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氢气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氢气安全排气管路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储氢罐安全门直接接于储氢罐上,其作用是保证在储氢罐压力超过整定值时安全门自动打开,确保储氢罐压力不再升高,从而保证储氢罐的安全运行。储氢罐安全门每年必须定期校验一次,在进行安全门校验时要将该储氢罐内的氢气置换为空气后方可进行校验工作。储氢罐内的氢气置换操作为:首先要将该储氢罐氢气压力用至0.50MPa,然后开储氢罐排气门将压力排至0.1MPa,这时从排污一、二次门进水赶储氢罐内的氢气,当储氢罐排气门出水后停止进水,并对储氢罐进行放水后才能进行安全门校验工作。这种置换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能引起储氢罐进空气而引起氢爆炸设备损坏;同时造成氢气浪费,经济性下降;储氢罐内进水产生腐蚀,引发氢气泄漏;操作中会引起氢气中含水量增加,氢气纯度下降,影响发电机的安全运行;置换操作时间长,导致设备失备时间长,降低了设备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氢气安全排气管路结构,以解决现有储氢罐进行校验操作时可能引起储氢罐进空气而引起氢爆炸设备损坏,同时造成氢气浪费而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氢气安全排气管路结构,包括储氢罐、阻火器、安全门、排空门、进出氢门以及排污门,阻火器两端通过气管连接在储氢罐的顶端和侧边,排空门以及安全门分别设置在阻火器两端的气管上,在安全门与储氢罐之间的气管上设置有手动门,储氢罐底端设有排污门,在储氢罐一侧的气管上设有进出氢门。
所述排空门设置在连接阻火器与储氢罐顶端的气管上。
所述安全门设置在连接在阻火器与储氢罐一侧的气管上。
所述排污门包括依次连接的排污一次门以及排污二次门。
所述储氢罐采用储氢合金材料制成。
所述储氢合金材料为稀土金属合金。
所述稀土金属合金为LaNi5、Mg2Ni或TiFe。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安全门与储氢罐之间的气管上设置有手动门,储氢罐安全门校验时将安全门前手动门关闭即可进行安全门校验工作,储氢罐不需要进行氢气置换操作,从而解决了由于气体置换过程中的带来的氢爆炸、氢气浪费、氢气纯度下降、设备失备的所有问题及安全隐患。确保氢系统设备的安全可靠性,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减少了设备运行维护费用、减少了运行操作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储氢罐;2~进出氢门;3~手动门;4~安全门;5~阻火器;6~排空门;7~排污门;8~排污一次门;9~排污二次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仅仅是对该实用新型的举例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实施例中未作具体说明的步骤均是已有技术,在此不做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一种氢气安全排气管路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储氢罐1、阻火器5、安全门4、排空门6、进出氢门2以及排污门7,储氢罐1的顶端开有排空口,排空口上设有气管,该气管的另外一端连接在阻火器5上,该气管上安装有排空门6,用以控制气管内气体的通过。储氢罐1靠近顶端的一侧壁上开有安全出口,安全出口上设有气管,该气管的另外一端连接在阻火器5上,该气管上安装有安全门4,在安全门4与储氢罐1之间的气管上增设有手动门3。储氢罐1靠近底端的一侧壁上开有氢气进出口,氢气进出口上设有气管,该气管上安装有进出氢门2,用来控制氢气进出储氢罐1。在储氢罐1底端开有排污口,在排污口处安装有排污门7,用以控制污物的排放。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作成本低。
所述排污门7包括依次连接的排污一次门8以及排污二次门9
所述储氢罐1采用储氢合金材料制成。
所述储氢合金材料为稀土金属合金。
所述稀土金属合金为LaNi5、Mg2Ni或TiFe。
现有的储氢罐1上的安全门4前无手动门3,储氢罐1上的安全门4每年必须定期校验一次,由于储氢罐1安全门前没有手动门3,在进行安全门4校验时要将该储氢罐1内的氢气置换为空气后方可进行校验工作。这种置换操作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若在操作过程中向储氢罐1中通入空气,会引起氢爆炸,不仅会损坏储氢罐1,影响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会造成氢气浪费,经济性下降;第二,储氢罐1内进水,会腐蚀储氢罐1,引发氢气泄漏;第三,操作中会引起氢气中含水量增加,氢气纯度下降,影响发电机的安全运行;第四,置换操作时间长,导致设备失备时间长,降低了设备可靠性。而在安全门4前增设手动门3后,在对储氢罐1安全门校验时,将安全门4前的手动门3关闭即可进行安全门4校验工作,不需要对储氢罐1进行氢气置换操作,从而解决了由于气体置换过程中带来的氢爆炸、浪费氢气、氢气纯度下降、设备失备的所有问题及安全隐患。确保氢系统设备的安全可靠性,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减少了设备运行维护费用、减少了运行操作工作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好实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换材料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