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圈转换模块和编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294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圈转换模块,用于单圈绝对值编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掉电检测电路、单片机和全双工通讯芯片;其中,

所述掉电检测电路和所述全双工通讯芯片均与所述单片机相连接;

所述掉电检测电路用于实现所述单片机的掉电检测和掉电数据保存,并为所述单片机提供工作电压;

所述单片机用于采集单圈绝对值编码器的编码器数据,将所述编码器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数值信息,并将所述数值信息通过所述全双工通讯芯片发送给用户端;

所述全双工通讯芯片用于在所述单片机和用户端进行数据双向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圈转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掉电检测电路包括二极管D1和D2、上拉电阻DS、下拉电阻DX和XL、限流电阻DL、三极管Q1、电容C1、C2、C3和C5,其中,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与电源电压VCC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与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与所述电容C3的正极板相连接,所述电容C3的负极板接地,所述上拉电阻DS的一端与电源电压VCC相连接,所述上拉电阻的另一端与下拉电阻DX的一端串联连接,所述下拉电阻DX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下拉电阻DX非接地的一端与限流电阻DL相连接,所述限流电阻DL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接,所述下拉电阻XL的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相连接,并接掉电检测信号引脚CF,所述电容C1的正极板、所述电容C2的一端接电源电压VCC,所述电容C1的负极板接地,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5的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1集电极相连接,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圈转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包括C8051F330芯片,所述C8051F330芯片的引脚1连接掉电检测信号引脚CF,引脚2接地,并与电容C7、C8的一端相连接,引脚3分别与所述电容C7、C8的另一端和供电电源电压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圈转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双工通讯芯片包括MAX488芯片,所述MAX488芯片的引脚2连接接收数据引脚RXD,引脚3连接发送数据引脚TXD,引脚1连接电源电压VCC,引脚4接地,引脚5、6和引脚7、8分别与所述用户端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圈转换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掉电检测电路,所述第二掉电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1和电阻R2,所述电阻R1的一端接电源电压VCC,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阻R2的一端串联,所述R1与电阻R2串联的一端接第二掉电检测信号引脚DY,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圈转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C8051F330芯片的引脚15接第二掉电检测信号引脚DY。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圈转换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电压转换芯片,用于将第一直流电压转换成第二直流电压,并为所述多圈转换模块供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圈转换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电压转换芯片,用于将所述第二直流电压转换成第三直流电压,并为所述单片机供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圈转换模块,其特征在于,第一直流电压为直流电压10至直流电压30伏,所述第二直流电压为直流电压5伏,所述第三直流电压为直流电压3.3伏。

10.一种编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多圈转换模块,所述多圈转换模块设置在编码器的内部PCB处理板上或者在编码器外部安装。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