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建筑测量技术,是一种针对超高层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监理所使用的控制测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施工控制网是整个测量工作得以开展的基础。本工程施工范围广,施工测量控制区域大。施工控制网布设的好坏、合理与否,楼内控制网竖向传递过程中精度控制直接关系到整个测量施工的成败。
在超高层建筑的建设过程中会遇到平面控制网竖向传递会存在着测量累积误差,及单套控制网难以复核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测量的监理方法,旨在指导现场监理人员对超500米以上建筑施工测量过程的精度、垂直度、平面定位的监控。
依据《建筑工程测量规范》,采用激光铅垂仪进行竖向点位传递并利用全站仪对多套控制网互相联测复核的方法进行测量监理方法。
通过对以往工程的分析,监理部采取使用激光铅垂仪进行竖向点位传递并利用全站仪对多套控制网互相联测复核的方法进行测量监理,最后形成超高层测量技术监理方法标准文件,实现质量、安全、高效的要求。
测量工作遵循“先整体后局部”的原则,监理指导施工单位在工地周边在三个临边建筑物屋顶设置高精度的首级控制网,然后往下布设一二级控制网,向主塔楼范围内布设内控网,监理使用全站仪对各级控制网全过程监控复核数据。
具体的步骤如下:
步骤(1)、一级控制点的测量
以建设单位提供的三点gps测量高精度,监理使用全站仪对首级控制网全过程监控复核数据;
步骤(2)、各级水平控制网的测量监理
首级测量控制点点位设置,经现场勘察相互通视良好,点位采用女儿墙上安装钢结构平台和强制对中装置,以便保证点位和测量精度的稳定。然后往下布设一、二级测量控制网,其中,ks2,ks3为一级控制网,kn1,kn2为二级控制网,监理使用全站仪对一、二级测量控制网全过程监控复核数据,以来满足施工现场测量放线需要;
步骤(3)、水平控制网的竖直传递监理
监理采取使用激光铅垂仪进行,设置竖向点位外控网(zl1-zl4)和内控网(zl5-zl8),通过点位的高程传递全过程监控复核数据;
每隔一段高度设置一个测量转换层,并定期联测外控网进行复核,转换层与转换层之间独立操作,误差不传递。为保证塔楼控制点垂准线的垂直度,并最大限度接近施工区,进行测量平台的转换,分别将楼层21层、40层、59层、82层、107层作为阶段传递层,并在传递层闭合控制网,平差点位数据,保证点位精度。保证激光点位捕捉的精度和减少分段引测误差的积累,需满足角度偏差不大于5〃,相对距离偏差不大于1/20000的精度要求,即作为该阶段楼层的投测基准点。如点位误差较大,应重新投测激光控制点;
投测激光控制点的点位取中方法为,第一,通过塑料薄片中间空洞捕捉第一个激光点在接收靶上,第二,旋转铅直仪,分贝在0度,90度,180度和270度四个位置捕捉到四个激光点,第三,取四个激光点的几何中心即为本次投测的点位取中位置;
步骤(4)、多套控制网互相联测复核及检查监理
监理采取全站仪对多套控制网互相联测;
对每一层的内控网(zl5-zl8)和外控网(zl1-zl4)进行联测复核。包括:三角形闭合,点间误差,内控网和外控网点位坐标,测量控制点转换等;
步骤(5)、超高层结构层间压缩变形的补偿监理
对超高层塔楼压缩变形的模拟、观测及补偿,压缩总共需补偿90mm,且每层内外简基准线抬高1.5mm,并且每完成10层对整体压缩进行复核,使得核心筒标高,钢结构标高,幕墙,精装修标高达到统一;
步骤(6)、超高层钢结构构件测量放线监理
按照设计的要求将构件定位至设计位置,安装轴线定位与标高控制,监理采取全站仪对各细部构件的三维空间点位测量放线全过程监控复核数据;
对构件焊接前、焊接后、浇筑砼前后的三维空间点位分别进行全过程监控复核数据,消除累积误差,消除构件在吊装过程中因自重产生的变形、因温差造成的缩胀变形、因焊接产生收缩变形等造成的误差累积,使安装构件的空间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现今大多数超高层建筑在施工测量仍是沿用以往传统的测量方法,如在建筑外围地面布置一组四个点的测量控制桩用于所有施工放线需要。但随着建筑高度的不断增高,监理采取使用激光铅垂仪进行竖向点位传递并利用全站仪对多套控制网互相联测复核的方法进行测量监理,解决超高层建筑测量精度、垂直度、平面定位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一、二级测量控制网的示意图
图2是三维空间点位测量放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测量的监理方法,测量工作遵循“先整体后局部”的原则,监理指导施工单位在工地周边在三个临边建筑物屋顶设置高精度的首级控制网,然后往下布设一二级控制网,向主塔楼范围内布设内控网,监理过程中采取全站仪对各级控制网全过程监控复核数据,具体的步骤如下:
步骤(1)、一级控制点的测量
以建设单位提供的三点gps测量高精度,监理使用全站仪对首级控制网全过程监控复核数据;
步骤(2)、各级水平控制网的测量监理
首级测量控制点点位设置,经现场勘察相互通视良好,点位采用女儿墙上安装钢结构平台和强制对中装置,以便保证点位和测量精度的稳定。然后往下布设一、二级测量控制网,其中,ks2,ks3为一级控制网,kn1,kn2为二级控制网,监理使用全站仪对一、二级测量控制网全过程监控复核数据,以来满足施工现场测量放线需要;
步骤(3)、水平控制网的竖直传递监理
监理采取使用激光铅垂仪进行,设置竖向点位外控网(zl1-zl4)和内控网(zl5-zl8),通过点位的高程传递全过程监控复核数据;
每隔一段高度设置一个测量转换层,并定期联测外控网进行复核,转换层与转换层之间独立操作,误差不传递。为保证塔楼控制点垂准线的垂直度,并最大限度接近施工区,进行测量平台的转换,分别将楼层21层、40层、59层、82层、107层作为阶段传递层,并在传递层闭合控制网,平差点位数据,保证点位精度。保证激光点位捕捉的精度和减少分段引测误差的积累,需满足角度偏差不大于5〃,相对距离偏差不大于1/20000的精度要求,即作为该阶段楼层的投测基准点。如点位误差较大,应重新投测激光控制点;
投测激光控制点的点位取中方法为,第一,通过塑料薄片中间空洞捕捉第一个激光点在接收靶上,第二,旋转铅直仪,分贝在0度,90度,180度和270度四个位置捕捉到四个激光点,第三,取四个激光点的几何中心即为本次投测的点位取中位置;
步骤(4)、多套控制网互相联测复核及检查监理
监理采取全站仪对多套控制网互相联测;
对每一层的内控网(zl5-zl8)和外控网(zl1-zl4)进行联测复核。包括:三角形闭合,点间误差,内控网和外控网点位坐标,测量控制点转换等;
步骤(5)、超高层结构层间压缩变形的补偿监理
对超高层塔楼压缩变形的模拟、观测及补偿,压缩总共需补偿90mm,且每层内外简基准线抬高1.5mm,并且每完成10层对整体压缩进行复核,使得核心筒标高,钢结构标高,幕墙,精装修标高达到统一;
步骤(6)、超高层钢结构构件测量放线监理
按照设计的要求将构件定位至设计位置,安装轴线定位与标高控制,监理采取全站仪对各细部构件的三维空间点位测量放线全过程监控复核数据;
对构件焊接前、焊接后、浇筑砼前后的三维空间点位分别进行全过程监控复核数据,消除累积误差,消除构件在吊装过程中因自重产生的变形、因温差造成的缩胀变形、因焊接产生收缩变形等造成的误差累积,使安装构件的空间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