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I智能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46101发布日期:2021-12-01 13:25阅读:558来源:国知局
一种AI智能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一种ai智能机器人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属于ai智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ai智能机器人。


背景技术:

2.ai智能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随着ai智能机器人的发展逐渐与人们的生活相贴切,如今在公共办公场所也依然充满了ai智能机器人的身影,在办公室场所的ai智能机器人,大多设置有文档输入摄像头与支撑板,在支撑板放置文档,通过文档输入摄像头将文档图像输入ai智能机器人内部的处理模块,可自动对文档进行排版,还可以进行错别字检测,并通过显示屏显示出来,这样极大的方便了工作人员办公,但是如今ai智能机器人的高度固定,从而显示屏与支撑板的高度一定,当身高较高的人员需要使用ai智能机器人时,需要长时间弯腰操作,特别是需要输入特别多的文档时,严重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ai智能机器人,可根据实际使用人员的身高,调整ai智能机器人的高度,从而调节显示屏与支撑板的高度,提高机器人的实用性。
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ai智能机器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侧装配有显示屏,所述机体设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下侧装配有摄像头,所述机体装配有与摄像头位置相匹配的支撑板,所述机体下侧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上侧横向转动装配有转杆,所述转杆一端伸出机体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所述转杆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螺旋段与第二螺纹段,所述第一螺旋段与第二螺纹段螺纹旋向相反,所述第一螺旋段与第二螺纹段均螺纹连接有滑板,两个所述滑板前后两侧均共同套设有滑杆,两个所述滑板前后侧均铰接有支撑杆,所述安装槽下侧套设有支撑座,四个所述支撑杆下端均与支撑座上表面铰接,所述支撑座与机体之间设有限位机构。
6.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有两个限位组件,两个所述限位组件前后对称分布,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有限位杆与限位块,所述限位杆上端与安装槽上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上侧设有台阶孔,所述限位杆下端伸入台阶孔内与限位块固定连接。当机体相对于支撑座上下移动时,限位杆带动限位块在台阶孔内上下滑动,对机体进行限位,增加机体上下滑动的稳定性,且台阶孔的上下两侧内壁可对限位块限位,从而对机体的最高调整位置和最低调整位置进行限位。
7.所述机体设有与支撑板大小相匹配的收纳槽,所述收纳槽上内壁设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通过阻尼转轴与安装杆远离摄像头一端铰接,所述支撑板铰接在收纳槽下侧左右两侧内壁之间,所述支撑板上侧设有磁铁块,所述机体设有与磁铁块相匹配的磁锁槽,所述
机体设有位于收纳槽下侧的支撑条,所述支撑条与支撑板相匹配。当工作人员需要录入文档时,工作人员转动支撑板,将支撑板向外翻转落在支撑条上侧,然后露出收纳槽,然后转动安装杆,使安装杆与支撑板平行,摄像头位于支撑板上侧,此时工作人员可将纸质文档放置在支撑板上,通过摄像头对纸质文档的内容进行识别,当不要使用摄像头与支撑板时,工作人员可折叠安装杆,将安装杆收纳在收纳槽内,然后转动支撑板,使用支撑板将收纳槽封闭,磁铁块锁入磁锁槽内,通过磁铁块吸附对支撑板进行限位。
8.所述支撑板设有内扣把手。内扣把手的设计便于工作人员翻转支撑板。
9.所述收纳槽内设有与摄像头位置相匹配的保护套。当安装杆收入收纳槽后,摄像头收入保护套内,从而对摄像头进行保护。
10.所述支撑座下侧四角均设有万向轮。这样的结构便于工作人员移动机器人。
11.所述转动把手表面设有防滑纹。这样的结构便于工作人员转动转动把手。
1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便于工作人员对机器人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对显示屏与支撑板的高度进行调节,便于不同身高的人群使用,提高实用性,且支撑板与安装杆在不使用时,可收取收纳槽内,提高机器人整体的整洁性,还可对安装杆的摄像头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13.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ai智能机器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实用新型一种ai智能机器人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一;
16.图3为实用新型一种ai智能机器人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二;
17.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8.机体1、显示屏11、安装杆12、摄像头13、支撑板14、安装槽2、转杆21、转动把手211、第一螺旋段22、第二螺纹段23、滑板24、滑杆241、支撑杆25、支撑座26、限位杆3、限位块31、台阶孔32、收纳槽4、铰接座41、磁铁块42、磁锁槽43、支撑条44、内扣把手45、保护套451、万向轮46。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20.如图1

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ai智能机器人,包括机体1,机体1上侧装配有显示屏11,机体1设有安装杆12,安装杆12下侧装配有摄像头13,机体1装配有与摄像头13位置相匹配的支撑板14,机体1下侧设有安装槽2,安装槽2上侧横向转动装配有转杆21,转杆21一端伸出机体1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211,转杆21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螺旋段22与第二螺纹段23,第一螺旋段22与第二螺纹段23螺纹旋向相反,第一螺旋段22与第二螺纹段23均螺纹连接有滑板24,两个滑板24前后两侧均共同套设有滑杆241,两个滑板24前后侧均铰接有支撑杆25,安装槽2下侧套设有支撑座26,四个支撑杆25下端均与支撑座26上表面铰接,支撑座26与机体1之间设有限位机构。
21.当转杆21转动时可带动第一螺旋段22与第二螺纹段23转动,由于第一螺旋段22与
第二螺纹段23螺纹旋向相反,且两个滑板24分别与第一螺旋段22和第二螺纹段23螺纹连接,从而当转杆21分别正向转动和反向转动时,可分别带动两个滑板24相互靠近和相互远离,从而当工作人员正向转动转动把手211,带动转杆21正向转动,使两个滑板24相互靠近,两个滑板24相互靠近,从而带动支撑杆25转动,将机体1向上顶起,同理,当工作人员反向转动转动把手211时,可带动两个滑板24相互远离,通过支撑杆25转动,带动机体1向下移动,这样的结构,便可调整机体1的高度,从而调整支撑板14与显示屏11的高度,方便不同高度的人群使用;滑杆241可对滑板24进行限位,提高滑板24滑动的稳定性。
22.限位机构包括有两个限位组件,两个限位组件前后对称分布,限位组件包括有限位杆3与限位块31,限位杆3上端与安装槽2上侧内壁固定连接,支撑座26上侧设有台阶孔32,限位杆3下端伸入台阶孔32内与限位块31固定连接。当机体1相对于支撑座26上下移动时,限位杆3带动限位块31在台阶孔32内上下滑动,对机体1进行限位,增加机体1上下滑动的稳定性,且台阶孔32的上下两侧内壁可对限位块31限位,从而对机体1的最高调整位置和最低调整位置进行限位。
23.机体1设有与支撑板14大小相匹配的收纳槽4,收纳槽4上内壁设有铰接座41,铰接座41通过阻尼转轴与安装杆12远离摄像头13一端铰接,支撑板14铰接在收纳槽4下侧左右两侧内壁之间,支撑板14上侧设有磁铁块42,机体1设有与磁铁块42相匹配的磁锁槽43,机体1设有位于收纳槽4下侧的支撑条44,支撑条44与支撑板14相匹配。当工作人员需要录入文档时,工作人员转动支撑板14,将支撑板14向外翻转落在支撑条44上侧,然后露出收纳槽4,然后转动安装杆12,使安装杆12与支撑板14平行,摄像头13位于支撑板14上侧,此时工作人员可将纸质文档放置在支撑板14上,通过摄像头13对纸质文档的内容进行识别,当不要使用摄像头13与支撑板14时,工作人员可折叠安装杆12,将安装杆12收纳在收纳槽4内,然后转动支撑板14,使用支撑板14将收纳槽4封闭,磁铁块42锁入磁锁槽43内,通过磁铁块42吸附对支撑板14进行限位。
24.支撑板14设有内扣把手45。内扣把手45的设计便于工作人员翻转支撑板14。
25.收纳槽4内设有与摄像头13位置相匹配的保护套451。当安装杆12收入收纳槽4后,摄像头13收入保护套451内,从而对摄像头13进行保护。
26.支撑座26下侧四角均设有万向轮46。这样的结构便于工作人员移动机器人。
27.转动把手211表面设有防滑纹。这样的结构便于工作人员转动转动把手211。
28.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