定连接,所述立杆2上还套设有对所述第一分叉4和所述第二分叉5进行紧固的紧固螺栓6,所述立杆2上设置有外丝螺纹,所述紧固螺栓6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外丝螺纹配合的内丝螺纹。
28.上述实施例中,设置的立杆2上端分为第一分叉4和第二分叉5,分别连接一个弧形卡件3,在进行支撑时,将两个弧形卡件3拉开,即可卡入管道7,管道7管径大时,拉开程度大,管径小时拉开程度小,适应性得以提升,在装入管道7后,通过紧固螺栓6的上下移动实现对第一分叉4和第二分叉5的紧固,从而使得两弧形卡件3将管道7卡紧。
29.本实施例将立杆2的上端设置为第一分叉4和第二分叉5,分别连接对管道7进行左右夹持的两个弧形卡件3,同时两所述弧形卡件3的下端相离设置,使得第一分叉4和第二分叉5能够随两弧形卡件3的拉开而被拉开,通过两弧形卡件3的拉开程度不同即可将不同管径的管道7卡入两弧形卡件3之间,管道7卡入后,通过紧固螺栓6的上下移动,即可实现对管道7的紧固,从而实现对管道7的支撑;
30.特别地,在进行管道7安装时,先将紧固螺栓6移动到第一分叉4和第二分叉5下方,防止紧固螺栓6影响拉开的进行。
31.如图2所示,优选地,为了防止在紧固过程中弧形卡件3对管道7表面造成擦伤,两所述弧形卡件3正对的一侧壁上均覆盖设置有弹性垫层,所述弹性垫层等厚度设置且所述弹性垫层的厚度小于所述弧形卡件3的上端的厚度,弹性垫层采用海绵等材质制成,起到缓冲作用,从而避免擦伤。
32.如图2、3所示,优选地,所述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连接筒8,所述立杆2远离所述第一分叉4和所述第二分叉5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筒8螺纹连接。通过调节连接筒8和立杆2之间的连接程度,可以对支撑件的高度进行调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支撑高度不可调整的问题。
33.如图2、3所示,优选地,所述外丝螺纹从所述连接筒8一端延伸到所述第一分叉4和所述第二分叉5上。设置的外丝螺纹从立杆2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方便了紧固螺栓6的上下移动,同时也实现了立杆2和连接筒8的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分叉4和所述第二分叉5等长度且它们的长度为所述立杆2长度的1/4~1/2;
34.特别地,当紧固螺栓6向上移动时,对第一分叉4和第二分叉5逐渐施加压力,从而使得两弧形卡件3逐渐相互靠近,对管道7施加压力,实现对管道7的卡紧。
35.优选地,所述弧形卡件3从其与所述第一分叉4或所述第二分叉5连接的一端到另一端其厚度逐渐减小。这样设置使得卡件的上端能够较方便地拉开,方便管道7卡入。
36.如图2、3所示,优选地,所述第一分叉4和所述第二分叉5之间设置有间隙且该间隙宽度从下至上逐渐变大,这样设置的同时,第一分叉4和第二分叉5的上端原始状态时围成的圆直径即为立杆2直径,即第一分叉4和第二分叉5的上端较薄,下端厚,与两弧形卡件3一样其上端容易被拉开,方便管道7的安装,同时也能够提供较大的弹力,辅助弧形卡件3对管道7进行夹紧。
37.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