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轴式冲击破碎机主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66048发布日期:2022-09-27 23:5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立轴式冲击破碎机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1)、主轴筒(2)、上隔套(3)、上端盖(4)、下隔套(5)、下密封盖(6)、下端盖(7)和轴承(8);所述主轴筒(2)套设于主轴(1)上,且主轴筒(2)上设有用于输送润滑油的进油管路(21);所述上隔套(3)套设于主轴(1)上,所述上端盖(4)套设于上隔套(3)上,且上端盖(4)与上隔套(3)之间设有第一道密封结构,第一道密封结构与进油管路(21)相对应设置;所述下隔套(5)套设于主轴(1)上,所述下端盖(7)套设于下隔套(5)上,且下端盖(7)与下隔套(5)之间设有第二道密封结构;所述下密封盖(6)套设于下端盖(7)上,且下密封盖(6)与下端盖(7)之间设有第三道密封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轴式冲击破碎机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隔套(3)用于与上端盖(4)相接触的外端面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竖直段(31)、第一水平段(32)、第二竖直段(33)、第二水平段(34)和第三竖直段(35);所述上端盖(4)用于与上隔套(3)相互接触连接的内端面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竖直段(41)、第三水平段(42)、第五竖直段(43)、连接段(44)和第一凸缘部位(45);在第四竖直段(41)和第三水平段(42)上均设有第一迷宫油槽,第四竖直段(41)与第一竖直段(31)之间相互配合以及第三水平段(42)与第一水平段(32)之间相互配合形成第一道密封结构;所述第五竖直段(43)与第二竖直段(33)对齐设置;所述连接段(44)用于连接第五竖直段(43)和第一凸缘部位(45),且连接段(44)与第二水平段(34)之间形成可用于容纳润滑油的第一腔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轴式冲击破碎机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竖直段(33)与第二水平段(34)之间设有第一倾斜段,所述第一倾斜段与第二水平段(34)之间的内夹角呈15
°‑
30
°
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轴式冲击破碎机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缘部位(45)靠近进油管路(21)进口端的端面设置为倾斜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轴式冲击破碎机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盖(7)上设有回收润滑油的回油管路(71)、用于平衡该立轴式冲击破碎机主轴结构中的气压的气压平衡管路(72)以及用于与下密封盖(6)或下隔套(5)相互接触连接的第二凸缘部位(73);所述气压平衡管路(72)的一端与回油管路(71)连通,气压平衡管路(72)的另一端用于与外部的空气过滤结构连通;所述回油管路(71)的直径大于进油管路(21)的直径;所述第二凸缘部位(73)与下隔套(5)之间形成有第二道密封结构;所述第二凸缘部位(73)与下密封盖(6)之间形在有第三道密封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轴式冲击破碎机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下端盖(7)上还设有用于容纳回油的第二腔体(74)。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轴式冲击破碎机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第二凸缘部位(73)用于与下隔套(5)相接触的端面上设有第二迷宫油槽、在第二凸缘部位(73)用于与下密封盖(6)相接触的端面上设有第三迷宫油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轴式冲击破碎机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第二凸缘部位(73)与下隔套(5)之间以及第二凸缘部位(73)与下密封盖(6)之间均设有0.05mm-0.20mm的间隙。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立轴式冲击破碎机主轴结构,包括主轴、主轴筒、上隔套、上端盖、下隔套、下密封盖、下端盖和轴承;所述主轴筒套设于主轴上;所述上隔套套设于主轴上,所述上端盖套设于上隔套上,且上端盖与上隔套之间设有第一道密封结构;所述下隔套套设于主轴上,所述下端盖套设于下隔套上,且下端盖与下隔套之间设有第二道密封结构;所述下密封盖套设于下端盖上,且下密封盖与下端盖之间设有第三道密封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三道密封结构,以对该立轴式冲击破碎机主轴结构实现良好的空气密封,弥补了传统接触式密封圈会磨损、易泄露、长时间工作后需要维护、更换等缺点,同时减少了维护频率、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稳定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稳定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业 张红伟 王东阳 朱宁 胡雄伟 王旭 严合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11
技术公布日:2022/9/2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