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的电压内阻测试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11911阅读:103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的电压内阻测试机构。



背景技术:

在锂电池行业,随着全球范围内的能源危机及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寻找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能源已成为能源领域的主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作为一种节能环保的新能源交通工具正在得到迅速发展,锂离子电池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绿色无污染等优点,使其成为备受瞩目的动力电源之一。但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在滥用条件下,如高温、内短路、挤压、振动等情况下,电池也会冒烟、着火甚至爆炸,给用户带来安全隐患。因此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一直是动力电池研究的主要方向。

电池分选工序是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的重要环节,电压内阻测试环节又是分选过程的重中之重,电压内阻测试不准确,会造成电池分档混乱,同档电池成组后电池性能不一致,影响动力电池组的使用性能及寿命。

现有的电压内阻测试的表笔是针型的,但是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耳是镍极耳,这种针形的点接触很容易在极耳的表面造成点状的凹坑和划痕,并且极有可能对电池的表面造成划伤;而且,在测试后还需通过人工方式来对极耳进行捋平,这种方式不仅操作复杂、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因测试操作导致出现较高的产品不良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的电压内阻测试机构,有效提高电压内阻测试效率,降低测试过程所导致的不良率。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锂电池的电压内阻测试机构,包括:机座以及设置于机座上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端固定有正极耳测试端和负极耳测试端;所述正极耳测试端和负极耳测试端分别与外设的电压内阻测试仪的正负极测试端口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相连接的气缸和可伸缩杆,所述气缸推动可伸缩杆纵向伸缩,以带动正极耳测试端和负极耳测试端上下移动。

可选的,所述正极耳测试端和负极耳测试端的端面为平面结构。

可选的,所述正极耳测试端和负极耳测试端具体为铜块。

可选的,在所述正极耳测试端和负极耳测试端下方的测试工位上还设有电池定位机构。

可选的,所述电池定位机构包括左侧板和右侧板,左侧板与右侧板之间形成与待测锂电池相适配的容纳空间,左侧板、右侧板分别与待测锂电池的左右侧面相抵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测试端的平面结构设计可以增大测试端与电池极耳的有效接触面积,在进行电压内阻测试的同时还可自动对极耳进行整平操作;通过电池定位机构的设计可以对待测电阻进行准确定位,不仅提高了电压内阻测试的准确率和测试效率,还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良品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锂电池的电压内阻测试机构结构视图。

图示说明:机座1,驱动机构2,正极耳测试端3,负极耳测试端4,左侧板5,右侧板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锂电池的电压内阻测试机构结构视图,该机构包括以下组成部分:机座1以及设置于机座1上的驱动机构2,驱动机构2的驱动端固定有正极耳测试端3和负极耳测试端4。

驱动机构2由气缸和可伸缩杆组成,气缸可推动可伸缩杆纵向伸缩,从而带动正极耳测试端3和负极耳测试端4上下移动。

正极耳测试端3和负极耳测试端4,与外部的电压内阻测试仪(图中未示出)电连接。电压内阻测试仪用于测量电池内部阻抗的仪器,它是对被测对象施加1KHz交流信号,通过测量其交流压降而获得其内阻。电压内阻测试仪包括有正负极两个测试端口,通过导线分别与上述正极耳测试端和负极耳测试端对应电连接。

正极耳测试端3、负极耳测试端4采用铜块制成,由驱动机构2驱动,可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在下移到位时其下表面与待检测电池的正负极耳相接触,从而将电压内阻测试仪的正负极测试端口和正负极耳相导通,由电压内阻测试仪完成待测锂电池的电压内阻测试。

为增大与电池正负极耳的接触面积以提高测试的精确度,同时对正负极耳快速完成整形操作,本实施例中,正极耳测试端3和负极耳测试端4的端面为平面结构。在正极耳测试端3和负极耳测试端4下压到位时,其端面与电池极耳的有效接触面积将最大化,而且因为电池极耳受力均匀,保证了正负极耳的良好的整形效果。

本实施例中,对锂电池进行电压内阻测试的方法为:先将待测锂电池放置于测试工位上,并使其正负极耳的位置分别对应于正极耳测试端和负极耳测试端;然后,由气缸控制可伸缩杆竖直向下延伸,可伸缩杆带动正极耳测试端3和负极耳测试端4向下移动,直至正极耳测试端3和负极耳测试端4分别压在锂电池的正负极耳上,此时正负极耳测试端将待测锂电池的正负极耳与外部的电压内阻测试仪的正负极测试端口相导通,由电压内阻测试仪完成对待测锂电池的电压内阻测试。测试结束后,气缸控制可伸缩杆回缩,正极耳测试端3和负极耳测试端4与正负极耳分离,取出待测锂电池即可。

实施例二

在本实施例二中,锂电池的电压内阻测试机构包括:机座1以及设置于机座1上的驱动机构2,驱动机构2的驱动端固定有正极耳测试端3和负极耳测试端4,测试工位上还装设有电池定位机构。

电池定位机构包括左侧板5和右侧板6,左侧板5与右侧板6之间形成与锂电池相适配的区域,在锂电池放置于此区域时,左侧板5与锂电池的左侧面相抵触、右侧板6与锂电池的右侧面相抵触,与此同时,锂电池的正负极耳分别位于正极耳测试端3和负极耳测试端4的正下方。

本实施例中,通过电池定位机构的设置,待测锂电池可快速放置于准确位置,以使其正负极耳对准正极耳测试端3和负极耳测试端4,避免因位置不准确导致测试失败,有效提高了测试效率。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