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找目标的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17022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查找目标的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终端导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查找目标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地图又称为数字地图,是利用计算机技术,以数字方式存储和查阅的地图。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地图作为纸质地图的补充和替代品,逐渐成为人们获取地理信息的重要手段。电子地图的导航功能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

在现有的应用电子地图查找目标过程中,往往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查找:输入已知地点查询路线、通过社交平台的位置共享、通过手机号码进行搜索。然而,在输入已知地点查询路线时,如果目标所在位置无法通过准确的语言或文字描述,或者语言或文字描述的地点与地图记录地点不一致等等,则可能导致查找失败或者查找效率降低等;通过社交平台的位置共享时需借助社交平台或第三方应用;通过手机号码进行搜索可以定位到被查找对象,但容易泄露隐私。因此,现有查找目标的方法没有充分利用终端数据,存在效率低、依赖性强或者安全性低等中的一个或多个问题,导致查找目标的有效性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改进的查找目标的方法和装置,来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查找目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查找目标的目标用户标识;基于对目标用户标识的识别生成关联信息;将关联信息发送至待查找目标;响应于待查找目标的预定操作,将待查找目标与查找端进行关联,其中,将待查找目标与查找端进行关联包括向待查找目标与查找端分别发送对方的当前位置信息;当检测到预设条件被满足时,确定查找目标完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待查找目标与查找端的距离小于预设值;查找端或待查找目标进行取消关联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关联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统一资源定位符、二维码。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关联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个:目标用户标识、查找端用户标识、关联授权信息、应用运行检测信息、应用启动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待查找目标与查找端进行关联还包括:向待查找目标与查找端分别发送到达对方的当前位置的路径导航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待查找目标与查找端进行关联还包括:将对方的当前位置信息及上述路径导航信息分别通过查找端和待查找目标进行显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分别监测查找端和待查找目标的位置信息,当其中至少一方的位置发生变化时,更新上述当前位置信息及上述路径导航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预定操作包括:对关联信息的点击操作和/或是否接受关联信息的选择操作。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查找目标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配置用于获取待查找目标的目标用户标识;生成模块,配置用于基于对目标用户标识的识别生成关联信息;发送模块,配置用于将关联信息发送至待查找目标;关联模块,配置用于响应于待查找目标的预定操作,将待查找目标与查找端进行关联,其中,将待查找目标与查找端进行关联包括向待查找目标与查找端分别发送对方的当前位置信息;确定模块,配置用于当检测到预设条件被满足时,确定查找目标完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待查找目标与查找端的距离小于预设值;查找端或待查找目标进行取消关联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关联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统一资源定位符、二维码。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关联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个:目标用户标识、查找端用户标识、关联授权信息、应用运行检测信息、应用启动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关联模块还配置用于:向待查找目标与查找端分别发送到达对方的当前位置的路径导航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关联模块还配置用于:将对方的当前位置信息及上述路径导航信息分别通过查找端和待查找目标进行显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更新模块,配置用于分别监测查找端和待查找目标的位置信息,当其中至少一方的位置发生变化时,更新上述当前位置信息及上述路径导航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预定操作包括:对关联信息的点击操作和/或是否接受关联信息的选择操作。

本申请提供的查找目标的方法和装置,通过获取待查找目标的目标用户标识,然后基于对目标用户标识的识别生成关联信息,接着将关联信息发送至待查找目标,并响应于待查找目标的预定操作,对目标用户与查找端进行关联,其中,对目标用户与查找端进行关联包括向待查找目标与查找端分别发送对方的当前位置信息,当检测到预设条件被满足时,确定查找目标完成,由于充分利用被查找端的用户标识等终端数据,以关联信息和查找目标的预定操作作为连接依据,向待查找目标与查找端分别发送对方的当前位置信息,查找效率高、独立性强且有较高安全性,从而可以提高查找目标的有效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示出了可以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示例性系统架构;

图2是根据本申请的查找目标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的查找目标的方法的一个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的查找目标的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的查找目标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图1示出了可以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示例性系统架构100。

如图1所示,系统架构100可以包括终端设备101、102、网络103和服务器104。网络103用以在终端设备101、102和服务器104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网络103可以包括各种连接类型,例如有线、无线通信链路或者光纤电缆等等。

终端设备101、102可以通过网络103与服务器104交互,以接收或发送消息等。终端设备101、102上可以安装有各种通讯客户端应用,例如地图类应用、搜索类应用、购物类应用、理财类应用、社交平台应用、邮箱客户端、即时通信工具等等。

终端设备101、102可以是支持地图类应用、搜索类应用、购物类应用等安装于其上的各种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电子书阅读器、MP3播放器(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II,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3)、MP4(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V,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4)播放器、膝上型便携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等等。

服务器104可以是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器。例如服务器104可以是对终端设备101、102的地图类应用、搜索类应用、购物类应用等等提供支持的后台服务器等。服务器可以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存储、生成等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终端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查找目标的方法一般通过服务器104执行,但不排除可以通过终端设备101、102执行的可能。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查找目标的装置一般设于服务器104中,但不排除可以设于终端设备101、102中的可能。

应该理解,图1中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

请参考图2,其示出了查找目标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200。本实施例主要以该方法应用于有一定运算能力的电子设备中来举例说明,该电子设备例如可以是图1示出的服务器104。该查找目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获取待查找目标的目标用户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首先可以从本地或远程地获取待查找目标的目标用户标识。这里,待查找目标可以是待查找的终端设备、持有终端设备的用户等。用户标识可以是用于识别用户身份的符号,例如手机号码、终端设备持有者的姓名、地图类应用的用户名、IMEI(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移动设备国际识别码)等等。

其中,如果上述电子设备是安装有地图类应用等的终端设备,用户可以通过电子设备直接输入待查找目标的目标用户标识,电子设备也可以预先存储有待查找目标的目标用户标识,电子设备可以从本地获取待查找目标的目标用户标识。如果上述电子设备是为终端设备上运行的地图类应用等提供支持的后台服务器时,其可以通过有线连接方式或者无线连接方式从终端设备获取待查找目标的目标用户标识。上述无线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3G/4G连接、WiFi连接、蓝牙连接、WiMAX连接、Zigbee连接、UWB(ultra wideband)连接、以及其他现在已知或将来开发的无线连接方式。

步骤202,基于对目标用户标识的识别生成关联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接着对所获取的目标用户标识进行识别,并基于该识别所得到的信息生成关联信息。其中,关联信息可以是用于将查找端与查找目标相关联的信息。

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根据所获取的目标用户标识运用各种分析方法进行目标用户标识的识别。例如,电子设备可以首先判断所获取的用户标识是哪种类别,如汉字可能是终端设备持有者的姓名或地图类应用的用户名,11个数字可能是手机号码等等。在一些实现中,电子设备可能还可以根据大数据(Big Data,海量数据集合)从所识别的目标用户标识获取该待查找目标的各种信息,例如通过所识别的手机号码获取该手机号码对应的SIM(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客户识别模块)卡所安装的终端设备的设备号等等。可选地,电子设备还可以根据获取目标用户标识的终端设备(即查找端)识别出查找端的查找端用户标识。可选地,目标用户标识可以有多个。

电子设备接着可以基于以上识别所得到的目标用户标识生成关联信息。关联信息可以包含任何用于将查找端与查找目标相关联的信息,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种:目标用户标识、查找端用户标识、关联授权信息、应用运行状态检测信息、应用启动信息等等。其中,关联授权信息可以用于供用户选择是否同意关联。应用运行检测信息可以用于检测待查找目标(待查找目标是终端设备时表示待查找目标本身,待查找目标是持有终端设备的用户时表示待查找目标所持有的终端设备)上是否安装或运行有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所支持的应用,例如地图类应用等。应用启动信息可以用于在待查找目标的终端设备上启动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所支持的应用(如地图类应用)。

其中,关联信息可以是各种形式,例如统一资源定位符(Uniform Resource Locator,URL)、二维码、文字信息、超链接等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步骤203,将关联信息发送至待查找目标。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接着可以根据所识别的目标用户标识将所生成的关联信息发送至待查找目标。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目标用户标识的形式确定发送形式,例如目标用户标识是手机号码时,可以通过短信息的形式发送,再例如目标用户标识是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所支持的应用的用户名时,可以通过应用提醒弹窗等形式发送,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上述关联信息被发送到待查找目标后,待查找目标可以对关联信息进行展示。当关联信息包括应用运行状态检测信息时,待查找目标可以还通过关联信息检测待查找目标是否运行了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所支持的应用,如果关联信息是通过应用提醒弹窗的形式发送的,则待查找目标仅在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所支持的应用运行时对关联信息进行展示。在一些实现中,关联信息包括应用运行状态检测信息和应用启动信息,当待查找目标上未运行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所支持的应用时,待查找目标可以通过关联信息先启动该应用。

步骤204,响应于待查找目标的预定操作,将待查找目标与查找端进行关联。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接着可以对待查找目标的用户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交互性操作进行检测,当检测到预定操作时,将待查找目标与查找端进行关联。其中,将待查找目标与查找端进行关联可以包括:向待查找目标与查找端分别发送对方的当前位置信息。

在这里,预定操作可以是单一的交互性操作,例如关联信息包括URL时,对关联信息的点击操作;也可以是几种交互性操作的组合,例如关联信息包括二维码和关联授权信息时,先对二维码进行识别操作,之后再进行接受关联信息的选择操作等。

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检测到预定操作时,确定得到了待查找目标的关联授权,进而可以将待查找目标与查找端进行关联。电子设备可以获取待查找目标的当前位置信息并发送至查找端,同时,获取查找端的当前位置信息并发送至待查找目标。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现有的或未来待开发的各种定位方式获取待查找目标和查找端的当前位置信息,例如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定位、接入网络的IP(Internet Protocol,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地址定位、基于移动通信基站定位等等,在此不再赘述。其中,当前位置信息可以通过经纬度坐标(如北纬40度、东经116度)、地图类应用中的电子地图显示坐标等等表示,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步骤205,当检测到预设条件被满足时,确定查找目标完成。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预先设定预设条件,对查找端和待查找目标进行关联后,判断预设条件是否被满足,如果检测到预设条件被满足,确定查找目标完成。电子设备可以以一定的时间周期对预设条件进行判断,也可以不停地循环对预设条件进行判断,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其中,预设条件可以是能够合理判断查找目标是否完成的任意条件。例如,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实现方式中,预设条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个:待查找目标与查找端的距离小于预设值;查找端或待查找目标进行取消关联操作。举例而言,如果本申请的查找目标的方法应用于寻找移动终端的用户时,当查找端的用户和待查找目标的用户已会面时,待查找目标与查找端的距离可以小于一个预设值,如1米;当查找端的用户和待查找目标的用户距离(如50米)大于预设值(如1米)但相互看到对方时,不再需要对方的当前位置信息,其可以通过查找端或待查找目标进行取消关联的操作,从而确定查找目标完成。实践中,往往会有一些特殊情况,例如查找端的用户和待查找目标的用户取消会面需求,或者查找端和待查找目标中至少一方的网络链路断开等情况,此时,电子设备可以确定查找目标失败或者结束本次查找目标流程。

作为一个应用场景,本实施例的查找目标的方法例如可以应用于为地图类应用提供支持的后台服务器,该地图类应用例如可以分别运行于两个终端设备(在该应用场景中例如可以是移动电话)上,上述电子设备可以是该后台服务器。请参考图3示出的应用场景300,假设持有两个终端设备的持有者分别为用户A和用户B,当用户A和用户B具有会面需求时,例如用户A去火车站接用户B,用户A持有的终端设备可以作为查找端,用户B持有的终端设备可以作为待查找目标。在图4给出的应用场景中,目标用户标识为手机号码,关联信息是URL链接或者二维码的形式,预定操作是用户B点击URL链接或者二维码,预设条件用于判断用户A和用户B是否汇合。

该应用场景300包括以下流程:用户A在其所持有的终端设备上运行的地图类应用中输入用户B的手机号码,接着后台服务器识别该手机号码并生成URL链接或者二维码,然后通过短信息的形式或地图类应用的通知消息的形式向用户B持有的终端设备发送该URL链接或者二维码,接着后台服务器判断用户B是否点击URL链接或者二维码,若是,通过用户A和用户B持有的终端设备或终端设备上运行的地图类应用将用户A和用户B相关联,向用户A和用户B分别发送对方的当前位置信息,此时,用户A和用户B分别可以通过所持有的终端设备上运行的地图类应用看到对方的位置,接着后台服务器判断用户A与用户B是否汇合(例如两者的距离小于1米表示已汇合等),并在汇合是给吃查找目标成功的提示信息。该应用场景300中,如果后台服务器判断用户B没有点击URL链接或者二维码,则判断信息是否超时,例如从向用户B持有的终端设备发送该URL链接或者二维码开始计时,计时大于预设时间(如10分钟)则为超时,超时时向用户A持有的终端设备发送关联失败的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充分利用被查找端的用户标识等终端数据,以关联信息和查找目标的预定操作作为连接依据,向待查找目标与查找端分别发送对方的当前位置信息,查找效率高、独立性强且有较高安全性,从而可以提高查找目标的有效性。

请参考图4,其示出了查找目标的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400,流程400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获取待查找目标的目标用户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首先可以从本地或远程地获取待查找目标的目标用户标识。这里,待查找目标可以是待查找的终端设备、持有终端设备的用户等。用户标识可以是用于识别用户身份的符号,例如手机号码、终端设备持有者的姓名、地图类应用的用户名、IMEI等等。

步骤402,基于对目标用户标识的识别生成关联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接着对所获取的目标用户标识进行识别,并基于该识别所得到的信息生成关联信息。其中,关联信息可以是用于将查找端与查找目标相关联的信息。在一些实现中,关联信息可以包含任何用于将查找端与查找目标相关联的信息,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种:目标用户标识、查找端用户标识、关联授权信息、应用运行状态检测信息、应用启动信息等等。关联信息可以是各种形式,例如URL链接、二维码、文字信息、超链接等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步骤403,将关联信息发送至待查找目标。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接着可以根据所识别的目标用户标识将所生成的关联信息发送至待查找目标。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目标用户标识的形式确定发送形式,例如目标用户标识是手机号码时,可以通过短信息的形式发送,再例如目标用户标识是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所支持的应用的用户名时,可以通过应用提醒弹窗等形式发送,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步骤404,响应于待查找目标的预定操作,将待查找目标与查找端进行关联,包括向待查找目标与查找端分别发送对方的当前位置信息以及到达对方的当前位置的路径导航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接着可以对待查找目标的用户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交互性操作进行检测,当检测到预定操作时,将待查找目标与查找端进行关联。其中,这里将待查找目标与查找端进行关联可以包括:向待查找目标与查找端分别发送对方的当前位置信息、向待查找目标与查找端分别发送到达对方的当前位置的路径导航信息。电子设备可以在向待查找目标与查找端分别发送对方的当前位置信息时同时发送路径导航信息,也可以在发送当前位置信息后接收到导航请求时再向请求方发送路径导航信息,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导航可以表示指导物体或人从某一地点运动到另一地点的方法,上述路径导航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从目前所在位置到达对方的当前位置的路径、通过该路径的方式和/方法。例如通过某条路径的方式可以是:乘坐地铁或者驾车等,通过某条路径的方法可以是:前行100米后左转,直行200米,等等。

其中,上述路径导航信息可以通过诸如A星算法、最短路径算法等等之类的路径规划算法根据已知的地图数据进行规划获得。这些路径规划算法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在一些实现中,电子设备可以将待查找目标的当前位置信息及从查找端至待查找目标的路径导航信息通过查找端进行显示,同时将查找端的当前位置信息及从待查找目标至查找端的路径导航信息通过待查找目标进行显示,以便双方能对对方的当前位置由更清楚的认识。

步骤405,分别监测查找端和待查找目标的位置信息,当其中至少一方的位置发生变化时,更新当前位置信息及路径导航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对查找端和待查找目标的位置信息进行监测,当查找端和待查找目标中任一方或双方的位置发生变化时,电子设备可以重新向查找端和/或待查找目标大宋对方的当前位置信息及大大对方的当前位置的路径导航信息。

这里,电子设备对查找端和待查找目标的位置信息进行监测可以是:电子设备以一定的周期(如5秒)采集查找端和待查找目标的位置信息,与前一次的采集结果相比较,判断位置是否发生变化;或者,查找端和待查找目标分别以一定的周期(如5秒)采集自身的位置信息,与前一次的采集结果相比较,判断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发生变化则发送至电子设备。其中,位置发生变化可以通过两次采集结果的距离相差超过预设距离(如0.5米)进行确定。

步骤406,当检测到预设条件被满足时,确定查找目标完成。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预先设定预设条件,对查找端和待查找目标进行关联后,判断预设条件是否被满足,如果检测到预设条件被满足,确定查找目标完成。电子设备可以以一定的时间周期对预设条件进行判断,也可以不停地循环对预设条件进行判断,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实现方式中,预设条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个:待查找目标与查找端的距离小于预设值;查找端或待查找目标进行取消关联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实现流程中的步骤401、步骤402、步骤403和步骤406分别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201、步骤202、步骤203和步骤205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从图4中可以看出,与图2对应的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查找目标的方法的流程400在步骤404中的关联还包括向待查找目标与查找端分别发送到达对方的当前位置的路径导航信息,以及增加了步骤405分别监测查找端和待查找目标的位置信息,当其中至少一方的位置发生变化时,更新当前位置信息及路径导航信息,通过步骤404和步骤405,本实施例描述的方案可以给出更多的信息,并通过对信息的实时监测和更新,使查找目标更便利。

进一步参考图5,作为对上述各图所示方法的实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查找目标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该装置实施例与图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相对应,该装置具体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中。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查找目标的装置500包括:获取模块501、生成模块502、发送模块503、关联模块504及确定模块505。其中,获取模块501可以配置用于获取待查找目标的目标用户标识;生成模块502可以配置用于基于对目标用户标识的识别生成关联信息;发送模块503可以配置用于将关联信息发送至待查找目标;关联模块504可以配置用于响应于待查找目标的预定操作,将待查找目标与查找端进行关联,上述关联可以包括向待查找目标与查找端分别发送对方的当前位置信息;确定模块505可以配置用于当检测到预设条件被满足时,确定查找目标完成。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确定模块505所检测的预设条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项:待查找目标与查找端的距离小于预设值;查找端或待查找目标进行取消关联操作。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生成模块502所生成的关联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种:统一资源定位符、二维码。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生成模块502所生成的关联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个:目标用户标识、查找端用户标识、关联授权信息、应用运行检测信息、应用启动信息。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关联模块504对查找端和待查找目标的关联还可以包括:向待查找目标与查找端分别发送到达对方的当前位置的路径导航信息。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关联模块504对查找端和待查找目标的关联还可以包括:将对方的当前位置信息及到达对方的当前位置的路径导航信息分别通过查找端和待查找目标进行显示。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装置500还包括:更新模块(未示出),配置用于分别监测查找端和待查找目标的位置信息,当其中至少一方的位置发生变化时,更新上述当前位置信息及上述路径导航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定操作包括:对所述关联信息的点击操作和/或是否接受所述关联信息的选择操作。

值得说明的是,查找目标的装置500中记载的诸模块与参考图2描述的方法中的各个步骤相对应。由此,上文针对方法描述的操作和特征同样适用于查找目标的装置500及其中包含的模块或单元,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查找目标的装置500还包括一些其他公知结构,例如处理器、存储器等,为了不必要地模糊本公开的实施例,这些公知的结构在图5中未示出。

下面参考图6,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系统600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计算机系统6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6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6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6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6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603中,还存储有系统6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 601、ROM 602以及RAM 603通过总线6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605也连接至总线6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6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6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6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6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609。通信部分6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6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605。可拆卸介质6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6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608。

特别地,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申请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有形地包含在机器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6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611被安装。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模块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例如,可以描述为:一种处理器包括获取模块、生成模块、发送模块、关联及确定模块。其中这些模块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模块本身的限定,例如,获取模块还可以被描述为“配置用于获取待查找目标的目标用户标识的模块”。

作为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装置中所包含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单独存在,未装配入终端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当所述程序被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设备:获取待查找目标的目标用户标识;基于对目标用户标识的识别生成关联信息;将关联信息发送至待查找目标;响应于待查找目标的预定操作,将待查找目标与查找端进行关联,将待查找目标与查找端进行关联包括向待查找目标与查找端分别发送对方的当前位置信息;当检测到预设条件被满足时,确定查找目标完成。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