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后桥连接耳的检测工装。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后桥主要由纵梁100、横梁200和连接耳300等组成,纵梁100、横梁200和连接耳300一般通过焊接连接,连接耳300通过连杆与电动轮组件连接,因此,连接耳的焊接精度高度将直接影响电动轮组件是否能安装,因此,在安装电动轮组件之前对连接耳精度的检测非常的必要。
目前对连接耳焊接精度的精测是通过单独对每一连接耳的精度进行检测,这样,一方面检测的效率低,另一方面相邻连接耳之间的位置精度难以检测。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提高检测效率,能对相邻的连接耳之间的精度进行检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桥连接耳的检测工装。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种后桥连接耳的检测工装,包括支架、上连接耳检测装置和下连接耳检测装置,在支架的上端固定有两个上连接耳检测装置,在支架的下端固定有两个下连接耳检测装置,下连接耳检测装置之间形成有夹角;所述的上连接耳检测装置包括上固定板、上支承板和上检测块,在上固定板上固定有两相互平行的上支承板,上支承板之间形成有上空间,在上支承板上设有上安装孔,在上支承板的两侧分别固定有上检测块,上检测块上设有上穿孔,上穿孔的轴线与上安装孔的轴线平行;所述的下连接耳检测装置包括下固定板、下支承板和下检测块,在下固定板上固定有两下支承板,下支承板之间形成有下空间,在下支承板下设有下安装孔,在下支承板的两侧分别固定有下检测块,下检测块下设有下穿孔,下穿孔的轴线与下安装孔的轴线平行。
当后桥上的连接耳焊接好后,在上面的连接耳上连接上连杆,在下面的连接耳上连接下连杆,让上连杆卡入到上连接耳检测装置中的上空间内,让下连杆卡入到下连接耳检测装置中的下空间内,如果能顺利卡入,说明连接耳的精度达到要求,如果不能卡入或卡入困难,说明连接耳的精度未达到要求,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检测工装能对四个连接耳进行检测,而且对四个连接耳的位置进行检测,因此,检测的效率高,能对相邻的连接耳之间的精度进行检测。由于设置了上下检测块,因此,能提高检测精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架包括立柱和设在立柱上下两端的横梁。
进一步的,上检测块包括上圆台体和上圆柱体,上圆柱体连接在上圆台体的大端端面,上圆台体的小端与上支承板固定;下检测块包括下圆台体和下圆柱体,下圆柱体连接在下圆台体的大端端面,下圆台体的小端与下支承板固定。该结构,位于上空间内的上圆柱体的端面与上连杆接触,位于下空间的下圆柱体的端面与下连杆接触,增大了接触面,因此,能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另外,也能方便对上下圆柱体的端面进行加工,提高检测精度。
进一步的,同一下连接耳检测装置中的其中一下支承板为平板,另一下支承板为弯折板。这样,可提高下连接耳检测装置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后桥连接耳的检测工装对后桥连接耳进行检测的示意图。
图2为后桥连接耳的检测工装的主视图。
图3为后桥连接耳的检测工装的仰视图。
图4为后桥连接耳的检测工装的侧视图。
图5为图2中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后桥连接耳的检测工装包括支架1、上连接耳检测装置2和下连接耳检测装置3。
所述的支架1包括立柱11和设在立柱上下两端的横梁12。立柱11横梁12均采用方钢,立柱和横梁通过焊接连接。
在上面的横梁上固定有两个上连接耳检测装置2,在下面的横梁上固定有两个下连接耳检测装置3。
所述的上连接耳检测装置2包括上固定板21、上支承板22和上检测块23。上固定板21固定在上面的横梁上,在上固定板21上固定有两相互平行的上支承板22,上支承板22的外侧面且位于下端具有倒角221,这样,便于将上支承板22焊接到上固定板22上,也便于在焊接时调节上支承板的角度。上支承板22之间形成有上空间20,在上支承板22上设有上安装孔,在上支承板22的两侧分别固定有上检测块23,上检测块23上设有上穿孔,上穿孔的轴线与上安装孔的轴线平行。上检测块23包括上圆台体231和上圆柱体232,上圆柱体232连接在上圆台体的大端端面,上圆台体的小端与上支承板固定,这样,位于上空间20内的上圆柱体的端面与上连杆接触,增大了接触面,因此,能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另外,也能方便对上下圆柱体的端面进行加工,提高检测精度。
所述的下连接耳检测装置3包括下固定板31、下支承板32和下检测块33,下固定板31固定在下面的横梁上。在下固定板31上固定有两下支承板32,下支承板的外侧上端具有倒角,这样便于焊接,同时也便于调节下支承板的焊接角度,下支承板32之间形成有下空间30,在下支承板32下设有下安装孔,同一下连接耳检测装置中的其中一下支承板为平板,另一下支承板为弯折板。这样,可提高下连接耳检测装置的强度。在下支承板32的两侧分别固定有下检测块33,下检测块33下设有下穿孔,下穿孔的轴线与下安装孔的轴线平行。下检测块33包括下圆台体331和下圆柱体332,下圆柱体332连接在下圆台体的大端端面,下圆台体的小端与下支承板固定。该结构,位于下空间的下圆柱体的端面与下连杆接触,增大了接触面,因此,能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另外,也能方便对上下圆柱体的端面进行加工,提高检测精度。
下连接耳检测装置3之间形成有夹角,具体来说,参见图3,α为27-28°,即下支承板与垂直平面的夹角为27-28°,同时两下连接耳检测装置相对于A-A剖切面对称。
如图1所示,当后桥上的连接耳焊接好后,在上面的连接耳上连接上连杆400,在下面的连接耳上连接下连杆500,让上连杆400卡入到上连接耳检测装置中的上空间20内,让下连杆500卡入到下连接耳检测装置中的下空间30内,如果能顺利卡入,说明连接耳的精度达到要求,如果不能卡入或卡入困难,说明连接耳的精度未达到要求,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检测工装能对四个连接耳进行检测,而且对四个连接耳的位置进行检测,因此,检测的效率高,能对相邻的连接耳之间的精度进行检测。由于设置了上下检测块,因此,能提高检测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