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水管道与检查井连接处的防渗漏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13537发布日期:2021-12-15 10:52阅读:6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排水管道与检查井连接处的防渗漏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防渗漏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排水管道与检查井连接处的防渗漏结构。


背景技术:

2.现有的检查井所在管网为dn1500架空钢管,离地高度约5m,离厂区较近,上游来水汇流后水量较大,尤其在降雨较大时经常出现满管运行的情况,对钢管与检查井之间的管圈缝隙挤压频繁;其次,钢管与检查井壁混凝土热膨胀系数不同,长期运行随着管圈缝隙内柔性密封材料老化,密封效果变差;另外,工业废水腐蚀加剧了管圈缝隙密封材料老化,极易造成管圈缝隙渗漏污水。由于钢管与混凝土热膨胀系数不同,常规防渗漏措施,如快干水泥等,虽然密封效果较好、施工难度小,但依然容易出现复漏的情况,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渗漏问题。从检查井内部将上下游钢管对接满焊,形成直管连通,施工难度大,虽然能防止渗漏,但是连接后钢管过长,热胀冷缩对整体结构稳定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排水管道与检查井的连接处的防渗漏结构,具备良好的弹性和密封性,施工难度小,不易出现复漏,使用耐久性较高。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排水管道与检查井连接处的防渗漏结构,包括检查井和排水管道,在该检查井的井壁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排水管道的一端穿过连接孔后伸入检查井内;所述连接孔为阶梯孔,其靠近检查井内壁的一段为小径段,且该小径段的直径大于排水管道的直径,该连接孔靠近检查井外壁的一段为大径段,且该大径段呈里端小外端大的喇叭状;在连接孔的小径段内设有一套管,所述套管套设在排水管道上,在该套管与排水管道之间设有密封组件,在该密封组件的作用下,套管外壁与连接孔的小径段内壁紧贴;所述套管的里端扩大呈喇叭状,在套管的里端内侧设有一止水环,所述止水环固定套设在排水管道上;在连接孔的大径段内填充有混凝土,形成后浇带。
6.进一步的,在套管里端内侧填充有柔性密封材料,该柔性密封材料将止水环包覆,并将套管里端填满。
7.进一步的,所述柔性密封材料为聚氨酯止水发泡剂填充而成。
8.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组件包括油性盘根和v型密封条,油性盘根绕设在排水管道上,并靠近套管的里端,靠近检查井井壁内侧的所述v型密封条的唇部朝向检查井的内侧。
9.进一步的,在所述套管的外侧设有一管道抱箍,该管道抱箍套设于套管里端,并与止水环对应设置。
10.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孔的大径段的内壁的倾斜角度为30
°
~60
°

1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2.1、通过在排水管道连接处设置一阶梯型的连接孔,并且在排水管道上设置止水环,在止水环与连接孔之间填充柔性密封材料,最后经后浇带进行封堵抹平,同时外侧的后浇带能够很好的保护其中的柔性密封材料,减缓老化,同时止水环能够在排水管道的带动下在柔性密封材料内横向或纵向移动,并不影响连接处的密封性,弹性较好,不易泄露,使用耐久性较好。
13.2、通过在套管的一端设置喇叭状的坡口,并在该坡口的对应位置设置管道抱箍,使得套管在径向上具备了一定的弹性,便于管道抱箍的收紧,以便于对套管和排水管道之间的密封组件进行适当的压缩,进一步的提高密封效果,并且套管以及管道抱箍伸入连接孔靠近检查井外壁的一侧,也利于后浇带成型后具有更高的强度,以更好的支撑柔性密封材料在止水环移动时带来的压力,进一步的提高了整个结构的强度和使用耐久性。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检查井,2套管,3排水管道,4密封组件,5止水环,6柔性密封材料,7管道抱箍,8后浇带。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7.实施例:
18.如图1所示,一种排水管道与检查井连接处的防渗漏结构,包括检查井1和排水管道3,在该检查井1的井壁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排水管道3的一端穿过连接孔后伸入检查井1内;所述连接孔为阶梯孔,其靠近检查井1内壁的一段为小径段,且该小径段的直径大于排水管道3的直径,该连接孔靠近检查井1外壁的一段为大径段,且该大径段呈里端小外端大的喇叭状。所述连接孔的大径段的内壁的倾斜角度为30
°
~60
°
,优选45
°

19.在连接孔的小径段内设有一套管2,所述套管2套设在排水管道3上,在该套管2与排水管道3之间设有密封组件4,在该密封组件4的作用下,套管2外壁与连接孔的小径段内壁紧贴。所述密封组件4包括油性盘根和v型密封条,油性盘根绕设在排水管道3上,并靠近套管2的里端,靠近检查井1井壁内侧的所述v型密封条的唇部朝向检查井1的内侧。
20.所述套管2的里端扩大呈喇叭状,在套管2的里端内侧设有一止水环5,所述止水环5固定套设在排水管道3上。在所述套管2的外侧设有一管道抱箍7,该管道抱箍7套设于套管2里端,并与止水环5对应设置。
21.在连接孔的大径段内填充有混凝土,形成后浇带8。所述后浇带8为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在浇筑后浇带8时,后浇带8中的钢筋与检查井1井壁中的钢筋进行焊接。在套管2里端内侧填充有柔性密封材料6,该柔性密封材料6将止水环5包覆,并将套管2里端填满。所述柔性密封材料6为聚氨酯止水发泡剂填充而成。
22.通过在排水管道3连接处设置一阶梯型的连接孔,并且在排水管道3上设置止水环5,在止水环5与连接孔之间填充柔性密封材料6,最后经后浇带8进行封堵抹平,同时外侧的后浇带8能够很好的保护其中的柔性密封材料6,减缓老化,同时止水环5能够在排水管道3的带动下在柔性密封材料64内横向或纵向移动,并不影响连接处的密封性,弹性较好,不易
泄露,使用耐久性较好。
23.通过在套管2的一端设置喇叭状的坡口,并在该坡口的对应位置设置管道抱箍7,使得套管2在径向上具备了一定的弹性,便于管道抱箍7的收紧,以便于对套管2和排水管道3之间的密封组件4进行适当的压缩,进一步的提高密封效果,并且套管2以及管道抱箍7伸入连接孔靠近检查井1外壁的一侧,也利于后浇带8成型后具有更高的强度,以更好的支撑柔性密封材料6在止水环5移动时带来的压力,进一步的提高了整个结构的强度和使用耐久性。
24.施工过程中,首先沿30
°
~60
°
倾斜的方向在检查井1与排水管道3接合处设置喇叭状的连接孔,使检查井1井壁中的套管2漏出,并使所述连接孔的大径段深度小于等于2/3检查井1的井壁厚度,形成一阶梯型的连接孔,并在套管2和排水管道1之间填充密封组件4。将套管2的一端切出一30
°
~60
°
的坡口,使套管2的里端呈喇叭状,所述密封组件4采用v形密封条或v形密封条和油性盘根。
25.在套管2外侧设置管道抱箍7,使套管2与排水管道3之间压紧。
26.在排水管道3上焊接止水环5,并填充柔性密封材料6,所述止水环5安装在套管2的坡口与排水管道3的管壁之间,并止水环5的直径大于套管2的内径,小于套管2的外径,且止水环5的外缘与套管2的坡口之间具有间距。所述密封材料为聚氨酯止水发泡剂,并填充于止水环5的两侧。这样,使得止水环5在横向上也具有一定的弹性,更好的适应排水管道3在径向上的膨胀或压缩。
27.对连接孔的剩余位置浇筑混凝土形成后浇带8进行封闭。浇筑的混凝土为c25钢筋混凝土。
28.闭水试验,将排水管道3中的水通过泵房装满,观察3天,如无渗漏,则在排水管道3与检查井1的接合处涂刷pvc防水胶。
29.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防渗漏结构,弹性和密封性好,施工难度小,不易出现复漏,使用耐久性较高。
30.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尽管申请人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