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接口处漏水封闭处理模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44683发布日期:2022-01-19 14:57阅读:94来源:国知局
管道接口处漏水封闭处理模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管道接缝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管道接口处漏水封闭处理模板装置。


背景技术:

2.管道工程是工程建设中常见的长距离引水技术,广泛应用于市政、水利水电工程领域。他具有施工工艺简单、价格便宜、结构稳定等特点。由于管道施工线路长,管道单根长度短、数量多,管道与管道之间接口位置多,管道与管道之间采用套胶圈进行密封,施工过程中易发生管道接口处密封不严实,出现漏水现象。以前主要采取措施为人工在承插口位置用水泥砂浆进行加强密封,但人工涂抹砂浆不到位容易造成密封不彻底,且管道之间缝隙过大时,管道内在水的压力下对水泥砂浆容易造成冲刷。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管道接口处漏水封闭处理模板装置,结构简单,采用封头的侧沿弧板与弧形模板的弧形边框连接,每两个弧形模板组成一个浇筑筒体,每两个封头组成一个支撑筒体,支撑筒体和浇筑筒体位于同一轴线上,支撑筒体的直径小于浇筑筒体的直径,位于浇筑筒体上设置浇筑孔,两个支撑筒体分别与两个管道的端头配合,浇筑筒体与两个管道的端头之间形成浇筑空间,从浇筑孔灌注砂浆封堵两个管道之间的接缝,避免接缝过大水压造成冲刷,浇筑密封彻底,安装拆卸方便,操作简单。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道接口处漏水封闭处理模板装置,它包括弧形模板和封头;所述封头位于弧形模板的两端,封头的侧沿弧板与弧形模板的弧形边框连接;每两个弧形模板组成一个浇筑筒体,每两个封头组成一个支撑筒体,支撑筒体和浇筑筒体位于同一轴线上,支撑筒体的直径小于浇筑筒体的直径,位于浇筑筒体上设置浇筑孔。
5.所述弧形模板为半圆形弧形槽板,两个水平边框与半圆形弧形槽板的槽口连接,两个弧形边框与半圆形弧形槽板的两侧连接,水平边框和弧形边框皆位于半圆形弧形槽板外侧。
6.所述水平边框和弧形边框上设置多个均布的安装孔。
7.所述封头包括与支撑弧板一侧连接的侧沿弧板,端板与支撑弧板和侧沿弧板连接。
8.所述侧沿弧板上设置多个均布的通孔,端板上设置至少一个贯穿孔。
9.所述支撑弧板和侧沿弧板之间设置多个与其连接的筋板。
10.一种管道接口处漏水封闭处理模板装置,它包括弧形模板和封头;封头位于弧形模板的两端,封头的侧沿弧板与弧形模板的弧形边框连接;每两个弧形模板组成一个浇筑筒体,每两个封头组成一个支撑筒体,支撑筒体和浇筑筒体位于同一轴线上,支撑筒体的直径小于浇筑筒体的直径,位于浇筑筒体上设置浇筑孔。结构简单,通过封头的侧沿弧板与弧
形模板的弧形边框连接,每两个弧形模板组成一个浇筑筒体,通过每两个封头组成一个支撑筒体,支撑筒体和浇筑筒体位于同一轴线上,支撑筒体的直径小于浇筑筒体的直径,位于浇筑筒体上设置浇筑孔,通过两个支撑筒体分别与两个管道的端头配合,浇筑筒体与两个管道的端头之间形成浇筑空间,从浇筑孔灌注砂浆封堵两个管道之间的接缝,避免接缝过大水压造成冲刷,浇筑密封彻底,安装拆卸方便,操作简单。
11.在优选的方案中,弧形模板为半圆形弧形槽板,两个水平边框与半圆形弧形槽板的槽口连接,两个弧形边框与半圆形弧形槽板的两侧连接,水平边框和弧形边框皆位于半圆形弧形槽板外侧。结构简单,制作时,由两个水平边框和两个弧形边框组成的框体与弧形模板连接,弧形模板为半圆形弧形槽板,每两个半圆形弧形槽板组成一个圆形的浇筑筒体,浇筑筒体与两个管道端头外壁形成浇筑空间。
12.在优选的方案中,水平边框和弧形边框上设置多个均布的安装孔。结构简单,安装时,水平边框和弧形边框上的安装孔用于紧固件穿过。
13.在优选的方案中,封头包括与支撑弧板一侧连接的侧沿弧板,端板与支撑弧板和侧沿弧板连接。结构简单,安装时,支撑弧板的内弧面与管道外壁配合,每两个支撑弧板组成一个支撑筒体,支撑筒体位于浇筑筒体两端,浇筑筒体与侧沿弧板连接。
14.在优选的方案中,侧沿弧板上设置多个均布的通孔,端板上设置至少一个贯穿孔。结构简单,安装时,紧固件穿过侧沿弧板上的通孔和弧形边框上的安装孔连接固定,紧固件还穿过两个端板上的贯穿孔,以及紧固件穿过两个水平边框上的安装孔连接固定,安装时牢靠,密封性好,便于浇筑成型后拆卸,有利于重复使用。
15.在优选的方案中,支撑弧板和侧沿弧板之间设置多个与其连接的筋板。结构简单,使用时,位于撑弧板和侧沿弧板之间连接的筋板提高了整体结构强度和稳定性,避免浇筑振捣时对管道结构造成影响。
16.一种管道接口处漏水封闭处理模板装置,它包括弧形模板和封头,通过封头的侧沿弧板与弧形模板的弧形边框连接,每两个弧形模板组成一个浇筑筒体,通过每两个封头组成一个支撑筒体,支撑筒体和浇筑筒体位于同一轴线上,支撑筒体的直径小于浇筑筒体的直径,位于浇筑筒体上设置浇筑孔,通过两个支撑筒体分别与两个管道的端头配合,浇筑筒体与两个管道的端头之间形成浇筑空间,从浇筑孔灌注砂浆封堵两个管道之间的接缝。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原管道对接是端头缝隙过大受水压影响封堵,造成密封不彻底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避免接缝过大水压造成冲刷,浇筑密封彻底,安装拆卸方便,操作简单的特点。
附图说明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的主视示意图。
20.图3为图2的侧视示意图。
21.图4为图2的俯视示意图。
22.图5为图4的a-a处剖视示意图。
23.图中:弧形模板1,水平边框11,弧形边框12,封头2,支撑弧板21,侧沿弧板22,端板
23,筋板24,浇筑孔3。
具体实施方式
24.如图1~图5中,一种管道接口处漏水封闭处理模板装置,它包括弧形模板1和封头2;所述封头2位于弧形模板1的两端,封头2的侧沿弧板22与弧形模板1的弧形边框12连接;每两个弧形模板1组成一个浇筑筒体,每两个封头2组成一个支撑筒体,支撑筒体和浇筑筒体位于同一轴线上,支撑筒体的直径小于浇筑筒体的直径,位于浇筑筒体上设置浇筑孔3。结构简单,通过封头2的侧沿弧板22与弧形模板1的弧形边框12连接,每两个弧形模板1组成一个浇筑筒体,通过每两个封头2组成一个支撑筒体,支撑筒体和浇筑筒体位于同一轴线上,支撑筒体的直径小于浇筑筒体的直径,位于浇筑筒体上设置浇筑孔3,通过两个支撑筒体分别与两个管道的端头配合,浇筑筒体与两个管道的端头之间形成浇筑空间,从浇筑孔3灌注砂浆封堵两个管道之间的接缝,避免接缝过大水压造成冲刷,浇筑密封彻底,安装拆卸方便,操作简单。
25.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弧形模板1为半圆形弧形槽板,两个水平边框11与半圆形弧形槽板的槽口连接,两个弧形边框12与半圆形弧形槽板的两侧连接,水平边框11和弧形边框12皆位于半圆形弧形槽板外侧。结构简单,制作时,由两个水平边框11和两个弧形边框12组成的框体与弧形模板1连接,弧形模板1为半圆形弧形槽板,每两个半圆形弧形槽板组成一个圆形的浇筑筒体,浇筑筒体与两个管道端头外壁形成浇筑空间。
26.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水平边框11和弧形边框12上设置多个均布的安装孔。结构简单,安装时,水平边框11和弧形边框12上的安装孔用于紧固件穿过。
27.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封头2包括与支撑弧板21一侧连接的侧沿弧板22,端板23与支撑弧板21和侧沿弧板22连接。结构简单,安装时,支撑弧板21的内弧面与管道外壁配合,每两个支撑弧板21组成一个支撑筒体,支撑筒体位于浇筑筒体两端,浇筑筒体与侧沿弧板22连接。
28.优选的方案中,所述侧沿弧板22上设置多个均布的通孔,端板23上设置至少一个贯穿孔。结构简单,安装时,紧固件穿过侧沿弧板22上的通孔和弧形边框12上的安装孔连接固定,紧固件还穿过两个端板23上的贯穿孔,以及紧固件穿过两个水平边框11上的安装孔连接固定,安装时牢靠,密封性好,便于浇筑成型后拆卸,有利于重复使用。
29.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支撑弧板21和侧沿弧板22之间设置多个与其连接的筋板24。结构简单,使用时,位于撑弧板21和侧沿弧板22之间连接的筋板24提高了整体结构强度和稳定性,避免浇筑振捣时对管道结构造成影响。
30.如上管道接口处漏水封闭处理模板装置,安装使用时,封头2的侧沿弧板22与弧形模板1的弧形边框12连接,每两个弧形模板1组成一个浇筑筒体,每两个封头2组成一个支撑筒体,支撑筒体和浇筑筒体位于同一轴线上,支撑筒体的直径小于浇筑筒体的直径,位于浇筑筒体上设置浇筑孔3,两个支撑筒体分别与两个管道的端头配合,浇筑筒体与两个管道的端头之间形成浇筑空间,从浇筑孔3灌注砂浆封堵两个管道之间的接缝,避免接缝过大水压造成冲刷,浇筑密封彻底,安装拆卸方便,操作简单。
31.制作时,由两个水平边框11和两个弧形边框12组成的框体与弧形模板1连接,弧形模板1为半圆形弧形槽板,每两个半圆形弧形槽板组成一个圆形的浇筑筒体,浇筑筒体与两
个管道端头外壁形成浇筑空间。
32.安装时,水平边框11和弧形边框12上的安装孔用于紧固件穿过。
33.安装时,支撑弧板21的内弧面与管道外壁配合,每两个支撑弧板21组成一个支撑筒体,支撑筒体位于浇筑筒体两端,浇筑筒体与侧沿弧板22连接。
34.安装时,紧固件穿过侧沿弧板22上的通孔和弧形边框12上的安装孔连接固定,紧固件还穿过两个端板23上的贯穿孔,以及紧固件穿过两个水平边框11上的安装孔连接固定,安装时牢靠,密封性好,便于浇筑成型后拆卸,有利于重复使用。
35.使用时,位于撑弧板21和侧沿弧板22之间连接的筋板24提高了整体结构强度和稳定性,避免浇筑振捣时对管道结构造成影响。
36.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