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流量溶液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12547发布日期:2019-04-05 20:23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高流量溶液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高流量溶液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在化工生产、环保处理等领域,流体输送是最常见的,甚至是不可缺少的操作单元,需要通过输送机械增加流体的机械能,从而使流体获得能量,克服流体在输送途中的机械能损失。传统的输送单元包括需要根绝现场情况进行设计、安装,操作复杂,还需要增加冲洗管路,防止堵塞,整体安装困难、操作复杂。

综上所述,针对上述不足,需要设计和开发一种高流量溶液循环系统,能够补足上述各个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备体积小,安装方便、结构设计简单、运行成本更低更加稳定的高流量溶液循环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流量溶液循环系统,包括溶液入液口和溶液出液口,所述溶液入液口和溶液出液口之间依次设有两根并列的给水支管和一根出水总管,所述给水支管上依次设有压力表、开关阀、清洗液入液口、过滤器、增压循环泵、止回阀、清洗液出液口和开关阀,所述过滤器两端的所述给水支管上连接有压力表管路或者压差表管路,所述出水总管上依次设有压力表和流量计。

进一步的,还包括指示灯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器为Y型过滤器。

进一步的,所述增压循环泵和止回阀之间设有排污口。

进一步的,两根所述给水支管上的两个清洗液入液口均通过入液管和清洗液总入液口相连。

更进一步的,两根所述给水支管上的两个清洗液出液口均通过出液管和清洗液总出液口相连。

更具体的,所述入液管和出液管上均设有开关阀。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流量溶液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记的含义如下:

1、溶液入液口 2、溶液出液口 3、给水支管 4、出水总管

5、开关阀 6、过滤器 7、增压循环泵 8、止回阀 9、压力表管路

10、压差表管路 11、压力表 12、流量计 13、指示灯装置

14、排污口 15、清洗液总入液口 16、清洗液总出液口 17、控制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流量溶液循环系统包括溶液入液口1和溶液出液口2,溶液入液口1和溶液出液口2之间依次设有两根并列的给水支管3和一根出水总管4,给水支管3上依次设有压力表11、开关阀5、清洗液入液口、过滤器6、增压循环泵7、止回阀8、清洗液出液口和开关阀5,过滤器6两端的给水支管3上连接有压力表11管路9或者压差表管路10,出水总管4上依次设有压力表11和流量计1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流量溶液循环系统的工作原理在于:

本实用新型包括与外界相连的溶液出液口2和溶液入液口1的法兰接口、压力指示表、压差指示表、增压循环泵7、止回阀8、流量计12等组成的撬装设备,其适用于大部分的液体输送,包括酸碱液体等,设备占地小,可以安装在地面或者其他狭小位置,由于该撬装设备中在过滤器6前后有压差指示表,溶液出液口2处有流量指示表,可以读出该撬装设备中运行的详细参数,当泵出口压力高时,可将输出高压力的流量到高位置或者特种设备中。

为了指示整体装置的运行情况,正常运行情况下开启指示灯,还包括指示灯装置13。

为了过滤管路中的杂质,过滤器6为Y型过滤器。

为了输送含有杂质的溶液并排除溶液中的杂质,增压循环泵7和止回阀8之间设有排污口14。

为了防止通路堵塞,需要增加冲洗管路,两根给水支管3上的两个清洗液入液口均通过入液管和清洗液总入液口15相连,两根给水支管3上的两个清洗液出液口均通过出液管和清洗液总出液口16相连,入液管和出液管上均设有开关阀5。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流量溶液循环系统的优势在于:

1、高流量循环系统为撬装设备,整体运输、安装以及操作简单;

2、该设备可以根绝不同介质选择不同材质,使其具有高压、耐酸耐碱、抗磨损等特点;

3、撬装设备本身自带压力指示、流量显示,可以轻松了解设备运行状态;

4、设备自带排污口,若输送含有杂质的溶液,溶液中杂质可以由此排污口排出;

5、管路中自带过滤器,并在前后安装有压力或者压差指示,若压差增加,说明过滤器堵塞,需要进行维护;

6、本撬装设备自带控制柜,可根据需要进行电动控制,减少人员操作成本;

7、溶液出液口压力高,可以满足高流量、高压力的溶液运输问题。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