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摄影相机的安装系统

文档序号:29242001发布日期:2022-03-12 15:06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摄影相机的安装系统

1.本实用新型属于摄影设备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摄影相机的安装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日常生活中的摄影需求,可使用手机或体积较小、重量较轻的摄影相机来满足摄影需求,而上述摄影设备上会在镜头处设置小型的防抖装置,可减小拍摄画面的抖动,提高拍摄质量,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的拍摄场景中,需要使用体积跟更大,重量更重的专业摄影相机,如运动摄影或拍摄电影,同样为了减小拍摄画面的抖动,就需要将整个摄影相机安装在稳定系统上,而根据使用场景的需求,有些稳定系统安装在移动机构上,而有些则需要工作人员手持或肩扛稳定系统和摄影相机,移动机构的安装会受到场地的限制,长时间手持或肩扛则容易造成人员疲劳,而上述两种摄影相机的使用方式之间不能转换,只能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下使用两台摄影相机进行轮流拍摄,增加了设备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摄影相机的安装系统,可只使用一台摄影相机在两种不同的拍摄方式之间快速转换,降低设备的使用成本。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摄影相机的安装系统,包括平移机构、穿戴机构、稳定机构和控制器,所述穿戴机构与平移机构可拆卸连接,所述稳定机构连接于穿戴机构上;
5.平移机构包括固定在墙面上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滑动连接有水平移动板,所述水平移动板上设置有升降板;
6.穿戴机构包括背板,背板与升降板可拆卸连接,所述背板包括正面与背面,所述背面上设置有中空的支撑套筒,所述支撑套筒上滑动连接有支撑臂,所述背板上设置有电动缸,所述电动缸连接于支撑臂的底部,所述稳定机构位于支撑臂上,所述控制器位于背面上;
7.所述支撑套筒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块,所述升降板上设置有对应第一连接块的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上设置有连接凹槽,所述第二连接块上设置有连接凸起,所述第一连接块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穿过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凸起上设置有若干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孔之间设置有固定销;
8.稳定机构包括稳定板和位于稳定板上方的相机安装板,所述稳定板与相机安装板之间设置有若干可伸缩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稳定板和相机安装板球形铰接,所述支撑杆内设置有伸缩弹簧所述支撑臂上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稳定板与支撑臂转动连接,所述旋转电机的主轴与稳定板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相机安装板的底部设置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与相机安装板滑动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背板的背面的两侧设置有肩带块和第一腰带块,所述肩带块位于背板背面的顶部,所述第一腰带块位于背板背面的底部,所述肩带块内设置有卷装且可伸缩的肩带,所述第一腰带块内设置有卷装且可伸缩的腰带,两条腰带的自由端之间可拆卸连接,两条肩带的自由端分别与两条腰带可拆卸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上设置有金属定型管,所述金属定型管的自由端上设置有控制手柄,所述控制手柄与控制器之间电线连接,电线位于金属定型管内。
12.进一步地,所述背板的正面上设置有仿形的弹性背垫。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摄影相机安装在相机安装板上,通过稳定机构在拍摄时保证其拍摄画面的稳定性,若需要随身穿戴拍摄时,可通过背板上的肩带块和第一腰带块将背板固定在拍摄人员身上,而当背板上的第一连接块与升降机构的升降板上的第二连接块相互连接后,即可将摄影相机安装在平移机构上,通过平移机构实现摄影相机的水平与竖直移动,两种方式可快速切换,且切换方便,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下只需一台摄影相机,降低设备成本。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摄影相机的安装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另一视角下安装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稳定机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肩带与腰带抽出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18.附图标记:1.控制器;201.支撑板;202.水平移动板;203.升降板;204.第二连接块;205.连接凸起;206.第二固定孔;207.丝杆;301.背板;302.支撑套筒;303.支撑臂;304.电动缸;305.第一连接块;306.连接凹槽;307.第一固定孔;401.稳定板;402.相机安装板;403.支撑杆;404.配重块;405.伸缩弹簧;5.旋转电机;6.肩带块;7.第一腰带块;8.肩带;9.腰带;10.金属定型管;11.控制手柄;12.弹性背垫;13.第二腰带块。
具体实施方式
1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x)”、“纵向(y)”、“竖向(z)”、“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20.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数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1.参照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2.一种摄影相机的安装系统,包括平移机构、穿戴机构、稳定机构和控制器1,所述穿戴机构与平移机构可拆卸连接,所述稳定机构连接于穿戴机构上,使得即可通过穿戴机构
使摄影相机跟随摄影人员移动,也可将摄影相机安装在平移机构上,通过平移机构来实现摄影相机的移动,从而满足不同的摄影需求,且使用时可通过稳定机构对摄影相机的摄影画面进行稳定,提高摄影质量。
23.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平移机构包括固定在墙面上的支撑板201,所述支撑板201上滑动连接有水平移动板202,所述水平移动板202上设置有升降板203,所述支撑板201与水平移动板202之间、水平移动板202与升降板203之间均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附图未示出)、丝杆207和丝母(附图未示出),所述丝杆207连接驱动电机,两个丝母分别连接水平移动板202和升降板203,丝杆207与丝母螺纹连接,即通过驱动电机带动丝杆207转动,使丝母在丝杆207上移动,当稳定穿戴机构与平移机构连接时,即可通过上述平移机构实现对摄影相机的水平即竖直方向进行移动,满足拍摄需求。
24.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穿戴机构包括背板301,背板301与升降板203可拆卸连接,所述背板301包括正面与背面,所述背面上设置有中空的支撑套筒302,所述支撑套筒302上滑动连接有支撑臂303,所述背板301上设置有电动缸304,所述电动缸304连接于支撑臂303的底部,所述稳定机构位于支撑臂303上,所述控制器1位于背面上,当设备穿戴在摄影人员身上时,背板301与摄影人员的背部相抵触,通过支撑臂303对稳定机构和摄影相机进行支撑,电动缸304可带动支撑臂303在支撑套筒302内竖直平移,保证穿戴摄影时满足摄影需求。
25.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支撑套筒302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块305,所述升降板203上设置有对应第一连接块305的第二连接块204,所述第一连接块305上设置有连接凹槽306,所述第二连接块204上设置有连接凸起205,所述第一连接块305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固定孔307,所述第一固定孔307穿过连接凹槽306,所述连接凸起205上设置有若干第二固定孔206,所述第一固定孔307与第二固定孔206之间设置有固定销(附图未示出)。
26.根据拍摄的使用场景,选择通过穿戴机构使安装又摄影相机的稳定机构穿戴在摄影人员身上或将稳定机构安装在平移机构上,当需要在从穿戴状态切换平移状态时,将支撑套筒302的第一连接块305上的连接凹槽306与升降板203的第二连接块204上的连接凸起205相对应,然后使连接凸起205伸入连接凹槽306内,并使第一固定孔307与第二固定孔206之间相互对应,再通过固定销穿过第一固定孔307和第二固定孔206,即可将第一连接块305与第二连接块204相互固定在一起,即可通过平移机构使摄影相机进行平移,需要穿戴摄影时,可将固定销从第一固定孔307和第二固定孔206内抽出,使第一连接块305与第二连接块204分离,即可实现穿戴摄影,连接与拆卸方便。
27.优选的,所述固定销可以是螺栓,当螺栓穿过第一固定孔307和第二固定孔206后,再使用螺母与其连接,即可防止螺栓从第一固定孔307和第二固定孔206内脱出,提高连接效果。
28.如图3所示,稳定机构包括稳定板401和位于稳定板401上方的相机安装板402,所述稳定板401与相机安装板402之间设置有若干可伸缩的支撑杆403,所述支撑杆403的两端分别与稳定板401和相机安装板402球形铰接,所述支撑杆403内设置有伸缩弹簧405,摄影相机安装在相机安装板402上,在进行摄影时,随平移机构的移动或摄影人员的移动,使得支撑臂303上产生振动或一定程度的晃动,当振动传递直稳定板401上时,通过若干带有伸缩弹簧405且可伸缩的支撑杆403将稳定板401上的振动抵消,使传递至相机安装板402上的
振动大幅减小,同时通过支撑杆403与稳定板401和相机安装板402之间的球形铰接减小摄影相机的晃动,从而保证摄影相机的稳定性。
29.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支撑臂303上设置有旋转电机5,所述稳定板401与支撑臂303转动连接,所述旋转电机5的主轴与稳定板401连接,启动旋转电机5时,可带动稳定板401转动,从而带动相机安装板402上的摄影相机进行转动,满足摄影需求。
30.如图1所示,优选的,所述支撑臂303包括与支撑套筒302滑动连接的第一支撑臂303和连接在第一支撑臂303上的两个分别位于背板301两侧的第二支撑臂303,所述第二支撑臂303呈“之”字状,方便容纳摄影人员的身体,第二支撑臂303的上部横杆与第一支撑臂303连接,两个第二支撑臂303的下部横杆之间设置有连接板,所述稳定板401与连接板转动连接。
31.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相机安装板402的底部设置有配重块404,所述配重块404与相机安装板402滑动连接,当摄影相机安装在相机安装板402上后,可通过滑动配重块404来调节相机安装板402的重心,并使其重力方向能够始终朝向稳定板401的中心,从而提高对摄影相机的稳定效果。
32.安装摄影相机前,先使稳定板401与相机安装板402呈水平状态,再安装摄影相机,安装后相机安装板402重力并在支撑杆403的支撑作用下不再呈水平状态,此时再移动配重块404,使相机安装板402再次呈水平状态,即可完成调节。
33.优选的,所述相机安装板402上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块,且配重块404与滑块滑动连接,且滑块的滑动方向与配重块404在滑块上的滑动方向相互垂直,即可增加配重块404的移动范围,提高相机稳定板401的重心的调节效果。
34.优选的,所述配重块404与滑块可拆卸连接,可根据安装的摄影相机的重量选用合适的配重块404。
35.优选的,所述相机安装板402上设置有水平仪,即可通过水平仪能够直观的观察相机安装板402的水平情况,提高配重块404的调节效率。
36.如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背板301的背面的两侧设置有肩带块6和第一腰带块7,所述肩带块6位于背板301背面的顶部,所述第一腰带块7位于背板301背面的底部,所述肩带块6内设置有卷装且可伸缩的肩带8,所述第一腰带块7内设置有卷装且可伸缩的腰带9,两条腰带9的自由端之间可拆卸连接,两条肩带8的自由端分别与两条腰带9可拆卸连接,穿戴摄影时,先使背板301的正面与摄影人员的背部相抵触,然后将第一腰带块7内的腰带9抽出并环绕在摄影人员的腰部两侧,再将两个腰带9的自由端相互连接固定,再同样将肩带块6内的肩带8抽出,并将两个肩带8的自由端分别与两个腰带9连接固定,即可完成穿戴,实现穿戴摄影。
37.优选的,两个腰带9的自由端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卡扣连接、针扣连接(类似于表带)或魔术贴连接。
38.优选的,所述腰带9上设置有若干连接孔,所述肩带8的自由端上设置有挂钩,即可通过挂扣挂置于连接孔上,使得肩带8与腰带9连接。
39.如图2所示,优选的,所述肩带块6与第一腰带块7之间设置有第二腰带块13,将两个第二腰带块13内的腰带9抽出后可环绕在摄影人员的胸部位置,从而提高穿戴效果。
40.优选的,所述肩带块6、第一腰带块7和第二腰带块13内设置有卷簧,其卷簧连接着
肩带8和腰带9,当肩带8和腰带9被抽出时,卷簧产生回卷弹力,连接肩带8和腰带9时,通过回卷弹力使肩带8和腰带9与身体贴合,提高穿戴效果,当肩带8与腰带9的自由端松开后,可通过回卷弹力使肩带8和腰带9自动回缩至肩带块6、第一腰带块7或第二腰带块13内,避免出现肩带8或腰带9散乱的情况。
4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控制器1上设置有金属定型管10,所述金属定型管10的自由端上设置有控制手柄11,所述控制手柄11与控制器1之间电线连接,电线位于金属定型管10内,当摄影人员穿戴时,可通过金属定型管10调节控制手柄11位于其身体的两侧,方便左右手握持控制手柄11进行控制,当背板301需要连接在升降板203上时,再通过金属定型管10使控制手柄11藏于背板301的背面,避免影响背板301的移动。
4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背板301的正面上设置有仿形的弹性背垫12,即通过弹性背垫12提高摄影人员的穿戴舒适度,降低其穿戴的疲劳度。
43.优选的,所述控制器1控制所有驱动电机、电动缸304和旋转电机5的开启与关闭。
4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