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钢结构节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72498发布日期:2021-11-10 10:37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强度钢结构节点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节点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强度钢结构节点。


背景技术:

2.装配式钢结构以其自重轻、强度高,抗震性能好、施工快捷、周期短、可重复利用、污染少等优点而成为建筑业发展的热点方向,尤其是模块化的特点,更符合我国工业化发展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市场潜力。
3.节点则是装配式钢结构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其形式及性能直接决定结构的工业化程度以及结构形式,方钢管柱是钢结构经常采用的主要竖向受力构件。
4.在对直角处方钢进行连接时,大多采用螺栓的固定方式,需人工一手扶持着方钢,另一手转动螺栓进行固定,驱使方钢对接工序复杂,增加了对接方钢时的工作负担,继而造成安装耗时长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5.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强度钢结构节点,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方钢与节点固定方式不便的技术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钢结构节点,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内壁设置有延伸至主体内部的两组夹板,且夹板的一侧设置有延伸至主体顶端外侧的挤压板,所述挤压板的顶端焊接有升降框,且挤压板的底端设置有与主体连接的弹簧,所述主体的外壁焊接有两组连接框,且连接框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条,且限位条的一端外壁要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下方设置有升降板,且升降板的底端焊接有两组延伸至连接框内壁外侧的卡杆。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框对其方钢进行支撑,且替代传统螺栓固定的方式,使其方钢与节点对接便捷的效果,缩短对接方钢时的时间,继而提高对接的工作效率。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框的顶端连接有偏心盘,且偏心盘的一侧设置有延伸至连接框顶端内部与移动板顶端焊接的移动条。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偏心盘挤压移动条进行移动,从而带动移动板进行移动。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偏心盘的内壁套接有与连接框顶端焊接的转柱,且转柱的外壁套接有延伸至偏心盘内部的扭簧。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对转动后的偏心盘进行自动复位,继而挤压移动条进行移动。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动板的底端焊接有一号三角块,且一号三角块的下方位于升降板的顶端焊接有二号三角块,所述升降板的底端设置有两组与连接框连接的复位弹簧,且限位条的外壁套接有与移动板连接的伸缩弹簧。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移动板移动时挤压升降板进行降低,继而推送卡杆
伸出连接框内壁的外侧。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板内侧设置有与主体内部连接的两组一号弹簧,且夹板的内侧设置有一号三角板,且挤压板的内侧设置有二号三角板。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挤压板降低时挤压夹板伸出主体内壁的外侧。
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体的外壁开设有多组螺栓孔,且多组螺栓孔关于主体的竖直中轴线对称设置。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将主体固定在方钢的端部外壁,从而方便对直角处的方钢进行对接。
1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框、移动条、偏心盘、移动板、升降板和卡杆相互配合,使得对外界的方钢固定在连接框的内部,替代传统螺栓的固定方式,从而缩短人工安装的耗时,继而为工人提供一定的便捷;
20.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升降框、夹板,弹簧,使得主体固定在方钢外壁较为稳定牢固,避免出现节点滑动而驱使整个框架倾斜的现在,继而便于后期对主体进行拆卸,从而提高了主体的便捷性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框侧视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俯视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框侧视图。
26.图中:1、主体;2、升降框;3、挤压板;4、连接框;5、移动条;6、偏心盘;7、移动板;8、升降板;9、卡杆;10、限位条;11、夹板;12、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8.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29.一种高强度钢结构节点,如图1

5所示,包括主体1,主体1的内壁设置有延伸至主体1内部的两组夹板11,且夹板11的一侧设置有延伸至主体1顶端外侧的挤压板3,挤压板3的顶端焊接有升降框2,且挤压板3的底端设置有与主体1连接的弹簧12,外界的方钢挤压升降框2降低,从而推动挤压板3挤压夹板11伸出且与方钢外壁贴合,从而将主体1固定在方钢的外壁,主体1的外壁焊接有两组连接框4,且连接框4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条10,且限位条10的一端外壁要接有移动板7,移动板7的下方设置有升降板8,且升降板8的底端焊接有两组延伸至连接框4内壁外侧的卡杆9,使得移动板7挤压升降板8,驱使卡杆9伸出连接框4内壁的外侧,从而对外界的方钢进行固定,继而将方钢固定在连接框4的内部。
30.请参阅图1、图2和图3,连接框4的顶端连接有偏心盘6,且偏心盘6的一侧设置有延
伸至连接框4顶端内部与移动板7顶端焊接的移动条5,转动偏心盘6继而推动移动条5进行移动,偏心盘6的内壁套接有与连接框4顶端焊接的转柱,且转柱的外壁套接有延伸至偏心盘6内部的扭簧,驱使转后的偏心盘6进行复位,从而挤压移动条5进行复位。
31.请参阅图2和图3,移动板7的底端焊接有一号三角块,且一号三角块的下方位于升降板8的顶端焊接有二号三角块,移动板7移动的同时可挤压升降板8进行降低,升降板8的底端设置有两组与连接框4连接的复位弹簧,且限位条10的外壁套接有与移动板7连接的伸缩弹簧,伸缩弹簧驱使移动板7进行复位。
32.请参阅图4,夹板11内侧设置有与主体1内部连接的两组一号弹簧,且夹板11的内侧设置有一号三角板,且挤压板3的内侧设置有二号三角板,挤压板3降低的同时挤压架板11伸出主体1的内壁外侧,从而与方钢贴合。
33.请参阅图1,主体1的外壁开设有多组螺栓孔,且多组螺栓孔关于主体1的竖直中轴线对称设置,转动螺栓使得端部与方钢接触,从而将主体1固定在方钢的外壁。
3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首先,将主体1套接在竖直方钢的外壁,转动螺栓且将主体1固定在竖直方钢的外壁,且方钢从升降框2的顶端内部放进主体1的内部,方钢的重力挤压升降框2降低,继而推动挤压板3伸进主体1的内部,继而挤压夹板11伸出主体1内壁的外侧,从而与方钢外壁贴合,驱使主体1与竖直方钢固定,接着转动偏心盘6至九十度位置处且与移动条5分离,限位条10外壁的伸缩弹簧拉动移动板7向靠近偏心盘6一侧移动,继而驱使移动板7底端的一号三角块与二号三角块分离,继而升降板复位,且带动卡杆进入连接框4的内部,且将横向的方钢伸进连接框4的内部,松开偏心盘6,扭簧驱使偏心盘6复位,继而挤压移动条5复位,同时带动移动板7移动且挤压升降板8,最终推动卡杆9伸出连接框4的内壁外侧,从而横向方钢固定在连接框4的内部,继而完成方钢与主体1的对接。
3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制,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替换和变型等,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