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传感器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铁道车辆在运营过程中,随着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客室内微环境也会相应的出现各种变化。为了对客室内环境变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需对客室环境进行试验验证及改进。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人工手持测试仪器在客室内的不同位置逐一进行检测,以获取相关数据。
在这种试验验证过程中,存在布点多、人工手持逐个测试的弊端,不仅大大影响试验的效率,而且由于采集数据不同步且掺杂了更多的人为因素,使试验精度也有所降低。
有鉴于此,亟待针对现有技术,另辟蹊径地设计一种多传感器的固定装置,省去人工手持传感器逐一测试的复杂过程,更好的保证试验的准确性,并且尽可能的提高试验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多传感器的固定装置,以对多个传感器进行安装固定、且实现对多个传感器的自由定位,不仅更好的保证试验的准确性,并且尽可能的提高试验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传感器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多个支撑杆和安装部,多个所述支撑杆设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安装部设于所述支撑杆上、用于安装传感器,且所述传感器在所述安装部上的位置可调。
采用上述多传感器的固定装置,能够将多个传感器集中固定、安装,还能灵活调整多个传感器的位置。具体操作过程中,只需将该固定装置放置于铁路车辆的客室内,即可满足对铁路车辆的客室内的不同位置的检测要求。与现有技术相比,避免了布点多、人工手持逐个检测的弊端,不仅提高了试验的检测效率,且大大提高了试验精度。
优选地,所述安装部包括连接于所述支撑杆顶端的固定部,以及与所述固定部连接、且可相对所述固定部转动的转动部,所述传感器连接于所述转动部上。
优选地,所述支撑杆可相对所述安装架往复运动,所述安装部设于所述支撑杆上、用于安装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安装架包括竖向设置的架体,连接于所述架体上方的第一滑轨,以及与所述第一滑轨配合形成滑动副的多个第一滑块;所述支撑杆设于所述第一滑块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滑轨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滑轨对称设于所述架体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支撑杆的形状可变,以使所述安装部相对于所述安装架的位置可调。
优选地,所述支撑杆具体为形状可任意弯折的蛇形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多传感器的固定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多传感器的固定装置的另一种安装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3中:
安装架1;架体11;第一滑轨12;第一滑块13;
支撑杆2;
安装部3;第二滑轨31;第二滑块32;固定部33;转动部34;
传感器10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为提供一种多传感器的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既能实现对多个传感器进行安装固定、且能对多个传感器的自由定位,不仅更好的保证了试验的准确性,并且尽可能的提高了试验效率。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是,本文中出现的方位词“竖向”指的是图1中上下延伸的方向,“顶端”指的是图1中的上端;应当理解,这些方位词的出现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基准而设立的,它们的出现不应当影响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多传感器的固定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传感器的固定装置,包括安装架1、支撑杆2和安装部3,多个所述支撑杆2设于所述安装架1上,所述安装部3设于所述支撑杆2上、用于安装传感器100,且所述传感器100在所述安装部3上的位置可调。
采用上述多传感器的固定装置,能够将多个传感器100集中固定、安装,还能灵活调整多个传感器100的位置。具体操作过程中,只需将该固定装置放置于铁路车辆的客室内,即可满足对铁路车辆的客室内的不同位置的检测要求。与现有技术相比,避免了布点多、人工手持逐个检测的弊端,不仅提高了试验的检测效率,且大大提高了试验精度。
一种具体方案中,结合图1和图2,所述安装部3包括连接于所述支撑杆2顶端的第二滑轨31,以及与所述第二滑轨31配合形成滑动副的多个第二滑块32,所述传感器100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块32上。
采用这种结构,只需移动第二滑块32在第二滑轨31的具体位置,即可改变传感器100的位置,更进一步地实现对传感器100位置的灵活调整。
当然,上述安装部3并不仅限设于这种结构。
另一种具体方案中,如图3所示,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多传感器的固定装置的另一种安装部3的结构示意图,该安装部3可以包括连接于所述支撑杆2顶端的固定部33,以及与所述固定部33连接、且可相对所述固定部33转动的转动部34,所述传感器100连接于所述转动部34上。
这样,操作过程中,可以手持转动部34使其绕固定部33转动一定角度,从而调整转动部34相对于固定部33的角度,更进一步实现传感器100位置的灵活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可以将转动部34设为仅在一个方向相对固定部33转动,也可以将转动部34设为在两个方向相对固定部33转动,还可以将转动部34设为在三个方向均可相对固定部33转动。
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杆2可相对所述安装架1往复运动,所述安装部3设于所述支撑杆2上、用于安装传感器100。
采用这种结构,每个支撑杆2上均设有用于安装传感器100的安装部3,每个安装部3均设有至少一个传感器100,因此,该固定装置能够固定、安装多个传感器100。
由于支撑杆2可相对安装架1往复运动,因此设于支撑杆2上的安装部3也可随之往复运动,进而设于安装部3上的传感器100也可以随之往复运动。由此可见,采用这种结构的固定装置,能够通过往复移动多个支撑杆2的位置实现对多个传感器100的具体位置的调整。
一种具体方案中,如图1所示,所述安装架1包括竖向设置的架体11,连接于所述架体11上方的第一滑轨12,以及与所述第一滑轨12配合形成滑动副的多个第一滑块13;所述支撑杆2设于所述第一滑块13上。
这样,只需移动第一滑块13在第一滑轨12的具体位置,即可改变支撑杆2的位置,进而改变安装部3、传感器100的位置,实现对传感器100位置的灵活调整。由此可见,第一滑轨12、第一滑块13配合形成移动副的安装架1能够实现支撑杆2相对于安装架1的往复运动。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滑轨12的数目可以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滑轨12对称设于所述架体11的两侧。
通过增加第一滑轨12的数量能够进一步增加第一滑块13、支撑杆2和安装部3的数量,最终增加传感器100的数量,便于在铁路车辆的客室内布置更多的检测点,获取更为精细的检测数据。
当然,该第一滑轨12的数量并不仅限两个,针对空间较大的客室,还可以将其设置为三个或更多,针对空间较小的客室,还可以只设置一个第一滑轨12。
可以想到,支撑杆2相对于安装架1可往复运动的结构并不仅限于此,例如,还可以将第一滑块13替换为第一滚轮,在第一滑轨12的中部设置供第一滚轮滚动的凹槽,将支撑杆2与第一滚轮连接。这样,通过第一滚轮在凹槽中的滚动同样能实现支撑杆2相对于安装架1可往复运动。
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杆2的形状可变,以使所述安装部3相对于所述安装架1的位置可调。
具体的方案中,如图1所示,上述支撑杆2具体为形状可任意弯折的蛇形管。
操作过程中,通过将蛇形管弯折呈不同的形状,能够将传感器100定位于蛇形管长度范围内的三维空间内的任意位置,以使传感器100精确定位于预先设置的检测点。此外,蛇形管的结构非常简单、操作方便,使得支撑杆2的成本较低。
可以想到,上述支撑杆2并不仅限于蛇形管,例如,还可以将其设置为既能水平回转、又能竖直回转的回转杆件,进而通过回转操作实现支撑位置的调整。再例如,可以将支撑杆2设置为液压杆件,通过驱动液压杆件伸长或缩短,同样能够改变安装部3相对于安装架1的位置。
综上所述,上述多传感器的固定装置,能够通过支撑杆2相对于安装架1的往复运动实现传感器100最大范围的位置调整,还能通过支撑杆2的弯折变形实现传感器100中等范围的位置调整,此外,还可以通过安装部3的具体结构实现传感器100的最小范围内的位置调整。通过这样三级逐层递进的位置调整机构,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对传感器100的精确定位,进而保证测量的准确度,提高测量的效率。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多传感器的固定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