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涉及性能测试台。
背景技术:
汽车车门限位器用于限制车门拉开距离的一机械配件,汽车车门限位器一侧安装在车门上,汽车车门限位器的另一侧安装在车身上,进而通过限位器自身结构限制车门拉开距离。
国内外各大主机厂对汽车车门限位器的性能要求都是非常严格的,这就要求限位器在生产出来后要进行性能测试,满足要求后才能进入装车状态。传统汽车车门限位器的性能测试设备更换不便,成本高,操作不方便、效率低、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车门限位器性能测试台,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汽车车门限位器性能测试台,包括一性能测试台,所述性能测试台包括一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下方设有一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穿过所述工作台,穿过所述工作台的所述转轴的上部安有一通过转轴带动可旋转的转盘;
所述转盘上安有一模拟车门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上自上而下设有三个用于固定汽车车门限位器一侧的固定装置;
所述工作台上安有一模拟车身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自上而下设有三个深度不同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用于固定汽车车门限位器另一侧的固定装置。
此设计结构简单,相比传统汽车车门限位器的性能测试设备成本低;同时在性能测试时,汽车车门限位器的一侧通过固定装置安装到凹槽内,根据不同深度的凹槽,可实现同时模拟测试三种车门拉开不同距离下的汽车车门限位器的性能,提高了测试效率。
由于此设计结构简单,故而其操作也较为方便。
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所述工作台,所述凹槽的深度在10mm~50mm之间。此设计中固定板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所述工作台,进而可更换不同深度的凹槽,以便检测拉开不同距离时的汽车车门限位器的性能。
所述固定装置采用螺栓,所述凹槽底部设有穿过所述固定螺栓的螺栓孔。以模拟汽车车门限位器通过螺栓安装到车门、车身上。
以所述固定装置采用的螺栓作为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包括一螺母;
所述螺母的外表面至内螺纹面钻有贯穿的螺纹孔,作为二次锁紧螺纹孔;
还包括一二次锁紧螺栓,所述二次锁紧螺栓包括螺栓头和螺栓杆,螺栓杆上设有外螺纹,外螺纹与二次锁紧螺纹孔匹配;
二次锁紧螺栓的螺栓杆的长度长于二次锁紧螺纹孔的深度。在螺母拧入螺栓的状况下,再将二次锁紧螺栓拧入二次锁紧螺纹孔,给螺栓施加一个向心方向的力,锁紧螺母,防止螺母脱落。此设计加强了本专利汽车车门限位器固定到模拟车身的固定板连接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板处的部分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螺栓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2和图3,一种汽车车门限位器性能测试台,包括一性能测试台,性能测试台包括一工作台1,工作台下方设有一电机2,电机的转轴穿过工作台,穿过工作台的转轴的上部安有一通过转轴带动可旋转的转盘3;转盘上安有一模拟车门的活动板4,活动板上自上而下设有三个用于固定汽车车门限位器一侧的固定装置;工作台上安有一模拟车身的固定板5,固定板上自上而下设有三个深度不同的凹槽,凹槽内设有用于固定汽车车门限位器另一侧的固定装置。此设计结构简单,相比传统汽车车门限位器的性能测试设备成本低;同时在性能测试时,汽车车门限位器的一侧通过固定装置安装到凹槽内,根据不同深度的凹槽,可实现同时模拟测试三种车门拉开不同距离下的汽车车门限位器的性能,提高了测试效率。由于此设计结构简单,故而其操作也较为方便。
固定板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工作台,凹槽的深度在10mm~50mm之间。此设计中固定板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工作台,进而可更换不同深度的凹槽,以便检测拉开不同距离时的汽车车门限位器的性能。
凹槽的宽度在50mm~100mm之间。便于更换需测试的汽车车门限位器。
固定装置采用螺栓,凹槽底部设有穿过固定螺栓的螺栓孔。以模拟汽车车门限位器通过螺栓安装到车门、车身上。
以固定装置采用的螺栓作为固定螺栓6,固定螺栓包括一螺母7;螺母的外表面至内螺纹面钻有贯穿的螺纹孔9,作为二次锁紧螺纹孔;还包括一二次锁紧螺栓8,二次锁紧螺栓包括螺栓头和螺栓杆,螺栓杆上设有外螺纹,外螺纹与二次锁紧螺纹孔匹配;二次锁紧螺栓的螺栓杆的长度长于二次锁紧螺纹孔的深度。在螺母拧入螺栓的状况下,再将二次锁紧螺栓拧入二次锁紧螺纹孔,给螺栓施加一个向心方向的力,锁紧螺母,防止螺母脱落。此设计加强了本专利汽车车门限位器固定到模拟车身的固定板连接强度。
还包括一透明的壳体,壳体设置在工作台上部,壳体罩设住转盘、活动板、固定板;壳体设有一用于更换被测试汽车车门限位器的活门。以保护测试人员,减少安全威胁。
壳体采用透明有机玻璃板制成的透明壳体。采用市售的有机玻璃板便于降低成本,同时有机玻璃板防静电,进而减少灰尘吸附,便于观察。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