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涡流型天然气水合物防治汇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30503发布日期:2022-04-07 03:11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涡流型天然气水合物防治汇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然气储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装在天然气管道上通过内涡流结合降温生成天然气水合物并清理的防治汇管。


背景技术:

2.在发展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天然气备受推崇,正逐渐成为未来世界一次能源的顶梁柱。天然气的主要成份为ch4,燃烧产物为co2和水,属于清洁能源和低碳燃料,天然气在燃烧时排放的co2是燃煤的57%,燃油的71%,no
x
的排放量比燃煤和油分别减少80%和72%,是一种理想的清洁燃料。在三大化石能源中,天然气的热值最高,污染最少,是世界上储量最丰富的能源之一,正在变成最主要的能源商品,可用作城市燃气、发电燃料气,还可以作为化工产品的原材料。天然气大规模商业采用的技术已经成熟,因而受到普遍的重视,各国都在尽可能提高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3.天然气管道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一些管道设计、制造、安装、运行中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其中常见的问题有管道内形成水合物造成管道堵塞,通过输气管道输送的天然气,由于采集的各方面的流程,使得在气体中会携带一定量的水分,输气管道中由于高流速、低温高压、流体搅动等因素的影响,极易生成天然气水合物,这不仅会减少气体流通面积、对管道阀门造成冲击,甚至还会堵塞阀门引起管道爆裂,严重威胁输气管道的运营安全。
4.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内涡流型天然气水合物防治汇管,在天然气管道中安装防治汇管,通过防治汇管内置涡流导气管、人工降温,人工制造管道内低温涡流作用,使得天然气水合物更易于在涡流导气管内形成,使得管道内天然气水合物清除更为便捷,可有效防止天然气管道中生成天然气水合物对管道造成的危害,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内涡流型天然气水合物防治汇管,本新型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拆装、一次性投入可长期使用,在天然气管道上每隔一段距离安装一个防治汇管,通过防治汇管内置涡流导气管、人工降温,人工制造管道内低温涡流作用,使得天然气水合物更易于在涡流导气管内形成,通过称重装置可获得防治汇管内天然气水合物生成量,以便及时清理,使得管道内天然气水合物清除更为便捷,可有效防止天然气管道中生成天然气水合物对管道造成的危害,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内涡流型天然气水合物防治汇管,包括制冷汇管箱、进气汇管、排气汇管、制冷板、进气管、排气管,所述制冷汇管箱内布置有进气汇管、排气汇管,所述进气汇管、排气汇管通过涡流导气管相连接,所述进气管穿过制冷汇管箱与进气汇管相连接,所述排气管穿过制冷汇管箱与排气汇管相连接,所述制冷汇管箱内壁布置有制
冷板,所述进气管上布置有阀门,其末端布置有法兰,所述排气管上布置有阀门,其末端布置有法兰,所述制冷汇管箱顶部布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制冷汇管箱底部布置有称重装置,所述涡流导气管内部布置有涡流环槽。
7.所述制冷汇管箱材质为不锈钢,其内壁布置有保温层。
8.所述进气汇管、排气汇管材质为不锈钢,其内部布置有防腐层。
9.所述涡流导气管材质为不锈钢,可按需求布置多根。
10.所述实用新型装置使用时配备有制冷机,所述制冷机与制冷板相连接。
11.所述温度传感器配备有探头,探头穿过制冷汇管箱,用于获取制冷汇管箱内温度数据。
12.所述进气管、排气管材质为不锈钢,其内部布置有防腐层。
13.所述涡流环槽内部布置有防腐层。
14.所述天然气水合物防治汇管的规格可根据实际天然气管道规格进行调整。
15.所述一种内涡流型天然气水合物防治汇管的使用原理如下:
16.在天然气管道铺设/检修时,在天然气管道上每隔一段距离安装一个防治汇管,安装距离可根据实际环境条件进行调整,通过防治汇管内置涡流导气管、人工降温,人工制造管道内低温涡流作用,使得天然气水合物更易于在涡流导气管内形成,当涡流导气管内部水合物生成时,天然气水合物防治汇管重量增加,通过称重装置可获得防治汇管内天然气水合物生成量,当涡流导气管内部水合物生成过多时,将实用新型装置拆卸清理,清理后重新安装至天然气管道上。
17.所述一种内涡流型天然气水合物防治汇管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8.步骤1、在天然气管道铺设/检修时,在天然气管道上每隔一段距离安装一个防治汇管,安装距离可根据实际环境条件进行调整,将进气管、排气管通过法兰与天然气管道密封连接。
19.步骤2、启动制冷机、制冷板为制冷汇管箱制冷,通过温度传感器获取制冷汇管箱内部温度数据。
20.步骤3、制冷完毕后,开启进气管、排气管上的阀门进行天然气传输。
21.步骤4、随着天然气传输,天然气水合物于在涡流导气管内形成,通过称重装置可获得防治汇管内天然气水合物生成量。
22.步骤5、当涡流导气管内部水合物生成过多时,将实用新型装置拆卸清理,清理后重新安装至天然气管道上。
2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内涡流型天然气水合物防治汇管有益效果是:本新型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拆装、一次性投入可长期使用,在天然气管道上每隔一段距离安装一个防治汇管,通过防治汇管内置涡流导气管、人工降温,人工制造管道内低温涡流作用,使得天然气水合物更易于在涡流导气管内形成,通过称重装置可获得防治汇管内天然气水合物生成量,以便及时清理,使得管道内天然气水合物清除更为便捷,可有效防止天然气管道中生成天然气水合物对管道造成的危害,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
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为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实用新型外观示意图。
27.图3为涡流导气管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号:1、制冷汇管箱2、进气汇管3、排气汇管4、涡流导气管5、制冷板6、进气管7、排气管8、阀门9、法兰10、温度传感器11、称重装置12、涡流环槽。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内涡流型天然气水合物防治汇管,包括制冷汇管箱1、进气汇管2、排气汇管3、制冷板5、进气管6、排气管7,所述制冷汇管箱1内布置有进气汇管2、排气汇管3,所述进气汇管2、排气汇管3通过涡流导气管4相连接,所述进气管6穿过制冷汇管箱1与进气汇管2相连接,所述排气管7穿过制冷汇管箱1与排气汇管3相连接,所述制冷汇管箱1内壁布置有制冷板5,所述进气管6上布置有阀门8,其末端布置有法兰9,所述排气管7上布置有阀门8,其末端布置有法兰9,所述制冷汇管箱1顶部布置有温度传感器10,所述制冷汇管箱1底部布置有称重装置11,所述涡流导气管4内部布置有涡流环槽12。
31.所述制冷汇管箱1材质为不锈钢,其内壁布置有保温层。
3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冷汇管箱1内壁布置的保温层材质为泡沫橡胶。
33.所述进气汇管2、排气汇管3材质为不锈钢,其内部布置有防腐层,在一个实施例中,防腐层材质为特氟龙。
34.所述涡流导气管4材质为不锈钢,可按需求布置多根。
3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涡流导气管4布置有三根。
36.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涡流导气管4布置有九根。
37.所述实用新型装置使用时配备有制冷机,所述制冷机与制冷板5相连接。
38.所述温度传感器10配备有探头,探头穿过制冷汇管箱1,用于获取制冷汇管箱1内温度数据。
39.所述进气管6、排气管7材质为不锈钢,其内部布置有防腐层,在一个实施例中,防腐层材质为特氟龙。
40.所述涡流环槽12内部布置有防腐层,在一个实施例中,防腐层材质为特氟龙。
41.所述天然气水合物防治汇管的规格可根据实际天然气管道规格进行调整。
42.所述一种内涡流型天然气水合物防治汇管的使用原理如下:
43.在天然气管道铺设/检修时,在天然气管道上每隔一段距离安装一个防治汇管,安装距离可根据实际环境条件进行调整,通过防治汇管内置涡流导气管4、人工降温,人工制
造管道内低温涡流作用,使得天然气水合物更易于在涡流导气管4内形成,当涡流导气管4内部水合物生成时,天然气水合物防治汇管重量增加,通过称重装置11可获得防治汇管内天然气水合物生成量,当涡流导气管4内部水合物生成过多时,将实用新型装置拆卸清理,清理后重新安装至天然气管道上。
44.所述一种内涡流型天然气水合物防治汇管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5.步骤1、在天然气管道铺设/检修时,在天然气管道上每隔一段距离安装一个防治汇管,安装距离可根据实际环境条件进行调整,将进气管6、排气管7通过法兰9与天然气管道密封连接。
46.步骤2、启动制冷机、制冷板5为制冷汇管箱1制冷,通过温度传感器10获取制冷汇管箱1内部温度数据。
47.步骤3、制冷完毕后,开启进气管6、排气管7上的阀门8进行天然气传输。
48.步骤4、随着天然气传输,天然气水合物于在涡流导气管4内形成,通过称重装置11可获得防治汇管内天然气水合物生成量。
49.步骤5、当涡流导气管4内部水合物生成过多时,将实用新型装置拆卸清理,清理后重新安装至天然气管道上。
50.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