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主要涉及一种释放真空采血管残余压力的装置。
背景技术:
有源检测类医疗器械,如血细胞分析仪等,需从真空采血管吸取定量血液样本,在仪器内部稀释后再进行各种参数项目的计数测量。有源检测类医疗器械按照进样方式,即操作人员是否需要打开真空采血管试管帽,分为自动进样模式、封闭进样模式、开放进样模式,开放进样模式需要手动打开试管帽,自动进样模式及封闭进样模式均为不需开盖,采样针直接穿透试管帽,采样针插入血液样本液面以下一定深度,进行采样。在此之前,检测机构(如医院)的操作人员使用真空采血管从检测对象(如体检者、病人等)身上采血,原理是利用真空采血管的负压,因真空采血管特性以及各操作人员采血量不等,致使采样后真空采血管仍残存一定负压。因此封闭进样模式、自动进样模式的有源检测医疗器械(以下均举血细胞分析仪为例)的采样针或者采样机构需具备释放残余压力的功能,否则每次采样定量不准确,重复性不好,血细胞分析仪各项测量参数不准确、重复性差。
如图1所示,美国专利US19970815011提供的穿刺针为双管针,一根管为采血管10,另一根管释放残余压力管20。该穿刺双管针释放压力充分、可靠,其缺点为构造复杂,成本高,而且穿刺针从真空采血管采完血样之后,需要对其进行清洗,穿刺针清洗设计一个名称叫清洗拭子 (probe-wipe housing)的结构件,清洗拭子利用文丘里原理对穿刺针外壁及内壁进行清洗,以免当前血样对下一个样本带来污染。双管穿刺针因其为双管结构,致使清洗拭子的结构复杂度高。
如图2所示,日本某医疗器械生产商某款中高端血细胞分析采用单管穿刺针,针体包括采样通道S1以及释放残余压力通道S2。该单管穿刺针,也具备释放压力充分、可靠的优点,但其结构比美国专利US19970815011 的双管针还复杂,制造工艺复杂、要求高。而且其针外表结构多为椭圆型,需要特殊设计清洗拭子与之配合使用。
如图3和图7所示,中国大部分医疗器械生产商自动进样模式、封闭进样模式血细胞分析仪穿刺针结构为单管穿刺针,针体外表面有2-3条放气凹槽T1。该穿刺针的优缺点较日本某医疗器械生产商单管穿刺针、美国专利US19970815011而言具有构造简单,较开放模式采样针(无放气槽)复杂;但其放气效果不佳,穿刺过程中依附在放气槽的试管帽碎屑不易清洗,对清洗拭子也有一定要求。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释放真空采血管残余压力的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穿刺针构造复杂、制造成本高、制造工艺复杂、放气效果不佳、清洗不方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释放真空采血管残余压力的装置,包括:穿刺针、胶管、阀门门、空气过滤器、清洗拭子、采样注射器、DIL注射器、稀释液(DIL)桶、动力模块;所述穿刺针通过第一胶管与第一阀门的公共端连接,第一阀门常开端通过第二胶管连接第二阀门的常闭端,第一阀门的常闭端通过第九胶管和空气过滤器连接,空气过滤器置于大气中;第二阀门常开端通过第三胶管与清洗拭子进液口连接;第二阀门公共端通过第五胶管与采样注射器上端接头连接;所述采样注射器下端接头通过第六胶管与第三阀门常闭端连接,第三阀门公共端通过第七胶管与第四阀门常闭端连接,第四阀门公共端通过第八胶管与DIL注射器连接;第四阀门常开端通过第十胶管连接稀释液(DIL)桶;所述清洗拭子出液口通过第四胶管与第五阀门连接,第五阀门另一端通过第十一胶管连接到动力模块。
所述动力模块为液泵、压力罐或者真空罐。
本实用新型另一种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释放真空采血管残余压力的装置,包括:穿刺针、胶管、阀门门、清洗拭子、采样注射器、稀释液桶、动力模块;所述穿刺针为常规单管穿刺针,针尖端有锥度;所述穿刺针通过第十二胶管连接第六阀门,第六阀门另一端通过第十三胶管连接T型接头直角端;T型接头直通端之一通过第十四胶管连接第七阀门,第七阀门另一端通过第十五胶管连接第二动力模块,动力模块产生负压,并存储负压;T型接头直通端之二通过第十六胶管连接采样注射器上方接头;采样注射器下方接头通过第十九胶管连接第八阀门常闭端,第八阀门常开端通过第二十胶管连接清洗拭子进液口,第八阀门公共端通过第二十二胶管连接第九阀门常闭端,第九阀门公共端通过第二十三胶管连接DIL稀释液注射器,第九阀门常开端通过第二十一胶管连接稀释液(DIL)桶;第十阀门通过第十七胶管连接清洗拭子出液口,第十阀门另一端通过第十八胶管连接第一动力模块。
所述动力模块为压力罐。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释放真空采血管的残余压力,而且穿刺针结构简单,加工工艺简单,便于制造,成本低;外表面易于清洗,不会在表面粘附试管帽碎屑,以致影响性能、整机流体系统;相对外表面放气槽的穿刺针,放气可靠;穿刺针对清洗拭子的结构要求低,降低设计门槛,并且可靠性高,因无放气槽、穿刺针复杂的外形结构影响,穿刺针清洗过程中漏液溅液概率极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美国专利US19970815011提供的穿刺针结构图。
图2为现有日本某医疗器械生产商某款中高端血细胞分析采用单管穿刺针结构图。
图3为现有中国大部分医疗器械生产商自动进样模式、封闭进样模式血细胞分析仪穿刺针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穿刺针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装置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装置结构图。
图7为现有中国大部分医疗器械生产商封闭进样模式血细胞分析仪穿刺针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释放真空采血管残余压力的装置,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释放真空采血管残余压力的装置包括:清洗拭子1、穿刺针2、空气过滤器3、采样注射器4、DIL注射器5、稀释液桶、动力模块、若干条胶管TP和若干个阀门LV。所述装置主要适用于如图5所示的穿刺针,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穿刺针2为常规单管穿刺针,结构简单,针尖端有锥度,具有穿刺能力,能有效的穿透试管帽。配合所述穿刺针2的装置的具体结构为:
所述穿刺针2通过第一胶管TP01与第一阀门LV01的公共端连接,第一阀门LV01常开端通过第二胶管TP02连接第二阀门LV02的常闭端,第一阀门LV01的常闭端通过胶管与空气过滤器3连接,空气过滤器置于大气中;所述第二阀门LV02常开端通过第三胶管TP03与清洗拭子1的进液口连接;所述第二阀门LV02公共端通过第五胶管TP05与采样注射器4上端接头连接;所述采样注射器下端接头通过第六胶管TP06与第三阀门LV03常闭端连接,所述第三阀门LV03公共端通过第七胶管TP07 与第四阀门LV04常闭端连接,第四阀门LV04公共端通过第八胶管TP08 与DIL注射器5连接;第四阀门LV04常开端通过第十胶管TP10连接稀释液桶DIL;所述清洗拭子出液口通过第四胶管TP04与第五阀门LV05 连接,第五阀门LV05另一端通过第十一胶管TP11连接到动力模块。所述动力模块为液泵或者真空罐。
一种流体管路系统的操作流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流体管路系统初始态为流体系统充满稀释液DIL(阀门LV01 到空气过滤器胶管为空气),各注射器处于初始位;
步骤S2:阀门LV02、LV03、LV04通电,DIL注射器柱塞往下运动,将穿刺针和第一胶管TP01吸空,控制好柱塞往下运动的行程,保证第二胶管TP02接近阀门LV01端一小段胶管液体也被吸空;
步骤S3:运动机构(未画出)带动穿刺针插入真空采血管适当深度,然后阀门LV01通电,真空采血管连通大气,释放其内部残余压力。其内部残余压力为真空,则释放压力时,气流从大气进入真空采血管,不会导致液体外流;
步骤S4:穿刺针从下位到上位,阀门LV03、LV04通电打开,DIL 注射器柱塞往上运动,排一定体积稀释液清洗穿刺针外壁,与此同时阀门 LV05通电打开、液泵运行,将清洗完穿刺针外壁的液体抽走。穿刺针运动至上位后,穿刺针下端针尖处于清洗拭子内部,阀门LV02、LV03、LV04 通电打开,DIL注射器柱塞往上运动,排一定体积稀释液清洗穿刺针内壁,保证阀门LV02至穿刺针管路、阀门、针充满稀释液;
步骤S5:阀门LV02通电打开,采样注射器柱塞往下运动,保证穿刺针下端吸入适量空气,以隔开稀释液和即将采集的血样;
步骤S6:步骤S4完成后,整个释放真空采血管残余压力,采集血样整个流程结束。
参见图6,本实用新型基于常规的、结构简单的、具有穿刺能力的穿刺针还提供另外一种实施例装置。该实施例二提供的释放真空采血管残余压力的装置包括:清洗拭子1、穿刺针2、采样注射器4、DIL注射器5、第一动力模块、第二动力模块、若干条胶管TP和若干个阀门LV。所述实施例二提供的装置也是主要适用于如图5所示的常规单管穿刺针。其具体结构为:
所述穿刺针2通过第十二胶管TP12连接第六阀门LV06,所述第六阀门LV06通过第十三胶管TP13、T型接头、第十四胶管TP14和第十六胶管TP16分别连接连接第七阀门LV07和采样注射器4;所述第七阀门 LV07通过第十五胶管TP15连接第二动力模块,所述第二动力模块产生负压并存储负压;所述采样注射器4通过第十九胶管TP19连接第八阀门 LV08的常闭端,所述第八阀门LV08常开端通过第二十胶管TP20连接清洗拭子进液口,第八阀门LV08公共端通过第二十二胶管TP22连接第九阀门LV09常闭端,第九阀门LV09公共端通过第二十三胶管TP23连接 DIL稀释液注射器,第九阀门LV09常开端通过第二十一胶管TP21连接稀释液(DIL)桶;第十阀门LV10通过第十七胶管TP17连接清洗拭子出液口,第十阀门LV10另一端通过第十八胶管TP18连接第一动力模块,所述第一动力模块产生负压并存储负压。
所述流体管路系统的操作流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流体管路系统初始态为流体系统中充满稀释液,DIL注射器处于初始位;第四胶管TP04中为空气或内壁仅粘附很小的液粒滴。
步骤S2:第一动力模块和第二动力模块建立一定负压,一般选择-20 KPa-50KPa之间;优选-40KPa;阀门LV01、LV02通电,利用负压将穿刺针、胶管TP01、TP02、TP03和TP04中的液体吸空;
步骤S3:运动机构(未画出)带动穿刺针插入真空采血管适当深度,然后阀门LV01、LV02通电,真空采血管连通大气,释放其内部残余压力;所述第一动力模块和第二动力模块为压力罐,所述压力罐设置有1 个两通阀门连通大气。
步骤S4:穿刺针从下位到上位,阀门LV04通电打开,DIL注射器柱塞往上运动,排出一定体积稀释液清洗穿刺针外壁,与此同时压力罐建立一定负压,如-40KPa,阀门LV05通电打开、利用负压将清洗完穿刺针外壁的液体抽走,穿刺针运动至上位后,穿刺针下端针尖处于清洗拭子内部,阀门LV01、LV03、LV04通电打开,DIL注射器柱塞往上运动,排出一定体积稀释液清洗穿刺针内壁,并排出一定液体进入压力罐,保证阀门 LV02、采样注射器至穿刺针管路、阀门、针充满稀释液;
步骤S5:阀门LV01通电打开,采样注射器柱塞往下运动,保证穿刺针下端吸入适量空气,以隔开稀释液和即将采集的血样;
步骤S6:步骤S5完成后,整个释放真空采血管残余压力,采集血样整个流程结束。
穿刺针结构简单,加工工艺简单,偏于制造,成本低。相对医疗器械寿命来说,穿刺针属于磨损件,成本低可有效降低制造商及用户的使用成本。穿刺针外表面易于清洗,不会在表面粘附试管帽碎屑,以致影响性能、整机流体系统。相对外表面放气槽的穿刺针,放气可靠。
穿刺针对清洗拭子的结构要求低,降低设计门槛,并且可靠性高,因无放气槽、穿刺针复杂的外形结构影响,穿刺针清洗过程中漏液溅液概率极低。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