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镜头检测的快捷安装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07103阅读:93来源:国知局
应用于镜头检测的快捷安装平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手机镜头的检测仪器,尤其涉及应用于镜头检测的快捷安装平台。
背景技术
:手机镜头检测是手机性能测试的一项重要指标,传统的手机镜头投影检测方式,采用将镜头拍摄chart后,再通过成像分析,与原chart图像进行比较,分析出镜头成像的质量,对于传统的检测方法,其检测效率低,而且分析误差大,影响判断的准确性。技术实现要素: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手机镜头投影检测方式检测效率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应用于镜头检测的快捷安装平台。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应用于镜头检测的快捷安装平台,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面为平面,所述底板上设有,测试模组安装架,所述测试模组安装架包括设于所述底板上端面的安装平台、设于所述安装平台上的与待测镜头连接的ccd图像传感器以及与ccd图像传感器连接且可与外部数据传输的电路板;中继镜镜头安装架,所述中继镜镜头安装架包括位于所述安装平台一侧的支杆以及设于所述支杆上延伸至所述安装平台上方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上设有用于安放中继镜镜头的安放位,且所述连接臂可在所述支杆上摆动以及可在所述支杆上沿所述支杆运动;测试图卡,连接在所述连接臂上且位于所述中继镜镜头安装架上方与中继镜镜头相对,且所述测试图卡可随所述连接臂相对所述支杆上下移动。如上所述的用于检测双摄像模组的中继镜检测设备,所述安装平台包括连接在所述底板中部的基座、设于所述基座上的安装部以及套接在基座上的套筒,所述ccd图像传感器以及电路板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上,所述安装平台还包括设于所述套筒上且位于所述安装部上方的顶盖,所述顶盖上设有用于放置待测镜头的导向位。如上所述的用于检测双摄像模组的中继镜检测设备,所述支杆上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臂设于所述连接件上,且所述支杆上还设有可使所述支杆转动的旋转柄,且所述底板上还设有用于限制所述支杆转动的限位件。如上所述的用于检测双摄像模组的中继镜检测设备,所述连接件套接在所述支杆上,且所述连接件上设有用于将连接件锁紧在所述支杆上的锁紧机构,所述连接件中部设有供所述支杆穿过的中通腔,且所述连接件的外表面上设有与所述中通腔相通的螺纹通孔,所述锁紧机构为带有手柄的螺栓,所述螺栓穿过所述螺纹通孔伸入至中通腔内与支杆表面接触以限制所述连接件在支杆上移动。如上所述的用于检测双摄像模组的中继镜检测设备,所述连接件上设有两个所述的螺栓,且所述支杆的表面上还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开设的且可供所述螺栓伸入的卡位槽。如上所述的用于检测双摄像模组的中继镜检测设备,所述中继镜镜头包括镜筒以及设于镜筒内沿光轴从物面到像面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物面侧为凹面,像面侧为凸面,且其光焦度为负;所述第二透镜物面侧为凸面,像面侧为凸面,且其光焦度为负;所述第三透镜物面侧为凸面,像面侧为凸面,且其光焦度为正;所述第四透镜物面侧为凸面,像面侧为凹面,且其光焦度为正。如上所述的用于检测双摄像模组的中继镜检测设备,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以及第四透镜还满足如下条件:1.50<nd1<1.65;40<vd1<65;1.75<nd2<1.88;25<vd2<50;1.65<nd3<1.85;35<vd3<55;1.75<nd4<1.88;25<vd4<50;其中,nd1为第一透镜的折射率,vd1为第一透镜的色散系数;nd2为第二透镜的折射率,vd2为第二透镜的色散系数;nd3为第三透镜的折射率,vd3为第三透镜的色散系数;nd4为第四透镜的折射率,vd4为第四透镜的色散系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有如下优点:1、本申请提供了应用于镜头检测的快捷安装平台,将本申请平台放置到带有测试图卡的光源箱上,主要利用了待测镜头通过中继镜镜头拍摄到的测试图卡图像,通过ccd以及电路板直接传输至电脑端的通过软件分析,例如采用mtf对比,能够快速检测出镜头的性能符不符合要求,其分析快,而且误差小,有利于提高检测效率,另外待测镜头的安装和拆卸简单、快捷,检测完后,通过连接臂相对支杆转动,使得安装平台上的中继镜镜头摆开,即可更换检测镜头,从安装待测镜头到启动检测的过程不到5s,相比传统的检测方式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而且通过连接臂上下移动,可起到调节中继镜头与检测镜头的距离,起到调节后焦的作用,以便于本申请能够适用于检测更多不同型号的镜头。2、本申请的应用于镜头检测的快捷安装平台,采用中继镜镜头,利用中继镜镜头成像的原理,可模拟出超过待测镜头至测试图卡实际的拍摄距离,从而实现在小空间内进行距离较远的远焦拍摄,有利于缩小检测空间。3、另外还可通过连接臂摆动使测试模组上的待测镜头通过中继镜镜头拍摄测试图卡或待测镜头直接拍摄测试图卡,可实现出多种拍摄检测的方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应用于镜头检测的快捷安装平台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图1的a-a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如图1、图2所示,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上端面为平面,所述底板1上设有,测试模组安装架,所述测试模组安装架包括设于所述底板1上端面的安装平台2、设于所述安装平台2上的与待测镜头9连接的ccd图像传感器3以及与ccd图像传感器3连接且可与外部数据传输的电路板;中继镜镜头安装架,所述中继镜镜头安装架包括位于所述安装平台2一侧的支杆41以及设于所述支杆41上延伸至所述安装平台2上方的连接臂42,所述连接臂42上设有用于安放中继镜镜头5的安放位,且所述连接臂42可在所述支杆41上摆动以及可在所述支杆41上沿所述支杆41运动;测试图卡,连接在所述连接臂42上且位于所述中继镜镜头安装架上方与中继镜镜头相对,且所述测试图卡可随所述连接臂42相对所述支杆上下移动。本申请提供了应用于镜头检测的快捷安装平台,将本申请平台放置到带有测试图卡的光源箱上,主要利用了待测镜头通过中继镜镜头拍摄到的测试图卡图像,通过ccd以及电路板直接传输至电脑端的通过软件分析,例如采用mtf对比,能够快速检测出镜头的性能符不符合要求,其分析快,而且误差小,有利于提高检测效率,另外待测镜头的安装和拆卸简单、快捷,检测完后,通过连接臂相对支杆转动,使得安装平台上的中继镜镜头摆开,即可更换检测镜头,从安装待测镜头到启动检测的过程不到5s,相比传统的检测方式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而且通过连接臂上下移动,可起到调节中继镜头与检测镜头的距离,起到调节后焦的作用,以便于本申请能够适用于检测更多不同型号的镜头。另外,本申请还包括焦距调节组件,位于所述安装平台2与所述底板1之间用以调节安装平台2上的测试镜头与中继镜镜头之间的距离;所述安装平台2上的待测镜头通过中继镜镜头拍摄位于中继镜镜头上方的测试图卡后经所述ccd图像传感器3和电路板将图像数据传输,可通过软件判断测试镜头的图像质量以完成检测。利用了待测镜头通过中继镜镜头拍摄到的测试图卡图像,通过ccd以及电路板直接传输至电脑端的通过软件分析,例如采用mtf对比,能够快速检测出镜头的性能符不符合要求,其分析快,而且误差小,有利于提高检测效率,另外待测镜头的安装和拆卸简单、快捷,从安装待测镜头到启动检测的过程不到5s,操作人员安装到位后,启动检测,从电脑端软件通过mtf判定镜头ok/ng后,操作人员即可更换下一个镜头,而且对于同一型号镜头,不需作其他调节,相比传统的检测方式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其中,本申请采用中继镜镜头,利用中继镜镜头成像的原理,测试图卡在中继镜镜头的像面端经过中继镜镜头的光学系统后成一个像距较远的像,待测镜头在中继镜镜头的物面端通过中继镜镜头对成的像进行拍摄,可模拟出超过待测镜头至测试图卡实际的拍摄距离,从而实现在小空间内进行距离较远的远焦拍摄,有利于缩小检测空间。而且,本申请的应用于镜头检测的快捷安装平台,安装平台上还设置有焦距调节组件,对于不同型号的镜头检测,由于其自身的光学参数不同,其本申请的中继镜镜头的距离需要进行调节,本申请通过简单的焦距调节组件即可实现,以便于本申请能够适用于检测更多不同型号的镜头。其中,所述安装平台2包括连接在所述底板1中部的基座21、设于所述基座21上的安装部22以及套接在基座21上的套筒23,所述ccd图像传感器3以及电路板安装在所述安装部22上,所述安装平台2还包括设于所述套筒23上且位于所述安装部22上方的顶盖24,所述顶盖24上设有用于放置待测镜头9的导向位。通过拆开顶盖24即可看到内部的结构和ccd图像传感器3以及电路板,而且通过导向位对待测镜头进行定位安装以及快速与ccd图像传感器3连接,提高安装与拆卸的效率,从而整体提高检测的效率。另外,所述基座21的下端为环状底座211,所述环状底座211上设有若干连接孔212,所述套筒23的下端设有环状凸缘231,所述环状凸缘231上开设有与所述连接孔212相对的孔位232,且所述孔位232内设有用于将所述套筒23压紧以及调节套筒23上端平行度的调节压件。该调节压件可采用螺丝、螺栓等连接件,通过拧紧或增加垫片等使得转动套筒25上端面与水平面的平行度进行微调,从而保持待测镜头的光学中心与中继镜镜头的光学中心对准。使得本申请的平行度保持在±0.003内。进一步地,所述焦距调节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基座21以及所述套筒23之间的转动套筒25,所述转动套筒25活动连接在所述基座21上且可相对基座21上下移动,且所述转动套筒25的上端与所述安装部22相接,所述基座21的中部开设有中空腔210,所述安装部22上设有伸入至所述中空腔210内的连接部220,所述中控腔210内还设有与所述连接部220连接的弹性拉紧件。具体地,所述基座21的上部外周上设有螺纹连接部,所述转动套筒25内设有与所述螺纹连接部配合的螺纹传动部,通过转动所述转动套筒25即可使所述转动套筒25相对所述基座21上下移动并且使其上端的安装部22上下移动。简单的调节结构,对于不同型号的镜头检测,由于其自身的光学参数不同,其本申请的中继镜镜头的距离需要进行调节,本申请通过简单的焦距调节组件即可实现,以便于本申请能够适用于检测更多不同型号的镜头。具体地,套筒23的一侧壁开设有缺口,使其内部的转动套筒25露出,通过该缺口即可使转动套筒25转动完成位置调节。又进一步地,所述支杆41上设有连接件43,所述连接臂4设于所述连接件43上,且所述支杆41上还设有可使所述支杆41转动的旋转柄44,且所述底板1上还设有用于限制所述支杆41转动的限位件。这样在更换待测镜头或调节的时候,可通过旋转柄44使得连接臂4带动中继镜镜头转动,从而使中继镜镜头转动离开安装平台的上方,以便于操作,而且通过限位件,在转动到位后自动限位,有利于提高效率。再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43套接在所述支杆41上,且所述连接件43上设有用于将连接件43锁紧在所述支杆41上的锁紧机构,所述连接件43中部设有供所述支杆41穿过的中通腔,且所述连接件43的外表面上设有与所述中通腔相通的螺纹通孔,所述锁紧机构为带有手柄的螺栓45,所述螺栓45穿过所述螺纹通孔伸入至中通腔内与支杆41表面接触以限制所述连接件43在支杆41上移动。具体地,所述连接件43上设有两个所述的螺栓45,且所述支杆41的表面上还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开设的且可供所述螺栓45伸入的卡位槽。通过连接件43相对支杆41上下移动以大幅度调节中继镜镜头与待测镜头之间的距离,从而满足不同要求的镜头使用。另外,所述中继镜镜头包括镜筒以及设于镜筒内沿光轴从物面到像面依次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物面侧为凹面,像面侧为凸面,且其光焦度为负;所述第二透镜物面侧为凸面,像面侧为凸面,且其光焦度为负;所述第三透镜物面侧为凸面,像面侧为凸面,且其光焦度为正;所述第四透镜物面侧为凸面,像面侧为凹面,且其光焦度为正。具体地,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以及第四透镜还满足如下条件:(1)1.50<nd1<1.65;40<vd1<65;(2)1.75<nd2<1.88;25<vd2<50;(3)1.65<nd3<1.85;35<vd3<55;(4)1.75<nd4<1.88;25<vd4<50;其中,nd1为第一透镜的折射率,vd1为第一透镜的色散系数;nd2为第二透镜的折射率,vd2为第二透镜的色散系数;nd3为第三透镜的折射率,vd3为第三透镜的色散系数;nd4为第四透镜的折射率,vd4为第四透镜的色散系数。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镜光焦度为负,其焦距:-80mm<f1<-50mm,其优选焦距f1为-60mm。所述第一透镜的折射率nd1优选1.60,色散系数vd1优选55,有利于使光学系统或镜头形成清晰影像。再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透镜光焦度为负,其焦距-25mm<f2<-22mm,其优选焦距f2为-23mm。所述第二透镜的折射率nd2优选1.80,色散系数vd2优选43,有利于使光学系统或镜头形成清晰影像。还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透镜光焦度为正,其焦距:16mm<f3<20mm,其优选焦距f3为18.5mm。所述第三透镜的折射率nd3优选1.80,色散系数vd3优选50,有利于使光学系统或镜头形成清晰影像。其中,所述第二透镜以及第三透镜为组合透镜,其组合焦距f23为105mm。进一步地,所述第四透镜光焦度为正,其焦距:80mm<f4<100mm,其优选焦距f4为85mm。所述第三透镜的折射率nd4优选1.80,色散系数vd4优选43,有利于使光学系统或镜头形成清晰影像。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本光学镜头的各项基本参数如下表所示:表面曲率半径r(mm)焦距f(mm)折射率nd色散系数vds1-152.5-601.6055s245s330-231.8043s412.5s512.518.51.8050s640s795851.8043s8-240上表中,沿光轴从物面到像面,s1、s2对应为第一透镜的两个表面;s3、s4对应为第二透镜的两个表面;s5、s6对应为第三透镜的两个表面;s7、s8对应为第四透镜的两个表面。通过将第一透镜至第四透镜进行合理的搭配,利用各个镜片自身结构的特点,使得使光学系统可对像面端的物体成一个像距超过2m的像,从而可以在小范围内模拟出远范围的拍摄。本申请提供了应用于镜头检测的快捷安装平台,将本申请平台放置到带有测试图卡的光源箱上,主要利用了待测镜头通过中继镜镜头拍摄到的测试图卡图像,通过ccd以及电路板直接传输至电脑端的通过软件分析,例如采用mtf对比,能够快速检测出镜头的性能符不符合要求,其分析快,而且误差小,有利于提高检测效率,另外待测镜头的安装和拆卸简单、快捷,检测完后,通过连接臂相对支杆转动,使得安装平台上的中继镜镜头摆开,即可更换检测镜头,从安装待测镜头到启动检测的过程不到5s,相比传统的检测方式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而且通过连接臂上下移动,可起到调节中继镜头与检测镜头的距离,起到调节后焦的作用,以便于本申请能够适用于检测更多不同型号的镜头。如上所述是结合具体内容提供的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并不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凡与本申请的方法、结构等近似、雷同,或是对于本申请构思前提下做出若干技术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