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流量控制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防倒流结构的流量控制阀。
背景技术:2.流量控制阀顾名思义,是供水管网或者供液管网中一种常用的阀门结构,流量控制阀能够对管网中的液体流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流量控制阀实现主管中的压力发生变化时,不影响下游管路的作用。
3.在城市供水管网中,需要一种具有带防倒流结构的流量控制阀,而目前的流量控制阀并不具备防倒流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带防倒流结构的流量控制阀。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防倒流结构的流量控制阀,包括流量控制阀体,所述流量控制阀体的进液腔与城市供水上游端连通,其出液腔与城市供水下游端连通,所述进液腔侧壁与防倒流结构连通,城市供水上游端处设置的流量检测器与流量控制导阀相连,防倒流结构的侧端与流量控制导阀连通,防倒流结构的顶端与出液腔连通,所述流量控制导阀一端与出液腔连通,流量控制导阀一端与主阀控制上腔连通。
6.更进一步的,所述流量检测器包括后检测通道、前检测通道,所述后检测通道、前检测通道并联。
7.更进一步的,所述流量控制导阀中设置有流量控制导阀膜片,所述流量控制导阀膜片将流量控制导阀的控制腔分隔为流量控制导阀控制上腔、流量控制导阀控制下腔。
8.更进一步的,所述后检测通道与流量控制导阀控制上腔连通,所述前检测通道与流量控制导阀控制下腔连通。
9.更进一步的,所述流量控制阀体中设置有主阀控制膜片,所述主阀控制膜片与流量控制阀体内壁围合形成主阀控制上腔,所述主阀控制上腔外壁处设置有与流量控制导阀连通的控制上腔通道。
10.更进一步的,所述主阀控制膜片处设置有主阀阀杆,所述主阀阀杆上设置有主阀阀板。
11.更进一步的,所述防倒流结构的侧端通过流量控制通道与流量控制导阀连通。
12.所述防倒流结构的顶端通过防倒流通道与下游控制通道连通,所述下游控制通道与出液腔连通。
13.更进一步的,所述流量控制导阀的一端通过三通接头接入到下游控制通道中。
14.更进一步的,所述进液腔、出液腔的顶部均形成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穿过主阀控制膜片。
15.本实用新型在进液腔处设置外接的主阀控制通道,通过主阀控制通道连接防倒流结构,防倒流结构中设置换向阀芯能够对防倒流通道或主阀控制通道进行封堵,通过防倒流通道直接连到下游控制通道,从而使倒流水能够分流进入到防倒流结构中,及时进行倒流状态的截断关闭。
附图说明
16.图1 是本实用新型正常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 是本实用新型正常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 是本实用新型倒流时无防倒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 是本实用新型倒流时有防倒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 是图1中防倒流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21.图6 是图1中流量控制导阀的放大示意图;
22.图7 是图4中防倒流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23.图8 是图4中流量控制导阀的放大示意图;
24.其中:
25.1城市供水上游端
ꢀꢀꢀꢀꢀꢀꢀꢀꢀꢀ
2 城市供水下游端
26.3流量控制阀体
ꢀꢀꢀꢀꢀꢀꢀꢀꢀꢀꢀꢀ
4 主阀阀板
27.5主阀阀杆
ꢀꢀꢀꢀꢀꢀꢀꢀꢀꢀꢀꢀꢀꢀꢀꢀ
6 主阀控制膜片
28.7主阀控制上腔
ꢀꢀꢀꢀꢀꢀꢀꢀꢀꢀꢀꢀ
8 主阀控制通道
29.9控制上腔通道
ꢀꢀꢀꢀꢀꢀꢀꢀꢀꢀꢀꢀ
10 防倒流结构
30.11 换向弹簧
ꢀꢀꢀꢀꢀꢀꢀꢀꢀꢀꢀꢀꢀꢀꢀꢀ
12 换向阀芯
31.13 流量控制通道
ꢀꢀꢀꢀꢀꢀꢀꢀꢀꢀꢀꢀ
14 防倒流通道
32.15 流量控制导阀
ꢀꢀꢀꢀꢀꢀꢀꢀꢀꢀꢀꢀ
16 流量控制导阀控制上腔
33.17 流量控制导阀控制下腔
ꢀꢀꢀꢀ
18 流量控制导阀膜片
34.19 流量控制导阀阀芯
ꢀꢀꢀꢀꢀꢀꢀꢀ
20 流量控制导阀针阀
35.21 下游控制通道
ꢀꢀꢀꢀꢀꢀꢀꢀꢀꢀꢀꢀ
22 流量检测器
36.23 后检测通道
ꢀꢀꢀꢀꢀꢀꢀꢀꢀꢀꢀꢀꢀꢀ
24 前检测通道
37.25 顶密封
ꢀꢀꢀꢀꢀꢀꢀꢀꢀꢀꢀꢀꢀꢀꢀꢀꢀꢀ
26 底密封
38.27 安装柱。
具体实施方式
39.以下,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40.如图1~8所示,一种带防倒流结构的流量控制阀,包括流量控制阀体3,所述流量控制阀体3的进液腔与城市供水上游端1连通,其出液腔与城市供水下游端2连通,所述进液腔侧壁与防倒流结构10连通,城市供水上游端1处设置的流量检测器22与流量控制导阀15相连,防倒流结构10的侧端与流量控制导阀15连通,防倒流结构10的顶端与出液腔连通,所述流量控制导阀15一端与出液腔连通,流量控制导阀15一端与主阀控制上腔7连通。
41.所述流量检测器22包括后检测通道23、前检测通道24,所述后检测通道23、前检测通道24并联。
42.所述流量控制导阀15中设置有流量控制导阀膜片18,所述流量控制导阀膜片18将流量控制导阀15的控制腔分隔为流量控制导阀控制上腔16、流量控制导阀控制下腔17。
43.所述后检测通道23与流量控制导阀控制上腔16连通,所述前检测通道24与流量控制导阀控制下腔17连通。
44.所述流量控制阀体3中设置有主阀控制膜片6,所述主阀控制膜片6与流量控制阀体3内壁围合形成主阀控制上腔7,所述主阀控制上腔7外壁处设置有与流量控制导阀15连通的控制上腔通道9。
45.所述主阀控制膜片6处设置有主阀阀杆5,所述主阀阀杆5上设置有主阀阀板4。
46.所述防倒流结构10的侧端通过流量控制通道13与流量控制导阀15连通。
47.所述防倒流结构10的顶端通过防倒流通道14与下游控制通道21连通,所述下游控制通道21与出液腔连通。
48.所述流量控制导阀15的一端通过三通接头接入到下游控制通道21中。
49.所述进液腔、出液腔的顶部均形成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穿过主阀控制膜片6。
50.所述进液腔的连接通道与主阀控制通道8连通,所述主阀控制通道8与防倒流结构10的底部连通。
51.所述流量控制导阀膜片18与流量控制导阀阀芯19相连。
52.相应的,所述流量控制导阀15中还设置有流量控制导阀针阀20,所述流量控制导阀针阀20用于分流。
53.又一实施例
54.一种带防倒流结构的流量控制阀,包括流量控制阀体3,所述流量控制阀体3的进液腔与城市供水上游端1连通,其出液腔与城市供水下游端2连通,所述进液腔侧壁与防倒流结构10连通,城市供水上游端1处设置的流量检测器22与流量控制导阀15相连,防倒流结构10的侧端与流量控制导阀15连通,防倒流结构10的顶端与出液腔连通,所述流量控制导阀15一端与出液腔连通,流量控制导阀15一端与主阀控制上腔7连通。
55.所述流量检测器22包括后检测通道23、前检测通道24,所述后检测通道23、前检测通道24并联。
56.所述流量控制导阀15中设置有流量控制导阀膜片18,所述流量控制导阀膜片18将流量控制导阀15的控制腔分隔为流量控制导阀控制上腔16、流量控制导阀控制下腔17。
57.所述后检测通道23与流量控制导阀控制上腔16连通,所述前检测通道24与流量控制导阀控制下腔17连通。
58.所述流量控制阀体3中设置有主阀控制膜片6,所述主阀控制膜片6与流量控制阀体3内壁围合形成主阀控制上腔7,所述主阀控制上腔7外壁处设置有与流量控制导阀15连通的控制上腔通道9。
59.所述主阀控制膜片6处设置有主阀阀杆5,所述主阀阀杆5上设置有主阀阀板4。
60.所述防倒流结构10的侧端通过流量控制通道13与流量控制导阀15连通。
61.所述防倒流结构10的顶端通过防倒流通道14与下游控制通道21连通,所述下游控制通道21与出液腔连通。
62.所述流量控制导阀15的一端通过三通接头接入到下游控制通道21中。
63.所述进液腔、出液腔的顶部均形成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穿过主阀控制膜片6。
64.所述进液腔的连接通道与主阀控制通道8连通,所述主阀控制通道8与防倒流结构10的底部连通。
65.所述流量控制导阀膜片18与流量控制导阀阀芯19相连。
66.相应的,所述流量控制导阀15中还设置有流量控制导阀针阀20,所述流量控制导阀针阀20用于分流。
67.所述防倒流结构10包括外套体,所述外套体内设置有上衬套、下衬套,所述上衬套、下衬套中设置有滑动的换向阀芯12,所述换向阀芯12能够对顶部的防倒流通道14进行封堵,或对底部的主阀控制通道8进行封堵。
68.相应的,所述上衬套、下衬套外壁处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实现上衬套、下衬套与外套体的密封。
69.所述换向阀芯12为中部外凸的阶梯状,所述换向阀芯12的底部设置有换向弹簧11。
70.相应的,所述换向阀芯12的底部形成安装柱27,所述换向弹簧11套在安装柱27上进行固定。
71.所述换向阀芯12的上部设置有顶密封25,所述换向阀芯12的下部设置有底密封26,所述顶密封25对防倒流通道14进行封堵,所述底密封26对主阀控制通道8进行封堵。
7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73.正常流量控制运行状态
74.城市供水上游端1水压高,水从城市供水上游端1流向流量控制阀体3,进而流向城市供水下游端2,同时,流量检测器22即毕托管开始工作,前检测通道24与流量控制导阀15的流量控制导阀控制下腔17连接,后检测通道-23与流量控制导阀15的流量控制导阀控制上腔16连接,通过流量检测器22感应控制城市供水上游端1介质流量变化,反馈到前检测通道24和后检测通道23的压力变化,促使流量控制导阀上、下腔压力出现变化,带动流量控制导阀膜片18与流量控制预设值进行比对、调整流量控制导阀阀-19的开启量。
75.此时,压力水通过上游控制通道8流向防倒流结构10,换向阀芯12在换向弹簧11的作用下,防倒流结构10上密封口封闭,下密封口打开,压力水流向流量控制通道13,进入流量控制导阀15,再通过流量控制导阀针阀19进行分流,其中,一条线路中控制上腔通道9流向主阀控制上腔;另一条线路经过流量控制导阀阀芯19的分流流向下游控制通道21、城市供水下游端-2。
76.当城市供水上游端1流量值低于流量预设值时,流量检测器22的前检测通道24压力水与后检测通道23压力水压力差值变小,同理流量控制导阀上、下腔压力差值变小,在低于流量控制预设值条件下,促使流量导阀膜片18下行,使流量控制导阀阀芯19的开启量加大,流量控制通道13到流量控制导阀15压力水少,分流到下游控制通道21水多;控制上腔通道9到主阀控制上腔7压力变低,则主阀控制膜片6带动主阀阀杆5和主阀阀板4上行,主阀阀板4开启量加大,城市供水上游端1加大对城市供水下游端2的供水量,提高城市供水流量值。
77.反之当城市供水上游端1流量值高于流量预设值时,流量检测器22的前检测通道24压力水与后检测通道23压力水压力差值变大,同理流量控制导阀上、下腔压力差值变大,在高于流量控制预设值条件下,促使流量导阀膜片18上行,使流量控制导阀阀芯19的开启
量减小,流量控制通道13到流量控制导阀15压力水多,分流到下游控制通道21水少;控制上腔通道9到主阀控制上腔7的压力变高,则主阀控制膜片6带动主阀阀杆5和主阀阀板4下行,主阀阀板4开启量减少,城市供水上游端1减少对城市供水下游端2的供水量,减少城市供水流量值。
78.无防倒流装置的流量控制阀系统,在污染倒流发生是无防倒流状态
79.城市供水下游端2水压高,水反向流入到流量控制阀体3、城市供水上游端1,下游压力水进入下游控制通道21中,然后进入到流量控制导阀15,进入流量控制导阀阀芯19(没有达到流量控制阀的预设值时,流量控制导阀阀芯-19是开启状态)后,压力水进行分流,一部分通过流量控制通道13留到上游控制通道8倒流到上游;另一部分通过控制上腔通道9流向主阀控制上腔7,但由于流量控制通道13分流部分压力水,使得主阀控制上腔7压力低,无法促使主阀控制膜片6带动主阀阀杆5和主阀阀板下行关闭主阀,使得下游倒流水通过主阀流向上游。
80.带防倒流装置的流量控制阀系统,在污染倒流发生时的防倒流状态
81.城市供水下游端2水压高,水反向流入到流量控制阀体3、城市供水上游端1,下游压力水进入下游控制通道21中分流,一部分压力水通过下游控制通道21流向流量控制导阀15,并流向流量控制导阀阀芯19(没有达到流量控制阀的预设值时,流量控制导阀阀芯-19是开启状态),然后进入控制上腔通道9、主阀控制上腔-7;同时另一部分压力水通过防倒流通道14流向防倒流结构,进而压向换向阀芯12,防倒流结构10下密封口封闭,上密封口打开,流量控制通道13与上游控制通道8隔绝,避免控制通道系统倒流水倒流;同时压力水通过流量控制通道13、流量控制导阀15,通过流量控制导阀针阀20后汇流,进入控制上腔通道9、主阀控制上腔7(主阀控制上腔-7的压力值与下游压力值相等,但主阀控制膜片-6的作用面积大于主阀阀板-4的作用面积),促使主阀控制膜片6带动主阀阀杆5和主阀阀板下行关闭主阀,使得下游倒流水无法通过主阀流向上游。
82.本实用新型在进液腔处设置外接的主阀控制通道,通过主阀控制通道连接防倒流结构,防倒流结构中设置换向阀芯能够对防倒流通道或主阀控制通道进行封堵,通过防倒流通道直接连到下游控制通道,从而使倒流水能够分流进入到防倒流结构中,及时进行倒流状态的截断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