扳动式储能的齿轮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51641阅读:885来源:国知局
扳动式储能的齿轮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齿轮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上链方便、放链快速的扳动式储能的齿轮箱。
【背景技术】
[0002]齿轮箱又叫牙箱或变速箱,其通过大小不同的齿轮啮合来增加或者降低转动的速度。目前,一般的齿轮箱的上链结构要么太简单费力,要么太复杂,成本太高。而且,现有技术中的齿轮箱的上链方式太过单一,不能满足人们对其多样化的需求。
[0003]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上链方便、放链快速的扳动式储能的齿轮箱,其采用一个带扇形齿轮的可扳动部件,实现了扳动式的上链,增加了上链形式的多样性,而且结构简单,比较省力。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上链方便、放链快速的扳动式储能的齿轮箱,其采用一个带扇形齿轮的可扳动部件,实现了扳动式的上链,增加了上链形式的多样性,而且结构简单,比较省力;而且松开可扳动部件,还可以实现快速放链。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扳动式储能的齿轮箱,包括面壳和底壳,所述面壳和所述底壳之间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底壳的靠近所述面壳的一面设置有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输出齿轮、输出轴、摆动齿轮和可扳动部件,所述输出齿轮套设于所述输出轴上,所述可扳动部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壳上,所述可扳动部件上设置有扇形齿轮,并且所述可扳动部件上还设置有弹簧;
[0007]所述扇形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摆动齿轮啮合,在释放能量时,所述摆动齿轮与所述输出齿轮啮合。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扳动式储能的齿轮箱的一种改进,所述可扳动部件包括主体部、带有中心孔的固定轴和与所述主体部连接的手柄部,所述扇形齿轮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侧面,并且所述固定轴穿过所述主体部,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固定轴上,所述可扳动部件通过穿过所述中心孔的固定件固定于所述面壳和所述底壳之间。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扳动式储能的齿轮箱的一种改进,所述弹簧设置为扭簧,所述手柄部的靠近所述主体部的一端设置有缺口,所述扭簧的一端位于所述缺口内,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从所述容置空间伸出。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扳动式储能的齿轮箱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齿轮包括第一大齿盘、第一小齿盘和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大齿盘和所述第一小齿盘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轴连接。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扳动式储能的齿轮箱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齿轮包括第二大齿盘、第二小齿盘和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大齿盘和所述第二小齿盘通过所述第二连接轴连接,所述第一小齿盘和所述第二大齿盘啮合,所述第二小齿盘和所述扇形齿轮啮合。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扳动式储能的齿轮箱的一种改进,所述摆动齿轮包括第三大齿盘、第三小齿盘和第三连接轴,所述第三大齿盘和所述第三小齿盘通过所述第三连接轴连接,所述第三小齿盘和所述第一大齿盘啮合,释放能量时,所述第三大齿盘和所述输出齿轮啮合。
[0013]作为本实用新型扳动式储能的齿轮箱的一种改进,所述面壳上设置有第一弧形定位孔,所述底壳上设置有第二弧形定位孔,所述第三连接轴的一端嵌入所述第一弧形定位孔内,所述第三连接轴的另一端嵌入所述第二弧形定位孔内。
[0014]作为本实用新型扳动式储能的齿轮箱的一种改进,所述底壳的部分边缘向上延伸有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向着面壳方向延伸的固定柱;
[0015]所述面壳的部分边缘向下延伸有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柱匹配的通孔;
[0016]所述底壳和所述面壳通过嵌入所述通孔内的固定柱连接。
[0017]作为本实用新型扳动式储能的齿轮箱的一种改进,所述底壳的未延伸出第一侧壁的边缘区域形成有可供所述可扳动部件扳动90°的第一区域、供所述摆动齿轮部分伸出的第二区域、供所述输出齿轮部分伸出的第三区域和供所述扇形齿轮部分伸出的第四区域;
[0018]所述面壳的未延伸出第二侧壁的边缘区域形成与所述第一区域对应设置的第五区域、与所述第三区域对应设置的第六区域和供所述第一齿轮部分伸出的第七区域。
[0019]作为本实用新型扳动式储能的齿轮箱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四区域之间的第一侧壁上设置有一个可对所述弹簧的一端起到限位作用的所述固定柱。
[002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0021]储能时,用手顺时针扳动可扳动部件,弹簧会连带在一起被压紧,从而储存弹性势能。同时,扇形齿轮发生顺时针转动,带动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带动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带动摆动齿轮,在齿轮力的作用下,摆动齿轮会摆动到与输出齿轮不啮合的位置,此时输出轴没有转动。故在扳动可扳动部件进行上链操作的时候,齿轮箱的输出轴不会转动。
[0022]释放能量时:当完全压紧弹簧后松开扳手,弹簧释放弹性势能,带动扇形齿轮逆时针转动,传动经过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到达摆动齿轮,在齿轮力的作用下,摆动齿轮会摆动到与输出齿轮相啮合的位置,如此,输出轴转动。
[002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个带扇形齿轮的可扳动部件,通过扳动可扳动部件使弹簧压缩储存能量。再松开可扳动部件,弹簧释放能量带动扇形齿轮反方向转动,通过各级齿轮的传递,将转动传动到输出轴。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扳动式的上链,增加了上链形式的多样性,而且结构简单,比较省力;而且松开可扳动部件,还可以实现快速放链。
【附图说明】
[0024]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及其有益技术效果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002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7]图3为本实用新型去除面壳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8]图4为本实用新型去除面壳、摆动齿轮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本实用新型去除面壳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0030]图6为本实用新型去除底壳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0031]图7为本实用新型去除底壳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0032]其中:
[0033]1-面壳;
[0034]11-第一弧形定位孔,12-第二侧壁,13-通孔,14-第五区域,15-第六区域,16-第七区域;
[0035]2-底壳;
[0036]21-第二弧形定位孔,22-第一侧壁,23-固定柱,24-第一区域,25-第二区域,26-第三区域,27-第四区域;
[0037]3-第一齿轮;
[0038]31-第一大齿盘,32-第一小齿盘,33-第一连接轴;
[0039]4-第二齿轮;
[0040]41-第二大齿盘,42-第二小齿盘,43-第二连接轴;
[0041]5-输出齿轮;
[0042]6-输出轴;
[0043]7_摆动齿轮;
[0044]71-第三大齿盘,72-第三小齿盘,73-第三连接轴;
[0045]8-可扳动部件;
[0046]81-扇形齿轮,82-主体部,83-固定轴,831-中心孔,84-手柄部,841-缺口 ;
[0047]9-弹簧;
[0048]10-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49]下面结合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50]如图1至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扳动式储能的齿轮箱,包括面壳I和底壳2,面壳I和底壳2之间形成容置空间,底壳2的靠近面壳I的一面设置有第一齿轮3、第二齿轮4、输出齿轮5、输出轴6、摆动齿轮7和可扳动部件8,输出齿轮5套设于输出轴6上,可扳动部件8可转动地设置于底壳2上,可扳动部件8上设置有扇形齿轮81,扳动可扳动部件8或者可扳动部件8回位时即可带着扇形齿轮81运动,并且可扳动部件8上还设置有弹簧9,用于实现储能和放能;
[0051]扇形齿轮81与第二齿轮4啮合,第二齿轮4与第一齿轮3啮合,第一齿轮3与摆动齿轮7啮合,在释放能量时,摆动齿轮7与输出齿轮5啮合,在储能时,摆动齿轮7则处在与输出齿轮5不啮合的位置,从而,储能时,输出轴6不会输出转动,释放能量时,输出轴6则能够输出转动。
[0052]可扳动部件8包括主体部82、带有中心孔831的固定轴83和与主体部82连接的手柄部84,扇形齿轮81设置于主体部82的侧面,并且固定轴83穿过主体部82,弹簧9套设于固定轴83上,可扳动部件8通过穿过中心孔831的固定件10固定于面壳I和底壳2之间。其中,手柄部84位于容置空间之外。主体部82可绕着固定件10转动。
[0053]弹簧9设置为扭簧,手柄部84的靠近主体部82的一端设置有缺口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