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船舶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池船模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船舶性能实验是研究船舶航行性能、进行船舶设计、发展船舶技术的重要方法。船舶实验通常有两种途径:实船试验和船模试验。实船试验是在实际环境条件下进行的实验。实船试验能获得实船的最终性能,但实船实验受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船模实验室用船模在实验室内进行试验。船模试验不受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试验内容可以多种多样,且可重复进行。
船舶水动力性能主要包括快速性、耐波形和操纵性,相应的试验设施涉及到深水拖曳水池、减压拖曳水池、循环水槽、空泡水筒、耐波形水池、综合试验水池、低速风洞、操纵性悬臂水池、露天水池以及超深水海洋工程水池。深水拖曳水池长474米、宽14米、水深7米,拖车航速覆盖范围0.01m/s-20m/s,16单元伺服式电动液压造波系统,配有阻力仪、敞水动力仪、自航仪、四自由度适航仪以及伴流测量系统等试验仪器。深水拖曳水池主要应用方向是开展船舶、海洋装备等各类水中运动体水动力特性理论研究及实验测试、流场分析、船舶性能预测、水中运动体型线优化等,承担的主要试验项目有阻力、自航、敞水试验,流线测量、三维伴流场测试、船体波形阻力测量,顶浪状态的波浪试验和外载荷试验,海洋工程和水下机器人潜水训练以及基础水动力学试验,精密测速仪及测压传感器的标定等。
目前,随着船舶事业的发展,国内外拖曳水池、深水池、减压水池以及冰水池的数量越来越多。水池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为了便于拖车航行和试验设备的安装,池壁通常会高出地面。然而,高出地面的池壁给船模的运输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其次,水池在建设的过程中为了节约用地、减少建设费用和营运费用,池壁和墙壁之间的距离往往在1.5m左右,而船模的尺度往往在5m左右,给船模的运输带了限制。此外,随着水池长度的逐渐增加,船舶模型的尺寸也在不断增加,当水池长度大于100m时船模长度往往大于6m,更加制约了船模的运输。船模从加工到下水往往要经过几个房间,需要转弯多次,使船模的运输受到了极大的不便。船模在运输的过程中经过水池与房间的转弯处以及池头拐角处时,实验人员通常站在池壁上端人为地将船模艏部抬高绕过池壁,将船模抬到与水池池壁相同的方向上,从而实现船模的转弯和运输。而对于较长的船模的运输,实验人员往往还需要借助拖车和吊车进行转弯,使得船模在运输过程中费时费力,同时,由于船模较重给实验人员带来了额外的伤害。因此,设计一种新的水池船模运输装置来实现船模快速、方便的运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池船模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船模运输装置主要由车轮、若干直角钢、立式小型千斤顶、钢板以及转动板组成;车轮安装于由直角钢构成的矩形框架最底端,矩形框架上端与钢板相连,钢板上端装有立式小型千斤顶;小型千斤顶上端与钢板相连,钢板与转动板相连;小型千斤顶、转动板与钢板间通过中部柱式支座和转动轴承相连。
所述的车轮包括定向轮和万向轮,分别位于矩形框架底端四角;前端安装两个万向轮,后端安装两个定向轮。
所述的矩形框架直接由若干直角钢焊接而成;矩形框架上端连有一钢板,钢板上端连有四个立式小型千斤顶,分别位于钢板的四个端点处。
所述的立式小型千斤顶上端连有钢板,钢板短边两侧安装插销孔;钢板上端连接有四个两侧柱式支座、两个中部柱式支座和转动轴承的外圈。
所述的六个柱式支座分别位于钢板的四个端点和中部,转动轴承位于钢板的中心处。
所述的转动板在板的下端与转动轴承的内圈和转动轴承的滚动体相连;转动板短边两侧分别装有插销杆,转动板上端与高密度海绵相连。
所述的插销孔和插销孔的安装位置可以使彼此相连。
所述的矩形框架长边两侧的两端安装有u型扶手,每侧安装两个。
与现有的运输装置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计的水池船模运输装置可运输2m—9m的船模,同时,根据船模长度以及水池长度可适当加长运输装置的长度。船模运输装置的车轮前端采用两个万向轮,后端采用两个定向轮,可有效地控制和调整运输装置的运输方向。其次,采用四个立式小型千斤顶用于将船模升起,采用立式小型千斤顶的好处是可随时随地的将船模升起,减少了对电的依赖性,同时,节约升降装置的投入成本。再者,在立式小型千斤顶上端加入钢板,钢板上端有六个柱式支座和一个转动轴承,六个支座和一个转动轴承在船模不转动时主要用于支撑船模。当船模的方向需要调整时,可通过转动板和固定板之间的转动轴承相互转动,可快速方便的调整船模的运输方向。同时,在转动板和固定板两端加有插销,可有效地防止转动板的相对转动。此外,在转动板的上端加有三块高密度海绵,可有效地防止船模和钢板之间的摩擦,减少对船模的损害。再者,在船模的运输当中为了便于控制以及提高运输速度,分别在矩形框架两侧加有u型扶手,从而使船模在运输过程中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水池船模运输装置主视图;
图2是一种水池船模运输装置侧视图;
图3是一种水池船模运输装置的总体效果图;
图4是一种水池船模运输装置在转弯处运输时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新型船模运输装置是由车轮、若干直角钢、立式小型千斤顶以及转动板构成,车轮分为定向轮和万向轮两类,分别安装在最低端,其中,前端安装两个万向轮,后端安装两个定向轮,采用这种方式布置的主原因是有助于调整船模运输装置的运输方向。车轮上端为由若干直角钢构成的矩形框架,矩形框架上端连有一张钢板,钢板上端有四个立式小型千斤顶,分别位于钢板的四个端点处。同时,在四个立式小型千斤顶上端又加了一张钢板,主要用于支撑六个柱式支座和一个转动轴承,六个柱式支座分别位于钢板的四个端点和最长边的中点处,转动轴承位于钢板的中心处。六个柱式支座和一个转动轴承上端有一张钢板,钢板在轴承的作用下可以实现转动。同时,在钢板上端有三块高密度海绵,可有效地防止船模与钢板的摩擦。
本发明还包括这样一些结构特征:
1.所述的水池船模运输装置中加入了四个u型扶手。
2.所述的水池船模运输装置中转动板上端加入了高密度的海绵。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水池船模运输装置的运输轮是由两个位于前部的万向轮2和两个位于尾部的定向轮3组成,运输轮上端为由直角钢构成的矩形框架7,框架两侧安装u型扶手9。矩形框架上端与底层固定板11相连,底层固定板11上端摆放着四个立式小型千斤顶4,千斤顶上端为中层固定板14,固定板前后两侧安装插销孔8,中层固定板14上端连接有四个两侧柱式支座12、两个中部柱式支座5和转动轴承6的外圈,转动轴承6的内圈和滚动体与转动板10相连,转动板10两侧安装两个插销杆13,上端与高密度海绵1相连。
船模运输装置在直道运输船模的过程中,实验人员通过u型扶手9直接推动直角钢矩形框架7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立式小型千斤顶4处于闭合状态,转动板10通过插销杆13和中层固定板14中的插销孔8相连,从而有效地减小了船模的左右晃动。船舶模型位于转动板10中高密度海绵1的上端。当船模运输到水池与房间的转弯处以及池头拐角处时,实验人员分别通过手柄将立式小型千斤顶4的活塞杆平稳升起,待船模低端高于池壁时停止摇动手柄。接着将船模运输装置继续前移,直到与池壁相邻。然后,将转动板10中的插销杆13和中层固定板14中的插销孔8断开,实验人员通过转动轴承6和中部柱式支座5缓慢转动转动板10,待船舶模型15的方向与池壁方向相同时停止旋转。旋转停止后实验人员通过u型扶手9将直角钢矩形框架7转动到与水池方向相同的方向上,继续进行船舶模型15的运输。在船模运输过程中,如果船舶模型15尺度过大,那么尽可能地将船舶模型15艏部向水池上方延伸(如图3所示)。待船舶模型15平稳后,缓慢转动转动板10,同时转动直角钢矩形框架7,实现船舶模型15和直角钢矩形框架7同步转动,从而实现船舶模型15快速、方面地通过水池与房间的转弯处以及池头拐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