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釜压发泡设备降噪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24542发布日期:2022-09-14 13:43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釜压发泡设备降噪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釜压发泡设备降噪装置。


背景技术:

2.泡沫具有质量轻,隔热、隔音、减震效果好,成本低廉、易于制备等优点,目前已广泛用于包装、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等领域中。在诸多的发泡方法中,超临界二氧化碳釜压发泡工艺因发泡倍率可控、发泡工序简单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但在超临界二氧化碳釜压发泡工艺中,发泡反应釜内的压力通常可高达10~30mpa,在对发泡反应釜进行泄压过程中,当高压气体从排气口高速排放时,高速喷出的气流冲击和剪切周围静止空气、引起剧烈的气体扰动,产生高声压级的空气动力性噪声,形成排气喷注噪声,这类噪声具有噪声声功率高、频带宽及触发频繁的特点,为避免噪声带来的不利影响,常需在发泡反应釜的排气口设置排气放空消声设备。此外,高压气体从排气口高速排放时,还会对设备产生反冲力,导致设备产生剧烈抖动,抖动也会产生噪音。
3.消声设备可分为阻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阻抗复合式消声器、节流降压消声器及小孔喷注消声器。阻性消声器具有良好的中高频吸声性能,但低频吸声性能较差。抗性消声器消声频带窄,但应用于单一峰值的噪声具有针对性强、低中频吸声性能较好的优点。阻抗复合式消声器综合了阻性消声器和抗性消声器特点,适用于宽频带消声的场合,但其结构较复杂。节流降压消声器通过降低气体流速和压力来减小气流辐射噪声。小孔喷注型消声器利用小孔“移频”特性,使高频气流噪声移频至可听声外达到降噪的目的。但现有消声器对于超临界二氧化碳釜压发泡设备排出的流速高、冲击能力大、频带宽的噪音消声效果有限,并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且只能够对排气管道内的噪音进行处理,无法对超临界二氧化碳釜压发泡设备运行时由于快速气体排放产生的噪音进行消除,因此,亟需提供一种能够对超临界二氧化碳釜压发泡设备进行消音降噪的降噪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设计出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釜压发泡设备降噪装置,以对超临界二氧化碳釜压发泡设备进行良好的消音降噪处理。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釜压发泡设备降噪装置,包括:
6.反应釜,其内形成空腔;
7.减震座,其设置在所述反应釜的底部和/或顶部;
8.多级降噪消声装置,其包括初级降噪消声装置和次级降噪消声装置,所述初级降噪消声装置包括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反应釜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排气管连接,所述第一排气管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排气管的内径;所述次级降噪消声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排气管内。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排气管的一端为敞口端,所述敞口端与所述反应釜上的排气口相连通;另一端为封闭端,所述封闭端插入所述第二排气管内,在所述第一排气管的封闭端开设侧排气口,所述侧排气口位于所述第二排气管内。
10.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排气管的封闭端内设置活塞,所述活塞通过弹簧与所述第一排气管的封闭端连接,所述活塞能够在所述弹簧的带动下沿所述第一排气管的轴向滑动;
11.当所述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活塞能够密封所述侧排气口;
12.当所述排气口打开,向所述第一排气管内排放高压气体时,所述弹簧被压缩,所述侧排气口处于打开状态。
13.进一步的,所述次级降噪消声装置包括:
14.第一孔板,其垂直所述第二排气管的轴向设置;
15.第二孔板,其垂直所述第二排气管的轴向设置;
16.在所述第一孔板和第二孔板上分别设置多个贯穿孔。
1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孔板位于靠近所述第一排气管的一侧,所述第一孔板贯穿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孔板上贯穿孔的直径。
18.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座包括:
19.减震环,其沿水平方向环绕所述反应釜的外表面设置;
20.多个弹性减震体,其环绕所述减震环的外表面间隔设置。
21.进一步的,所述减震环包括:
22.主环体,其呈圆环形结构;
23.多个弹性触角,其为设置在相邻两个弹性减震体之间的弧形结构。
24.进一步的,所述弹性触角包括两段对称、间隔设置的弧形结构。
25.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座还包括:
26.上面板、侧面板和下面板;
27.所述下面板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侧面板环绕所述下面板的边缘设置,所述上面板和下面板相对设置在所述侧面板的两侧。
28.进一步的,所述减震环和弹性减震体设置在所述上面板和下面板之间,在所述上面板或下面板上设置定位柱,所述定位柱插入所述弹性触角中。
29.本技术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釜压发泡设备降噪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30.第一,通过多级降噪消声装置对排气口排出的高压气体进行多种形式的消声,消声效果好,且所述多级降噪消声装置的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31.第二,通过减震座对反应釜由于高压气体反冲产生的抖动进行减震和吸收,缓解抖动对反应釜自身的不利影响,同时降低抖动产生的噪音;
32.第三,本技术所述的降噪装置不需要对反应釜内部进行改动,可在现有反应釜的基础上,增设相应部件即可。
33.综上所述,可得:本技术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釜压发泡设备降噪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减震、降噪消声效果好,且易于实现的优点。
附图说明
34.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釜压发泡设备降噪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5.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釜压发泡设备降噪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36.图3为图2中a-a剖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7.图4为图3中多级降噪消声装置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38.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釜压发泡设备降噪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39.图6为图5中b-b剖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40.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减震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1.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减震座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拆掉上面板后);
42.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减震座的正视结构示意图(拆掉上面板后);
43.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多级降噪消声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44.附图标记说明:
45.1、反应釜;101、侧壁;102、顶面;103、底面;104、排气口;2、减震座;201、上面板;202、侧面板;203、下面板;204、减震环;2041、主环体;2042、弹性触角;205、弹性减震体;206、定位柱;3、多级降噪消声装置;301、初级降噪消声装置;3011、第一排气管;3012、侧排气口;3013、活塞;3014、弹簧;3015、第二排气管;302、次级降噪消声装置;3021、第一孔板;3022、第二孔板;303、尾管。
具体实施方式
4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47.如图1~10所示,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釜压发泡设备降噪装置,包括:
48.反应釜1,其内中空、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可用于发泡等操作;
49.减震座2,其设置在所述反应釜1的底部和/或顶部;
50.多级降噪消声装置3,其包括初级降噪消声装置301和次级降噪消声装置302,所述初级降噪消声装置301包括第一排气管3011和第二排气管3015,所述第一排气管3011的一端与所述反应釜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排气管3015连接,所述第一排气管3011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排气管3015的内径;所述次级降噪消声装置302设置在所述第二排气管3015内。
51.当然,作为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反应釜1也可用于进行其他物理或化学反应,并不局限于发泡。
52.本技术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釜压发泡设备降噪装置通过初级降噪消声装置301和次级降噪消声装置302配合,采用多种消声方式对所述反应釜1排出的高压气体进行消声处理;同时,在所述反应釜1的底部和/或顶部设置减震座2,利用减震座2对所述反应釜1产生的抖动进行减震、降噪处理。
53.进一步的,所述反应釜1包括:
54.侧壁101,其呈环形结构;
55.顶面102,其设置在所述侧壁101的上部;
56.底面103,其设置在所述侧壁101的下部;
57.通过所述侧壁101、顶面102和底面103共同配合、围成了所述空腔。
58.此外,在所述反应釜1上还设置排气口104,所述第一排气管3011与所述排气口104相连通。
59.作为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排气口104处设置截止阀,所述截止阀用于控制所述排气口104的打开与闭合。
6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排气管3011的一端不设端盖、为敞口端,所述敞口端与所述排气口104相连通;另一端设置端盖、为封闭端,所述封闭端插入所述第二排气管3015内,在所述第一排气管3011的封闭端开设侧排气口3012,所述侧排气口3012位于所述第一排气管3011的环形侧壁上,所述第一排气管3011的封闭端插入所述第二排气管3015内后,所述侧排气口3012位于所述第二排气管3015内,所述第一排气管3011和第二排气管3015通过所述侧排气口3012连通。
61.更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排气管3011的封闭端内设置活塞3013,所述活塞3013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排气管3011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活塞3013通过弹簧3014与所述第一排气管3011封闭端的端盖连接,所述活塞3013能够在所述弹簧3014的带动下沿所述第一排气管3011的轴向滑动;当所述弹簧3014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活塞3013和所述第一排气管3011封闭端的端盖分别位于所述侧排气口3012的两侧,将所述侧排气口3012密封在所述活塞3013和封闭端的端盖之间,使得所述侧排气口3012处于断开状态;当所述排气口104打开,向所述第一排气管3011内排放高压气体时,在所述第一排气管3011内高压气体的作用下,所述弹簧3014被压缩,带动所述活塞3013向靠近所述封闭端的端盖的方向滑动,当所述活塞3013滑过所述侧排气口3012时,所述侧排气口3012不再被所述活塞3013密封、处于打开状态,此时,所述第一排气管3011内的高压气体能够通过所述侧排气口3012进入所述第二排气管3015内,在此过程中,所述弹簧3014和活塞3013能够对高压气体产生阻力,使其流速减缓,对周围气体和管壁的冲击降低,产生的噪音也减小;同时,当高压气体从所述第一排气管3011排至第二排气管3015内时,管道的横截面积变大,能够对高压气体起到节流降压的作用,进一步通过节流降压降低管道内的噪音。
62.进一步的,所述次级降噪消声装置302包括:
63.第一孔板3021,其垂直所述第二排气管3015的轴向设置;
64.第二孔板3022,其垂直所述第二排气管3015的轴向设置;
65.在所述第一孔板3021和第二孔板3022上,分别设置多个贯穿孔,通过所述贯穿孔对所述第二排气管3015内的高压气体实现小孔“移频”,达到降噪效果。
66.更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二排气管3015的端部设置尾管303,使得所述第二排气管3015位于所述第一排气管3011和尾管303之间,高压气体流经所述第二排气管3015后,通过所述尾管303排出所述多级降噪消声装置3。
67.优选的,所述尾管303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排气管3015的内径。
6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孔板3021位于靠近所述第一排气管3011的一侧,所述第二孔板3022位于靠近所述尾管303的一侧,所述第一孔板3021上的贯穿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孔板3022上的贯穿孔的直径;排气时,所述第二排气管3015内的气体首先通过所述第一孔
板3021、之后再通过所述第二孔板3022。
69.作为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孔板3021上的贯穿孔的直径为3~5mm;所述第二孔板3022上的贯穿孔的直径2~3mm。
70.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座2包括:
71.减震环204,其沿水平方向环绕所述反应釜1的外表面设置;
72.多个弹性减震体205,其环绕所述减震环204的外表面间隔设置;
73.当所述反应釜1产生震动时,能够通过所述减震环204将震动传递至所述弹性减震体205,最终被所述弹性减震体205吸收,最终实现吸收由于所述反应釜1抖动产生的噪音的目的。
74.更进一步的,所述减震环204包括:
75.主环体2041,其呈圆环形结构;
76.多个弹性触角2042,其为设置在相邻两个弹性减震体205之间的弧形结构;
77.当所述反应釜1产生震动时,一方面通过所述主环体2041将震动传递至所述的多个弹性触角2042,所述弹性触角2042中的弧形结构能够通过压缩变形吸收部分震动,另一方面,所述减震环204由于收到震动偏离初始位置,并与所述弹性减震体205碰撞,将震动传递至所述弹性减震体205,最终被所述弹性减震体205吸收,最终降低由于所述反应釜1抖动产生的噪音。
78.优选的,所述弹性触角2042包括两段对称、间隔设置的弧形结构。间隔设置的弧形结构能够为所述弹性触角2042提供更大的变形空间的变形能力。
79.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座2还包括:
80.上面板201,其为环形结构;
81.侧面板202,其为环形结构;
82.下面板203,其为圆形板状结构;
83.所述下面板203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侧面板202环绕所述下面板203的边缘设置,所述上面板201和下面板203相对设置在所述侧面板202的上、下两侧,通过所述上面板201、侧面板202和下面板203形成所述减震环204的外壳体。
84.更进一步的,所述减震环204和弹性减震体205设置在所述上面板201和下面板203之间,所述反应釜1穿过所述上面板201中心后插入所述外壳体内。
85.作为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当所述减震座2设置在所述反应釜1的底部时,所述减震环204的上面板201位于下面板203上方,所述反应釜1穿过所述上面板201中心后安装在所述减震座2的上方。此时,所述反应釜1的底面103放置在所述减震座2中的下面板203上侧,可以通过所述下面板203对所述反应釜1进行支撑,所述侧面板202和上面板201环绕所述反应釜1的底面103或侧壁101设置,所述减震环204也环绕所述反应釜1的底面103或侧壁101设置,所述弹性减震体205位于所述减震环204和侧面板202之间。
86.作为本技术的另外一些实施例,当所述减震座2设置在所述反应釜1的顶部时,所述减震环204的上面板201位于下面板203下方,所述反应釜1穿过所述上面板201中心后安装在所述减震座2的下方。此时,所述反应釜1的顶面102支撑在所述减震座2中的下面板203下侧,所述侧面板202和上面板201环绕所述反应釜1的顶面102或侧壁101设置,所述减震环204也环绕所述反应釜1的顶面102或侧壁101设置,所述弹性减震体205位于所述减震环204
和侧面板202之间。
87.更进一步的,所述上面板201的内径略大于所述反应釜1的底面103或侧壁101的外径,所述减震环204的内径也略大于所述反应釜1的底面103或侧壁101的外径,且所述上面板201的内径略大于所述减震环204的内径,使得所述反应釜1产生抖动时,首先与所述减震环204接触。
88.进一步的,在所述上面板201或下面板203上设置定位柱206,所述定位柱206插入所述弹性触角2042中,用于对所述弹性触角2042进行定位,使其无法偏离初始位置过多。
89.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减震体205的形状与所述减震环204的形状互补设置。
90.本技术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釜压发泡设备降噪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91.第三,通过多级降噪消声装置3对排气口104排出的高压气体进行多种形式的消声,消声效果好,且所述多级降噪消声装置3的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92.第四,通过减震座2对反应釜1由于高压气体反冲产生的抖动进行减震和吸收,缓解抖动对反应釜1自身的不利影响,同时降低抖动产生的噪音;
93.第三,本技术所述的降噪装置不需要对反应釜1内部进行改动,可在现有反应釜1的基础上,增设相应部件即可。
94.综上所述,可得:本技术所述的超临界二氧化碳釜压发泡设备降噪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减震、降噪消声效果好,且易于实现的优点。
95.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