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管耐磨测试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21477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软管耐磨测试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耐磨测试机,具体涉及一种软管耐磨测试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软管耐磨试验机,比如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3年12月25日公开的公开号为203365263U,专利名称为胶管耐磨耗试验机的专利,该专利的技术内容包括:一带有试验座的工作台,所述的工作台下部连接一升降机构;一带有滑动连杆的偏心盘,所述的滑动连杆的末端连接摩擦头;所述的偏心盘的输入端连接减速机的输出端;所述滑动连杆和摩擦头之间设直线导柱;所述减速机由变频电机驱动。上述的软管耐磨试验机没有吹尘机构,软管与砂纸摩擦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无法清洁,直接影响到测试数据的准确性;早前的耐磨测试机是把软管固定后通过砂纸在软管表面的往复运动来进行测试,测试方法单一且无法在模拟实际使用情况下进行测试,测试数据不够准确;早前的电机转速无法调整,测试效率较低,一组试样测试下来耗费的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缩短试验周期、提高了测试精度和多样化测试方式的软管耐磨测试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软管耐磨测试机,包括机座、活动臂、电机、砂纸和软管定位辊,活动臂的一端通过铰轴铰接在机座上,另一端为自由端,砂纸固定在活动臂上,所述软管定位辊的表面设有螺旋槽,被测软管放置于螺旋槽中,工作时,活动臂将砂纸压在被测软管上,电机通过传动机构带动软管定位辊转动,被测软管跟随软管定位辊一起转动,砂纸摩擦被测软管。

进一步地,还包括高压气喷头,所述高压气喷头,用以将砂纸与被测软管之间摩擦产生的粉尘吹走。

进一步地,所述被测软管内充有气体。

进一步地,所述软管定位辊的两端通过高速旋转接头安装在机座上,所述软管定位辊内设有气流通道,所述被测软管的端口通过气流通道与高速旋转接头的入气口连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高压气控制装置,所述高压气喷头和高速旋转接头通过高压气管路与高压气控制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臂上设有砝码,所述砝码用以调整活动臂对被测软管的压力。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为变速电机。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设有定时器、计数器和电机调速器。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气喷头设在活动臂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砂纸固定,被测软管旋转摩擦的工作方式,改变了现有的被测软管固定,砂纸在被测软管表面作往复直线运动的工作方式,从而更加贴近软管的实际使用场景,解决了测试数据不够准确的缺陷;

由于给被测软管通一定压力的气体,可模拟被测软管在实际工作时的磨损情况,在此情况下进行测试,其测试数据更接近真实值;

由于新增设了高压气喷头,可清洁被测软管与砂纸摩擦区域产生的粉尘,提高测试精度;

由于活动臂上可根据测试要求选用不同重量的砝码,保证砂纸与被测软管在摩擦时保持平稳和恒定的摩擦力,极大提高了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由于控制柜中设有定时器、计数器和电机调速器,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被测软管摩擦圈数或摩擦时间来进行测试,调整变速旋钮可调整变频电动机的转速,从而达到调整被测软管的磨损测试转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立体图。

图中:1、机座; 2、活动臂; 3、砝码; 4、电机; 5、软管定位辊; 6、砂纸; 7、高压气喷头;8、高压气控制装置;9、高速旋转接头;10、控制箱;11、螺旋槽;12、被测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软管耐磨测试机,包括机座1、活动臂2、砝码3、电机4、软管定位辊5、砂纸6、高压气喷头7、高压气控制装置8、高速旋转接头9和控制箱10,活动臂2的一端通过铰轴铰接在机座1上,另一端为自由端,砂纸固定在活动臂2上,所述软管定位辊5的表面设有螺旋槽11,被测软管12放置于螺旋槽11中,工作时,能够竖向旋转的活动臂2将砂纸6压在被测软管12上,砝码3压在活动臂2上,所述砝码3用以调整活动臂对被测软管的压力。电机4通过传动机构带动软管定位辊5转动,被测软管12跟随软管定位辊5一起转动,砂纸6摩擦被测软管12。所述高压气喷头7,用以将砂纸6与被测软管12之间摩擦产生的粉尘吹走。

所述软管定位辊5的两端通过高速旋转接头9安装在机座1上,所述软管定位辊5内设有气流通道,所述被测软管12的端口通过气流通道与高速旋转接头9的入气口连通,使被测软管内充有气体,所述高压气喷头7和高速旋转接头9通过高压气管路与高压气控制装置8连接。所述高压气喷头7设在活动臂2上。

所述电机为变速电机,所述控制箱10内设有定时器、计数器和电机调速器。

另外,传动机构有多种方式,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链传动方式。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