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挡汽车换挡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315009阅读:61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挡汽车换挡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换挡装置,特别是一种自动挡汽车换挡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汽车根据路况环境要求需要输出相匹配的速度。汽车进行档位转换则能够使得发动机出于最佳工作状态。汽车换挡一般需要通过拉索带动变速箱实现相应的转速的切换。现有技术中通过操作手柄杆的转动而带动拉索。手柄杆能够绕某轴实现转动。在手柄杆的上端受到驾驶员的手动拉扯力而实现转动,因而手柄杆的下端的转动轨迹为圆弧,因而必然带动拉索不是在所需要的平面上移动,而同时在该平面上下方向上发生扰动。因而,现有技术中的换挡方式的换挡精度不够,而且容易产生磨损。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使得拉索不会产生上下扰动的自动挡汽车换挡装置。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种自动挡汽车换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6]壳体,该壳体具有底壁及侧壁,所述底壁与侧壁围成具有开口的容腔;
[0007]拉索支架,该拉索支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容腔内且设置为相对于所述壳体的底壁可移动以带动拉索;
[0008]手柄杆,该手柄杆的下端伸入所述壳体的容腔内而上端从该容腔的开口伸出所述壳体外,且所述手柄杆设置为相对于所述壳体的底壁可转动以实现换挡;
[0009]伸缩机构,该伸缩机构设置为与所述拉索支架之间联动连接,且该伸缩机构沿所述手柄杆的轴向可伸缩地设置在该手柄杆的下端,以使得所述拉索支架在所述手柄杆换挡而转动过程中相对于所述壳体的底壁始终平行移动。
[0010]优选地,所述伸缩机构包括:
[0011]转动套筒,该转动套筒沿轴向开设有通孔且在内壁上设置有台阶;该转动套筒的上端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突出部且下端设置为与所述拉索支架之间联动连接;所述第一突出部沿所述转动套筒的径向固定设置有第一转动轴;
[0012]所述壳体的两侧壁内侧上开设有第一转动引导槽,该第一转动引导槽沿靠近所述壳体的开口方向延伸且延伸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转动轴的直径;
[0013]所第一转动轴分别设置在第一转动引导槽内,且沿着所述第一转动引导槽内移动以改变所述转动套筒的高度位置;
[0014]所述手柄杆插设在所述转动套筒内且下端抵接在所述台阶上。
[0015]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底壁开设限位滑槽或所述壳体的侧壁上沿与所述底壁平行的方向上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拉索支架设置在所述限位滑槽内以沿着平行于所述底壁的方向移动。
[0016]优选地,所述拉索支架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转动套筒的下端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二突出部插设在所述拉索支架上的通孔内;所述伸缩机构还包括弹性衬垫;该弹性衬垫设置在所述第二突出部和所述拉索支架上的通孔之间,且分别与所述第二突出部和所述拉索支架上的通孔的内壁相抵接。
[0017]优选地,所述自动挡汽车换挡装置还包括:
[0018]连接支架,该连接支架设置为与所述拉索支架联动连接,且该连接支架开设有通孔;
[0019]所述转动套筒的下端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突出部;
[0020]所述第二突出部插设在所述连接支架上的通孔内;
[0021 ] 所述伸缩机构还包括弹性衬垫;
[0022]该弹性衬垫设置在所述第二突出部和所述连接支架上的通孔之间,且分别与所述第二突出部和所述连接上的通孔的内壁相抵接。
[0023]优选地,所述第一突出部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两侧第一部分球形壁;
[0024]所述壳体的侧壁内侧上分别开设有与第一部分球形壁相匹配的第一凹陷。
[0025]优选地,所述第二突出部具有小于所述第一突出部的径向尺寸;
[0026]所述第二突出部由第一壁及第二部分球形壁围成;
[0027]所述第二部分球形壁为两个,且该两个第二部分球形壁分别设置在所述转动套筒的两侧;
[0028]所述第一壁为两个,且该两个第一壁分别设置在所述转动套筒的另外两侧;
[0029]所述弹性衬垫的内壁设置为与所述第二突出部的形状相匹配且设置为包围所述第二突出部。
[0030]优选地,所述第一壁的内侧具有平面。
[0031 ]优选地,所述弹性衬垫与所述第一壁相对的两侧的上、下边缘开设有缺口,该缺口在所述转动套筒转动过程中靠拢或拉开。
[0032]优选地,所述的自动挡汽车换挡装置还包括:
[0033]换挡感应座,该换挡感应座设置所述壳体的底壁或侧壁上且设置为与所述转动套筒的下端相正对,所述换挡感应座上开设与有对应档位位置相匹配的档位槽;
[0034]受力感应杆,该受力感应杆的上端插设在所述转动套筒的下端的通孔内,下端随着换挡而分别与对应档位槽相抵接;
[0035]第一弹簧,该第一弹簧套设在所述受力感应杆的上端且沿着所述转动套筒的轴向分别与所述受力感应杆和所述转动套筒相抵接。
[0036]优选地,所述手柄杆沿轴向开设有通孔且该通孔的侧壁内侧上设置有突出止退部,且所述手柄杆的两侧沿轴向开设有引导通孔,所述引导通孔设置为与所述通孔连通,所述自动挡汽车换挡装置还包括:
[0037]内设杆,该内设杆的下端插设在所述手柄杆的通孔内且上端伸出所述手柄杆;所述内设杆的下端具有底座;
[0038]第二弹簧,该第二弹簧套设在所述内设杆的下端以与该内设杆的底座和所述手柄杆上的突出止退部相抵接;
[0039]第二转动轴,该第二转动轴依次穿过所述手柄杆的引导通孔和所述内设杆;
[0040]所述手柄杆的引导通孔的具有大于所述第二转动轴的直径尺寸,以使得所述第二转动轴带动所述内设杆相对于所述手柄杆活动。
[0041 ]优选地,所述的自动挡汽车换挡装置还包括档位套,该档位套套设在所述手柄杆上;所述第二转动轴穿过所述档位套。
[0042]优选地,所述的自动挡汽车换挡装置还包括受力传动杆,该受力传动杆插设在所述手柄杆内且上端与所述内设杆的底座相接触,下端设置有台阶;该受力传动杆的台阶分别与所述手柄杆的下端的端部和所述第一弹簧相接触。
[004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自动挡汽车换挡装置结构简单且整体性强。所述自动挡汽车换挡装置的拉索运行平稳而不会发生上下扰动,使得换挡性能稳定。所述自动挡汽车换挡装置造成自身磨损较小且对发动机其他部件的磨损也较小,从而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O
【附图说明】
[0044]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挡汽车换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5]图2为图1中的自动挡汽车换挡装置没有安装左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0046]图3为图1中的自动挡汽车换挡装置没有安装右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0047]图4为图1中的自动挡汽车换挡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48]图5为图1中的自动挡汽车换挡装置沿A-A的剖视图。
[0049]图6为图1中的自动挡汽车换挡装置沿B-B的剖视图。
[0050]图7为图1中的自动挡汽车换挡装置的左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0051]图8为图1中的自动挡汽车换挡装置的右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0052]图9为图1中的自动挡汽车换挡装置的手柄杆的结构示意图。
[0053]图10为图2中的自动挡汽车换挡装置的转动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0054]图11为图2中的自动挡汽车换挡装置的换挡感应座的结构示意图。
[0055]图12为图2中的自动挡汽车换挡装置的连接支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56]图13为图2中的自动挡汽车换挡装置的连接支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57]图14为图2中的自动挡汽车换挡装置的拉索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58]图15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