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铸铁弯管的试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2565阅读:70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件测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铸铁弯管的试压机。



背景技术:

目前铸造机械领域中,铸铁弯管在制造过程中由于制壁的缺陷经常会出现漏孔情况,而传统的测试采用的垂直式的试压机,通过在垂直弯管中充满水,再通过在水中加压而测漏。

传统的机组一般只适用于铸铁直管,而对于弯管的测漏通过在入口中直接采用密封盖固定,由于测试前通过螺丝固定,而完成后又要打开已固定的螺丝,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铸铁弯管的试压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适用于铸铁弯管的试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部,所述的机架部内中部由上而下依次设有液压油缸、铸铁弯管工件及支撑部;所述的液压油缸固定在所述的机架部上方,所述的液压油缸包括液压杆,所述的液压杆下部连接有上压板,所述的液压油缸可控制液压杆上、下运行;所述的上压板内设有阀门排气孔;所述的支撑部包括支撑板、固定部、多级调节块,所述的固定部固定在所述的机架部的下方,并与所述的支撑板铰接;所述的多级调节块为阶梯结构,可在机架部下方左右移动;所述的支撑板内部设有进水加压管。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部内还包括外壁支撑杆,所述的外壁支撑杆可调节相对于机架部左、右移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级调节块为三级阶梯结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级调节块为五级阶梯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突破了传统对弯管测压的密封盖固定方式,进一步提高批量铸铁弯管的测试效率;(2)本实用新型通过多级调节块实现对下方支撑板方向的调节,由此使得支撑板设置为可调节结构,通过支撑板的一端设置在多级调节块的某一级中,以实现固定支撑板角度的调节,以适应多种角度的铸铁弯管;(3)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多级调节块的梯级数量设置,可实现支撑板方向不同角度的调节,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实用新型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图1,一种适用于铸铁弯管的试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部1,所述的机架部1内中部由上而下依次设有液压油缸2、铸铁弯管工件3及支撑部4;所述的液压油缸2固定在所述的机架部1上方,所述的液压油缸2包括液压杆21,所述的液压杆21下部连接有上压板22,所述的液压油缸2可控制液压杆21上、下运行;所述的上压板22内设有阀门排气孔23。所述的支撑部4包括支撑板41、固定部42、多级调节块43,所述的固定部42固定在所述的机架部1的下方,与所述的支撑板41铰接;所述的多级调节块43为阶梯结构,可在机架部1下方左右移动;所述的支撑板41内部设有进水加压管411。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之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部1内还包括外壁支撑杆5,所述的外壁支撑杆5可调节相对于机架部1左、右移动。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之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级调节块43为三级阶梯结构。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之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级调节块43为五级阶梯结构。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

(1)打开阀门排气孔23,将驱动液压油缸2提升液压杆21至最高位,向外移动多级调节块43,调节支撑板41至适合的角度,向内移动多级调节块43,使支撑板41卡在多级调节块43相应的梯级内。

(2)在中部放置待测试的铸铁弯管工件3,铸铁弯管工件3下方孔对准进水加压管411,将外壁支撑杆5推动至铸铁弯管工件3外壁,以对弯管进行支撑。

(3)启动液压油缸2下降,使得上压板22贴近铸铁弯管工件3上壁,并向上壁施加一定的作用力。

(4)向进水加压管411注水,至注满铸铁弯管工件3(即出现阀门排气孔23出水后)。

(5)关闭阀门排气孔23,继续向进水加压管411注水,检查铸铁弯管出水情况。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