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置阻振纠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39947发布日期:2022-01-26 17:43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置阻振纠偏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防振纠偏配件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外置阻振纠偏系统。


背景技术:

2.在当代的生活和生产中,许多机械设备是通过使旋转结构进行旋转来达到使用效果的,如汽车车轮、火车车轮、车床卡盘等。但是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由于旋转结构的实际重量分布并不是平均分布的,故而将导致其重心与圆心会有一定的偏离,在低速旋转时重心与圆心的偏离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当转速达到较高值时,旋转结构在旋转时则会产生明显的振动。车轮的振动不仅会造成较大的噪音,还会影响车辆的平稳行驶,对车辆的行驶带来安全隐患,同时还会提高车轮旋转时所需能耗。而卡盘的振动不仅会提高卡盘转动时的耗能,还会极大的影响卡盘上固定工件的加工,极大的限制了工件加工的精度,不利于推动行业的进步。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外置阻振纠偏系统,能够有效的对现有的旋转结构进行匹配,能够有效的阻止或降低旋转结构转动时产生的振动,极大的降低了产品使用过程中的噪音,还提高了产品使用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旋转的精准性,有效的推动了行业的发展。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外置阻振纠偏系统,包括绕旋转轴线进行旋转的旋转结构,所述旋转结构上设置有阻振纠偏系统,该阻振纠偏系统由若干个阻振纠偏结构组成。
6.作为优选,所述阻振纠偏结构的数量至少为五个,且阻振纠偏结构位于同一平面上。
7.作为优选,所述阻振纠偏结构的数量为奇数个。
8.作为优选,所述阻振纠偏结构设置在以旋转轴线为圆心的圆上,且阻振纠偏结构将该圆均分。
9.进一步的,所述阻振纠偏结构由承载体,开设在承载体内部的滑槽,以及设置在滑槽中的配重球组成。
10.作为优选,所述滑槽中段呈圆柱形,且该滑槽的上下两端均呈半圆形。
11.作为优选,所述滑槽沿旋转结构的径向设置。
12.作为优选,所述滑槽中段直径与配重球直径的差值为0~0.1mm,且滑槽的两端的半圆的直径与滑槽中段的直径相同。
13.再进一步的,所述承载体由承载主体,贯穿承载主体下端面且与滑槽相连通的螺纹孔,与螺纹孔相匹配的螺纹盖组成;所述螺纹盖的上端面为与滑槽中段直径相同的半圆形凹槽。
14.另外,所述承载主体由设置有半个滑槽的下块,以及与下块相匹配且设置有另外
半个滑槽的上块组成;所述下块上设置有未贯穿下块的下块固定孔,上块上设置有与下块固定孔相匹配且贯穿上块的上块固定孔,且上块和上块通过贯穿上块固定孔伸入下块固定孔的固定螺丝固定在一起。
1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的滑槽的中段呈圆柱状,故而使得配重球在滑槽中滑动时始终能够贴合在滑槽的内壁上,进而使得配重球在滑槽中滑动时不会与滑槽内壁产生碰撞,有效的降低碰撞导致的滑槽或配重球损坏。
17.(2)本实用新型的滑槽的两端呈半圆形,极大的提高了配重球与滑槽两端的接触面积,进而使得配重球在与两端端部产生力传递时,力的传递能够通过接触面来完成,很好的降低了力传递时配重球或滑槽端部上单点的受力大小,更好的降低了力传递时配重球或滑槽的损坏几率。
18.(3)本实用新型提供能够有效的对现有的旋转结构进行匹配,能够有效的阻止或降低旋转结构转动时产生的振动,极大的降低了产品使用过程中的噪音,还提高了产品使用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旋转的精准性,有效的推动了行业的发展。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阻振纠偏结构的剖视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阻振纠偏结构的剖视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阻振纠偏结构的下块的正视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阻振纠偏结构的下块的后视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阻振纠偏结构的上块的正视图。
25.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阻振纠偏结构的上块的后视图。
26.附图标记说明:1、旋转轴线;2、旋转结构;3、阻振纠偏结构;4、承载体;5、配重球;6、滑槽;7、下块;8、下块固定孔;9、上块;10、上块固定孔;11、承载主体;12、螺纹盖。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28.实施例1
29.如图1所示,一种外置阻振纠偏系统,包括绕旋转轴线1进行旋转的旋转结构2,所述旋转结构2上设置有阻振纠偏系统,该阻振纠偏系统由若干个阻振纠偏结构3组成。
30.图中的旋转结构虽然是圆形,但该旋转结构仅是作用一种例子进行列举,具体的旋转结构也可以为椭圆形、矩形或者异形,其只要能沿旋转轴线进行旋转均应当纳入旋转结构的范畴中。
31.所述阻振纠偏结构3的数量至少为五个,且阻振纠偏结构3位于同一平面上。
32.所述阻振纠偏结构3的数量为奇数个。
33.所述阻振纠偏结构3设置在以旋转轴线1为圆心的圆上,且阻振纠偏结构3将该圆均分。
34.如图2所示,所述阻振纠偏结构3由承载体4,开设在承载体4内部的滑槽6,以及设置在滑槽6中的配重球5组成。
35.所述滑槽6中段呈圆柱形,且该滑槽6的上下两端均呈半圆形。
36.所述滑槽6沿旋转结构2的径向设置。
37.所述滑槽6中段直径与配重球5直径的差值为0~0.1mm,且滑槽6的两端的半圆的直径与滑槽6中段的直径相同。
38.滑槽的中段呈圆柱状,故而使得配重球在滑槽中滑动时始终能够贴合在滑槽的内壁上,进而使得配重球在滑槽中滑动时不会与滑槽内壁产生碰撞,有效的降低碰撞导致的滑槽或配重球损坏。
39.滑槽的两端呈半圆形,极大的提高了配重球与滑槽两端的接触面积,进而使得配重球在与两端端部产生力传递时,力的传递能够通过接触面来完成,很好的降低了力传递时配重球或滑槽端部上单点的受力大小,更好的降低了力传递时配重球或滑槽的损坏几率。
40.具体的工作原理为:配重球在旋转结构旋转时会因离心力的作用而被甩至滑槽上远离旋转轴线的一端,并在旋转结构旋转过程中始终贴合在滑槽上远离旋转轴线的一端;而当旋转结构在转速较高而将产生振动时,该旋转结构将会发生预位移,其中向旋转轴线靠近的一侧则会与受到离心力作用的配重球发生碰撞;当配重球与旋转结构的碰撞力小于振动产生的力时,旋转结构的位移量将得到降低,进而达到了降低振动的效果;而当配重球与旋转结构的碰撞力等于振动产生的力时,旋转结构则不会产生位移,进而达到了消除振动的效果。
41.旋转结构的振动降低或消除,能够极大的降低了旋转结构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噪音,还提高了旋转结构使用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旋转的精准性,同时还可以降低维持旋转结构旋转所需的能耗,有效的推动了行业的发展。
42.另外,将阻振纠偏结构固定在旋转结构上的方法可以是预留位固定、焊接、粘贴、螺丝固定等方法中的任意一种,其固定方式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确定,本领域技术人员无需通过创造性的劳动便可以完成其固定,在此便不进行赘述。
43.实施例2
44.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仅在于,所述承载体4由承载主体11,贯穿承载主体11下端面且与滑槽6相连通的螺纹孔,与螺纹孔相匹配的螺纹盖12组成;所述螺纹盖12的上端面为与滑槽6中段直径相同的半圆形凹槽。
45.实施例3
46.如图4-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仅在于,所述承载主体4由设置有半个滑槽6的下块7,以及与下块7相匹配且设置有另外半个滑槽6的上块9组成;所述下块7上设置有未贯穿下块7的下块固定孔8,上块9上设置有与下块固定孔8相匹配且贯穿上块9的上块固定孔10,且上块7和上块9通过贯穿上块固定孔10伸入下块固定孔8的固定螺丝固定在一起。
47.另外,上块与下块还能通过焊接或粘贴等方式进行固定,只是通过固定螺丝进行固定能够更好的对承载主体的整体重量进行精准控制,其效果明显更优,故而本实施例中采用固定螺丝进行固定,但利用其他方式进行固定也应当纳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48.如上所述,便可很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