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协调变速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09706发布日期:2021-12-04 12:20阅读:65来源:国知局
车辆协调变速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协调变速驱动装置,属于变速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车辆变速器经常用到行星齿轮,传统的行星齿轮包括内齿圈、太阳轮和行星轮,行星轮啮合在太阳轮与内齿圈之间,行星轮轴固定在行星支架上。动力的输入有多种方式,例如行星支架锁死,动力从太阳轮输入,从内齿圈输出;行星支架锁死,动力从内齿圈输入,从太阳轮输出;内齿圈锁死,动力从太阳轮输入,从行星支架输出;内齿圈锁死,动力从行星支架输入,从太阳轮输出;太阳轮锁死,动力从行星支架输入,从内齿圈输出;太阳轮锁死,动力从内齿圈输入,从行星支架输出等等。
3.普通的行星齿轮机构应用在拖拉机等特种车辆上时,经常会遇到很多困难,很难满足特殊的应用场景。例如车速只能挂几档调整,发动机速度降低时输出动力不足,或者内齿圈过大难以布置,或者行星轮、太阳轮与内齿圈不能够布置在同一个平面内等等,影响了车辆协调变速驱动装置在特种车辆上的使用。
4.传统行星变速装置的输出是在太阳轮轴的延长线上布置输出轴,输出轴在另一个箱体内通过齿轮变速装置进行进一步变速或者传动。这就导致了箱体设置比较多,多箱体的设置不仅增大了设备体积,提高了成本,而且多根传动轴支撑在不同的箱体内,同轴度及平行度难以保证,箱体之间需要精密定位,大大提高了加工难度及制造成本。
5.现有技术中的带轮变径调速机构,输入轴上的主动皮带轮通过v形带与从动带轮输出轴上的从动皮带轮连接,主动皮带轮包括左定盘片和右动盘片。从动皮带轮包括右定盘片和左动盘片,右定盘片的中心柱向左伸出且固定在从动带轮输出轴的左端头,右定盘片中心柱外周设有右定盘片外花键,左动盘片通过内花键套装在右定盘片外花键上,左动盘片的左端口对称设有向轴线方向伸出的左动盘片支耳;右定盘片中心柱中均匀设有贯通的右定盘片中心柱通孔及右端开口的右定盘片沉孔,各右定盘片沉孔中分别设有从动轮压簧,各从动轮压簧的右端设有压板,各右定盘片中心柱通孔中分别设有隔套,各隔套分别支撑在压板与相应的左动盘片支耳之间,压板上自右向左均匀插接有多根长杆螺钉,各长杆螺钉分别穿过相应的隔套且旋接在左动盘片支耳的螺孔中。
6.左动盘片呈浮动状态,左动盘片内花键套装在右定盘片外花键上可轴向滑动,各从动轮压簧的张力将压板向右推出,压板通过长杆螺钉及左动盘片支耳将左动盘片向右推,以夹紧v形带。
7.由于主动皮带轮与从动皮带轮的中心距不变,当主动皮带轮向大径工作状态切换时,在v形带的挤压下,从动皮带轮自动向小径工作状态切换。通过离合拉臂控制左定盘片与右动盘片之间的间距,即可实现主动皮带轮与从动皮带轮直径比的在线调整,从而实现输入轴与从动带轮输出轴之间传动比的在线改变。
8.在实际调速过程中,如果v形带传递的功率比较大,为避免从动皮带轮出现打滑现象,即需要提高从动轮压簧的弹性系数。但是从动轮压簧的张力提高太多会导致v形带的过
快磨损,且从动轮压簧的刚性不可能无限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车辆协调变速驱动装置,结构紧凑,只用一个箱体,占用空间小,制造难度低,各传动轴之间的平行度易于保证,且调速方便,输出动力大。
10.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辆协调变速驱动装置,包括箱体和一级输入轴,所述一级输入轴的左端安装有主动皮带轮,主动皮带轮通过v形带与从动皮带轮传动连接,所述从动皮带轮安装于从动带轮输出轴的左端,从动带轮输出轴的右端安装有一级输出齿轮,所述一级输出齿轮通过过桥齿轮与二级输入大齿轮相啮合,所述二级输入大齿轮固定在二级输入轴的左端,所述一级输入轴的中段安装有初级齿轮,所述初级齿轮与外齿行星架盘相啮合,所述外齿行星架盘的中心通过轴承支撑在所述二级输入轴的中段,所述外齿行星架盘的右端面固定安装有行星架,所述行星架上对称安装有行星轴,各行星轴分别通过轴承支撑在所述外齿行星架盘上,各行星轴的中段分别安装有双联行星齿轮,各双联行星齿轮分别包括自左向右设置的双联大行星齿轮和双联小行星齿轮;所述二级输入轴的中段设有二级输入小太阳轮,所述二级输入小太阳轮与各所述双联大行星齿轮相啮合;所述二级输入轴的右端通过轴承安装有二级输出空套齿轮,所述二级输出空套齿轮的中心凸台向左伸出,所述二级输出空套齿轮中心凸台的外周设有外花键且啮合有二级输出大太阳轮,二级输出大太阳轮与各双联小行星齿轮相啮合。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二级输出空套齿轮与三级输入齿轮相啮合,所述三级输入齿轮通过花键固定在三级输入轴上,所述三级输入轴平行于所述二级输入轴且两端通过轴承支撑在所述箱体的墙壁中,所述三级输入轴的中段通过花键安装有双向离合器,所述双向离合器的右侧安装有三级右空套齿轮,所述三级右空套齿轮与四级大齿轮相啮合,所述四级大齿轮通过花键固定在四级中间轴的一端,所述四级中间轴的另一端通过花键安装有四级小齿轮,所述四级小齿轮与主驱动输入齿轮相啮合。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双向离合器的左侧安装有三级左空套齿轮,所述三级左空套齿轮与所述主驱动输入齿轮相啮合。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驱动输入齿轮通过花键安装在主驱动轴的中段,所述主驱动输入齿轮的左侧安装有左空套齿轮和控制左空套齿轮的左离合器,所述左空套齿轮与左半轴齿轮相啮合,所述左半轴齿轮安装于左半轴的右端,所述左半轴的左端安装有左车轮连接法兰;所述主驱动输入齿轮的右侧安装有右空套齿轮和控制右空套齿轮的右离合器,所述右空套齿轮与右半轴齿轮相啮合,所述右半轴齿轮安装于右半轴的左端,所述右半轴的右端安装有右车轮连接法兰,所述左半轴与右半轴共轴线。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动皮带轮包括左定盘片和右动盘片,左定盘片的外凸榫向右伸出且固定在输入轴的左端头,右动盘片的中心凸台套装在左定盘片外凸榫上,右动盘片中心凸台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右端开口的右动盘片沉孔,各右动盘片沉孔中分别设有主动轮压簧,各主动轮压簧的右端共同抵靠在拨叉法兰的左端面,拨叉法兰通过内花键连接在外花键套上,外花键套固定在输入轴上,拨叉法兰的中心凸台向右伸出,端面斜齿动盘通过其动盘轴承安装在拨叉法兰中心凸台上,端面斜齿动盘的右侧与端面斜齿
定盘形成牙嵌式啮合,端面斜齿动盘的圆周上设有向外伸出的离合拉臂,端面斜齿定盘的右端面通过定盘圆周限位凸台嵌于箱体的凹槽中;所述端面斜齿动盘的外周卡接有向右延伸的外防尘罩,所述端面斜齿定盘的外周卡接有内防尘罩,所述内防尘罩向外延伸后折弯沿外防尘罩的内壁向左延伸。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端面斜齿动盘及端面斜齿定盘的斜齿之间通过主动带轮离合钢球相互配合,主动带轮离合钢球的两侧分别嵌于相应齿槽的弧形球道中。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从动皮带轮包括右定盘片和左动盘片,右定盘片的左端面中心设有右定盘片凸台,所述右定盘片凸台的左端面中心设有右定盘片中心柱,所述右定盘片中心柱固定在从动带轮输出轴的左端头,所述右定盘片中心柱的外周通过键连接有左浮动块,所述左浮动块的外周贴合在所述左动盘片的左端口内壁,所述左动盘片的右端口套装在右定盘片凸台的外周;右定盘片凸台中均匀设有沿轴向贯通的右定盘片通孔及右端开口的右定盘片沉孔,各右定盘片沉孔中分别设有从动轮压簧,各从动轮压簧的右端设有压板,各右定盘片通孔中分别设有隔套,各隔套分别支撑在压板与左浮动块之间,压板上自右向左均匀插接有多根长杆螺钉,各长杆螺钉分别穿过相应的隔套且旋接在左浮动块的螺孔中;所述左动盘片的内壁中部设有左动盘片内凸台,左动盘片内凸台与左浮动块的相向端面之间设有渐浅滑槽,所述渐浅滑槽中嵌有从动带轮离合钢球。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浮动块及右定盘片凸台的外周分别通过密封圈与所述左动盘片的内壁实现密封。
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右定盘片的中心孔通过花键安装在从动带轮输出轴的轴端。
1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1、一级输入轴左端的主动皮带轮通过v形带驱动从动皮带轮转动,从动皮带轮通过从动带轮输出轴驱动一级输出齿轮转动,一级输出齿轮通过过桥齿轮驱动二级输入大齿轮转动,二级输入大齿轮驱动二级输入轴转动。同时,一级输入轴上的初级齿轮驱动外齿行星架盘转动且实现一级减速,外齿行星架盘带动行星架及三根行星轴同步公转,外齿行星架盘的公转与一级输入轴的旋转速度比不变且方向相反;轴承使得二级输入轴与外齿行星架盘之间可以相对转动,二级输入轴通过二级输入小太阳轮驱动双联大行星齿轮转动,行星轴的公转与二级输入小太阳轮的旋转方向相反,两者共同决定双联大行星齿轮的旋转速度,双联小行星齿轮同步驱动二级输出大太阳轮转动且实现进一步减速,二级输出大太阳轮通过花键带动二级输出空套齿轮转动,二级输出空套齿轮驱动三级输入齿轮转动,三级输入齿轮带动三级输入轴转动。
20.2、当二级输入小太阳轮的转速与外齿行星架盘的公转速度相等时,各双联行星齿轮的转速为零,由此可实现在一级输入轴速度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二级输入小太阳轮的转速即可实现二级输出空套齿轮由零转速至最高转速的变化,实现无级变速。而且实现了一级输入轴与二级输入轴共同驱动二级输出空套齿轮转动,提高了输出动力,在保持大功率输出的情况下调速更加方便。
21.3、前进挡时,三级输入轴的双向离合器的左侧结合,使三级左空套齿轮固定在三级输入轴上,三级左空套齿轮直接驱动主驱动输入齿轮正向转动,主驱动输入齿轮带动主驱动轴正向转动。此刻同时与主驱动输入齿轮啮合的四级小齿轮、四级中间轴、四级大齿
轮、三级右空套齿轮跟随空转。
22.倒退挡时,三级输入轴的双向离合器的右侧结合,使三级右空套齿轮固定在三级输入轴上,三级右空套齿轮驱动四级大齿轮转动,四级大齿轮带动四级中间轴转动,四级中间轴驱动四级小齿轮转动,四级小齿轮驱动主驱动输入齿轮反向转动,主驱动输入齿轮带动主驱动轴反向转动。此刻同时与主驱动输入齿轮啮合的三级左空套齿轮跟随空转。
23.4、当主驱动轴的左离合器与右离合器均结合时,左空套齿轮及右空套齿轮均与主驱动轴固定连接,左空套齿轮通过左半轴齿轮驱动左半轴转动,左半轴通过左车轮连接法兰驱动左车轮转动;右空套齿轮通过右半轴齿轮驱动右半轴转动,右半轴通过右车轮连接法兰驱动右车轮转动,如此车辆进行直线行走。
24.当主驱动轴的左离合器单独结合时,左空套齿轮与主驱动轴固定连接,左空套齿轮通过左半轴齿轮驱动左半轴及左车轮单独转动;右空套齿轮悬浮在主驱动轴上,右车轮保持不动,车辆向右拐弯且转弯半径极小。
25.当主驱动轴的右离合器单独结合时,右空套齿轮与主驱动轴固定连接,右空套齿轮通过右半轴齿轮驱动右半轴及右车轮单独转动;左空套齿轮悬浮在主驱动轴上,左车轮保持不动,车辆向左拐弯且转弯半径极小。如此随时可以切换左转、行走、右转等,且大大缩小了拖拉机等工程车辆的转弯半径,满足各种工况的作业需求。
26.5、二级输出空套齿轮通过轴承直接安装在二级输入轴上,由二级输出空套齿轮驱动的驱动桥齿轮系与外齿行星架盘、行星架、三级输入轴与四级中间轴位于同一个箱体内,箱体只要设置一道箱体法兰,通过箱体法兰相互精确定位连接即可实现两侧墙体中的轴承安装孔共轴线,如此可以确保各传动轴相互平行且安装十分方便快捷。
27.6、一级输入轴驱动主动皮带轮旋转,主动皮带轮通过v形带驱动从动皮带轮转动。一级输入轴驱动左定盘片和右动盘片转动,v形带的两侧壁被夹持在左定盘片与右动盘片之间跟随转动,拨叉法兰与主动皮带轮同步旋转,v形带驱动从动皮带轮转动。右动盘片只能在左定盘片外凸榫上平移,确保右动盘片与左定盘片不会发生相对转动,端面斜齿定盘的右端通过定盘圆周限位凸台固定在箱体上保持不动。
28.当离合拉臂正向转动端面斜齿动盘时,被端面斜齿定盘的啮合面向左推出,端面斜齿动盘将拨叉法兰向左推出,拨叉法兰在外花键套上向左滑动将右动盘片向左推出,使右动盘片与左定盘片之间的间距缩小,将v形带向外周推出,主动皮带轮呈现大径工作状态。
29.当离合拉臂反向转动端面斜齿动盘时,端面斜齿动盘右移,右动盘片及拨叉法兰向右移动,使右动盘片与左定盘片之间的间距变大,v形带自身的张力使其向主动皮带轮的内周移动,主动皮带轮呈现小径工作状态。主动轮压簧的张力使拨叉法兰与端面斜齿动盘始终保持良好的轴向紧密接触,端面斜齿动盘右移后,右动盘片与左定盘片对v形带两侧保持压力接触,再次起动时v形带不会打滑。
30.7、端面斜齿动盘及端面斜齿定盘的斜齿之间通过主动带轮离合钢球相互配合,主动带轮离合钢球的两侧分别嵌于相应齿槽的弧形球道中。相对于现有技术的端面斜齿动盘及端面斜齿定盘的斜齿直接接触,改为通过主动带轮离合钢球接触,降低了端面斜齿动盘与端面斜齿定盘离合时的摩擦力,延长了使用寿命,且使端面斜齿动盘的转动更加顺畅。
31.8、外防尘罩与内防尘罩形成迷宫密封,避免草屑灰尘进入端面斜齿动盘与端面斜
齿定盘端面之间的间隙。
32.9、由于主动皮带轮与从动皮带轮的中心距不变,当主动皮带轮向大径工作状态切换时,在v形带的挤压下,从动皮带轮自动向小径工作状态切换,实现主动皮带轮与从动皮带轮直径比的在线调整。
33.从动皮带轮的左动盘片套装在右定盘片凸台上,可以左右平移以适应v形带的调整。从动轮压簧将压板向右推出,压板通过长杆螺钉带动左浮动块向右,左浮动块通过从动带轮离合钢球向右推动左动盘片内凸台,左动盘片保持向右的张力将v形带夹紧,左动盘片与右定盘片保持同步转动。
34.10、从动皮带轮的渐浅滑槽沿螺旋线延伸,初始状态时,从动带轮离合钢球位于渐浅滑槽的最深处;当v形带传递功率比较大,压板行程用完时会出现v形带打滑,而左动盘片尚有一定的转动自由度,v形带与右定盘片接触面打滑,v形带与左动盘片接触面的摩擦力驱动左动盘片与右定盘片产生相对转动,从动带轮离合钢球在渐浅滑槽中向较浅的一端滚动,使左动盘片自动向右平移,减小左动盘片与右定盘片之间的间距,将v形带自动补偿式夹紧,自动消除皮带打滑现象,延长了v形带的使用寿命,提高的变径调速的可靠性。带轮变径操作撤销后,在从动轮压簧反力作用下,在传动过程中左动盘片与右定盘片逐渐相对转动使从动带轮离合钢球回到渐浅滑槽的最深处。
附图说明
35.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辆协调变速驱动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3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自适应带轮变径调速机构的放大图。
37.图3为本实用新型自适应带轮变径调速机构的立体图。
3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主动皮带轮的立体爆炸图。
39.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从动皮带轮的立体爆炸图。
40.图6为本实用新型车辆协调变速驱动装置的展开图。
41.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外齿行星架盘部位的端面视图。
42.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行星机构的立体图。
43.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三级输入轴部位的立体图。
44.图10为本实用新型前进档的传动示意图。
45.图11为本实用新型倒退档的传动示意图。
46.图中:1.一级输入轴;1a.初级齿轮;2.主动皮带轮;2a.左定盘片;2a1.左定盘片外凸榫;2a2.左定盘片外滑槽;2b.右动盘片;2b1.右动盘片沉孔;2b2.主动轮压簧;3.拨叉法兰;3a.拨叉法兰中心凸台;4.外花键套;4a.卡簧;5.端面斜齿动盘;5a.离合拉臂;5b.动盘轴承;6.主动带轮离合钢球;7.端面斜齿定盘;7a.定盘圆周限位凸台;8.外防尘罩;9.内防尘罩;10.v形带;11.从动皮带轮;11a.右定盘片;11a1.右定盘片凸台;11a2.右定盘片中心柱;11a3.右定盘片通孔;11a4.右定盘片沉孔;11b.左动盘片;11b1.左动盘片内凸台;11c.左浮动块;11d.隔套;11e.压板;11f.长杆螺钉;11g.从动轮压簧;11h.从动带轮离合钢球;11j.从动轮固定螺钉;12.从动带轮输出轴;13.外齿行星架盘;14.行星架;15.行星轴;16a.双联大行星齿轮;16b.双联小行星齿轮;17.二级输入轴;17a.二级输入大齿轮;17b.二级输入小太阳轮;17c.二级输出大太阳轮;17d.二级输出空套齿轮;18.三级输入轴;18a.三级输
入齿轮;18b.双向离合器;18c.三级右空套齿轮;18d.三级左空套齿轮;19.四级中间轴;19a.四级大齿轮;19b.四级小齿轮;20.主驱动轴;20a.主驱动输入齿轮;20b.左空套齿轮;20c.左离合器;20d.右空套齿轮;20e.右离合器;21.左半轴;21a.左半轴齿轮;21b.左车轮连接法兰;22.右半轴;22a.右半轴齿轮;22b.右车轮连接法兰;23.一级输出齿轮;24.过桥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47.在本实用新型的以下描述中,术语“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机构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48.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协调变速驱动装置包括箱体和一级输入轴1,一级输入轴1的左端安装有主动皮带轮2,主动皮带轮2通过v形带10与从动皮带轮11传动连接,从动皮带轮11安装于从动带轮输出轴12的左端,从动带轮输出轴12的右端安装有一级输出齿轮23,一级输出齿轮23通过过桥齿轮24与二级输入大齿轮17a相啮合,二级输入大齿轮17a固定在二级输入轴17的左端。
49.如图2至图5所示,主动皮带轮2包括左定盘片2a和右动盘片2b,左定盘片2a的外凸榫向右伸出且固定在一级输入轴1的左端头,右动盘片2b的中心凸台套装在左定盘片外凸榫2a1上,右动盘片中心凸台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右端开口的右动盘片沉孔2b1,各右动盘片沉孔2b1中分别设有主动轮压簧2b2,各主动轮压簧2b2的右端共同抵靠在拨叉法兰3的左端面,拨叉法兰3通过内花键连接在外花键套4上,外花键套4固定在一级输入轴1上,拨叉法兰3的中心凸台向右伸出,端面斜齿动盘5通过其动盘轴承5b安装在拨叉法兰中心凸台3a上,端面斜齿动盘5的右侧与端面斜齿定盘7形成牙嵌式啮合,端面斜齿动盘5的圆周上设有向外伸出的离合拉臂5a,端面斜齿定盘7的右端面通过定盘圆周限位凸台7a嵌于箱体的凹槽中。
50.端面斜齿动盘5的外周卡接有向右延伸的外防尘罩8,端面斜齿定盘7的外周卡接有内防尘罩9,内防尘罩9向外延伸后折弯沿外防尘罩8的内壁向左延伸。外防尘罩8的左端口设有向左伸出的外防尘罩卡爪,外防尘罩卡爪插接于端面斜齿动盘5外周的凹槽中。
51.一级输入轴1驱动主动皮带轮2旋转,主动皮带轮2通过v形带10驱动从动皮带轮11转动。一级输入轴1驱动左定盘片2a和右动盘片2b转动,v形带10的两侧壁被夹持在左定盘片2a与右动盘片2b之间跟随转动,拨叉法兰3与主动皮带轮2同步旋转,v形带10驱动从动皮带轮11转动。右动盘片2b只能在左定盘片外凸榫2a1上平移,确保右动盘片2b与左定盘片2a不会发生相对转动,端面斜齿定盘7的右端通过定盘圆周限位凸台7a固定在箱体上保持不动。
52.当离合拉臂5a正向转动端面斜齿动盘5时,被端面斜齿定盘7的啮合面向左推出,端面斜齿动盘5将拨叉法兰3向左推出,拨叉法兰3在外花键套4上向左滑动将右动盘片2b向左推出,使右动盘片2b与左定盘片2a之间的间距缩小,将v形带10向外周推出,主动皮带轮2呈现大径工作状态。
53.当离合拉臂5a反向转动端面斜齿动盘5时,端面斜齿动盘5右移,右动盘片2b及拨叉法兰3向右移动,使右动盘片2b与左定盘片2a之间的间距变大,v形带10自身的张力使其
向主动皮带轮2的内周移动,主动皮带轮2呈现小径工作状态。主动轮压簧2b2的张力使拨叉法兰3与端面斜齿动盘5始终保持良好的轴向紧密接触,端面斜齿动盘5右移后,右动盘片2b与左定盘片2a对v形带10两侧保持压力接触,再次起动时v形带10不会打滑。
54.端面斜齿动盘5及端面斜齿定盘7的斜齿之间通过主动带轮离合钢球6相互配合,主动带轮离合钢球6的两侧分别嵌于相应齿槽的弧形球道中。相对于现有技术的端面斜齿动盘5及端面斜齿定盘7的斜齿直接接触,改为通过主动带轮离合钢球6接触,降低了端面斜齿动盘5与端面斜齿定盘7离合时的摩擦力,延长了使用寿命,且使端面斜齿动盘5的转动更加顺畅。
55.外防尘罩8与内防尘罩9形成迷宫密封,避免草屑灰尘进入端面斜齿动盘5与端面斜齿定盘7端面之间的间隙。
56.左定盘片2a的外凸榫对应嵌于右动盘片中心凸台的内滑槽中,相邻左定盘片外凸榫2a1之间形成左定盘片外滑槽2a2,右动盘片中心凸台的内凸榫对应嵌于相应的左定盘片外滑槽2a2中。左定盘片外凸榫2a1嵌于右动盘片内滑槽中,右动盘片内凸榫嵌于左定盘片外滑槽2a2中,使得右动盘片2b与左定盘片2a形成径向定位但是可轴向滑动,既可调节右动盘片2b与左定盘片2a之间的距离,又可避免右动盘片2b相对于左定盘片2a产生打滑。
57.外花键套4的右端外周嵌装有卡簧4a,卡簧4a位于拨叉法兰中心凸台3a的右侧。卡簧4a对拨叉法兰3的右行程进行限位,间接限定了右动盘片2b与左定盘片2a之间的最大距离。
58.从动皮带轮11包括右定盘片11a和左动盘片11b,右定盘片11a的左端面中心设有右定盘片凸台11a1,右定盘片凸台11a1的左端面中心设有右定盘片中心柱11a2。
59.右定盘片11a的中心孔通过花键套装在从动带轮输出轴12的轴端,从动带轮输出轴12的左端头中心旋接有从动轮固定螺钉11j,从动轮固定螺钉11j的六角头通过弹簧垫片压在平垫片上,平垫片压在右定盘片中心柱11a2的左端口,将右定盘片中心柱11a2固定在从动带轮输出轴12的左端头。
60.右定盘片中心柱11a2的外周通过键连接有左浮动块11c,左浮动块11c的外周贴合在左动盘片11b的左端口内壁,左动盘片11b的右端口套装在右定盘片凸台11a1的外周。
61.右定盘片凸台11a1中均匀设有沿轴向贯通的右定盘片通孔11a3及右端开口的右定盘片沉孔11a4,各右定盘片沉孔11a4中分别设有从动轮压簧11g,各从动轮压簧11g的右端设有压板11e,各右定盘片通孔11a3中分别设有隔套11d,各隔套11d分别支撑在压板11e与左浮动块11c之间,压板11e上自右向左均匀插接有多根长杆螺钉11f,各长杆螺钉11f分别穿过相应的隔套11d且旋接在左浮动块11c的螺孔中。
62.左动盘片11b的内壁中部设有左动盘片内凸台11b1,左动盘片内凸台11b1与左浮动块11c的相向端面之间设有渐浅滑槽,渐浅滑槽中嵌有从动带轮离合钢球11h。
63.左浮动块11c及右定盘片凸台11a1的外周分别通过密封圈与左动盘片11b的内壁实现密封,杜绝灰尘进入。
64.由于主动皮带轮2与从动皮带轮11的中心距不变,当主动皮带轮2向大径工作状态切换时,在v形带10的挤压下,从动皮带轮11自动向小径工作状态切换,实现主动皮带轮2与从动皮带轮11直径比的在线调整。
65.从动皮带轮11的左动盘片11b套装在右定盘片凸台11a1上,可以左右平移以适应v
形带10的调整。从动轮压簧11g将压板11e向右推出,压板11e通过长杆螺钉11f带动左浮动块11c向右,左浮动块11c通过从动带轮离合钢球11h向右推动左动盘片内凸台11b1,左动盘片11b保持向右的张力将v形带10夹紧,左动盘片11b与右定盘片11a保持同步转动。
66.从动皮带轮11的渐浅滑槽沿螺旋线延伸,初始状态时,从动带轮离合钢球11h位于渐浅滑槽的最深处;当v形带10传递功率比较大,压板11e行程用完时会出现v形带10打滑,而左动盘片11b尚有一定的转动自由度,v形带10与右定盘片11a接触面打滑,v形带10与左动盘片11b接触面的摩擦力驱动左动盘片11b与右定盘片11a产生相对转动时,从动带轮离合钢球11h在渐浅滑槽中向较浅的一端滚动,使左动盘片11b自动向右平移,减小左动盘片11b与右定盘片11a之间的间距,将v形带10自动补偿式夹紧,自动消除皮带打滑现象,延长了v形带10的使用寿命,提高的变径调速的可靠性。带轮变径操作撤销后,在从动轮压簧反力作用下,在传动过程中左动盘片11b与右定盘片11a逐渐相对转动使从动带轮离合钢球11h回到渐浅滑槽的最深处。
67.如图6至图8所示,一级输入轴1的中段安装有初级齿轮1a,初级齿轮1a与外齿行星架盘13相啮合,外齿行星架盘13的中心通过轴承支撑在二级输入轴17的中段,外齿行星架盘13的右端面固定安装有行星架14,行星架14上对称安装有行星轴15,各行星轴15分别通过轴承支撑在外齿行星架盘13上,各行星轴15的中段分别安装有双联行星齿轮,各双联行星齿轮分别包括自左向右设置的双联大行星齿轮16a和双联小行星齿轮16b。
68.二级输入轴17的中段设有二级输入小太阳轮17b,二级输入小太阳轮17b与各双联大行星齿轮16a相啮合;二级输入轴17的右端通过轴承安装有二级输出空套齿轮17d,二级输出空套齿轮17d的中心凸台向左伸出且左端与二级输入小太阳轮17b之间不接触,二级输出空套齿轮中心凸台的外周设有外花键且啮合有二级输出大太阳轮17c,二级输出大太阳轮17c与各双联小行星齿轮16b相啮合。
69.二级输出空套齿轮17d通过轴承直接安装在二级输入轴17上,由二级输出空套齿轮17d驱动的驱动桥齿轮系与外齿行星架盘13、行星架14、三级输入轴18与四级中间轴19位于同一个箱体内,箱体只要设置一道箱体法兰,通过箱体法兰相互精确定位连接即可实现两侧墙体中的轴承安装孔共轴线,如此可以确保各传动轴相互平行且安装十分方便快捷。
70.一级输入轴1上的初级齿轮1a驱动外齿行星架盘13转动且实现一级减速,外齿行星架盘13带动行星架14及三根行星轴15同步公转,外齿行星架盘13的公转与一级输入轴1的旋转速度比不变且方向相反。
71.从动皮带轮11驱动从动带轮输出轴12转动,从动带轮输出轴12带动一级输出齿轮23转动,一级输出齿轮23通过过桥齿轮24驱动二级输入大齿轮17a转动,二级输入大齿轮17a带动二级输入轴17转动。轴承使得外齿行星架盘13与二级输入轴17之间可以相对转动,二级输入轴17通过二级输入小太阳轮17b驱动双联大行星齿轮16a转动,行星轴15的公转与二级输入小太阳轮17b的旋转方向相反,两者共同决定双联大行星齿轮16a的旋转速度,双联小行星齿轮16b同步驱动二级输出大太阳轮17c转动且实现进一步减速,二级输出大太阳轮17c通过花键带动二级输出空套齿轮17d转动,二级输出空套齿轮17d驱动三级输入齿轮18a转动,三级输入齿轮18a带动三级输入轴18转动。
72.当二级输入小太阳轮17b的转速与外齿行星架盘13的公转速度相等时,各双联行星齿轮的转速为零,由此可实现在一级输入轴1速度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二级输入小太阳轮
17b的转速即可实现二级输出空套齿轮17d由零转速至最高转速的变化,实现无级变速。而且实现了一级输入轴1与二级输入轴17共同驱动二级输出空套齿轮17d转动,提高了输出动力,在保持大功率输出的情况下调速更加方便。
73.如图6、图9所示,二级输出空套齿轮17d与三级输入齿轮18a相啮合,三级输入齿轮18a通过花键固定在三级输入轴18上,三级输入轴18平行于二级输入轴17且两端通过轴承支撑在箱体的墙壁中,三级输入轴18的中段通过花键安装有双向离合器18b。双向离合器18b的右侧安装有三级右空套齿轮18c,三级右空套齿轮18c与四级大齿轮19a相啮合,四级大齿轮19a通过花键固定在四级中间轴19的一端,四级中间轴19的另一端通过花键安装有四级小齿轮19b,四级小齿轮19b与主驱动输入齿轮20a相啮合。双向离合器18b的左侧安装有三级左空套齿轮18d,三级左空套齿轮18d与主驱动输入齿轮20a相啮合。
74.如图10所示,前进挡时,三级输入轴18的双向离合器18b的左侧结合,使三级左空套齿轮18d固定在三级输入轴18上,三级左空套齿轮18d直接驱动主驱动输入齿轮20a正向转动,主驱动输入齿轮20a带动主驱动轴20正向转动。此刻同时与主驱动输入齿轮20a啮合的四级小齿轮19b、四级中间轴19、四级大齿轮19a、三级右空套齿轮18c跟随空转。
75.如图11所示,倒退挡时,三级输入轴18的双向离合器18b的右侧结合,使三级右空套齿轮18c固定在三级输入轴18上,三级右空套齿轮18c驱动四级大齿轮19a转动,四级大齿轮19a带动四级中间轴19转动,四级中间轴19驱动四级小齿轮19b转动,四级小齿轮19b驱动主驱动输入齿轮20a反向转动,主驱动输入齿轮20a带动主驱动轴20反向转动。此刻同时与主驱动输入齿轮20a啮合的三级左空套齿轮18d跟随空转。
76.如图6所示,主驱动输入齿轮20a通过花键安装在主驱动轴20的中段,主驱动输入齿轮20a的左侧安装有左空套齿轮20b和控制左空套齿轮20b的左离合器20c,左空套齿轮20b与左半轴齿轮21a相啮合,左半轴齿轮21a安装于左半轴21的右端,左半轴21的左端安装有左车轮连接法兰21b;主驱动输入齿轮20a的右侧安装有右空套齿轮20d和控制右空套齿轮20d的右离合器20e,右空套齿轮20d与右半轴齿轮22a相啮合,右半轴齿轮22a安装于右半轴22的左端,右半轴22的右端安装有右车轮连接法兰22b,左半轴21与右半轴22共轴线。
77.当主驱动轴20的左离合器20c与右离合器20e均结合时,左空套齿轮20b及右空套齿轮20d均与主驱动轴20固定连接,左空套齿轮20b通过左半轴齿轮21a驱动左半轴21转动,左半轴21通过左车轮连接法兰21b驱动左车轮转动;右空套齿轮20d通过右半轴齿轮22a驱动右半轴22转动,右半轴22通过右车轮连接法兰22b驱动右车轮转动,如此车辆进行直线行走。
78.当主驱动轴20的左离合器20c单独结合时,左空套齿轮20b与主驱动轴20固定连接,左空套齿轮20b通过左半轴齿轮21a驱动左半轴21及左车轮单独转动;右空套齿轮20d悬浮在主驱动轴20上,右车轮保持不动,车辆向右拐弯且转弯半径极小。
79.当主驱动轴20的右离合器20e单独结合时,右空套齿轮20d与主驱动轴20固定连接,右空套齿轮20d通过右半轴齿轮22a驱动右半轴22及右车轮单独转动;左空套齿轮20b悬浮在主驱动轴20上,左车轮保持不动,车辆向左拐弯且转弯半径极小。如此随时可以切换左转、行走、右转等,且大大缩小了拖拉机等工程车辆的转弯半径,满足各种工况的作业需求。
8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
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