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0001阅读:655来源:国知局
电能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能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对电的需求越来越大,对电能表的功能要求不断提高,为在工业、商业、民用电力系统和变电站等环境中,能与各类仪表控制盘、开关柜相配合,现有电能表必须做到,在满足多功能的情况下尽可能的降低外形尺寸,为用户节省大量投资和使用空间。

然而,在电子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很多元器件都是通电即发热的元件,尤其是电源功率元件,比如继电器、变压器、稳压器、芯片等。当这些电子元件长期通电后,如不能及时通风散热,就会因持续发热升温致烧毁,极易引发事故。同时,按照国际国内的标准,对应电能表的温升有明确的要求。为了让产品表壳内部空间足够散热,现有的做法一般是加大产品整体体积,如,将产品加高、加长、加宽等,以此来增大表壳内部空间,使各类电子元件间拥有足够的间隔距离,方便各自的散热通风。

然而,这种做法往往存在以下缺点:1、通过增加表壳的体积来加大散热空间,会大大增加表壳的生产用料,导致生产成本加大,不利于节能生产;2、表壳体积增加后,将会需要更大的安装尺寸,仪表控制盘或开关柜内可安装在表计数量势必会减少,如需安装相同数量的表计就只能加大仪表控制盘或开关柜的数量,必定会要加大用户的投资和使用空间,不利于长远投资;3、在某些特定的使用环境下,电能表的外壳尺寸受到了严重的制约,无法实现体积的无限增加,只能任其内部的电子元件自行发热再散热,定期检查,稍有损坏就进行更换,安全系数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不需增加表体积的情况下,加大散热面积和内部空间的的电能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电能表,包括底盒和安装在该底盒上的上盒,在底盒背面上设有若干定位脚,在所述底盒背面还设有一凸面,在该凸面上设有若干用于增加散热面的凹槽,在与凸面对应的底盒内侧设有用于增加底盒内部空间的凹面,所述凸面的高度不大于定位脚的高度。

在所述上盒侧面设有一侧凸面,在该侧凸面上设有若干用于增加侧散热面的侧凹槽,在与侧凸面对应的上盒内侧设有用于增加上盒内部空间的侧凹面。

为确保本实用新型的强度和内部空间,所述凸面的高度与凹面的深度相同。

为确保本实用新型的强度和内部空间,所述侧凸面的高度与侧凹面的深度相同。

所述凹槽相互平行的竖直设在凸面上。

所述侧凹槽相互平行的竖直设在侧凸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仅通过在底盒背面内外侧增设凹、凸面,在凸面上设置若干凹槽,利用凸面上的凹槽增加底盒背面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即增加了底盒的散热面积;利用凹面加大底盒内部的安装空间,使各类电子元件间拥有足够的间隔距离,方便各自的散热通风;没有增加表壳的体积,不会增加表壳的生产用料,可有效控制生产成本,有利于节能生产。

2、凹、凸面设在底盒背面内、外侧上,凸面的高度不大于定位脚,不需要改变原有表壳的安装尺寸,更加节省用户的投资和使用空间,有利于长远发展。

3、即使是在某些特定的使用环境下,也能有效地实现表计内部电子元件的散热,不需要进行频繁的检查,安全系数高。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可以在不增加表体积的情况下,有效地增加接触面积和表计内部空间,对元器件的摆放及散热更加有利,节约了材料,更符合对整体电子产品包括电能表的散热要求,及满足国际标准及国内标准对电能表温升标准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的轴侧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图1A-A处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I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的轴侧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图4B-B处局部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从图1至图3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这种电能表,包括底盒1和上盒2,该上盒2卡接在底盒1上,在底盒1的背面四周设有四个定位脚11,在底盒1背面中心设有一凸面12,在该凸面12上设有若干用于增加散热面的凹槽121,在与凸面12对应的底盒1的内侧设有用于增加底盒内部空间的凹面13,凸面12的高度不大于定位脚11的高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凸面12的高度与凹面13的深度相同。

从图1至图3还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凹槽121相互平行的竖直设在凸面12上。

实施例二

从图4和图5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这种电能表,包括底盒1和上盒2,该上盒2卡接在底盒1上,在底盒1的背面四周设有四个定位脚11,在底盒1背面中心设有一凸面12,在该凸面12上设有若干用于增加散热面的凹槽121,在与凸面12对应的底盒1的内侧设有用于增加底盒内部空间的凹面13,凸面12的高度不大于定位脚11的高度,在上盒2的侧面设有一侧凸面21,在该侧凸面21上设有若干用于增加侧散热面的侧凹槽211,在与侧凸面21对应的上盒2的内侧设有用于增加上盒内部空间的侧凹面22。

在本实用新型中,凸面12的高度与凹面13的深度相同,侧凸面21的高度与侧凹面22的深度相同。

从图4和图5还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凹槽121相互平行的竖直设在凸面12上,侧凹槽211相互平行的竖直设在侧凸面21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