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路压力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66310阅读:7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路压力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管路压力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应用于带空气过滤塞的管路中的一种管路压力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临床用血在现代医学领域使用非常广泛,血液的采集、分离对于血液成分分离或采集耗材有着严格的适用要求。例如,在血液采集过程中,血液从静脉血管流出后,进入到血液采集管路内,并与血液采集管路内的血液抗凝剂相混合;在蠕动泵的挤压推动下,血液采集管路不断地从静脉血管内抽取血液。为了能够顺利地采集到更多的血液,在蠕动泵持续工作过程中,就需要对血液采集管路内的空气压力进行检测;而蠕动泵会根据检测到的压力调整转速,以防止血员因为身体血压与血液采集管路内的压力差异过大而产生不适。

在血液成分分离或者采集过程中,所使用的血液成分分离或采集管路耗材中通常设置有空气过滤塞。对于这种带有空气过滤塞的管路系统,在其工作过程中对管路中的正压或负压进行检测时,首先需要检测管路系统中的空气过滤塞是否安装,然后才能对管路内部空气压力进行测定;否则,不能保证管路中压力测定值的准确性、可靠性,从而影响到血液成分分离或采集的安全可靠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管路压力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能够对管路内部压力进行检测,并且操作简单、安全。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管路压力检测系统,包括压力采集装置,所述压力采集装置包括基座、压力传感器和管路接头,在基座内部设置气压腔,所述压力传感器、管路接头分别固定安装在基座上,所述管路接头与气压腔相通,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对气压腔进行压力信号的感应、采集。

优选地,所述的压力采集装置还包括弹性套和保护套,在保护套上开设管路接口,所述弹性套分别与基座、保护套连接,所述管路接头位于保护套内腔中;所述保护套相对于管路接头运动,并在弹性套的弹性力作用下复位。

优选地,还包括导向柱、动块和固定块,在基座内部设置运动腔,在运动腔开口端设置与基座固定连接的固定块;所述导向柱相对两端分别与基座、管路接头固定连接,且管路接头、导向柱、气压腔之间形成气流通道,所述动块位于运动腔中且与导向柱形成滑动套接结构,所述弹性套与动块之间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固定块上固定连接导向杆,所述的导向杆与动块之间形成滑动套接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压力采集装置还包括第一堵头,所述第一堵头与基座之间组成螺纹活动连接,且第一堵头密封气压腔排出口。

优选地,所述的压力传感器与A/D转换器、控制装置、显示装置依次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是单片机或者PLC,所述显示装置用于显示管路压力检测值。

优选地,还包括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与控制装置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报警装置是蜂鸣器,或者是报警灯。

优选地,还包括光电开关,所述光电开关安装在基座内的运动腔中,且与控制装置电连接。

一种管路压力检测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管路压力检测系统进行,所述的管路接头与待测管路密封连接,使待测管路与气压腔之间形成流体通道,通过压力传感器对气压腔进行压力信号的感应、采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基座上固定安装压力传感器和管路接头,且管路接头与基座内的气压腔相通,在进行管路内部压力检测时,将待测管路与管路接头密封连接,通过压力传感器对气压腔内的压力进行感应、采集,可以容易地得到管路内部压力;在压力检测完成后,直接拔掉待测管路即可,因此,操作不仅简单,而且安全。尤其适用于与血液成分分离或采集耗材配套使用,以用于检测血液管路内部的空气压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管路压力检测系统的构造图。

图2为图1中的管路压力采集装置的构造图(剖视图)。

图3为图2中的电路板组件的构造图。

图中部品标记名称:1-第一堵头,2-密封件,3-基座,4-第二堵头,5-压力传感器,6-密封垫圈,7-电路板,8-光电开关,9-导向柱,10-动块,11-固定块,12-弹性套,13-保护套,14-管路接头,15-导向杆,16-连接螺钉,31-气压腔,32-运动腔,131-管路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的管路压力检测系统,主要包括压力采集装置,所述压力采集装置的结构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基座3、压力传感器5和管路接头14,在基座3内部设置气压腔31和压力传感器安装腔,所述的压力传感器5固定安装在基座3上且位于压力传感器安装腔内部,在压力传感器安装腔的出口端设置第二堵头4,所述第二堵头4与基座3之间形成密封结构,使压力传感器安装腔形成一个密封腔。为提高压力传感器5与气压腔31之间的密封可靠性,可以在压力传感器5与气压腔31之间设置密封垫圈6,此时,所述压力传感器5位于第二堵头4与密封垫圈6之间。所述的管路接头14固定安装在基座3上,且管路接头14与气压腔31相通,通过压力传感器5可以对气压腔31进行压力信号的感应、采集。

在进行管路压力检测时,将待测管路与管路接头14密封连接起来,使待测管路与气压腔31之间形成流体通道;利用压力传感器5对气压腔31进行压力信号的感应、采集,即可容易地检测到待测管路的内部压力。在检测完成后,直接拔掉待测管路即可。因此,该压力检测操作简单、安全。尤其适用于与血液成分分离或采集耗材配套使用,以用于检测血液管路内部的空气压力。在检测过程中,如果待测管路中有液态流体进入到气压腔31,为了保证压力检测的可靠性,必须及时排出残留在气压腔31中的液态流体。为此,可以在位于气压腔31底部的排出口端设置第一堵头1,所述的第一堵头1与基座3之间组成螺纹活动连接,且通过第一堵头1来密封气压腔31排出口;进一步地,在第一堵头1与基座3之间还可以增加设置密封件2,如图2所示,以提高第一堵头1与基座3之间的密封可靠性。只需要拧开第一堵头1,即可方便、快捷地排出气压腔31中积压的残留液体。

对于带有空气过滤塞的待测管路,为了保证并提高其压力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在待测管路与管路接头14接通后,必须使其中的空气过滤塞安装到位。为此,所述的管路接头14采用空气过滤塞接头,在上述压力采集装置的基础上增加设置弹性套12和保护套13,在保护套13上开设管路接口131,所述弹性套12分别与基座3、保护套13连接,所述的管路接头14位于保护套13内腔中。如图2所示,当空气过滤塞与管路接头14插接操作时,所述的保护套13压缩弹性套12并相对于管路接头14向左运动,直至空气过滤塞与管路接头14插接到位,旋转空气过滤塞,使空气过滤塞卡在管路接头14内;然后,所述的保护套13将在弹性套12的弹性力作用下复位。

为了更好地确保空气过滤塞安装到位,进一步提高压力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如图2所示,可以在基座3内部设置运动腔32和光电开关槽,在运动腔32开口端设置与基座3固定连接的固定块11,在光电开关槽中设置光电开关8;优选地,所述的固定块11与基座3之间通过连接螺钉16形成固定连接。在基座3顶部固定安装有电路板7,所述的电路板7上固定安装压力传感器5和光电开关8,所述的压力传感器5、光电开关8分别与电路板7形成电连接,如图3所示。因此,所述的光电开关8位于运动腔32中、且与基座3之间形成了固定连接。所述的管路接头14固定连接在导向柱9的一端,所述导向柱9的另一端则与基座3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导向柱9的另一端与基座3之间形成螺纹活动连接结构,以方便导向柱9的拆装操作。所述的弹性套12与动块10固定连接,所述的动块10位于运动腔32中且与导向柱9形成滑动套接结构,所述的导向柱9上开设流体通道,使管路接头14、导向柱9、气压腔31之间形成了一条气流通道。

如图1所示,所述的压力传感器5与A/D转换器、控制装置、显示装置依次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的输入端同时与光电开关8电连接,而输出端同时与报警装置电连接。所述的控制装置采用单片机或者PLC,所述的显示装置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屏,或者是采用LED数码管,其主要是用于显示管路压力检测值。所述的报警装置可以采用蜂鸣器,或者是采用报警灯。

当空气过滤塞插入管路接头14时,所述的弹性套12和动块10顺着导向柱9向左滑动,并逐渐靠近气压腔31。为了提高弹性套12、动块10的滑动稳定性,以保证空气过滤塞与管路接头14之间的顺利插接,可以在固定块11上固定连接与导向柱9相互平行的导向杆15,且导向杆15与动块10之间形成滑动套接结构,如图2所示。所述的动块10在滑动过程中,其会穿过光电开关槽,最后停留在光电开关槽里,通过光电开关8检测该动块10是否停留在光电开关槽内,根据报警装置发出相应的报警信号,即可准确地判断出空气过滤塞是否已经插接到位。在空气过滤塞插接到位后,通过压力传感器5可以检测到待测管路内的空气压力信号,该压力信号经A/D转换器处理后传输到控制装置,并通过显示装置显示出检测到的压力值;根据报警装置发出的报警信号,可以确定该检测到的压力值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本发明可以与血液成分分离或采集耗材配套使用,通过外力推挤使空气过滤塞准确固定到压力采集装置上,使压力采集装置与待测管路形成一个密封的管路系统;通过检测管路系统的空气过滤塞是否安装到位,并在工作过程中对管路中的正压或负压进行检测,从而为血液成分的分离或采集提供了一种安全、简单、可靠的测压装置。其中,所述的保护套13、动块10、固定块11是由尼龙66制成,所述的弹性套12是由氯丁橡胶制成,不仅加工、组装容易,而且实施成本低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