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野生动物野外活动实时检测的智能机器人

文档序号:31190312发布日期:2022-08-19 23:2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于野生动物野外活动实时检测的智能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本体包括底盘和设置在底盘上方的云台拍摄机构,其中云台拍摄机构与底盘转动连接;所述底盘包括底座、舵轮机构、减震悬挂机构、防护机构,其中底座为矩形结构,该底座两长侧边分别设有两组舵轮机构;所述两组舵轮机构对称设置,其中每一舵轮机构分别与一减震悬挂机构连接;所述减震悬挂机构设置在两组舵轮机构之间,其中相邻两组减震悬挂机构通过悬挂固定板连接;所述防护机构设置在底盘周边,该防护机构与底座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野生动物野外活动实时检测的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舵轮机构包括胶轮、轮毂、减速电机、餐盘轴承、第一直流无刷电机,所述胶轮安装在轮毂外侧,该轮毂中心安装有减速电机,其中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与轮毂固定连接;所述轮毂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连接板,其中第一连接板下方与轮毂活动连接,该第一连接板上方与餐盘轴承底部连接;所述餐盘轴承上方设有第一直流无刷电机,该第一直流无刷电机通过连接架与餐盘轴承连接;所述第一直流无刷电机输出端设有第一集电滑环,该第一集电滑环上方设有第二连接板,其中第二连接板与减震悬挂机构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野生动物野外活动实时检测的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减震悬挂机构包括第一悬挂支架、第二悬挂支架、第三悬挂支架、减震器,其中第一悬挂支架顶端与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悬挂支架上方通过螺栓与第二悬挂支架连接,该第一悬挂支架下方通过螺栓与第三悬挂支架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野生动物野外活动实时检测的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设有两组,其中两组所述减震器分别设置在第二悬挂支架和第三悬挂支架外侧;所述减震器上端与第二悬挂支架连接,该减震器下端与第三悬挂支架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野生动物野外活动实时检测的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防护框和防护甲板,其中防护框设置在舵轮机构外侧所述防护框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该防护框另一端与悬挂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甲板设置在底盘四周,该防护甲板与底座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野生动物野外活动实时检测的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云台拍摄机构包括固定支架、迷你电脑、第二直流无刷电机、摄像机、第三直流无刷电机、激光发射模块、图像传输模块、测速模块;所述固定支架包括连接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安装座,其中连接板两侧分别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下端固定连接,该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端分别与安装座两侧连接;所述连接板上方固定安装有迷你电脑,该连接板下方设有第二直流无刷电机;所述第二直流无刷电机输出端设有第二集电滑环,该第二集电滑环上端与连接板底部连接,其中第二集电滑环外侧套设有交叉滚子轴承。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野生动物野外活动实时检测的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下方设有摄像机,该摄像机与迷你电脑电性连接;所述安装座上方设有设有设有防护罩,该防护罩内固定安装有激光发射模块、图像传输模块、测速模块,其中激光发射模块、图像传输模块、测速模块分别与迷你电脑电性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野生动物野外活动实时检测的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其中第一侧板与第一支撑板活动
连接,第二侧板与第二支撑板活动连接;所述安装座靠近第一支撑板一端设有第三直流无刷电机,该第三直流无刷电机的输出端设有转盘,其中转盘上设有两组连杆;所述连杆一端与转盘铰接,该连杆另一端与第一支撑板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板顶端开设有弧形孔槽,其中第二侧板上设有限位滑块,该限位滑块设置在弧形孔槽内。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野生动物野外活动实时检测的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方设有灯条、蓄电池、超级电容组、轴承座,其中灯条、蓄电池和超级电容组设置在底座靠后位置,轴承座设置在底座中间;所述轴承座上方设有云台拍摄机构,该轴承座与第二集电滑环外侧安装的交叉滚子轴承相适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野生动物野外活动实时检测的智能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本体包括底盘和设置在底盘上方的云台拍摄机构;所述底盘包括底座、舵轮机构、减震悬挂机构、防护机构,其中每一舵轮机构分别与一减震悬挂机构连接;所述减震悬挂机构设置在两组舵轮之间;所述防护机构设置在底盘周边,该防护机构与底座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盘四周安装舵轮机构,能够为底盘以及安装在底盘上的云台拍摄机构提供充足的动能,适应野外复杂地形并灵活控制的底盘运动;通过云台拍摄机构上的云台带动摄像机360


技术研发人员:王心蕊 倪奕帆 徐翔宇 和永盟 赖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04.11
技术公布日:2022/8/1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