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受热温度变化实验用测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5939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受热温度变化实验用测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测温仪器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混凝土受热温度变化实验用测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各国道路除冰雪常用方法有化学法、热力法和机械法3种。化学法除冰雪是通过给路面撒布一定量的防冻结化学材料,如盐(NaCl,CaCl2)或其它新型融雪剂、除冰剂等降低冰雪融点,去除冰雪;方法快捷、简单,但会导致混凝土路面严重剥蚀、开裂和脱皮,损伤道路,破坏环境,并且低温下除冰效果不理想。热力法除冰雪是通过加热使路面的冰雪融化达到去除冰雪的方法;热力法去除道路薄冰效果好,清除道路厚冰效果不理想,并且能源消耗严重。机械法是通过机械装置对冰雪的直接作用,如铲式除雪车、滚刷式除雪机和旋转式扬雪机等大型除冰雪设备;虽然有较高的除雪效率,但除冰效果不佳,由于冰与路面结合紧密,机械作业不能使冰层与路面有效分离,而且机械作业很难控制好机械装置的破碎力,极易损伤道路标线甚至路面。

针对上述除冰方式的不足,国外提出了利用微波来除冰的方法:冰层基本不吸收微波,当道路表面受微波照射时,微波就可以穿过冰层,使微波的电磁能转化为加热路面材料的热能,贴近路面的冰层就会融化,达到除冰的作用。但对于微波加热过程中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变化规律究竟是怎样的,目前尚未有专门的实验仪器能够很好地直观反应出来,这样不利于进一步研究改善微波除冰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混凝土受热温度变化实验用测温装置,能够直观地观察微波加热过程中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变化规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受热温度变化实验用测温装置,包括混凝土板体试件、若干组康铜线组件、温度巡视仪,所述康铜线组件包括一个载体棒、两根康铜线,所述载体棒上设置有上下两个固定点,两根康铜线的一端分别对应连接于两个固定点、另一端均连接于温度巡视仪,所述载体棒竖向插入混凝土板体试件中且上部固定点与混凝土板体试件顶面间距、下部固定点与混凝土板体试件底面间距均为混凝土板体试件高度的1/3。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还包括有一用于固定载体棒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板、置于固定板两侧且带有外螺纹的立柱,所述固定板底面开设有与各载体棒顶端相对应的限位盲孔,所述固定板两侧分别可上下移动地套在立柱上,所述立柱上螺纹连接有两个定位套筒,所述固定板对应置于两定位套筒之间。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固定点为开设在载体棒上的固定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测温装置,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方便直观地观察微波加热过程中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变化规律,对于进一步研究和改变微波除冰技术起到了重要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载体棒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混凝土板体试件,2-温度巡视仪,3-载体棒,31-固定点,4-康铜线,5-立柱,6-固定板,61-限位盲孔,7-定位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和图2可知,一种混凝土受热温度变化实验用测温装置,包括混凝土板体试件1、若干组康铜线组件、温度巡视仪2,所述康铜线组件包括一个载体棒3、两根康铜线4,所述载体棒3上设置有上下两个固定点31,该固定点31为开设在载体棒3上的固定槽。两根康铜线4的一端分别对应连接于两个固定点31、另一端均连接于温度巡视仪2,即一根康铜线一端连接于上部固定点、另一端连接于温度巡视仪,另一根康铜线一端连接于下部固定点、另一端连接于温度巡视仪;所述载体棒3竖向插入混凝土板体试件1中且上部固定点与混凝土板体试件1顶面间距、下部固定点与混凝土板体试件底面间距均为混凝土板体试件1高度的1/3。

制作好若干组康铜线组件,在混凝土板体试件成型前,将康铜线4一端通过载体棒3插入混凝土板体试件1内,使下部固定点对应的康铜线一端位于混凝土板体试件自下而上1/3高度位置处,使上部固定点对应的康铜线一端位于混凝土板体试件自下而上2/3高度位置处,康铜线4的另一端均连接于温度巡视仪2,方便将混凝土板体试件1在受到微波加热除冰时内部发生的温度变化直观地呈现在温度巡视仪2上,方便研究。

在混凝土板体在振捣成型过程中,为防止康铜线组件的固定位置发生变动,特设置有用于固定载体棒3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板6、置于固定板6两侧且带有外螺纹的立柱5,所述固定板6两侧分别可上下移动地套在立柱5上,所述立柱5上螺纹连接有两个定位套筒7,所述固定板6对应置于两定位套筒7之间,利用两定位套筒7的旋转可实现对固定板6的固定或调节固定板6使用高度;固定板6位于载体棒3上方,固定板6底面开设有与各载体棒3顶端相对应的限位盲孔61,将固定板6下调,使各载体棒3的顶端插入对应限位盲孔61内后,再旋转定位套筒7实现对固定板6的固定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