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器的轴承润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02309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变速器的轴承润滑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变速器的轴承的润滑结构,所述轴承将旋转轴的一个轴端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变速器壳体,所述轴承具备:外圈,其与在所述变速器壳体的凹部形成的外圈支承部嵌合;内圈,其嵌合于所述旋转轴的外周;以及多个滚动体,它们被配置在所述外圈和所述内圈之间,利用供给至所述凹部的润滑油对所述轴承进行润滑。
【背景技术】
[0002]根据下述专利文献1,公知这样的结构:从减速机构部向下方延伸的旋转轴经由轴承旋转自如地支承于轴承壳体,利用在形成于轴承壳体的上部外周的储油槽中溢出的油来润滑轴承,并且,将存留在储油槽的底部的异物从排泄孔排出,由此,不会将含有异物的油供给至轴承。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65988号公报
[0004]可是,对于上述现有的技术,由于减速机构部的大型的旋转部件面对储油槽的正上方,因此,储油槽的油被该旋转部件搅拌而卷起的异物被供给至轴承,可能导致轴承的耐久性降低。而且,对于上述现有的技术,在旋转轴沿水平方向而不是上下方向配置的情况下,无法将油存留在储油槽中,因此存在缺乏通用性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是鉴于前述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不需要特别的过滤器就能够将清洁的油供给至支承变速器的旋转轴的轴承。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技术方案I所记载的发明,提出了一种变速器的轴承润滑结构,将旋转轴的一个轴端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变速器壳体上的轴承具备:外圈,其与在所述变速器壳体的凹部形成的外圈支承部嵌合;内圈,其嵌合于所述旋转轴的外周;以及多个滚动体,它们被配置在所述外圈和所述内圈之间,利用供给至所述凹部的润滑油对所述轴承进行润滑,所述变速器的轴承润滑结构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变速器壳体与所述外圈之间具备使所述凹部与所述变速器壳体的所述凹部以外的空间连通的第I排出通路。
[0007]另外,根据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发明,提出了一种变速器的轴承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I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凹部具备直径从所述旋转轴的一个轴端侧朝向另一个轴端侧依次扩大的小径部、中径部和大径部,所述大径部构成所述外圈支承部,在所述旋转轴的外周设置有被配置于所述中径部内的旋转部件,所述第I排出通路在所述中径部开口。
[0008]另外,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提出了一种变速器的轴承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I或技术方案2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变速器的轴承润滑结构具备第2排出通路,所述第2排出通路从所述第I排出通路的中间部分支,在不通过所述外圈的外周面的情况下与所述变速器壳体的所述凹部以外的空间连通。
[0009]另外,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提出了一种变速器的轴承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I?技术方案3中的任意一项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变速器的轴承润滑结构具备连通通路,所述连通通路在不通过所述外圈的外周面的情况下使所述凹部与所述变速器壳体的所述凹部以外的空间连通,所述连通通路的入口处于比所述第I排出通路的入口尚的位置。
[0010]另外,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提出了一种变速器的轴承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I?技术方案4中的任意一项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第I排出通路在中间部具备缩颈部。
[0011]另外,根据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提出了一种变速器的轴承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I?技术方案5中的任意一项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变速器的轴承润滑结构具备离心翅片,所述离心翅片与所述旋转轴一体地旋转而对所述凹部内的润滑油向径向外侧施力。
[0012]另外,根据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提出了一种变速器的轴承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I?技术方案5中的任意一项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变速器的轴承润滑结构具备轴流翅片,所述轴流翅片与所述旋转轴一体地旋转而对所述凹部内的润滑油朝向所述轴承沿轴向施力。
[0013]另外,根据技术方案8所述的发明,提出了一种变速器的轴承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I?技术方案7中的任意一项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第I排出通路的出口的高度与所述外圈的内周下端的高度大致一致。
[0014]并且,实施方式的从动带轮轴16对应于本发明的旋转轴,实施方式的滚珠轴承35对应于本发明的轴承,实施方式的滚珠35c对应于本发明的滚动体,实施方式的大径部43c对应于本发明的外圈支承部,实施方式的螺母48对应于本发明的旋转部件。
[0015]根据技术方案I的结构,将旋转轴的一个轴端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变速器壳体上的轴承具备:外圈,其与在变速器壳体的凹部形成的外圈支承部嵌合;内圈,其嵌合于旋转轴的外周;以及多个滚动体,它们被配置在外圈和内圈之间,利用供给至凹部的润滑油对轴承进行润滑。在变速器壳体与外圈之间具备使凹部与变速器壳体的凹部以外的空间连通的第I排出通路,因此,润滑油中含有的异物经由第I排出通路被排出至变速器壳体的凹部以外的空间,仅将不含异物的清洁的润滑油供给至轴承,由此,不设置特别的过滤器就能够提高轴承的耐久性。
[0016]另外,根据技术方案2的结构,凹部具备直径从旋转轴的一个轴端侧朝向另一个轴端侧依次扩大的小径部、中径部和大径部,大径部构成外圈支承部,在旋转轴的外周设置有被配置于中径部内的旋转部件,第I排出通路在中径部开口,因此,由于旋转部件的旋转而在凹部内飞散的润滑油中所含有的异物与润滑油一起附着于凹部的小径部和中径部的内壁面,由于重力而从小径部的内壁面流到中径部的内壁面上,然后从第I排出通路高效地排出。
[0017]另外,根据技术方案3的结构,变速器的轴承润滑结构具备第2排出通路,第2排出通路从第I排出通路的中间部分支,在不通过外圈的外周面的情况下与变速器壳体的凹部以外的空间连通,因此,即使第I排出通路和第2排出通路中的一方堵塞,也能够将异物顺畅地排出。
[0018]另外,根据技术方案4的结构,变速器的轴承润滑结构具备连通通路,连通通路在不通过外圈的外周面的情况下使凹部与变速器壳体的凹部以外的空间连通,连通通路的入口处于比第I排出通路的入口高的位置,因此,能够将不含异物的润滑油经由连通通路供给至在变速器壳体的凹部以外的空间中配置的被润滑部。
[0019]另外,根据技术方案5的结构,由于第I排出通路在中间部具备缩颈部,因此,能够阻止凹部内的润滑油从第I排出通路过量地排出,从而能够将必要的量的润滑油供给至轴承。
[0020]另外,根据技术方案6的结构,由于具备与旋转轴一体地旋转而对凹部内的润滑油朝向径向外侧施力的离心翅片,因此,能够使含有异物的润滑油朝向凹部的内壁面向径向外侧飞散,从而能够将异物从第I排出通路排出。
[0021]另外,根据技术方案7的结构,由于具备轴流翅片,该轴流翅片与旋转轴一体地旋转而对凹部内的润滑油朝向轴承沿轴向施力,因此,能够仅将比重比异物小的润滑油供给至轴承从而提高润滑效果。
[0022]另外,根据技术方案8的结构,由于第I排出通路的出口的高度与外圈的内周下端的高度大致一致,因此,供给至凹部的润滑油不会立刻从第I排出通路流出,而是在短时间内充满第I排出通路后流出至空间。在第I排出通路被完全充满后开始向轴承供给清洁的润滑油,因此,能够快速地开始向轴承供给润滑油,从而能够提高润滑性能。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带式无级变速器的纵剖视图。(第I实施方式)
[0024]图2是图1的2部放大图。(第I实施方式)
[0025]图3是沿图2中的3-3线的剖视图。(第I实施方式)
[0026]图4是对应于图2的图。(第2实施方式)
[0027]图5是沿图4中的5-5线的剖视图。(第2实施方式)
[0028]图6是对应于图2的图。(第3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