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密性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14555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密性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密性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销售液体商品的售货机(本申请中将其简称为售液机)是一种新型的自动销售终端,其能够适量、自动的销售液体(例如各种酒、果汁等),根据顾客的要求灵活控制出液体量,以进一步满足顾客随时、适量的饮用需求。

售液机内部设置有将液体从盛装桶中输送至出液端的输液管路,此输液管路通过穿刺机构与盛装桶实现密封连接,而穿刺机构则包括能够与盛装桶的桶口密封连接的密封盖,穿过并固定在密封盖上的穿刺管,以及为液体流动提供动力的泵。穿刺管穿过密封盖的一端能够伸入到盛装桶内的液体中,而位于密封盖外侧的另一端则和泵的进液口连通,泵的出液口与输液管路连通。泵在工作时,将液体从盛装桶中经刺穿管吸入到泵体内,然后对液体加压后再将其送至输液管路中,使液体经输液管路流至售液机的出液端。

由于售液机在工作时是通过泵对液体施加压力以实现液体输送的,所以在售液机制造完成后,需要对整个液体流通管路(此液体流通管路包括输液管路、泵和穿刺管)的气密性进行检测,以保证售液机的正常工作。但在现有技术中,并没有针对售液机的液体流通管路的气密性进行检测的专业设备,给售液机的气密性检测操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因此,如何更加方便的对售液机的液体流通管路的气密性进行检测,已经成为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密性测试装置,通过此装置能够更加方便的对售液机的液体流通管路的气密性进行检测。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密性测试装置,用于对售液机的液体流通管路的气密性进行检测,其包括:

气密性测试仪;

能够容纳所述售液机的穿刺管的腔体,所述腔体的开口能够与所述售液机的密封盖密封连接以形成密闭空间,所述腔体的内腔与所述气密性测试仪连通。

优选的,上述气密性测试装置中,所述腔体上开设有连通其内腔,并能够向所述内腔中充入压力气体的进气孔,并且所述气密性测试仪通过所述进气孔与所述内腔连通。

优选的,上述气密性测试装置中,所述进气孔上设置有凸出所述腔体外壁的进气接头,所述气密性测试仪通过所述进气接头与所述进气孔连通。

优选的,上述气密性测试装置中,所述腔体为圆管,所述圆管的一个端口密封,另一个端口为所述开口。

优选的,上述气密性测试装置中,所述腔体的密封端上,连接有能够竖直支撑所述腔体的底座。

优选的,上述气密性测试装置中,所述进气孔开设在所述腔体的圆周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密性测试装置,包括气密性测试仪,以及内腔与气密性测试仪连通的腔体,此腔体具有开口,当开口与售液机的密封盖密封连接时,则腔体的内腔成为与外界隔绝的密闭空间,同时还令内腔能够容纳售液机的穿刺管,使得此腔体能够与售液机的穿刺机构配合工作。当使用上述气密性测试装置对售液机的液体流通管路的气密性进行检测时,使腔体的开口与密封盖密封连接,同时封堵液体流通管路的出液端,使得流通管路、腔体和气密性测试仪连接成一个与外部隔绝的测试内腔,向测试内腔中充入高压气体,使得测试内腔中的压力大于外界大气压,然后在一段时间内令气密性测试仪对测试内腔中的压力值持续进行检测,然后对比不同时间点的检测数据,从而得出检测结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密性测试装置中,腔体的结构能够更好的与售液机的密封盖和穿刺管实现配合,并且通过气密性测试仪的检测可以精确的得出检测数据,使得售液机的液体流通管路的气密性检测操作更加简单易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密性测试装置的腔体与售液机的穿刺机构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腔体与售液机的整个液体流通管路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和图2中:

1-腔体,2-穿刺管,3-密封盖,4-进气接头,5-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密性测试装置,通过此装置能够更加方便的对售液机的液体流通管路的气密性进行检测。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图中的箭头标示的是充入的气体的流通路径及方向),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密性测试装置,其能够更具有针对性的对售液机的液体流通管路的气密性进行检测,包括:气密性测试仪(图中未示出),该气密性测试仪为市场中现有的气密性测试仪;腔体1,该腔体1是根据与售液机的穿刺机构配合使用的工作需求而专门设计的,腔体1围成具有开口的内腔,穿刺机构的穿刺管2能够经开口伸入到内腔中,并且腔体1可以容纳穿刺管2,同时腔体1的开口能够与穿刺机构的密封盖3密封连接,而且腔体1与气密性测试仪连通。需要注意的是,在不考虑穿刺管2连通腔体1内外侧、腔体1与气密性测试仪连通的前提下,密封盖3对腔体1的开口进行封堵后,能够使得腔体1的内腔成为一个与外界完全隔离的密闭空间,即除开口外,腔体1围成了一个封闭的内腔。

当使用上述气密性测试装置对售液机的液体流通管路的气密性进行检测时,使腔体1的开口与密封盖3密封连接,同时封堵液体流通管路的出液端,使得流通管路、腔体1和气密性测试仪连接成一个与外部隔绝的测试内腔,向测试内腔中充入高压气体,使得测试内腔中的压力大于外界大气压,然后在一段时间(测试内腔与外界隔绝的时长,可以根据检测要求的不同而进行更改,例如时长可以为几分钟、几小时甚至几天等)内令气密性测试仪对测试内腔中的压力值持续进行检测,然后对比不同时间点的检测数据,如果数据的变化量在工艺要求的范围内,则判定售液机的液体流通管路的气密性良好,如果数据的变化量超出工艺要求的范围,则判定售液机的液体流通管路的气密性不合格。

本实施例提供的气密性测试装置中,腔体1的结构能够更具有针对性的与售液机的密封盖3和穿刺管2实现配合,并且通过气密性测试仪的检测可以精确的得出检测数据,使得售液机的液体流通管路的气密性检测操作更加简单易行。

为了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本实施例提供的气密性测试装置中,腔体1上开设有连通其内腔,并能够向内腔中充入高压气体的进气孔,并且气密性测试仪通过进气孔与内腔连通。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腔体1和气密性测试装置的连通,优选在腔体1上开设进气孔,令气密性测试仪通过导管(图中未示出)与进气孔密封连接并导通。此外,该进气孔也用于向腔体1内充入高压气体,在具体设置时,可以在与进气孔连通的导管上设置三通阀(图中未示出),三通阀的三个开口中,一者与进气孔连通,一者与气源连通,一者与气密性测试仪连通。此种设置方式,可以只在腔体1上开设一个通孔就能够起到充气和连通气密性测试仪的双重作用。当然,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在腔体1上开设两个通孔,分别用于充气和连通气密性测试仪。而上述设置一个通孔的方式,减少了腔体1上需要开设的通孔的数量,使得腔体1自身的密封性能更加突出,所以将其作用优选方案。

更加优选的,进气孔上设置有进气接头4,气密性测试仪通过进气接头4与进气孔连通,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实现导管和进气孔的连接,本实施例优选在进气孔上设置了进气接头4,进气接头4突出腔体1的外周壁,并与进气孔密封连接,使得导管可以直接套接在进气接头4上,提高了连接操作的便捷性,更重要的是还能够提高连接牢固性和密封性,为后续的精确检测提供了保证。

具体的,优选腔体1为一个端口密封的圆管,如图1和图2所示,圆管的另一个端口为开口。本实施例中腔体1的作用是代替盛装桶,与售液机的液体流通管路密封连接,进而能够对液体流通管路的气密性进行测试,在能够起到上述作用的前提下,腔体1的结构可以有多种选择,而本实施例中,为了最大程度的减小腔体1的体积,以便于气密性测试装置的搬运以及与穿刺机构的组装,优选采用仅有一个端口密封的圆管来作为腔体1,圆管的另一个端口则保持敞开状态,以作为前述的开口,密封盖3在与圆管连接时,对圆管的端口(开口)进行密封。除采用圆管的结构以外,腔体1也可以为其他结构,例如类似于盛装桶的结构等。

进一步的,腔体1的密封端上,连接有能够竖直支撑腔体1的底座5,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保证腔体1能够更好的与穿刺机构实现配合,本实施例还优选在腔体1的密封端上连接有底座5,通过底座5的支撑,能够使得圆管状的腔体1保持直立状态,从而与下移的密封盖3和穿刺管2进行配合,以更加适用于对售液机液体流通管路的气密性进行检测。另外,本实施例中,底座5优选为平板状,因为平板状的底座5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且支撑稳定,所以将其作为优选。此外,底座5也可以为其他的结构,例如采用角钢或矩形管焊接而成的框状结构等。

本实施例中,进气孔开设在腔体1的圆周侧壁上,如图1和图2所示。进气孔优选开设在腔体1的圆周侧壁上,能够更好的与气密性测试仪配合连接,并且无需对穿刺机构进行改动。

本说明书中对各部分结构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部分的结构重点说明的都是与现有结构的不同之处,气密性测试装置的整体及部分结构可通过对上述多个部分的结构进行组合而得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