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管道修复用内衬管结构及无轨型地下管道修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223881发布日期:2022-08-23 18:0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地下管道修复用内衬管结构,其特征是,包括若干依次分布的内衬管,任意相邻分布的两根内衬管之间通过套筒接头结构密封连接,套筒接头结构包括连接套筒及设置在连接套筒的内壁上的环形橡胶密封层,相邻分布的两根内衬管中的一根内衬管的一端由连接套筒的一端插设在连接套筒内,且该内衬管与连接套筒之间通过环形橡胶密封层密封连接;另一根内衬管的一端由连接套筒的另一端插设在连接套筒内,且该内衬管与连接套筒之间通过环形橡胶密封层密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管道修复用内衬管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内衬管的外壁上设有套筒推块和套筒限位块,套筒推块靠近内衬管的一端,套筒限位块靠近内衬管的另一端,所述连接套筒位于相邻分布的两根内衬管中的一根内衬管上的套筒推块与另一根内衬管上的套筒限位块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管道修复用内衬管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环形橡胶密封层的内壁的中部设有第一环形凸起,第一环形凸起内设有第一环形内腔,环形橡胶密封层的内壁的中部还设有两道第二环形凸起,第二环形凸起设有第二环形内腔,第一环形凸起位于两道第二环形凸起之间,且第一环形凸起的凸起高度大于第二环形凸起的凸起高度,两道第二环形凸起内的第二环形内腔分别通过连接通道与第一环形内腔连接,位于连接套筒内的两根内衬管的端面均抵在第一环形凸起外表面上,以使位于连接套筒内的两根内衬管的端面之间通过第一环形凸起密封连接,并且位于连接套筒内的两根内衬管的端面挤压第一环形凸起内的第一环形内腔,使第一环形内腔内的气体通过连接通道进入两道第二环形凸起内的第二环形内腔内,以使第二环形凸起往内衬管外壁方向鼓起并紧贴在内衬管外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管道修复用内衬管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内衬管的两端的外边缘均设有衬管倒角,所述第一环形凸起抵在内衬管的衬管倒角的斜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地下管道修复用内衬管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环形橡胶密封层的内壁上设有若干道密封唇口,位于连接套筒内的两根内衬管与环形橡胶密封层的密封唇口密封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地下管道修复用内衬管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连接套筒为玻璃钢套筒,连接套筒的内壁下部内预埋设有预埋金属板,预埋金属板的外表面靠近连接套筒的外表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地下管道修复用内衬管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预埋金属板厚度为0.5-5.0毫米,预埋金属板的外表面靠近连接套筒的外表面之间的间距为0.5-1.5毫米。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地下管道修复用内衬管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内衬管为玻璃钢内衬管。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地下管道修复用内衬管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连接套筒的一端面的外边缘设有套筒倒角。10.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的地下管道修复用内衬管结构的无轨型地下管道修复方法,其特征是,依次包括以下步骤:(一),在工作井的底部铺设支撑平台;(二),内衬管安装与注浆管安装,
所述内衬管安装依次包括以下步骤,将内衬管吊放置自支撑平台上;接着,采用推进法将内衬管依次推入到地下管道内,或者采用牵引法将内衬管依次牵引到地下管道内,并且任意相邻分布的两根内衬管之间通过套筒接头结构密封连接;注浆管包括若干段注浆管段,每段注浆管段的管壁上设有注浆孔,注浆管安装依次包括以下步骤,将注浆管段吊放置自支撑平台上;接着,将注浆管段依次移入地下管道内,且任意相邻两段注浆管段密封连接,注浆管位于内衬管的上方;(三)注浆,通过注浆管和注浆孔将混凝土浆液注入到内衬管与地下管道内壁之间的空间内,通过混凝土浆液填充内衬管与地下管道内壁之间的空间。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管道修复用内衬管结构,旨在提供一种不仅能够有效缩短施工周期,而且能够极大的减小对地面交通的影响,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地下管道修复用内衬管结构及无轨型地下管道修复方法。地下管道修复用内衬管结构,包括若干依次分布的内衬管,任意相邻分布的两根内衬管之间通过套筒接头结构密封连接,套筒接头结构包括连接套筒及设置在连接套筒的内壁上的环形橡胶密封层,相邻分布的两根内衬管中的一根内衬管的一端由连接套筒的一端插设在连接套筒内;另一根内衬管的一端由连接套筒的另一端插设在连接套筒内。筒内。筒内。


技术研发人员:徐崇玉 周志鹏 周海峰 沈春锋 陈敏 丁陆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华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10
技术公布日:2022/8/2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