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轮联动机构及具有双轮联动机构的转轴装置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8296725阅读:来源:国知局
接支架10,且第一、第二转轮20、30还分别套设于第一、第二心轴60、70,通过将相互对应的第一、第二轴心部24,34和第一、第二心轴60、70的杆部设计成非圆形状,使彼此套设后容易卡固,以便于联动旋转,而双心轴的板部(参阅图14所示)则分别固定于电子装置的屏幕和底座。
[0053]在本发明转轴装置的实施例中,连接支架10还包含有第一连接片101和第二连接片102,甚至有第三连接片103,第一、第二转轮20、30和滑轮40分别位于第一、第二连接片101、102之间,第一、第二和第三连接片101、102、103均设有两个轴接部11、12,而滑移连接部13则可选择性地设置于第一连接片101、第二连接片102或是皆设置于第一、第二连接片101、102,使滑轮轮轴41的一端轴接第一连接片101的滑移连接部13时,滑轮轮轴41的相对端如图18所示可轴接于框架50a壁面,或是如图17所示进而轴接至第二连接片102的滑移连接部13,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
[0054]上述第二、第三、第五、第六实施例中,为了使框架50a、50b作动时顺畅,并减少对第一、第二轴心部24、34的干扰,框架50a、50b壁面间隔设置有两个滑移连接部512、513、522、532,第一、第二转轮20、30的轮面分别轴向延伸出凸柱23、33,以分别活动轴接于各滑移连接部512、513、522、532,各轴向凸柱23、33分别与第一、第二轴心部24、34同轴设置且柱径较大,各滑移连接部512、513、522、532分别为对应并供各轴向凸柱23、33轴向枢接且能做径向直线滑移动作的长孔(参阅图6、图9、图19、图21);若搭配上述开口 511、521、531实施,两个滑移连接部512、513、522、532设于框架50a、50b的相对(轴向)侧壁面,以利于分别对应第一、第二轴心部24、34和连接支架10的二轴接部11、12,各供轴接或活动轴接使用。
[0055]另在上述第二、第五实施例中,各滑移连接部512、513间的框架50a壁面还设有轴接部514,轴接部514轴接于滑轮40的轮轴41,对应于连接支架10的滑移连接部13,使滑轮40轮轴41如图6、图17所示,分别活动轴接于滑移连接部13和轴接于对应的轴接部514,但不限于此实施例,滑轮40轮轴41还能如图18所示仅轴接于对应的轴接部514,也可让滑轮40联动框架50a而相对于第一、第二转轮20、30和连接支架10形成滑移。
[0056]再者,在上述第二至第六实施例中,还可选择性地有着相同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特征在于:第一、第二短径接触点21、31分别位于第一、第二转轮20、30周侧相交于基圆线轮廓BC处(各转轮各与其基圆线轮廓呈同轴心),第一、第二长径接触点22、32分别位于第一、第二转轮20、30周侧而非相交于基圆线轮廓BC的圆曲弧线轮廓FC处,各圆曲弧线轮廓FC的半径长度分别是由第一、第二短径接触点21、31渐次递增至第一、第二长径接触点22、32 ;各圆曲弧线轮廓FC的半径长度是以渐次增加圆心角度N度而渐次增长,N值介于I至90度的范围之间;第一短径接触点21和第一长径接触点22分别位于第一转轮20的上、下相对两侧,第二短径接触点31和第二长径接触点32分别位于第二转轮30的上、下相对两侦牝使第一、第二转轮20、30的轮廓呈左、右对称状的圆曲弧线轮廓FC。
[0057]上述第四至第六实施例的转轴装置可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摩擦扭力装置80,其邻接连接支架10的第三连接片103且套接于第一心轴60、第二心轴70或是分别套接于第一、第二心轴60、70,以在旋转状态的第一心轴60或第二心轴70联动第一转轮20或第二转轮30时产生扭力变化,或是同步旋转第一、第二心轴60、70以在同步联动第一、第二转轮20、30时产生扭力变化。上述摩擦扭力装置80的组成构件,包含有摩擦转轮81 (其与第三连接片103的接触面设有相互对应的凹部和凸部)、套环82 (设于摩擦转轮81背面且位于摩擦转轮轴孔周边的环槽中,对应于邻接的碟形弹片83凹部,具有防异音功效)、多个弹片83、垫片84 (位于第二、第三连接片102、103间的垫片84为摩擦片)以及螺帽85,各别采用公知结构组合而成,在此不再赘述。
[0058]本发明虽为实现上述目的而揭露了较佳的具体实施例,而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构造特征,任何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本发明的技术精神下,任何显而易见的变化或修改均是可能的,且均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0059]符图标记说明
[0060]10连接支架101 第一连接片
[0061]102第二连接片103 第三连接片
[0062]11、12轴接部13 滑移连接部
[0063]20第一转轮
[0064]21第一短径接触点 22第一长径接触点
[0065]23凸柱24第一轴心部
[0066]30第二转轮
[0067]31第二短径接触点 32第二长径接触点
[0068]33凸柱34第二轴心部
[0069]40滑轮41轮轴
[0070]50a、50b框架50c 套件
[0071]51容置部510 抵靠部
[0072]511开口512、513滑移连接部
[0073]514轴接部
[0074]52第一容置部53第二容置部
[0075]521第一开口531第二开口
[0076]522,532滑移连接部
[0077]54间隔部
[0078]60第一心轴70第二心轴
[0079]80摩擦扭力装置81摩擦转轮
[0080]82套环83弹片
[0081]84垫片85螺帽
[0082]D1、D2、D3 固定距离C1、C2、C3 中心线
[0083]L1、L2、L3 轮径总长BC基圆线轮廓
[0084]FC圆曲弧线轮廓PL1、PL2虚拟线
【主权项】
1.一种双轮联动机构,包括: 连接支架; 第一转轮,轴向且偏心设有第一轴心部以轴接于连接支架,第一转轮具有第一短径接触点和第一长径接触点; 第二转轮,轴向且偏心设有第二轴心部以轴接于连接支架且与第一转轮间隔设置,第二转轮具有第二短径接触点和第二长径接触点;以及 滑轮,轴接于连接支架并被第一、第二转轮夹持,第一转轮的轴心至第二转轮的轴心间形成固定距离,旋转状态的第一转轮或第二转轮推压滑轮并形成联动,且让旋转状态的第二转轮或第一转轮松动滑轮,滑轮往第二转轮或第一转轮滑移以持续联动接触于第一、第二转轮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轮联动机构,其中,滑轮分别由接触第一短径接触点和第二长径接触点持续运动接触至第一长径接触点和第二短径接触点;或为滑轮分别由接触第一长径接触点和第二短径接触点持续运动接触至第一短径接触点和第二长径接触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轮联动机构,进一步包括有套件,套接于第一、第二转轮以增力夹持滑轮,使第一转轮、滑轮和第二转轮在同一中心线的轮径总长形成固定。
4.一种双轮联动机构,包括: 连接支架; 第一转轮,轴向且偏心设有第一轴心部以轴接于连接支架,第一转轮具有第一短径接触点和第一长径接触点; 第二转轮,轴向且偏心设有第二轴心部以轴接于连接支架且与第一转轮间隔设置,第二转轮具有第二短径接触点和第二长径接触点; 滑轮,轴接于连接支架并被第一、第二转轮夹持,第一转轮的轴心至第二转轮的轴心间形成固定距离;以及 框架,具有容置部以容置滑轮和第一、第二转轮,滑轮轴接于框架壁面以形成同步联动,其中,旋转状态的第一转轮或第二转轮压动滑轮并带动框架旋转,滑轮沿着第二转轮周侧或第一转轮周侧运动并同步联动框架滑移,以持续运动接触于第一、第二转轮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轮联动机构,其中,在框架周边设有抵靠部,第一、第二转轮分别接触各抵靠部而使各轮在同一中心线的轮径总长形成固定;在框架的一侧设有连通容置部的开口,且于框架该侧邻接连接支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轮联动机构,其中,滑轮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