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分工厂安保氮气供应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91394发布日期:2022-01-08 00:26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分工厂安保氮气供应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分离技术领域,涉及安保氮气,具体涉及一种空分工厂安保氮气供应系统。


背景技术:

[0002]2×
40000nm3/h空分装置低压氮气系统及仪表空气系统压力较低,正常运行时后备系统低温泵密封气、仪表气压力不足,目前表现为后备氧泵、后备中压氮泵、后备低压氮泵密封气泄放温度偏低,且无法稳定;全厂蒸汽或电力中断时,现有后备低压氮泵及水浴式汽化器,无法正常供应装置停车时所需的密封及加温氮气,给装置及后备系统造成很大的安全风险。
[0003]
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技术缺陷:
[0004]
(a)正常运行时后备系统低温泵密封气、仪表气压力不足,目前表现为后备氧泵、后备中压氮泵、后备低压氮泵密封气泄放温度偏低,且无法稳定;
[0005]
(b)全厂蒸汽或电力中断时,现有后备低压氮泵及水浴式汽化器,无法正常供应装置停车时所需的密封及加温氮气,给装置及后备系统造成很大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空分工厂安保氮气供应系统,解决现有技术的氮气供应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有待进一步提升的技术问题。
[0007]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8]
一种空分工厂安保氮气供应系统,包括氮槽,氮槽上连通有主输送管道,主输送管道上沿着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低压氮泵和第一汽化器;
[0009]
所述的氮槽上还连通有安保管道的一端,安保管道与主输送管道并联设置,安保管道的另一端与第一汽化器的输出端相连通;所述的安保管道上沿着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氮充车泵、真空贮槽和第二汽化器。
[0010]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0011]
所述的氮槽和低压氮泵之间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的低压氮泵和第一汽化器之间沿着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二阀门和第一止回阀。
[0012]
所述的氮槽和氮充车泵之间设置有第三阀门;所述的充车泵和真空贮槽之间沿着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第四阀门、第一安全阀、第一吹除阀和第五阀门;所述的真空贮槽和第二汽化器之间沿着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第六阀门、第二吹除阀、第二安全阀和第一压力表;所述的第二汽化器下游的安保管道上沿着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三吹除阀、调节阀、第二止回阀和第二压力表。
[0013]
所述的调节阀采用自立式调节阀。
[0014]
所述的第一汽化器的输出端下游的主输送管道上设置有并联的四路管道,分别为去用户气管道、去仪表气管道、去密封气管道和去加温气管道。
[0015]
所述的去用户气管道上设置有第七阀门,所述的去仪表气管道上设置有第八阀门,所述的去密封气管道上设置有第九阀门,所述的去加温气管道上设置有第十阀门。
[0016]
所述的第一汽化器采用水浴式汽化器;所述的第二汽化器采用空浴式汽化器。
[0017]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18]
(ⅰ)本实用新型的系统能够消除原设计上的系统缺陷,提高装置安全可靠性,避免设备损坏。
[0019]
(ⅱ)本实用新型的系统采用真空贮槽与空浴式汽化器的联合,利用真空贮槽自增压及低温液体气化增压特点,满足系统压力需求。
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空分工厂安保氮气供应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
图中各个标号的含义为:1-氮槽,2-主输送管道,3-低压氮泵,4-第一汽化器,5-安保管道,6-氮充车泵,7-真空贮槽,8-第二汽化器;901-第一阀门,902-第二阀门,903-第三阀门,9041-第四阀门,905-第五阀门,906-第六阀门,907-第七阀门,908-第八阀门,909-第九阀门,910-第十阀门,901-第一阀门;10-第一止回阀,11-第一安全阀,12-第一吹除阀,13-第二吹除阀,14-第二安全阀,15-第一压力表,16-第三吹除阀,17-调节阀,18-第二止回阀,19-第二压力表;20-去用户气管道,21-去仪表气管道,22-去密封气管道,23-去加温气管道。
[0022]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解释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空分”指的是空气分离,“安保”指的是“安全保障”。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所有设备或零部件,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均采用本领域已知的设备或零部件。
[0024]
以下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在本技术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25]
实施例:
[0026]
本实施例给出一种空分工厂安保氮气供应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氮槽1,氮槽1上连通有主输送管道2,主输送管道2上沿着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低压氮泵3和第一汽化器4;
[0027]
氮槽1上还连通有安保管道5的一端,安保管道5与主输送管道1并联设置,安保管道5的另一端与第一汽化器3的输出端相连通;安保管道5上沿着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氮充车泵6、真空贮槽7和第二汽化器8。
[0028]
本实施例中,真空贮槽7采用本领域已知的液氮真空贮槽即可,真空贮槽7的容积优选为20m3。
[0029]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方案,氮槽1和低压氮泵2之间设置有第一阀门901;低压氮泵2和第一汽化器3之间沿着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二阀门902和第一止回阀10。
[0030]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方案,氮槽1和氮充车泵6之间设置有第三阀门903;充车泵6和真空贮槽7之间沿着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第四阀门904、第一安全阀11、第一吹除阀12和第五阀门905;真空贮槽7和第二汽化器8之间沿着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第六阀门906、第
二吹除阀13、第二安全阀14和第一压力表15;第二汽化器8下游的安保管道5上沿着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三吹除阀16、调节阀17、第二止回阀18和第二压力表19。
[0031]
进一步优选的,调节阀17采用自立式调节阀。
[0032]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方案,第一汽化器4的输出端下游的主输送管道1上设置有并联的四路管道,分别为去用户气管道20、去仪表气管道21、去密封气管道22和去加温气管道23。
[0033]
进一步优选的,去用户气管道20上设置有第七阀门907,去仪表气管道21上设置有第八阀门908,去密封气管道22上设置有第九阀门909,去加温气管道23上设置有第十阀门910。
[0034]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第一阀门901至第十阀门910均采用手动阀门。
[0035]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第一汽化器4采用水浴式汽化器,水浴式汽化器的容积根据系统常态化工作时实际工况的要求进行选取;第二汽化器8采用空浴式汽化器。空浴式汽化器的容积为5000m3。在使用时,严禁空浴式汽化器超压、超温运行。
[0036]
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在使用时,先通过氮槽1中的液氮给安保管道5上的设备进行降温,当第一吹除阀12、第二吹除阀13和第三吹除阀16,内排出的氮气变为液氮时,关闭第一吹除阀12、第二吹除阀13和第三吹除阀16,降温完成。通过氮充车泵6给真空贮槽7输送液氮,真空贮槽7长期保持95%液位,贮存备用。
[0037]
全厂停车蒸汽和电力正常时,设备需要正常供应氮气,氮槽1的液氮走主输送管道2,经过低压氮泵3输送,经过第一汽化器4气化后正常供气。当全场停车且蒸汽或电力中断时,主输送管道2由于断电无法正常供气,迅速开启安保管道,5,贮存在真空贮槽7中利用真空贮槽7的自增压装置将贮槽7内压力提升至0.5mpa左右,再经过第二汽化器8汽化后在没有供电的情况下正常供气,为全厂供应仪表气、密封气和加温气。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