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氢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0593阅读:690来源:国知局
加氢站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氢站。



背景技术:

近年,进行燃料电池汽车及氢汽车等利用氢气体的车辆(以下简称为“车辆”)的开发,伴随于此,向车辆的罐中充填氢气的加氢站的开发也在推进。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具备氢气制造装置和在装载该氢气制造装置的状态下能够移动的卡车的移动式的加氢站。该加氢站具备压缩氢气体的压缩机、贮存从压缩机喷出的氢气体的蓄压器以及用于将从蓄压器供给的氢气体充填至车辆的分配器等。专利文献1记载的加氢站能够用卡车移动,因此,即使在难以确保用于设置加氢站的用地的情况下,也能向车辆充填氢气体。

另一方面,提出了将加氢站设置在既存的加气站(所谓的加油站)等的用地内。但是,在既存设备所在的用地有时难以确保用于设置加氢站的充分的设置空间。此外,想要配合用地内的设置空间而将加氢站的各种设备在现场组装,则搬送成本及组装成本会增大。专利文献1记载的加氢站中,由于未设想将氢气制造装置固定于用地,因此,无法将氢气制造装置从卡车分离或即使能够分离也难以配合用地的空间而将各设备适当配置(收敛在用地内的配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4-017701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用地内的设置自由度的加氢站。

本发明一方面所涉及的加氢站包括:充填设备,向罐搭载装置充填气体;以及气体供给系统,向所述充填设备供给气体,其中,所述气体供给系统包括:压缩机,压缩气体;压缩机收容体,收容所述压缩机;制冷机,其包含蒸发部、膨胀部及压缩部,用于冷却流入到所述充填设备的气体或即将流入所述充填设备之前的气体;以及冷却器收容体,收容所述蒸发部、所述膨胀部及所述压缩部,其中,所述压缩机收容体和所述冷却器收容体可互相装拆。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气体供给系统的加氢站的图。

图2是表示气体冷却部的图。

图3是表示制冷机的图。

图4是图1所示的加氢站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加氢站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加氢站的其它形状的俯视图。

图7是图1所示的加氢站的变形例的侧视图。

图8是用符号300表示的设备、载置部及一对引导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加氢站10的结构的概要的图。加氢站10包括气体供给系统2和作为充填设备的分配器11。

气体供给系统2向分配器11供给氢气体。气体供给系统2包括气体流路20、压缩机组件21、蓄压器组件23、冷却器组件24、接收组件28以及控制部29。接收组件28、压缩机组件21及蓄压器组件23被配置在气体流路20上。在气体流路20内氢气体朝向分配器11流动。控制部29包括控制部主体和如后所述地收容控制部主体的控制部用框体。控制部主体控制压缩机组件21、蓄压器组件23及冷却器组件24。在以下的说明中,概括压缩机组件21、蓄压器组件23、冷却器组件24、接收组件28、分配器11及控制部29而称为“主要设备”。另外,“组件”这一用语作为指功能块的用语而使用。

压缩机组件21包括往复动作式的压缩机210、收容压缩机210的后述的压缩机收容体以及气体冷却部22。另外,以下的“收容体”这一用语是以收容设备类的箱状的结构体的意思而被使用。压缩机210包括驱动部211和压缩部212。压缩部212具有活塞和缸,通过驱动部211的动力而活塞被驱动,从而氢气体在缸内被压缩。在本实施方式中,压缩部212的个数为5个。

图2是表示气体冷却部22的结构的图。气体冷却部22包括充填有作为冷却流体的冷却水的冷却水流路220、冷却水泵221、连接于压缩部212的气体冷却器222以及排热部223。气体冷却器222是微通道式换热器。在气体冷却器222连接图1及图2所示的气体流路20。排热部223包括换热器223a和风扇223b。在冷却水流路220配置冷却水泵221、气体冷却器222以及排热部223的换热器223a。在气体冷却部22,在气体冷却器222中从压缩部212的喷出部喷出的氢气体与冷却水进行换热,从而气体流路20内的氢气体被冷却。在气体冷却器222吸收热的冷却水流入排热部223的换热器223a,利用风扇223b产生的空气流动而被冷却。在换热器223a被冷却的冷却水通过冷却水泵221而被再次输送到气体冷却器222。

如图1所示,蓄压器组件23包括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3个)蓄压器231、阀部件232a、232b以及收容阀部件232a、232b及蓄压器231的后述的蓄压器收容体。蓄压器231为胶囊形状。在蓄压器231贮存从压缩机组件21喷出的氢气体。此外,从蓄压器231朝向分配器11送出氢气体。蓄压器231被设计成分别相同的设计压力(例如82mpa)。在蓄压器组件23,在蓄压器231的进口侧及出口侧设有阀部件232a、232b,通过控制部29控制阀部件232a、232b的开闭,控制蓄压器231中的氢气体的流出流入。

此外,如图1所示,本气体供给系统2还包括返送流路233、贮存罐234以及阀部件235a、235b。返送流路233是将从压缩机210喷出的氢气体返送到气体流路20中压缩机210的上游侧的部位的流路。在贮存罐234中贮存从压缩机210喷出的氢气体。阀部件235a被设置在返送流路233中相对于贮存罐234位于上游侧的部位,阀部件235b被设置在返送流路233中相对于贮存罐234位于下游侧的部位。向贮存罐234的氢气体的贮存、即阀部件235a的开闭由控制部29控制。

具体而言,当将从压缩机210喷出的氢气体供给至各蓄压器231时,控制部29关闭阀部件235a、235b并打开阀部件232a。并且,如果各蓄压器231的压力达到规定值(例如80mpa)以上,则控制部29打开阀部件235a。由此,从压缩机210喷出的氢气体的一部分被供给至贮存罐234,因此,被供给到各蓄压器231的氢气体的流量减少。据此,抑制各蓄压器231的压力达到规定值以上后氢气体过剩地继续被供给至蓄压器231而引起过负荷作用于该蓄压器231的情况。另外,即使打开阀部件235a,压缩机210的处理量(氢气体的喷出量)充分大,因此,不会发生从各蓄压器231向贮存罐234的氢气体的流入。

然后,如果贮存罐234的压力达到规定值(例如40mpa),控制部29让压缩机210停止并关闭阀部件235a。另外,贮存罐234的压力由设置在返送流路233中贮存罐234的上游侧的部位的压力传感器检测。但是,控制部29也可以在贮存罐234的压力达到规定值之前,例如贮存罐234的压力达到低于规定值的基准值时,为了将贮存罐234内的氢气体返送至压缩机210,关闭阀部件235a并打开阀部件235b。由此,确保在压缩机210的氢气体的吸入压,压缩机210的处理量得以确保。或者,也可以在贮存罐234的压力达到规定值后,从返送流路233卸下贮存罐234,用拖车等将该贮存罐234搬送到另外的设备(加氢站等),并在该设备使用贮存罐234内的氢气体。此时,也可以省略返送流路233中相对于贮存罐234位于下游侧的部位及阀部件235b。

冷却器组件24包括制冷机26、盐水回路5和后述的冷却器收容体。在图1中用一个矩形示出了制冷机26的蒸发部31以外的设备。盐水回路5包括盐水流路240、盐水泵241以及作为微通道式换热器的预冷换热器242。在本实施方式中,预冷换热器242被内置于分配器11。另外,也可以在盐水回路5设置贮存盐水的图略的盐水罐。在盐水流路240充填盐水,并配置盐水泵241、预冷换热器242及制冷机26的蒸发部31。

在盐水流路5,通过在预冷换热器242中氢气体与盐水换热,从而流入到分配器11的氢气体被冷却。在预冷换热器242吸收热的盐水流入制冷剂26而被冷却。在制冷机26被冷却的盐水利用盐水泵241再次被输送到预冷换热器242。

图3是表示制冷机26的结构的图。制冷机26包括制冷剂流路30、蒸发部31、压缩部32、冷凝部33及膨胀部34。制冷剂流路30中被充填制冷剂,并配置蒸发部31、压缩部32、冷凝部33及膨胀部34。蒸发部31如图1及图3所示连接于盐水流路240。在蒸发部31,通过盐水与制冷剂进行换热,盐水被冷却而制冷剂蒸发。图3中所示的压缩部32压缩从蒸发部31流出的制冷剂。冷凝部33包括制冷剂流动的换热器331和风扇332。从压缩部32流入换热器331的制冷剂通过在风扇332产生的空气的流动而被散热并冷凝。膨胀部34使从冷凝部33流出的制冷剂膨胀,膨胀的制冷剂流入蒸发部31。制冷机26通过所谓的热泵循环冷却盐水,从而能够间接地冷却流入分配器11的氢气体。

图1所示的接收组件28包括图略的减压阀以及各种测量仪器,接收从外部供给的氢气体。减压阀是为了通过气体流路20将氢气体接收到压缩部212而对氢气体进行减压的部件,其被配置在气体流路20的压缩部212的吸入侧。

分配器11将从蓄压器231送出的氢气体充填到作为罐搭载装置的车辆9。车辆9例如为燃料电池车。

将氢气体充填至车辆9时,从接收组件28输送来的氢气体在压缩机210被压缩,在气体冷却部22被冷却并贮存在各蓄压器231。

然后,如果车辆9被搬入加氢站10,从各蓄压器231向分配器11供给氢气体,并且,分配器11及控制部29按照规定的充填协议向车辆9充填氢气体。

此时,在蓄压器组件23,首先,从第一个蓄压器231(例如,图1的上侧的蓄压器231)送出氢气体。在以下说明中,区分该蓄压器和其它蓄压器的情况下附上符号“231a”。分配器11间接地测量车辆9内的压力,如果判断车辆9与蓄压器231a之间的压力差成为规定值以下,则向气体供给系统2的控制部29发送停止从蓄压器231a送出氢气体的指令。

接着,气体供给系统2的控制部29开放另一蓄压器231(例如,图1的从上数第二个蓄压器231),向分配器11送出氢气体。以下,区分该第二个蓄压器与其它的蓄压器的情况下附上符号“231b”。据此,分配器11(或蓄压器231b)与车辆9之间的压力差恢复,确保向车辆9充填的氢气体的流量。如果分配器11判断车辆9内的罐的压力上升而蓄压器231b与车辆9之间的压力差成为规定值以下,则气体供给系统2的控制部29停止从蓄压器231b的氢气体的送出,并且开放又一蓄压器(位于图1的下侧的蓄压器)而送出氢气体。据此,确保分配器11与车辆9之间的压力差,充填充分量的氢气体。如果判断车辆9内的罐的压力达到设定值,则停止从气体供给系统2供给氢气体。

如上所述,在蓄压器组件23,在车辆9的罐的低压区域(例如ompa~40mpa)使用三个蓄压器231中的一个,在中压区域(40mpa~60mpa)使用另一个蓄压器,在高压区域(60mpa~70mpa)使用又一个蓄压器。气体供给系统2根据车辆9的三个压力区域来切换蓄压器231,从而分配器11能够按照充填协议高效率地充填氢气体。

图4是加氢站10的侧视图,表示各主要设备被一体化的状态。另外,在图4中以拆下后述的共用罩的状态示出了加氢站10。图5是加氢站10的俯视图,对应于图4。另外,在图4及图5中,只示出加氢站10的主要设备,省略了外围部件的图示。在以下的图6中也一样。

如图5所示,压缩机组件21具有收容压缩机210和图2及图4所示的气体冷却器222(在图5中省略)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压缩机收容体51。压缩机收容体51包括作为骨架的压缩机用框体511。同样,蓄压器组件23包括收容蓄压器231及阀部件232a、232b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蓄压器收容体53。蓄压器收容体53包括蓄压器用框体531。冷却器组件24包括收容图3所示的蒸发部31、压缩部32、膨胀部34和图1所示的盐水泵241及盐水罐(省略图示)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冷却器收容体56。即,冷却器收容体56收容包含在冷却器组件24的设备中的除预冷换热器242及冷凝部33以外的设备。在图4及图5中,用附上符号300的一个矩形来表示蒸发部31、压缩部32、膨胀部34和盐水泵241及盐水罐。在以下的图6~图8中也一样。

冷却器收容体56包括冷却器用框体561。气体供给系统2具有覆盖压缩机用框体511、蓄压器用框体531及冷却器用框体561整体的一个共用罩401。另外,共用罩401中覆盖压缩机用框体511的部位、覆盖蓄压器用框体531的部位以及覆盖冷却器用框体561的部位分别构成压缩机收容体51的一部分、蓄压器收容体53的一部分以及冷却器收容体56的一部分。图5中为了便于图示而省略了共用罩401的上部的图示,实际上各框体511、531、561的上部也被共用罩401覆盖。

压缩机用框体511包括沿重力方向延伸的至少四个柱部和连接柱部之间的多个连结部。由压缩机用框体511在压缩机210的周围划定大致长方体形状的空间。

如图4及图5所示,蓄压器用框体531与压缩机用框体511同样包括沿重力方向延伸的至少4个柱部和连接柱部之间的多个连结部。由蓄压器用框体531在蓄压器231的周围划定大致长方体形状的空间。在蓄压器收容体53内,3个蓄压器231分别处于平行于水平面的姿势,且在z方向、即重力方向上重叠(沿重力方向排列的状态)而被配置。以下,将蓄压器231的延伸方向、即图4及图5的x方向称为加氢站10的“长度方向”。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气体冷却部22的排热部223及制冷机26的冷凝部33被配置在蓄压器用框体531的上部。但是,排热部223及冷凝部33也可以被配置在蓄压器用框体531的侧部等其它部位。另外,在图5及图6中省略了排热部223及冷凝部33的图示。

如图5所示,冷却器用框体561与压缩机用框体511同样包括沿重力方向延伸的至少4个柱部和连接柱部之间的多个连结部。由冷却器用框体561在图5中用符号300所示的设备(图3所示的蒸发部31、压缩部32及膨胀部34和图1所示的盐水回路5的盐水泵241及盐水罐)的周围划定大致长方体形状的空间。在冷却器用框体561的重力方向下侧设置有收容控制部29(参照图1)的控制部主体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控制部用框体。

平行于长度方向的蓄压器组件23的两个侧部中,沿图5中的(+y)侧的侧部531a排列压缩机用框体511和冷却器用框体561。压缩机用框体511和冷却器用框体561在用定位销等被定位的状态下通过作为螺栓的固定件290而连接成可互相装拆。在气体供给系统2中,沿长度方向、即蓄压器收容体53的其中之一侧部531a的方向上,压缩机用框体511及冷却器用框体561的长度之和与蓄压器用框体531的长度大致相同。

压缩机用框体511和蓄压器用框体531在水平面内沿垂直于长度方向的宽度方向(图4、图5的y方向)排列。压缩机用框体511和蓄压器用框体531在被定位的状态下通过固定件290而连接成可互相装拆。此外,冷却器用框体561和蓄压器用框体531沿宽度方向排列。冷却器用框体561和蓄压器用框体531通过固定件290而连接成可互相装拆。

在宽度方向、即在水平面内垂直于蓄压器收容体53的其中之一侧部531a的方向上,冷却器用框体561和蓄压器用框体531的长度之和与压缩机用框体511和蓄压器用框体531的长度之和大致相同。

此外,被设置在冷却器用框体561的下方的已述的控制部用框体装拆自如地连接于冷却器用框体561、蓄压器用框体531及压缩机用框体511。在重力方向上,图4所示的蓄压器用框体531的高度、图5所示的压缩机用框体511的高度、以及冷却器用框体561和位于冷却器用框体561的下侧的控制部用框体的高度之和大致相同。如上所述,气体供给系统2通过压缩机组件21、蓄压器组件23、冷却器组件24及控制部29(参照图1)被一体化而成为大致长方体形状。

如图4及图5所示,接收组件28被收容在大致长方体形状的接收组件收容体58中。如图5所示,接收组件收容体58通过固定部件292可装拆地连接在压缩机组件21中的、在长度方向上以该压缩机组件21为基准冷却器组件24被配置的一侧的相反侧、即(+x)侧的部位。

如图4及图5所示,分配器11呈大致长方体形状。分配器11通过固定部件294可装拆地连接在平行于蓄压器组件23的宽度方向的两个侧部中接近冷却器组件24的侧部、即(-x)侧的侧部。

如图5所示,在加氢站10中,气体流路20中位于压缩机用框体511与蓄压器用框体531的边界的部位201、位于蓄压器组件23与分配器11的边界的部位202以及位于接收组件收容体58与压缩机组件21的边界的部位203使用具有挠性的配管(以下称为“挠性配管”)。在气体流路20中,即使位于挠性配管的两侧的其它的配管因加氢站10的各主要设备的位置偏移而从规定位置移位,也通过挠性配管弯曲来吸收该位置偏移。此外,利用挠性配管还吸收氢气体在气体流路20内流动时产生的热应力。

在将加氢站10设置于用地时,预先在工厂内分别独立地组装压缩机组件21、蓄压器组件23、冷却器组件24、接收组件28、分配器11及控制部29。然后,这些主要设备通过卡车等而出厂,并在加氢站10的用地内被互相组装而处于图5所示的状态。

收容加氢站10的各主要设备的各收容体被一体化,从而能够缩小加氢站10的设置面积。此外,沿蓄压器收容体53的其中之一侧部531a排列压缩机收容体51及冷却器收容体56。即,压缩机组件21及冷却器组件24以在长度方向上不与蓄压器231重叠的方式连接于蓄压器组件23。据此,能够容易地进行蓄压器组件23的维护等。

能够设置加氢站10的空间根据每个用地而不同,有时难以将加氢站10以图5所示的状态设置于用地内。对此,加氢站10能够根据用地内的设置空间而变更形状。

图6是表示变形的加氢站10的结构的图。压缩机收容体51、冷却器收容体56以及接收组件收容体58被一体化,从而形成第一组装体。蓄压器收容体53及分配器11被一体化,从而形成第一组装体以外的另外的第二组装体。第一组装体和第二组装体以互相隔开距离的状态被配置。在压缩机用框体511、蓄压器用框体531及冷却器用框体561分别设有独立罩402、403、404。即,由压缩机用框体511及独立罩402形成压缩机收容体51。由蓄压器用框体531及独立罩403形成蓄压器收容体53。由冷却器用框体561及独立罩404形成冷却器收容体56。在图6中,为方便图示,省略了独立罩402~404的上部的图示,但各框体511、531、561的上部均被独立罩402~404覆盖。气体流路20中位于压缩机组件21与接收组件28的边界的部位203及位于分配器11与蓄压器组件23的边界的部位202使用挠性配管。

通过将加氢站10分为第一组装体和第二组装体,即使是难以将加氢站10以全部主要设备被一体化的状态设置的用地,也能设置加氢站10。此外,能够减少车辆以及人的往来较多的分配器11的周围设置的设备的数量。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具有气体供给系统2的加氢站10,但在加氢站10中,压缩机收容体51、蓄压器收容体53、冷却器收容体56、接收组件收容体58、分配器11和控制部29可互相装拆。据此,能够将压缩机组件21、蓄压器组件23、冷却器组件24、接收组件28、分配器11和控制部29互相独立地操作。即,基于将氢气体供给至分配器11的过程中的设备的作用区分而将这些主要设备组件化,互相独立地操作。因此,能够将加氢站10的形状变更为各种形状,能够确保用地内的加氢站10的设置自由度。

主要设备被组件化,且按每个组件收容在收容体,从而能够以设备单位进行搬送,与将加氢站10以完成的状态搬送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搬送作业的负荷以及成本。而且,由于主要设备在工厂内被组件化后出厂,因此,与在用地内组装各主要设备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成本。但是,预先知道以如图5所示的主要设备被一体化的状态使用的情况下,也可以将组装好的加氢站10搬送到用地。此时,通过利用挠性配管,吸收在加氢站10的搬送过程中在气体流路20产生的振动。

通过接收组件收容体58和压缩机收容体51被一体化,能够抑制气体供给系统2的大小。此外,通过分配器11和蓄压器收容体53被一体化,能够抑制加氢站10的大小。通过多个蓄压器231在重力方向上重叠而被配置,能够抑制气体供给系统2的水平方向的设置空间的增大。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如图7及图8所示,冷却器收容体56也可以还包括载置部562和一对引导部563。载置部562是用于载置符号300所示的设备、即蒸发部31、压缩部32及膨胀部34和盐水泵241及盐水罐的部件。载置部562被形成为能够从下方支撑所述设备的板状。载置部562被配置在从冷却器用框体561的底部向上方离开的位置。但是,载置部562也可以被配置在用冷却器用框体561的底部支撑所述设备的位置(图4所示的位置)。一对引导部563以使载置部562能够在收容位置(图7及图8中用虚线所示的位置)与露出位置(图7及图8中用两点划线所示的位置)之间沿宽度方向(y方向)相对于冷却器用框体561移位的方式构成,其中,所述收容位置是载置部562位于冷却器用框体561内的位置,所述露出位置是载置部562位于冷却器用框体561外的位置。例如,各引导部563具有被固定于冷却器用框体561的第一导轨和固定于载置部562的第二导轨。第二导轨被设置在载置部562的宽度方向(x方向)的端部,能够沿第一导轨移位。此时,盐水流路240优选由能够伸缩的伸缩配管构成。此外,制冷剂流路30中至少压缩部32与换热器331之间的部位以及换热器331与膨胀部34之间的部位也优选由所述伸缩配管构成。各伸缩配管以容许载置部562从所述收容位置向所述露出位置移位的方式伸长。由此,能够通过配置在冷却器用框体561的周围的罩上形成的窗,无需分割盐水流路240及制冷剂流路30就能使载置部562位于所述露出位置。但是,也可以在盐水流路240设置遮断阀,通过关闭遮断阀来防止盐水从盐水流路240流出的状态下,分割该盐水流路240来将载置部562拉到所述露出位置。这对于制冷剂流路30侧也一样。

此外,预冷换热器242也可以设置在分配器11的外侧。此时,预冷换热器242也可以被收容在冷却器收容体56内。在冷却器组件24中,只要至少膨胀部34、压缩部32及蒸发部31被收容在冷却器收容体56,则盐水泵241及盐水罐也可以被配置在冷却器收容体56的外侧。此外,也可以在冷却器收容体56以外另外设置收容盐水回路5的各设备的收容体,该收容体独立于冷却器收容体56而连接在压缩机组件21、蓄压器组件23及分配器11。冷却器组件24也可以冷却将要流入分配器11之前的氢气体。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主要设备中特别是压缩机组件21、蓄压器组件23及冷却器组件24成为大规模结构,因此,通过使压缩机收容体51、蓄压器收容体53及冷却器收容体56可互相装拆,从而能够提高用地内的气体供给系统2的设置自由度。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蓄压器的数量也可为3以外的数量。在气体冷却部22中,作为冷却氢气体的冷却流体也可以使用水以外的流体。也可以使用固定件290以外的捆束部件等紧固部件来将压缩机用框体511、冷却器用框体561、蓄压器用框体531及控制部用框体以可互相装拆的方式连接。

气体供给系统2也可用于向车辆以外的罐搭载装置充填氢气体。气体供给系统2也可以用于供给氢气体以外的气体。

此外,冷却器组件24也可仅由制冷机26(即、不具备盐水回路5)构成。

另外,分配器11也可从各组件21、23、24隔开距离而被配置。

此外,各蓄压器231也可以互相分离而被配置。

另外,代替压缩机210,也可以使用通过电分解等来产生高压的氢气体的氢气产生装置。

在此,概括说明所述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加氢站包括:充填设备,向罐搭载装置充填气体;以及气体供给系统,向所述充填设备供给气体,其中,所述气体供给系统包括:压缩机,压缩气体;压缩机收容体,收容所述压缩机;制冷机,其包含蒸发部、膨胀部及压缩部,用于冷却流入到所述充填设备的气体或即将流入所述充填设备之前的气体;以及冷却器收容体,收容所述蒸发部、所述膨胀部及所述压缩部,其中,所述压缩机收容体和所述冷却器收容体可互相装拆。

根据本加氢站,提高用地内的该气体供给系统的设置自由度。

此时,优选:所述气体供给系统还包括:多个蓄压器,分别贮存从所述压缩机喷出的气体,并且,向所述充填设备送出气体;以及蓄压器收容体,收容所述多个蓄压器,其中,所述压缩机收容体、所述蓄压器收容体及所述冷却器收容体可互相装拆。

由此,包含蓄压器收容体在内的加氢站的设置自由度提高。

具体而言,优选:所述压缩机收容体、所述蓄压器收容体及所述冷却器收容体被一体化,所述压缩机收容体及所述冷却器收容体沿所述蓄压器收容体的其中之一侧部排列而配置。

在该结构中,能够缩小加氢站的设置面积。

此外,在本加氢站中,优选:所述气体供给系统还包括:接收组件,对被吸入所述压缩机的气体一边进行减压一边从外部接收;以及接收组件收容体,收容所述接收组件,其中,所述压缩机收容体和所述接收组件收容体可互相装拆。

由此,通过压缩机收容体和接收组件收容体被一体化,从而能够抑制加氢站的大小。

另外,在本加氢站中,优选:所述多个蓄压器被配置成在重力方向上互相重叠。

由此,防止水平方向的设置空间大型化。

此外,在本加氢站中,优选:所述气体供给系统还包括:贮存罐,与各蓄压器并列地连接,贮存从所述压缩机喷出的气体;以及控制部,控制从所述压缩机向各蓄压器及所述贮存罐的所述气体的供给,其中,所述控制部,当各蓄压器的压力为规定值以上时,使所述气体从所述压缩机供给至所述贮存罐。

在该结构中,当各蓄压器的压力为规定值(例如蓄压器中大致充满气体时的值)时,在贮存罐贮存气体,因此,抑制气体过剩地被贮存在各蓄压器中,即抑制对各蓄压器作用过负荷。

此外,在本加氢站中,优选:所述冷却器收容体能够使所述蒸发部、所述膨胀部及所述压缩部露出于该冷却器收容体的外部。

由此,蒸发部、膨胀部及压缩部的维修变得容易。

另外,在本加氢站中,优选:所述充填设备和所述蓄压器收容体可互相装拆。

由此,能够抑制加氢站的大小。

此时,优选:通过所述压缩机收容体和所述冷却器收容体被一体化,从而形成第一组装体,通过所述蓄压器收容体和所述充填设备被一体化,从而形成第二组装体,所述第一组装体和所述第二组装体以互相隔开距离的状态被配置。

只将向充填设备直接送出气体的蓄压器收容体连接于充填设备,使其它设备独立于充填设备,从而能够减少在罐搭载装置以及人往来的充填设备的周围设置的设备的数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