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消声器技术领域,具体为医用超静音双层微穿孔消声器。
背景技术:2.医院是指按照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为病员开展必要的医学检查、治疗措施、护理技术、接诊服务、康复设备、救治运输等服务,以救死扶伤为主要目的医疗机构,其服务对象不仅包括有症状的病员和伤员,也包括不能自理或活动受限有医疗护理依赖的老年人,法医评定有医疗护理依赖或病情不稳定需要长期康复经常观察检查的重度病伤员。
3.在医院的日常工作中,各项手术和护理工作的进行常常会产生大量的噪声,若不及时对这些噪声进行降噪消声处理的话很容易对病人造成影响,不利于病人的治疗恢复。
4.而现有的双层微穿孔消声器通常降噪效果不太理想,虽然也可以降低噪声的强度,但因其结构单一大多无法保证消音降噪工作的全面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医用超静音双层微穿孔消声器。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医用超静音双层微穿孔消声器,可以使噪声产生共振相互抵消,有效降低噪声的强度,并延长噪声在外壳内部的停留时间来确保消声质量,确保噪声能够被全面削弱,通过多级降噪消声机构的配合来尽可能的实现超静音,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医用超静音双层微穿孔消声器,包括外壳和消声机构;
7.外壳:其左右两端的开口处均设有衔接管道;
8.消声机构:其包括外层微穿孔框、方形板和内层微穿孔框,所述外层微穿孔框设置于外壳的内部边缘处,外层微穿孔框的内部设有左右对称的方形板,两个方形板的相对内侧面之间设有内层微穿孔框,外层微穿孔框和内层微穿孔框均由四个微穿孔板焊接而成,可以使噪声产生共振相互抵消,有效降低噪声的强度,并延长噪声在外壳内部的停留时间来确保消声质量,确保噪声能够被全面削弱,通过多级降噪消声机构的配合来尽可能的实现超静音。
9.进一步的,所述消声机构还包括外层隔板和内层隔板,所述外层隔板均匀分布于外层微穿孔框的外侧面与外壳的内侧壁之间,内层隔板均匀分布于外层微穿孔框的内侧壁与内层微穿孔框的外侧面之间,可以在为外层微穿孔框和内层微穿孔框提供支撑作用的同时降低轴向声音的传播速度,延长噪声在外壳内部的停留时间来确保消声质量。
10.进一步的,所述方形板的相对内侧面中部设有微穿孔筒,微穿孔筒的内部设有均匀分布的空心板,微穿孔筒的外弧面与内层微穿孔框的内侧壁之间均匀分布有两个为一组的折流板,空心板与同组两个的折流板竖向对应,可以进一步增加噪声的共振区间和折返路径,确保噪声能够被全面削弱。
11.进一步的,所述空心板外弧面均匀分布的流通孔与微穿孔筒上的微穿孔相对应,空心板的内部均设有隔断架,能够使噪声相互碰撞抵消,实现对噪声的分散削弱。
12.进一步的,所述隔断架的外表面均设有吸音棉,能够吸收噪声的振动能量,以免出现二次噪声。
13.进一步的,还包括圆柱和螺旋片,所述圆柱设置于相邻两个空心板的相对内侧面之间,两个圆柱的外弧面均设有螺旋片,螺旋片与微穿孔筒的内弧壁接触,能够延展噪声的折返角度,令噪声发生不规则方向的折返后更进一步的降低自身振幅。
14.进一步的,所述衔接管道的端头处均设有密封法兰,可以将衔接管道快速与外部声源管道相连。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医用超静音双层微穿孔消声器,具有以下好处:
16.1、通过密封法兰将衔接管道快速与外部声源管道相连,当噪声通过衔接管道进入外壳的内部后,噪声经过外层微穿孔框和内层微穿孔框上的微穿孔分散并产生共振,从而实现降噪消声的目的,而外层隔板和内层隔板在为外层微穿孔框和内层微穿孔框提供支撑作用的同时降低轴向声音的传播速度,延长噪声在外壳内部的停留时间来确保消声质量。
17.2、微穿孔筒、空心板和折流板可以进一步增加噪声的共振区间和折返路径,确保噪声能够被全面削弱,受隔断架的阻碍,部分噪声经过流通孔进入空心板的内部后形成闭环只能向后折返与后续涌入的噪声碰撞抵消,进而实现对噪声分散削弱,吸音棉能够吸收噪声在空心板内部发生碰撞而产生的振动能量,以免出现二次噪声,螺旋片的螺旋曲面能够延展噪声的折返角度,令噪声发生不规则方向的折返后更进一步的降低自身振幅,通过多级降噪消声机构的配合来尽可能的实现超静音。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剖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空心板右视内剖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外壳、2衔接管道、3消声机构、31外层微穿孔框、32方形板、33内层微穿孔框、34外层隔板、35内层隔板、4微穿孔筒、5空心板、6折流板、7流通孔、8隔断架、9吸音棉、10圆柱、11螺旋片、12密封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医用超静音双层微穿孔消声器,包括外壳1和消声机构3;
25.外壳1:其左右两端的开口处均设有衔接管道2;
26.消声机构3:其包括外层微穿孔框31、方形板32和内层微穿孔框33,外层微穿孔框31设置于外壳1的内部边缘处,外层微穿孔框31的内部设有左右对称的方形板32,两个方形板32的相对内侧面之间设有内层微穿孔框33,外层微穿孔框31和内层微穿孔框33均由四个微穿孔板焊接而成,消声机构3还包括外层隔板34和内层隔板35,外层隔板34均匀分布于外层微穿孔框31的外侧面与外壳1的内侧壁之间,内层隔板35均匀分布于外层微穿孔框31的内侧壁与内层微穿孔框33的外侧面之间,当噪声通过衔接管道2进入外壳1的内部后,噪声经过外层微穿孔框31和内层微穿孔框33上的微穿孔分散并产生共振,从而实现降噪消声的目的,而外层隔板34和内层隔板35在为外层微穿孔框31和内层微穿孔框33提供支撑作用的同时降低轴向声音的传播速度,延长噪声在外壳1内部的停留时间来确保消声质量。
27.其中:方形板32的相对内侧面中部设有微穿孔筒4,微穿孔筒4的内部设有均匀分布的空心板5,微穿孔筒4的外弧面与内层微穿孔框33的内侧壁之间均匀分布有两个为一组的折流板6,空心板5与同组两个的折流板6竖向对应,微穿孔筒4、空心板5和折流板6可以进一步增加噪声的共振区间和折返路径,确保噪声能够被全面削弱。
28.其中:空心板5外弧面均匀分布的流通孔7与微穿孔筒4上的微穿孔相对应,空心板5的内部均设有隔断架8,受隔断架8的阻碍,部分噪声经过流通孔7进入空心板5的内部后形成闭环只能向后折返与后续涌入的噪声碰撞抵消,进而实现对噪声分散削弱。
29.其中:隔断架8的外表面均设有吸音棉9,吸音棉9能够吸收噪声在空心板5内部发生碰撞而产生的振动能量,以免出现二次噪声。
30.其中:还包括圆柱10和螺旋片11,圆柱10设置于相邻两个空心板5的相对内侧面之间,两个圆柱10的外弧面均设有螺旋片11,螺旋片11与微穿孔筒4的内弧壁接触,螺旋片11的螺旋曲面能够延展噪声的折返角度,令噪声发生不规则方向的折返后更进一步的降低自身振幅。
31.其中:衔接管道2的端头处均设有密封法兰12,通过密封法兰12可以将衔接管道2快速与外部声源管道相连,从而使该消声器迅速投入降噪工作中。
3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医用超静音双层微穿孔消声器的工作原理如下:通过密封法兰12将衔接管道2快速与外部声源管道相连,当噪声通过衔接管道2进入外壳1的内部后,噪声经过外层微穿孔框31和内层微穿孔框33上的微穿孔分散并产生共振,从而实现降噪消声的目的,而外层隔板34和内层隔板35在为外层微穿孔框31和内层微穿孔框33提供支撑作用的同时降低轴向声音的传播速度,延长噪声在外壳1内部的停留时间来确保消声质量,微穿孔筒4、空心板5和折流板6可以进一步增加噪声的共振区间和折返路径,确保噪声能够被全面削弱,受隔断架8的阻碍,部分噪声经过流通孔7进入空心板5的内部后形成闭环只能向后折返与后续涌入的噪声碰撞抵消,进而实现对噪声分散削弱,吸音棉9能够吸收噪声在空心板5内部发生碰撞而产生的振动能量,以免出现二次噪声,螺旋片11的螺旋曲面能够延展噪声的折返角度,令噪声发生不规则方向的折返后更进一步的降低自身振幅,通过多级降噪消声机构的配合来尽可能的实现超静音。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